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鱼
(东海大学 中文系,台湾 台中 40704)
《诗经》中共有45 个“云”字,散见于21 首诗中①,后代学者有对这些“云”字进行讨论:有将“云”字作为动词解释②;又有将其视作名词,意为“朋友”③;有说“云”为助词,“犹‘是’也”④;亦有将其视为语气副词者⑤,众说纷纭。本文通过研究认为,除了3 例作动词表“言”“曰”义的“云”字,2 例句末语意不明确的“云”字⑥外,剩下40个“云”字,都是古汉语语法中的虚字。
这些虚字“云”,有单独置于句首、句中的;有与“何”“胡”“曷”等字组成“云何”“云胡”“曷云”等复合词的。本文对包含“云”字的诗句进行穷尽式分析,根据“云”字在句中的位置、与他字的复合,整理归纳,试图厘清《诗经》中虚字“云”的语法功能,并透过排比后世文献中的“云”字用法,试析“云”字在使用上如何改变,并为确定《诗经》中云字的语法功能作旁证。
《诗经》中,云字与疑问副词“何”“胡”“曷”“盖”复合成“云何”“云胡”“曷云”“盖云”,置于句首,表示疑问或反诘的语气。其中,根据诗句的上下文意理解,“云何”“云胡”训为“如何”,相当于白话的“多么、怎么”,语气更偏向于反诘;而“曷云”“盖云”则训为“何”“何时”,相当于白话的“什么时候”,语气更偏向于疑问。下面将包含“云何”“云胡”“曷云”“盖云”的诗句一一列出,并分别举一例进行详细说明。
1.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周南·卷耳》)
2.既见君子,云何不乐。……既见君子,云何其忧。(《唐风·扬之水》)
3.壹者之来,云何其盱。(《小雅·何人斯》)
4.我不见兮,云何盱矣。(《小雅·都人士》)
5.既见君子,云何不乐。(《小雅·隰桑》)
《唐风·扬之水》为《诗经》用“云何”最多的一篇,诗中描写女子赴情人约会的情景,二人见面后心情愉悦,女子便唱出这首歌。全篇共三章,前两章最后重复出现“云何不乐”“云何其忧”,用了两次“云何”作为修饰谓语动词“不乐”“其忧”的状语,用反诘的语气加深兴奋与喜悦的程度。“云何”在《诗经》中共出现6 次,皆仅表示反问语气的“如何”意,后接的谓语都是表示心理状态的抽象动词。《诗经》以后的文献中“云何”用法则更为灵活⑦,如:
方陈并功,云何能御。(《逸周书·大明武解》)
此句意为“两列队伍一同进攻,(敌国君主)如何能够抵挡”,句中的“云何”置于句首,用法与《诗经》同,表反问语气。相较于《诗经》以后的文献中“云何”用法的灵活多样,《诗经》中的“云何”用法更为固定。
既见君子,云胡不夷。……既见君子,云胡不瘳。……既见君子,云胡不喜。(《郑风·风雨》)
《诗经》中“云胡”集中在《郑风·风雨》一篇中反覆出现,结构与《小雅·隰桑》中的“云何”一致,亦仅表反问语气,在句中作状语,修饰其后表示心理状态的抽象谓语动词。《诗经》以后的文献中,欧阳询主编的《艺文类聚》保存了唐以前大量的诗文歌赋,其中《后妃·晋左九嫔元皇后杨氏诔》:“与世同矩,云胡不造。”《鉴诫·魏荀爽女诫》:“婚姻九族,云胡不喜。”《全唐诗》中收录的贺知章《唐禅社首乐章·福和》:“上帝临我,云胡肃邕。”这些诗仍仿效《诗经》应用“云胡”,其他文献中除了引用《诗经》原句,很少有应用“云胡”例了。
1.道之云远,曷云能来。《(邶风·雄雉》)
2.我日构祸,曷云能谷!《(小雅·四月》)
3.曷云其还,岁聿云莫。《(小雅·小明》)
《诗经》中“曷云”三见。郑玄将“曷云能来”训为“何时能来”[1]47,将“曷云能谷”训为“何者可谓能善”[1]300。结构相同的两例“曷云能X”,郑玄对其中的“云”字训解却不相同,显然,其中至少有一处训解有误。“曷云能谷”一句在屈万里的《诗经诠释》:“曷,何时也。云,语词。谷,善也。”[6]277可从。“曷”在《诗经》中多用于表“何时”,且专指未来时间[8]332。与助词“云”组合成“曷云”在句中作状语,表疑问语气,修饰其后“其还”“能来”等表示动作行为或有形活动的实义动词。“曷云”在《诗经》以后的文献中除引《诗》外,东汉时期《后汉书》中有:
