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红色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2022-03-18 03:10李玉香李艳霞
辽宁高职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辽宁红色育人

李玉香,李艳霞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辽宁 兴城 125105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的鲜活的、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它不仅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优秀品格,而且更是凝聚国家力量和社会共识的重要精神动力。”[1]

2021 年2 月2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要“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2]。辽宁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红色文化资源特别丰富。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挑起“九一八”事变,辽宁人民随即奋起抵抗日寇,辽宁成为抗日战争的发起地;解放战争战略大反攻——三大战役率先在这里打响;新中国的第一个工业基地、雷锋精神的发祥地、航天英雄杨利伟的故乡等都集中在这里。这都为辽宁红色文化教育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红色资源。辽宁是全国教育大省,充分利用辽宁区域资源优势,将红色文化融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讲好辽宁红色故事,弘扬辽宁红色文化精神,既是高职院校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落实立德树人的迫切需要,也是传承红色基因的责任与使命担当。

一、是加强“四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指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3]但是,在当今信息化时代,自媒体的盛行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部分大学生对“四史”的认识。“一些别有用心的势力在互联网上传播历史虚无主义,严重歪曲、否定、诋毁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的历史人物与事件。”[4]而高职大学生正处在拔节孕穗期,一旦他们接触扭曲的历史知识,就容易形成错误的历史认知,这就给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安全和思想稳定带来严重挑战与重大风险。高职院校肩负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使命,必须教育引导学生深刻领会社会主义中国是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因此,将红色文化融入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加强“四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迫切需要。

(一)利于在“四史”教育中坚守初心与使命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5]当前,特别是对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青年意义尤其重要,他们没经受过任人宰割的屈辱,没经历过流离失所的饥荒,没经受过枪林弹雨的考验,没经历过信仰灵魂的拷问。这就需要高职院校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通过回看我们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审视当前的路、远眺前行的路,深刻认识中国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准确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始终坚守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引导学生树牢宗旨意识,始终牢记“无论我们走多远,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6]

(二)利于从“四史”教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四史”记录的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成长壮大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历史。当今,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我们就要从“四史”教育中汲取智慧、凝聚力量。高职院校可以“四史”教育为契机,用党的奋斗历程和辉煌成就,激发青年大学生的斗志、明确他们成长成才的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革命精神,坚定青年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凝聚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新,启迪青年大学生的青春智慧。辽宁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将发生在学生家乡、身边革命老人的事迹与精神融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通过看、听、研、讲、赛、行等方式,让他们学会把握纷繁复杂历史事件中的内在发展规律,引领学生铭记党的光辉历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增强传播正能量的精神动力。

二、是传承红色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需要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集中体现,必须大力传承和弘扬。但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世界上多元文化交织、各种思潮碰撞,西方文化与生活方式给青年一代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一些碎片化的信息给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不成熟的一些高职大学生带来了误导。因此,高职院校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让大学生直接或间接地了解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可歌可泣的奋斗精神、锐意改革的创新精神,使红色文化成为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精神力量。

(一)有助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红色文化资源承载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7],它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标识,更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根本支撑。回顾历史,中华儿女倍感骄傲。因此,高职院校抓住红色文化教育这个着力点,深刻挖掘、认真梳理红色文化资源,充分利用红色文化基地,讲好具有学校特色、行业特色、地方特色的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有助于厚植高职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提升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

(二)有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8]。红色文化是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凝练出来的核心价值理念,毫无疑问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同时,红色文化所体现的以爱党爱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主旨的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价值准则和价值取向高度契合。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传承红色文化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传承红色文化就是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离不开红色文化精神的支撑。可见,红色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和重要载体。

(三)有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9]。在纷繁复杂的国际背景下,意识形态不仅关乎着一个国家的政治安全,更关乎着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中国的一种独特文化意识形态,它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历尽千辛万苦英勇奋斗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彰显了红色文化的政治性、人民性和先进性。因此,红色文化本身就蕴意着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高职院校教育引导大学生传承红色文化,其实就是在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指导地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三、是讲好辽宁故事,弘扬辽宁精神的需要

辽宁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这里既记录了历史的沧桑巨变,也书写了新时代的辉煌篇章。这不仅为辽宁红色文化教育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红色资源,同时也是高职院校用好辽宁红色资源、讲好辽宁红色故事、践行好辽宁精神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有益于充分挖掘辽宁红色资源讲好辽宁故事

从中国共产党在辽宁建立第一个党支部,到全国解放建立新中国,再到改革开放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辽宁红色文化贯穿于辽宁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

为夺取新中国的胜利,辽宁的土地上战功卓著:14 年抗日辽宁人民从未停止过,他们在极其恶劣的环境里,艰苦奋战,不屈不挠,为全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解放战争战略大反攻——辽沈战役率先打响,为夺取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拉开了序幕;250 多万辽宁优秀儿女参加到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他们不畏流血牺牲,这里既是战争的大后方,又是战斗的最前沿。

