《赎罪》中布里奥妮的心理防御机制探究

2022-03-18 02:58刘朴芳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强奸犯莉亚赎罪

刘朴芳

(江西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西·南昌 330013)

《赎罪》是当代英国小说家伊恩·麦克尤恩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作者运用多重叙事视角阐述了主人公布里奥妮因为年幼时指控罗比为强奸犯,让罗比承担了本不属于他的罪名,导致罗比与塞西莉亚这对恋人分离至死,之后布里奥妮用其一生来为自己救赎的故事。

现阶段,国内外学者对《赎罪》的研究大致从叙事结构、解构主义以及互文性等角度出发探究小说的内涵。 付昌玲围绕《赎罪》中所蕴含的叙事诗学思想揭示了布里奥妮的赎罪意识。[1]陈榕主要解析《赎罪》中布里奥妮的自述,对元小说式的结尾进行分析。[2]路琪引用解构主义的观点,主要从矛盾自反的叙事者以及虚实融合等角度揭示《赎罪》当中的矛盾异质性。[3]Well 探究《赎罪》中所体现的简·奥斯汀小说当中的英国文学传统,指出奥斯汀是麦克尤恩在描写《赎罪》当中女性视角时的灵感来源。[4]此外,也有学者利用精神分析对小说《赎罪》进行解读,例如:严春妹运用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理论解读了布里奥妮的“本我”和创作心理。[5]Dobrogoszcz 运用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 着重剖析布里奥妮的赎罪目的。[6]

然而,这些学者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对布里奥妮的心理防御机制的探究。 因此,应从心理防御机制角度切入,进一步分析布里奥妮的心理、行为及其背后的原因,从而了解人物的一般心理,把握人物的心理特征。

一、心理防御机制

精神病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最初提出心理防御机制。 之后,安娜·弗洛伊德对这一理论进行了系统化研究。[7]根据弗洛伊德的说法,主体为减轻紧张、焦虑等心理压力,往往会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技巧缓解受到的威胁,从而恢复心理平衡,这种方法就是心理防御机制。[8]心理防御的目的在于避免了解真相之后无法应对,它主要包括移置、选择性感知、选择性记忆、回避、心理倒退等。[9]在弗洛伊德的心理防御机制的研究基础之上,Vaillant 提出自恋性、不成熟、神经症性以及成熟四个层面的心理防御机制。 其中,成熟防御机制还包括升华、压抑等防御机制。[10]在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下,我们的真正动机被加以掩饰,以此缓解内心的不安。

二、布里奥妮的心理防御机制

面对难以控制的局面时,我们的心理防御机制能起到维持心理稳定的功能,从而避免自己因无法承受现实而带来的巨大损伤。 在《赎罪》这部小说中, 布里奥妮的心理防御机制主要体现在移置、选择性感知、升华和回避等方面。 因此,针对布里奥妮的心理防御,探究布里奥妮的所作所为,进而揭示人们的心理轨迹,反思人们的成长历程。

(一)移置

移置,意味着把无法向原本的对象直接表现出来的情感或态度转而给其它对象。[11]为迎接哥哥利昂,布里奥妮在两天之内完成了剧本《阿拉贝拉的磨难》, 同时等待着远在北方的表姐和表弟们的到来,从而进行剧本排练。 然而,随着布里奥妮的表姐和表弟们的到来,她的秩序被打乱了。 在布里奥妮看来,阿拉贝拉这个角色就是自己,理应由自己出演,却被表姐罗拉抢走。 此时的布里奥妮郁郁不乐,感到一阵毁灭自我的震颤传遍了她的肌肤。[12]17另外,当两个表弟不好好配合排练时,布里奥妮心中异常恼火,他们不守规矩的排练打乱了布里奥妮的秩序和条理观念。 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布里奥妮独自走向水边,对荨麻进行抽打。 布里奥妮的行为体现出移置, 由于不能对表姐和表弟们直接抽打,于是,荨麻成为她的出气筒。

此外, 布里奥妮的父亲和哥哥常年不在家,她很少能感受到来自父亲和哥哥的宠爱。 由此,在布里奥妮看来,罗比既有父亲般的威严,也有哥哥般的温暖, 她把对父亲和哥哥的情感寄托给了罗比。于是, 年少的布里奥妮对罗比坦露自己的爱意,但是这份不成熟的爱意遭到了罗比的无视与拒绝,因为在罗比看来,布里奥妮仅仅是不懂事的妹妹。 布里奥妮的爱欲没有得到满足,但由于罗比经常陪自己玩耍,布里奥妮并未当场对罗比置气。 然而,她心中罗比的形象已被刻画成为恶魔。 此后的布里奥妮对罗比不再有好感, 在这种爱而不得的心理影响下,当布里奥妮的表姐罗拉遭到强奸时,在没有任何证据指明的情况下,布里奥妮仅凭借自己的想象就认定罗比是强奸犯。 除了姐姐塞西莉亚和罗比的母亲不相信之外,警察和布里奥妮的哥哥及父母都相信了罗比就是强奸犯这一事实, 罗比则深受其害。

