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丽,林美卿
(山东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
劳动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文件的发布,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提供指南。探寻劳动教育在我国发展的历史脉络,分析高校劳动教育面临的困境、价值意蕴,寻找高校劳动教育深层发展的实践路径,以推动劳动教育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从封建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地位而实行消极式的劳动教育,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曲折探索、前进,从“文革”时期遭受重创到改革开放以来的融合发展,劳动教育也因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而展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
在中国古代,人们就已经意识到了劳动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推动作用,但由于几千年的小农经济形态和封建专制统治导致对劳动的认识存在偏差,人们只重农业和农业生产,这种重视是统治者为维护自身统治而进行的有目的的行为。由于阶级的出现,劳动教育也自然被分为劳动者教育和统治者教育。对于劳动者的劳动教育,多体现在生产生活中。《左传》提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意味着中国古代的人们就已经意识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只有辛勤劳动才不致衣食乏匮。统治者的劳动教育则是脱离农业生产活动,他们受到的教育是如何对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进行统治,以维护其统治地位。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几千年根深蒂固的消极劳动教育思想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开始不遗余力地推行劳动教育,着重强调劳动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劳动教育长时间缺失导致大量学生出现“都想当干部,轻视劳动、轻视劳动人民的现象”[2]22-23。党中央明确提出“我们在各种和各级教育工作中应该树立尊重劳动和热爱劳动的正确观点与习惯,应该肃清那种贱视劳动和劳动者的错误观点与习惯”[2]286。由此,劳动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体力劳动开始作为一门课程开设,半工半读和勤工俭学成为热潮。然而,在“大跃进”和“文革”时期,劳动教育开始走向极端。“上山下乡”成为热潮,劳动教育变成了纯粹的体力劳动,教育与生产的边界被弱化。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技术教育与脑力劳动得到高度重视。在十年内乱和经济停滞中,知识分子受到不公正的对待,邓小平率先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技人员就是劳动者”[3]。科学技术被视为第一生产力,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全社会学习劳动技能的热情。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1993 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都提到必须将劳动教育置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得劳动教育和生产生活有效衔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劳动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重要论述,进一步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劳动教育方面的基本方针。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新时代对劳动教育中劳动精神与劳动价值观念的重视,强调劳动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将劳动教育看作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2020 年3 月20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更加细致地阐明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提供具体指导。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劳动教育始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稳步前进。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顶层设计薄弱、实践机制淡化、主体参与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
顶层设计的薄弱之处主要在于劳动教育地位的弱化,缺乏系统整体的长远规划。第一,高校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很多高校的劳动教育没有真正落地,只停留在喊喊口号的阶段。第二,劳动教育教学的课程体系不完备。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直接导致劳动教育教学的虚化,劳动教育教学方式单一化也使得大学生群体在劳动认知方面呈片面化倾向,他们蔑视体力劳动、漠视劳动实践价值。第三,劳动教育教学评价机制较为单一,完善的评价机制能够促进劳动教育的发展,传统的评价模式多以学业成绩的高低为参照标准。为此,应确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将大学生在劳动教育过程中的表现记录其中,尤其重视对劳动观念和劳动实践环节的评价,凸显劳动教育评价机制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俗话说“纸上学来终觉浅”,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有效强化劳动教育成果。当前,劳动教育在实践层面的虚化主要表现在:第一,劳动教育多为理念灌输,理论联系实际不足。很多高校虽然已经开设劳动教育的相关课程,但是枯燥的理念灌输使学生缺乏体验感。第二,劳动实践环节缺乏针对性和专业性。当前很多高校的劳动实践多为普遍意义上的实践,在劳动实践环节缺乏科学设计,没有考虑到各学科的特点。第三,实践保障机制不足。一方面,没有全方位开放共享的实践平台为支撑,学生劳动实践多在校内开展,劳动实践要想走出校门困难重重;另一方面,开展劳动教育实践的专项资金不足,使得劳动实践无法开展。
从当前劳动教育发展的现状来看,主体参与感明显不足。第一,没有充分发挥学校的轴心作用,劳动教育的重担主要压在学校身上,家庭和社会参与程度较低。只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劳动教育实践无法具体深入推进。第二,普遍缺少家庭劳动教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人民生活更为富裕,隔辈溺爱现象较为普遍,使得大学生劳动能力普遍低下。第三,社会保障机制不足。面对缺乏政府支持、没有中间力量积极配合以及企事业单位担当意识不强的社会现实,大学生几乎没有到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对口劳动实践的机会。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高校劳动教育,精准剖析其之于培养“四个最”时代新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意蕴,科学认识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这是高校劳动教育保持长效张力的目标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4]
劳动最光荣。劳动因为社会创造价值而光荣。劳动实践推动发明创造和社会变迁,从新中国成立之时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到今天繁荣富强的新中国都离不开劳动,劳动创造人世间的一切奇迹。
劳动最崇高。劳动本质上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显现,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认为“劳动是人在外化范围之内的或者作为外化的人的自为的生成”,人的本质是内在精神本质和外在劳动本质的辩证统一。马克思认为,正是通过劳动,人与动物得以区分开来,人的本质力量在劳动中得以外化和彰显。
劳动最伟大。劳动伟大源自劳动价值的创造,劳动推过历史的车轮,它把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推至高楼林立的现代文明。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劳动推进社会变迁,正是中国人民一代代的辛勤劳动,才有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顺利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劳动创造了精神财富,在几千年的劳动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和梦想精神。