曷云负荷?地堕身逐。(《刘焉袁术吕布列传》)
意为:“哪知道他的继承人,将地盘丢失,自身也被放逐。”此句中的“曷云”表反诘意。
壹之区区,曷云量己。(《文苑列传下》)
意为:“赵壹区区之心,“怎么”不量己(而到您的门下)。”此句中的“曷云”亦表反诘意。与《诗经》中“曷云”仅用于疑问意不同。唐欧阳询等《艺文类聚·后汉崔瑗和帝诔》:“长夜冥冥,曷云其穷。”《太平御览·御制下》:“系以兴亡,曷云其轻。”这些诗仍有仿效《诗经》“曷云其还”句作“曷云其X”的,清以后“曷云”就基本不再应用。
我行既集,盖云归哉。我行既集,盖云归处。(《小雅·黍苗》)
《诗经》中“盖云”仅在《小雅·黍苗》一篇中重复出现。郑《笺》:“召伯则皆告之云:‘可归哉。’”[1]342亦将“云”训为“言”,动词。屈万里《诗经诠释》:“按:盖、盍古通用,盍又通曷,此谓何时也。云,语词。言何时可归也。”[6]312本文亦从屈说。“盖云”在句中作状语,表疑问语气,修饰其后表示具体行为的实义动词。《诗经》以后文献中除《荀子·富国》篇引诗外,再不见与《诗经》中用法相同的“盖云”了。
以上四个复合词置于句首,修饰其后的谓语动词,作状语。“云”字在前的“云何”“云胡”,表反诘意。“云何”后接的“吁”“忧”“盱”“不乐”;“云胡”后接的“不夷”“不瘳”“不喜”,都是表示身体状态及心理活动的抽象动词。这四个复合词中,“云何”使用频率最高,且后接的结构较丰富,有见接“不X”“其X”“X矣”例,“云胡”后则仅见接“不X”。而“云”字在后的“曷云”“盖云”则表疑问意。“曷云”后接的“能来”“能谷”“其还”;“盖云”后接的“归哉”“归处”,都是表示动作行为或有形活动的具体动词。“云”在这四个复合词中并不表义,仅作为结构助词附着在单音词“何”“曷”“胡”“盖”前后,帮助构成更稳定的双音节词。
盖、盍古通用,盍又通曷,“盖云”即“曷云”。“云何”“云胡”“曷云”之间的异同想必与“云”字无关,仅与“何”“曷”“胡”之间的差异相关联。“何”“曷”“胡”之间的用法差别丁声树在《论诗经中的“何”“曷”“胡”》一篇中已经有了总结[7]。丁氏所论可为以上“云何”“云胡”“曷云”“盖云”之间的异同提供参证。但根据上文分析,“云胡”在句中显然是反问语气,换作白话是“怎么会”。与丁声树一文结论中认为的“‘胡’在《诗经》中几乎一律是表‘何故’”有矛盾,“何故”是疑问语气,丁氏说“几乎一律”,不够准确。
上文整理了“云”与他字复合,位于句首的“云何”“云胡”“曷云”“盖云”在《诗经》中的意思和语法功能。《诗经》基本上一句四字,单独出现的“云”字有位于句首,如“云我无所”;有位于第二字,如“如云不克”;也有位于第三字的,如“道之云远”。不仅在句中位置灵活,独立出现的“云”字还具有更多更复杂的语法功能。下面将剩余包含“云”字的诗句根据“云”字在句中的位置分类,再逐一分析,试总结独立使用的“云”字处于不同位置时的语法功能。
1.始者不如今,云不我可。(《小雅·何人斯》)
2.心之忧矣,云如之何。(《小雅·小弁》)
3.靡所止疑,云徂何往。(《大雅·桑柔》)
4.赫赫炎炎,云我无所。(《大雅·云汉》)
5.瞻卬昊天,云如何里。(《大雅·云汉》)
6.云谁之思,西方美人。(《邶风·简兮》)
7.云谁之思,美孟姜矣。……云谁之思,美孟弋矣。……云谁之思,美孟庸矣。(《鄘风·桑中》)
8.子之不淑,云如之何。(《鄘风·君子偕老》)
《诗经》中位于句首的“云”共10 例。“云”在句首者,大多用于反问或询问句中,在顺接上文的同时,表示一种强烈的感情色彩[8]475。单独作助词的“云”与上节的四个句首复合词不同,并不直接具备固定的反诘或疑问语气。“云”字在句中并无实际意义,处于前一分句句首时,仅作为发语词,用以引出下文;而处于后一分句句首时,则起到顺承的作用。其所在句子的语气,主要仍根据完整的上下文意思进行判断。以上“云”字后接的除“我无所”(主—谓—宾)“如何里”(状—中)与现代汉语的常规语序相同外,其余“不我可”“徂何往”“谁之思”“如之何”几例都为宾语前置的倒装结构。《诗经》之后的文献多用“夫”“唯”“且”等作发语词,“云”字则不再作为句首语助词出现了。