(二)选择性感知

选择性感知,意味着个体只看到自己可以应付得来的东西。[9]布里奥妮在选择性感知这一心理防御机制的驱动下,对罗比的一系列行为进行了过度的想象化解读,结果导致罗比和塞西莉亚这对恋人深受其害,最终分离至死。

少年的布里奥妮看到了远处的塞西莉亚和罗比,罗比站立在泉水池旁,布里奥妮想象着罗比要向姐姐塞西莉亚求婚。 然而,当她看到罗比抬起一只手来,似乎在向塞西莉亚发号施令,之后塞西莉亚飞快地脱去自己的衣服,跳入水中。 这一系列动作让布里奥妮想象的秩序被打破,一度认为这是塞西莉亚遭受到的羞辱,她怀疑罗比在对塞西莉亚进行敲诈。 然而,她并没有向塞西莉亚求证事情的原委。 在她看来,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未知事情带来的焦虑,满足她对秘密的追求;另一方面,她只看到自己应付得来的东西,满足自己的想象力,以维持内心世界的秩序。

之后,当罗比因为自己在泉水池旁的举动向塞西莉亚写信道歉时,他托布里奥妮把道歉信带给塞西莉亚。 不巧的是,这封充满了罗比对塞西莉亚疯狂爱意的信本应夹在书中,却被罗比意外拿错。 当布里奥妮偷看了信的内容之后,也并未向塞西莉亚或是罗比求证这封信的缘由,反而认定罗比就是色情狂, 这样的认知符合布里奥妮先前对罗比的判断,满足布里奥妮对条理的追求。 此外,当布里奥妮看到罗比和塞西莉亚在图书室相拥一起的行为,她充分发挥想象力,认为罗比要袭击塞西莉亚,这激起了布里奥妮想要保护塞西莉亚的决心,她要维护公理, 但她从未过问塞西莉亚是否受到罗比的威胁,只是一味地凭借自己感知,认定罗比是个狂人。她的这种感知虽然满足了她对想象的执着以及窥探成人世界秘密的渴求,但却对罗比造成了无法挽救的伤害。

当布里奥妮的表姐罗拉被人强奸时,罗拉未曾表示这个人到底是谁。 但是,布里奥妮为维护内心秩序、公理,她决心要为表姐罗拉仗义执言。 在她看来刚刚发生的可怕的一幕与最近发生的事一脉相承,[12]187她感知这个人就是罗比。 事实上,布里奥妮只看到了匆匆离去的黑影,但为了缓解此时陌生黑影带来的焦虑与不安,同时还要维护内心世界的正义,她就一直强调我一直都了解他,我看见了他。[12]186布里奥妮指控罗比为强奸犯,满足了自己之前对罗比的想象,继而缓解内心焦虑。 布里奥妮一度以为自己是在保护姐姐塞西莉亚,并且为表姐罗拉伸张正义,即使她在之后的指控中也有所动摇,但她仍为自己勇敢指控而自豪。 想象力对她充满了诱惑,正如年少的布里奥妮认为想象力本身就是秘密的一大源泉,[12]10正因为如此,罗比深受其害,承担了强奸犯的罪名。

(三)升华

升华也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它是指个体用积极的心态来处理挫折或者障碍,目的在于让社会接纳以及个人认可。[11]老年的布里奥妮时常谴责自己年少时的鲁莽无知,她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感到懊悔,但她始终没有勇气去法庭或者当事人罗比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因为她担忧自己直接指控真正的凶手,会产生其它不良后果。 因此,她采取写作这种积极的方式,不断回忆过去发生的事情。 一方面,探求事情真相, 阐释自己之所以指控罗比为强奸犯,是由于年少无知和周围人的引导,以期舒缓良心上的不安,减轻自己的负罪感,这有利于布里奥妮回避当前生活中令她不愉快的现实; 另一方面,在自己撰写的小说中, 利用多重视角还原事件全貌,期望通过作品揭露事情发展的本来面目,而不再仅仅依靠自己的主观判断和想象,此举也有利于杂志社和读者熟知自己的作品,继而奠定剧作家的身份。

此外,布里奥妮通过写作这一行为,让罗比和塞西莉亚这对恋人在她撰写的小说中得以永恒团聚, 弥补了现实生活中这对恋人相继去世的遗憾。这种善行让布里奥妮得到心灵上的慰藉,试图抗衡绝望,达到救赎的目的。