为建设新中国,辽宁的土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辽宁只用五年时间,圆满完成了国家“一五”计划的24 个重点项目,打造了完备的重工业体系;作为共和国的长子,辽宁创造了诸如新中国第一架战斗机、第一艘万吨巨轮等200 多个“共和国第一”。

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辽宁的土地上再现重振老工业基地的惊喜:“第二次创业”辽宁雄风再起,第一艘国产航母、歼15、“蛟龙”号等一批大国重器诞生在这里。

诸如此类的辽宁红色资源内容丰富、分布广泛、形式鲜活、易于挖掘,为辽宁高职院校组织学生传承红色文化讲好辽宁故事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和保障。

(二)有益于通过讲好辽宁故事弘扬辽宁精神

辽宁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忠诚担当、创新实干、自强不息的奋斗史。一代代辽宁人信念坚定、勇挑重担、敢为人先、勤劳务实、不甘落后、拼搏进取,书写了辽宁光辉的历史,铸就了辽宁精神。辽宁红色文化资源为今天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源泉,高职学生通过讲好辽宁故事,深入了解辽宁光辉历史、铭记英雄楷模、弘扬辽宁精神。

(三)有益于在弘扬辽宁精神中践行建设辽宁使命

提起辽宁的历史的确让辽宁人感到骄傲和自豪,但是谈到辽宁的未来辽宁人还缺乏一点儿自信。毕竟改革开放以来辽宁在全国GDP 排名已今不如昔:老工业基地受设备、技术、资金等影响,包袱沉重发展缓慢;老龄化问题凸显,人口流失严重,高层次人才出现了“孔雀东南飞”的现象。国家一直高度重视东北振兴,辽宁人也在弘扬辽宁精神中踔厉奋发。辽宁振兴,高职院校责任在肩。高职院校恰恰可以利用讲好辽宁故事、弘扬辽宁精神这一契机,用“天辽地宁”的辽宁精神让学生认清辽宁的区位优势;用“爱国奉献”的辽宁精神厚植学生辽宁情怀,激发爱辽宁、建设辽宁的使命担当;用“诚信务实”的辽宁精神激励学生踔厉奋发,赓续前行;用“创新争先”的辽宁精神引领学生扎根辽宁大地,为辽宁振兴建功立业。

四、是创新思政工作,推进铸魂育人的需要

网络信息化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挑战,不改变滞后的教育理念、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思政育人就无法收到实效。在当前国家大力倡导赓续红色基因的背景下,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三全育人”全过程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进铸魂育人的必要选择。

(一)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各类课程,便于实现全课程育人

提起思想政治教育,有些人可能会说是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职责;提起红色文化资源,有些人可能会说那是在思政课课堂上该讲的内容。这些认识在2016 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后不应该再有,因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明确指出:“各类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10]于是,课程思政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而是一种责任与使命。高职院校可依据不同专业学生思想特点,深入挖掘本专业本门课程中定义、定理、意义、红色人物、技术发展史、企业变迁、行业红色发展史等红色资源,并将这些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专业课程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计划之中。通过动画片、微电影、短视频、动图、VR 等形式应用在线上线下教学中,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通过全课程育人,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厚植学生的爱国情怀,把学生培养成为专业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有社会责任、有创新精神、身心健康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搭建红色文化育人平台,便于实现实践育人

辽宁红色资源丰富,红色实践教育基地类型多、分布广。高职院校可以根据专业特点、课程内容或地域特色搭建红色文化实践育人平台,拓展红色实践教育基地,探索合作育人的社会实践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好展览馆、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纪念碑、红色广场、遗迹遗址等线上和线下的红色实践基地,开展参观、调研、祭扫、宣誓、红色故事比赛、主题教育、志愿服务、现场教学等形式多样的学习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沉浸式学习中进行自我教育,培养爱国情、砥砺强国志,在社会实践中赓续红色基因,实践报国行。思想政治教育进而做到守正创新,提升其实效性。

(三)营造红色文化氛围,便于实现文化育人

高职院校学生相较于本科院校学生在理论学习能力方面表现较弱,但是他们思维同样活跃,而且实践动手能力较强;他们主动学习意愿不够强烈,但是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对系统化的知识兴趣不够浓,但对新媒体技术应用比较娴熟。针对高职学生特点,高职院校要创设红色文化育人环境,精心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红色文化育人主题活动,营造红色文化育人氛围,把红色教育活动与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等紧密结合起来,把红色文化教育与学校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将红色教育落细落实落地,达到文化育人的良好效果。

总之,辽宁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而宝贵,高职院校要充分借助这一优势,用活、用足、用好、用实辽宁红色文化资源,讲好辽宁故事,弘扬辽宁精神,引导青年大学生坚定初心使命、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为国家发展、辽宁振兴汇聚强大力量。

猜你喜欢
辽宁红色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辽宁之光
红色是什么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红色在哪里?
辽宁舰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