1.为民不利,如云不克。(《大雅·桑柔》)
2.池之竭矣,不云自频。泉之竭矣,不云自中。(《大雅·召旻》)
3.民有肃心,荓云不逮。(《大雅·桑柔》)
《诗经》中位于第二字的“云”字4 例,其中2 例在否定词前,2 例在否定词后。“云”字在句中并无实际意义,仅为衬托音节的语助词⑧,删去这些诗句中的“云”对文意的理解并无影响。《诗经》在当时本就是可以唱的,《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衷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经》各篇都是与音乐相配的诗歌,为了适应乐调和唱腔,便加入一些助词来助成音节[8]471。《诗经》大部分都是四言诗,以两个音节为一拍,一句就是两拍。歌唱时整齐匀称、琅琅上口。以上诗句中的“如不克”“不自频”“不自中”“荓不逮”在意思表达上已经完整,但三个字,即三个音节构成的一拍半并不符合当时的主流声律,于是在句中插入“云”字,起到补足音节的作用。
1.人之云亡,邦国殄瘁。……人之云亡,心之忧矣。……人之云亡,心之悲矣。(《大雅·瞻卬》)
2.道之云远,我劳如何。(《小雅·緜蛮》)
3.无曰不显,莫予云觏。(《大雅·抑》)
4.岁聿云莫,采萧获菽。(《小雅·小明》)
5.伊谁云从,维暴之云。(《小雅·何人斯》)
6.有皇上帝,伊谁云憎。(《小雅·正月》)
7.道之云远,曷云能来。(《邶风·雄雉》)
《诗经》中位于第三字的“云”共9 例。其中,除3、5、6 例中的“云”有不同的语法功能外,其余几句中位于第三字的“云”与上文位于第二字的“云”语法功能相同,都起到助成音节的作用,属于语助词。张仁立在《诗经中的衬音助词⑨研究》中对《诗经》中助成音节的助词进行说明:《诗经》中的诗句大部分都采取四音节的形式。有的诗句本来不足四音节,就加进去一两个衬音助词,使它凑成四音节的形式,从而达到句式整齐、韵律和谐的目的。《诗经》是集体创作的产物,由于它包括的地域广、时间长,内容丰富、体裁风格多样,所以各时各地的方言就必然汇集在一起,再加上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而有时又需要构成临时性的双音词,因此,《诗经》的衬音助词就比较多[9]。
第5、6 句“伊谁云从”“伊谁云憎”中的“云”属于结构助词⑩,构成疑问代词“谁”作宾语提前的句式。3 句“莫予云觏”中的“云”也为结构助词,将否定句中代词充当的宾语提前,构成宾语前置的句型。王引之在《经传释词》中释“云”:
云,犹是也。《诗·正月》曰:“有皇上帝,伊谁云憎。”言伊谁是憎也。《何人斯》曰:“伊谁云从,维暴之云。”言伊谁是从也。毛《传》曰:“云,言也。”此释下云字,非释上文字。言伊谁是从乎,维暴公之言也。郑《笺》曰:“是言从谁生乎。”则误训上云字为言矣[3]31-32。
“伊谁云从”,即“维谁是从”。“是”,在古汉语中常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用来强调宾语,在《诗经》中也有应用,如:“日居月诸,下土是冒。”(《邶风·日月》)“哀哉为犹,匪先民是程,匪大犹是经,维迩言是听,维迩言是争。”(《小雅·小旻》)“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商颂·殷武》)“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维躬是瘁。”(《小雅·雨无正》)同样的,“云”字在以上3、5、6 句中组成“宾—云—谓”的结构,仅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属结构助词,并无表意功能。观察《诗经》中作为宾语前置标志的“云”与“是”所在的诗句可知,“是”字一般用于肯定句,而“云”字则用于否定句与疑问句。另外,“是”常与“匪”“维”搭配形成“维X 是Y”“匪X 是Y”的结构,用以突出或强调动作对象的单一性;“云”字则有与“伊”组合形成“伊谁云X”的固定搭配。
