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 硕 胡少明
(宝鸡文理学院教育学院 陕西·宝鸡 721013)
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教学资源,是促进学生认知和情感发展的教育载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一环。 优秀的教材能够提升教学的质量,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 教师教材素养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都有着重要的影响[1]。 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和教材的应用者之一,教师的教材素养能力也越来越重要。 教师传递给学生教材的哪些学习价值,以何种方式传递给学生以及如何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大程度地实现课程目标,这些问题都和教师教材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师教材素养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使用教材所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主要包括教材观、教材开发能力和教材处理能力。 基础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国民素质教育,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 中小学教师承担着基础教育课程实施的重要任务,因此要更加重视中小学教师的教材素养问题。 本文以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探讨教师教材素养的构成及提升路径。
1.教师的教材观
教材观念是指教师对于教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价值、地位以及教师如何运用教材进行教学的看法。 科学的教材观念能够帮助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正确认识教材的功能,发挥教材的价值,并且及时反思与改正教材使用中产生的偏颇与错误。 教师教材素养的形成, 需要教师树立科学的教材观念,对教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价值、功能等持有正确的认识。 吴亮奎从我国中小学教学制度变迁的角度,从“教学理论话语”和“课程理论话语”两种角度对教材观进行了分析,认为教材观是这两种理论话语的主要分歧点[1]。 “教学理论话语体系”出现在新课程改革之前,由于“教学大纲”是“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 也是检查教学质量的直接尺度”[2],所以教师将教材作为教学实践中唯一的教学资源,教学的目标在于增强学生的双基能力,教材所发挥的价值也只是向学生传递知识与技能,成为升学与考试的服务者。 “课程理论话语体系”则出现在新课程改革之后,教材以课程目标的载体出现,强调教材在课程实现中的地位,教材不再作为唯一的教学资源,而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同时,教材的价值也不只是单纯地向学生传递知识与技能,在教材这种形式训练的工具性价值之外,更加注重教材对于学生思维的培养与价值的引领。 教材的价值不仅仅服务于升学与考试的需求,更致力于学生未来社会生存所需素养的发展。 这种看待教材的观念落实在教学中, 首先表现为教学目标的三维一体化,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
2.教材开发能力
教材作为课程实施的文本以及核心价值观的承载者,对于编制者的能力与思想品行有着很高的要求。 随着时代与社会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教材开发技能的发展也成为提高教师教材素养的重要途径。 根据课程与教材的关系,教材属于课程的下位概念,依据课程开发的步骤,对教材开发能力进行以下定义:教材开发能力是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学生水平等,确定教材目标、选择教材内容、组织教材内容、评价教材效果的能力。 教材开发能力可以分为目标确定能力、教材编写能力与教材评价能力。
目标确定能力是教师对于所开发的教材要达到的价值期待。 明确教材目标是教师在教材开发与编制之初要面临的首要问题,目标确定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据课程标准、考虑学生特点。 教材首先要确定“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即教材所要传播的价值观要符合和促进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观念。 其次,教材作为课程实施的文本内容,要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因此,教材编写与开发要依据课程标准进行。 最后,分析教材的使用者——学生的特点与水平,考虑学生的年龄、民族、文化、地理环境等因素。 综合以上因素,确定教材的定位与目标问题,选择学习内容呈现给学生,实现教育的目标。
教材编写能力是教师在选择教材内容和组织教材内容时所需要的相关知识和能力。 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确定要依据一定的标准,从使用主体和教材本身的角度,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确定需要考虑科学性与思想性、重要性、注重学生特点等因素。 注重科学性与思想性是指教材内容要以教育目的、课程目标为导向,结合所学知识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 重要性是指知识被选进教材的重要程度。 知识是人类文明与智慧的结晶,但并不是任何知识都适合当作教材内容向学生呈现,教师需要甄别和筛选出能够促进学生能力、思想进步的内容进入教材。 注重学生特点是指教材内容选择要遵循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使教学能够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材内容的组织需要教师具备教材结构组织、教材内容编排的能力,考虑课程目标、学科特点、学生特征等因素,使教材更加贴合课程与教学目标。
教材评价能力是教师对教材本身以及教材促进学生发展方面作出评估的能力。 正确评价教材的质量需要从教材的目标维度、内容维度、教学维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评价教材的目标维度要确定教材目标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教材目标要符合社会发展要求,教材应传递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还应该包括学生面向未来、 面向生活时需要的强大的能力、完善的人格与丰富的情感;内容维度的评价要关注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和重要性。
3.教材处理能力
课程的实施依赖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与运用程度,根据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将课程类型划分为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与经验的课程。 理想的课程与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之间的差距,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养来弥补。 因此,教师教材处理能力的提升对于课程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教材处理能力是教师对于教材内容的掌握、设计与运用的能力,可以分为内容理解能力、内容转化能力和内容运用能力三个层面。 内容理解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对教材所涉的知识点、 能力点领会、掌握和运用的情况,是教师实施教学的最基本要求[1]。 内容理解能力不仅包括对于学科相关概念、原理、规律等静态知识的理解、掌握,还包括学科相关能力的习得。 如,语文教师除掌握基本的文学知识外,还应该有较强的文学鉴赏能力、写作能力;历史教师除对典章制度、 历史事件等内容的掌握外,还需要有对历史资料的理解、 对历史现象的辨识、对历史规律的觉悟和对历史与现实的认识等方面的能力。