(四)回避

回避型的个人试图与同伴减少亲密关系,从而促使个体有效地保护自身。[13]随着布里奥妮渐渐长大,她意识到由于自己指控罗比为强奸犯,才导致真正的凶手马歇尔逍遥法外,这一行为给罗比和塞西莉亚带来不可逆转的消极影响,她忍受着愧疚的折磨。 此外,作为一名剧作家,她渴望自己撰写的故事得到杂志社以及读者的认可和尊重。 然而,由于年少缺乏对世道的洞察,布里奥妮的剧本面临着被杂志社退回来的命运,她遭受着质疑的困扰,因为她的小说以不含道德意识而出名。[12]46布里奥妮的想象及秩序崩塌了,她的焦虑不仅来源于内心良知的谴责, 还来自于现实生活中剧本被退带来的困扰。 为了减轻内心的不安和焦虑,布里奥妮选择了回避, 她开始远离那些让她感到焦虑不安的人和事。 布里奥妮家境优渥,本可以和姐姐塞西莉亚一样去剑桥大学读书。 然而,她放弃了去学校学习的机会,选择去一所陌生的医院做护工。 那里不仅生活条件艰苦,还要忍受护士长的严苛训练。 布里奥妮让自己的身心备受折磨,企图缓解内心世界的不安。

三、行为背后的原因

作为家里唯一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布里奥妮本应得到家人们的关注和引导,在少年时代塑造良好的品格。 然而,布里奥妮的父亲需要外出办公,母亲又时常遭受头痛,哥哥利昂在外很少回家,姐姐塞西莉亚则需要管理家中的大小琐事,她的家人无暇顾及她的一举一动,某种程度上,布里奥妮家人身份的缺失,导致少年的布里奥妮未能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以及符合道德意义的行为标准。

布里奥妮的生活中基本没有玩伴,唯一乐趣就是充分发挥想象力,满足内心秩序,同时布里奥妮对秩序的喜好也催生了公正原则。[12]8少年的布里奥妮沉浸在自己设想的世界里。 正是由于布里奥妮对想象力、所谓的秩序以及公正的追求,再加上布里奥妮十分迫切地希望可以得到大人们的关注。[14]于是指控罗比为强奸犯的这个举动,不仅让布里奥妮得到了大人们的充分关注,也符合布里奥妮的认知准则。 在她看来,罗比这个狂人理应得到惩罚。 由此,她的内心获得了满足感。 尽管指控过程中布里奥妮也有所迟疑, 但为了不失去大人们对她的信任,她依旧坚持自己的判断。 而此时被边缘化的罗比本应作为英雄的形象出现在众人面前,因为他找到了离家出走的布里奥妮的两位表弟,但却由于布里奥妮的无端指控, 罗比变成了众人眼中的强奸犯。 由于罗比是布里奥妮家仆人的儿子,身份卑微,根本无力为自己辩解,就这样承担了本不属于自己的罪名,等待他的是黑暗的牢狱生活。 罗比入狱,之后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塞西莉亚因不能忍受家人对罗比的无端指控,悲痛和愤怒促使着她离开家人,去医院当护工,和家人断了联系。 之后,罗比因病死于战争,塞西莉亚同年死于地铁爆炸。 布里奥妮的所作所为,对塞西莉亚和罗比都造成了不可挽救的伤害。 由此可见,我们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能过度依赖自己不切实际的揣测。

结 语

麦克尤恩的《赎罪》以现实和虚拟的故事相互交叉,通过揭露布里奥妮的心理防御机制,探讨了布里奥妮的种种行为、动机及其影响。 由于战争,罗比在布雷敦斯死于败血症,塞西莉亚也于地铁爆炸中丧生,布里奥妮的罪行无法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救赎。 同时,布里奥妮给罗比和塞西莉亚带来的创伤也无法在现实中得以挽救,其救赎变成了一项无法完成的任务。 但是,在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下,布里奥妮依旧积极奋力地尝试, 通过她撰写的小说,我们得知强奸犯另有其人,真相昭然若揭。 同时,她让罗比和塞西莉亚在其小说中得以永恒团圆,相亲相爱,这种善行让布里奥妮缓解了现实生活中的焦虑和不安,从而试图与自己内心和解。 因此,作为个体,我们应塑造良好的品质,同时,也应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学会利用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帮助我们减轻焦虑、平和情绪。

猜你喜欢
强奸犯莉亚赎罪
抒情的抽象——莉亚·尼克尔作品欣赏
The Book
巴基斯坦总理呼吁化学阉割强奸犯
关于影片《赎罪》的艺术批评
跨媒介的叙事艺术:《赎罪》的电影改编研究
《洛丽塔》与《赎罪》的救赎之路
韩国对“强奸罪”重新定义 首位女强奸犯获刑
一笑泯恩仇,原谅那个指认我是“强奸犯”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