劳动最美丽。习近平总书记说:“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6]显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对劳动教育是有导向作用的;从爱国诚信敬业友善的个人层面看,正是通过认认真真的劳动教育、勤勤恳恳的劳动实践,才在全社会形成“‘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6]。劳动在国家和个人层面上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劳动教育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弘扬提供一片沃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地深入人心。习近平总书记说:“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之一。要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构建和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6]通过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烙印在具体的劳动实践中,通过这种实践,使得全国各族人民在共同的社会劳动中相互了解、互相尊重多元文化以使各民族贯通融合,凝结各民族的核心价值以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以强大的中华共同体将民族分裂势力瓦解,维护多民族国家的团结统一。
“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必须同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成功。”[7]这说明中华民族的复兴与人民的美好生活其实是同一维度的不同表述,民族复兴为表,人民的美好生活为里。究其根本,“美好生活的核心就在于劳动的美好、劳动的幸福”[8]。这就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只有把劳动教育做好,才能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在劳动与教育相辅相成的过程中,慢慢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勤奋的劳动精神和良好的劳动品德。现如今,人们的劳动不仅仅是为了低层次需求的果腹,而是开始追求高层次的精神满足,劳动者需要在劳动中找到自我价值的存在与意义。“撸起袖子加油干”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人民实现更加美好生活的“精神食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9]奋斗就是青春最亮的底色,一份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工作是任何金钱都无法衡量的。实现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大程度地表达了中华各民族的心声,在劳动中创造美好生活的中华儿女必将使民族复兴达到新的高度,在劳动中人民的美好生活将会有实质性地发展。奏响新时代的劳动旋律,发扬劳动精神,中国人民在奋力追求美好生活愿景的时代,就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时代。
要提高劳动教育的实效,就必须构建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在完善课程体系、学习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基础上,整合家庭、社会、学校三方的劳动教育资源,并在实践中加以强化,使其劳动教育效果持久而有张力。
恩格斯曾提出:“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10]这一观点是新时代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依据。高校应以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为基础,完善课程教育体系,通过进行系统整体的劳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首先,要以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为中心,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在新时代的最新发展,也反映了新时代我国面临的新情况和新挑战。劳动教育课程要讲明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劳动的重要性,讲明白西方社会的劳动已经发生异化,讲明白网红经济永远无法推翻实体。其次,在教学活动中尽量做到灵活生动,让学生在强烈的心理共鸣中明白劳动的真正意义。例如组织劳模进校园的宣讲活动,让学生们能够近距离与劳模接触和交流,感受他们“爱党爱国、切实为民”的精神风貌,感恩他们“以劳动托起中国梦”的默默付出与无私奉献,大学生在强烈的情感渲染中把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种子埋于心中,做一个为国奉献、闪闪发光的人。最后,劳动教育理论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教育,也要将劳动教育活动课程纳入课程体系之中,重视劳动考核、凸显劳动评价,在课堂之外让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劳动的基础性与重要性。
劳动是最重要的实践活动,实践是劳动的重要特性,只有将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大学生在劳动中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劳动教育应“以动手实践为主要方式,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获得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学会建设世界,塑造自己,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目的”[11]。高校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也应重视实践教学,创建独具特色的劳动实践教学体系。可以将劳动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三级,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以基础实践为整个实践教学的基础,在基础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学习一项基本技能;以专业实践为主线,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相关科研活动,根据学科特点开设对口的实践活动,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动员学生积极参加科研活动,以提升科研能力、锻炼专业技能;以综合实践为主题,让学生走出校门,把实践教学拓展到社会经济建设的各个方面,把教学与生产劳动及技术推广结合起来,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学科特点与地方的企事业单位积极合作,或者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形式,将相关的科研技术运用于现实生产生活中。教学科研生产的三结合,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实践和创新机会,而且加深大学生对专业理论课的理解,缩短学用差距,增强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劳动实践的平台上,大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亲身感受劳动的真正意义所在。
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协调参与,共同营造劳动教育氛围,才能推动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根本性和长足性发展。既要重视部分的教育作用,又要整合三方的育人资源,形成开放、协调、联动的教育体系。
从学校方面来说,应充分发挥高校在大学生劳动教育中的轴心带动作用,通过积极寻求政府专项支持和社会合作、老师紧密联系家长,形成以学校为中心、家庭和社会为两翼的协调育人机制。大学生在学校里接受的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和劳动价值观念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基地,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个人从事社会劳动的态度。高校要落实做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劳动教育中贯穿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从而实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相互渗透的结果。学校在劳动教育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进取精神与奉献精神,激发学生对劳动创造保持高度热情。
从家庭方面来说,要充分发挥家庭在大学生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每个人的第一课堂都是家庭,家庭教育是个人成长的根基,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促进学生一生的发展,反之将阻碍学生成长。发展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一方面家庭要营造良好的劳动环境,在润物细无声中从小引导孩子进行劳动。根据不同时期的孩子能力大小,因时因地调整劳动任务,做一些每个时期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另一方面,家长应身体力行,在日常生活中勤于劳动、热爱劳动、珍惜劳动,做好孩子的榜样,使孩子正确感知劳动的价值。
从社会方面来说,要在全社会形成会劳动、能劳动、爱劳动的浓厚氛围。首先,劳动教育已经被纳入教育法,地方政府应做好劳动教育专项政策扶持,例如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和技术保障,为高校劳动教育的发展提供强劲的物质技术保障,提高劳动教育的执行力。其次,政府要积极做好教育和劳动的桥梁衔接作用,在大学生开展综合实践中,政府应充分调动各方力量,积极牵线地方企事业单位和学校,推进校企合作实践平台的搭建,最大程度为学生劳动创造条件。最后,要在全社会彻底推行素质教育,理性看待升学热潮,避免盲目从众,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人生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