内容转化能力是指教师依据自身的教育知识与经验,将静态的教材知识转化为动态的课堂教学的能力。 内容转化是在教材内容理解的基础上,将教材所涉及的知识点、能力点转化为能够促进学生知识增长与能力提升的教学活动的过程,主要表现为教案或者教学设计。 教材的内容转化是一种预设活动,在进行教材内容转化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水平、自身教学风格、教学实践经验等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删、修改。
内容运用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能力。 根据课程实施的三种取向,教师的教材运用能力也分为三种层次,第一种是教师教学忠实于教材文本原文,不做删减、更改、补充等工作,认为教材中的内容是最权威科学的,不需要教师自行变动,往往这种类型的教师,其教材观念也相应地处于传统教材观念中。 第二种是根据自身的教育经验和学生水平,在教学中创造性地对教材文本与资料进行适当调整和改造,在使用时能够照顾到学生的需要与兴趣, 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 第三种是对于教材所涉及的知识、能力做到融会贯通,把教材当做课程资源之一,或以教材内容为引,或以教材内容为例,其目的不在于教材中的内容是否原原本本地讲解给学生,而在于学生是否在学习中掌握了教材所反映的知识、能力与素养。
课程不仅要丰富学生的知识、 发展学生的能力,还要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和重要资源,但是教材并不是课程的全部,以语文课程为例,从纸质的工具书、报刊到自然风光、风俗民情,从电视、网络到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场所都是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 但在教学实践中,还有不科学的教材观念存在。 首先,认为“教材即课程”,这种观念将教材等同于课程内容,窄化了课程的概念;其次,认为“教材内容即学习内容”,将教材内容的传授看作教学的任务,只关注教材中的学科知识, 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对于课程的理解较为片面。 这些观念都是从教材而非课程的视角出发,将教材孤立化,对教材的价值、地位等产生片面的认识,从而在课程实施中产生偏颇的教学行为。
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状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究性活动中进行学习。 相应地,对教师提出的要求由教授教材转变为运用教材教授学生,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传播科学的思想方法,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念。 但在教学实践中,仍有教师存在教材运用表象化的问题。 教师在教材运用过程中有较大的自主性,根据学生需要和教学实际自行增删教材内容,或对教材顺序进行打乱重组,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但如果其教学行为只是为了把教材上的知识讲给学生,而未涉及学生思维的引导以及情感态度的培育,其实质是和传统知识本位观的教学只有方法上的区别,而没有教学理念上的转变。
教师教材开发需要教师掌握目标确定能力、教材编写能力以及教材评价能力。 在教材编写能力中要求教师掌握教材的组织方式、构成要素等,这是开发与编写教材框架的基础。 但是在关于教师教材知识的调查中显示, 多数教师对教材内容烂熟于心,却不了解教材的构成要素和编排方式,也有部分教师知道所使用的教材是按照螺旋式编排的,却不清楚这种螺旋式编排在教材中是如何体现的[3]。这其中展现了教师教材开发能力的不强。
学术研究是学者们针对教育问题汇集的智慧结晶,能够呼吁社会及时重视教育问题,能够以理论构想指导实践应用,能够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意见。 在现有研究中,学者们对教师的教材观、教材使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但对教师教材素养内涵的相关研究较少,虽然教师教材素养这一概念早已被提出,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仍有待拓展,如教师教材素养的意蕴、要素、结构等[3]。 一方面,对教师教材素养的学理研究能够厘清教师教材素养的本质、内涵、结构等问题,并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应用,促进教师教材素养的良性发展。 另一方面,扩大对教师教材素养的实证研究,通过数据分析的方式对教师教材素养的现状、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有助于明确教师教材素养推广与完善路径上的困难与障碍,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性意见与举措。
课程意识是教师对课程理论建构、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一种敏感思维和自觉行为[4]。 教师只有在理解顶层设计的基础上, 才能对教材的定位、价值有更好的理解,对教材的运用更自如。 首先,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教材观念。 新课程改革后,教材被认作实现课程目标的载体,虽然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但是教材不再是教师唯一的教学资源。 教师的任务不是单纯地将教材中所涵盖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力图实现课程目标。 因此,教师在努力达成课程目标的过程中,就需要思考如何使用教材教学、如何选择教材内容、如何对教材内容进行理解和运用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以此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师专业发展。 其次,教师要积极进行反思。 科学的教材观念与教材知识能够指导教师在实践中正确发挥教材的作用,也能让教师有意识地思考在教学活动中是否正确反映了教材观念,反思在实践中的教材应用对于课程目标的实现是否真正有益。 树立教师课程意识,是增强教师教材素养、促进教学发展、提升反思高度的重要途径。
在教师教材培训的内容方面,首先,更正和强化教师的教材观念, 正确认识教材的地位和价值。摒弃将教材看作唯一教学资源的观念,而是把教材看作实现课程目标的途径之一,充分认识教材的价值不仅在于单纯的知识学习,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情感的完善。 其次,增强教师教材运用方面的培训。 有研究表明,培训内容与受训教师的教学实践联系不够紧密,对于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指导作用不明显[5]。 因此,教师教材运用方面的培训对于教师的教学实践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教材运用内容的培训要合理安排培训资源, 寻找优秀案例,使教师所学知识能够在日常教学中最大程度发挥作用,提升教师教材钻研与运用的能力。 在教师教材培训的形式方面,注重采用多样化的培训方式。 虽然目前教师培训的主要形式是集中讲座式学习,但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仍然是校本研修[5]。校本研修与集中讲授学习相比, 培训形式更加丰富,包括集体备课、教学观摩及研讨等方式,也更能促进教师自主研究,从而提升教师对于教材的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