以上《诗经》中单独置于句首、句中的“云”字都为助词。位于句首的“云”字皆为语助词,处于前一分句句首时,有引出下文的功能;而处于后一分句句首时,则起到顺承的作用;位于第二字的“云”也皆仅为语助词,起到助成音节的作用;位于第三字的“云”一部分是语助词,帮助构成音节,另一部分是结构助词,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帮助构成宾语前置的句型。
综上,通过对《诗经》中含虚字“云”的诗句作逐一分析,基本可以确定这些“云”字并不是作为动词的“说”,也不是作为名词的“朋友”,更不是用以修饰动词的语气副词,而确实是在句中具有语法功能的虚字。
本文首先对“云”字与疑问副词“何”“胡”“曷”“盖”复合形成的“云何”“云胡”“曷云”“盖云”这些固定搭配进行讨论,发现这四个复合词置于句首,修饰其后的谓语动词,作状语。“云”字在前的“云何”“云胡”,表反诘意,后接表示身体状态及心理活动的抽象动词;“云”字在后的“曷云”“盖云”表疑问意后接,表示动作行为或有形活动的具体动词。其中,“云何”在后世仍有沿用,但已发展出新的语法功能:有延续《诗经》中表反问语气的,还有表疑问语气的,不再局限于《诗经》中的用法。而“云胡”“曷云”“盖云”在后世文献中,除了引《诗经》时有见,其余极少再有应用了。
其次,对于单独使用的“云”字根据其在句中所在位置进行分类后发现:句首的“云”字为语助词,无意。处于前一分句句首时,仅作为发语词,用以引出下文。后世发语词多使用“夫”“唯”“且”,“云”字则不再应用。而处于后一分句句首时,则起到顺承的作用,后世亦不再使用;位于第二字的“云”也为语助词,只起到助成音节的作用;位于第三字的“云”一部分也作语助词,另外还有作结构助词的用法,与“伊”组合形成“伊谁云X”的固定搭配。
《诗经》中“云”字的语法功能,有些在后世文献中仍然有沿用,有些则随着时代变迁而消亡。《诗经》距今几千年的历史,我们在理解诗句时不能直接以现代的语意、语法进行套用,只有回到当时的语言环境,与《诗经》中其他相似结构的句子作排比,用其后时期相近的文献进行推演,才能还原诗句的本来意义。
注释:
①21 首分别为《周南·卷耳》《唐风·扬之水》《小雅·何人斯》《小雅·都人士》《小雅·隰桑》《郑风·风雨》《邶风·雄雉》《小雅·四月》《小雅·小明》《小雅·黍苗》《小雅·小弁》《大雅·桑柔》《大雅·云汉》《邶风·简兮》《鄘风·桑中》《鄘风·君子偕老》《大雅·召旻》《大雅·瞻卬》《小雅·緜蛮》《大雅·抑》《小雅·正月》。
②郑玄训“曷云能谷”“曷云其还”“盖云归哉”几句中的“云”为“言”。
③高亨注“维暴之云”里面有一句:“暴,暴公的省称。云,朋友。”
④见王引之《经传释词》“云”字条下。
⑤见王力编著《王力古汉语字典》“云”字条下义项三语气副词举《小雅·正月》“有皇上帝,伊谁云憎”一句。
⑥分别为“洽比其邻,昏姻孔云(《小雅·正月》)”“伊谁云从,维暴之云(《小雅·何人斯》)”。
⑦本文其他文献中包含“云”字的句例皆检索自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网站,https://ctext.org/zh,下同。
⑧语助词主要用来强调一种语气,表示与上文相承接或相转折的语气,增强感情色彩,或在诗句中助成一个音节。
⑨衬音助词又称“绝对虚字”“语音助词”“音节助词”。只衬托音节,不表示意义的虚词。周秉钧《古汉语纲要·语法篇》第二章第五节中将衬音助词从助词中分离出来,单独列为一类。
⑩结构助词常在句或短语的范围内起作用,能使句子词序发生变化或组成名词性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