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岭
(扬州职业大学, 江苏 扬州 22500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了深厚的历史智慧,记载了时代精神的发展历程,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的历史前提和必不可少的文化语境”[1]。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教育,符合高校思想教育的内在需求。公共艺术教育因其群体性和普适性的特点,成为全面育人的重点课程,而将传统文化融入公共艺术课程,可以更好地贯彻通识教育的核心育人理念,切实开展文化创新。笔者拟从传统文化中的育人资源、文化属性和多元维度等方面出发,探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构建的思政体系、课程框架和创新路径,从而实现传统文化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相互促进。
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涵盖了传统文化中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以及行为文化,从中可以提炼出文化自信、求真务实和奋斗拼搏的思政元素。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不乏物质文化丰富的艺术门类,其中包含了“虽为人作,宛如天工”的高超技艺和非凡审美,对潜移默化地树立文化自信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因此,公共艺术教育的课堂除了承担传承传统文化、普及艺术教育的责任,更要肩挑激发文化自信的重担。但在实践中,由于教育对象的非专业性,就要抓住艺术区别于其他课程门类的优势,将视角聚焦于艺术本身的艺术性和社会性,学会尊重和欣赏传统文化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以中国的传统民族音乐为例,传统民族音乐是中国多民族文化的展现,有种类多、属性强的特点。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中,关于民族音乐的篇章,除了讲述音乐的来源、历史成因和表现特征,还可以增加有关特色民族乐器的知识点,从乐器的传播途径、工艺制作以及当地民俗,辐射到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哲学观点,拓宽对传统音乐的认识维度,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持续兴趣,将文化自信融入到教育成果中,进而鼓励不同专业的学生参与到传统音乐知识的学习、传统音乐作品的制作、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中。这种参与感又会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探究,从而塑造文化自信,实现思政的实际意义。
中国文化中素有“大人不华,君子务实”的价值追求,其中包含了务实的精神要旨。而中国艺术作为精神文化的物化表现,在务实精神之外,还有着求真的追求,不同艺术美的背后都蕴含了历代工匠求真务实的精神。例如扬州以漆器、玉器、古琴、剪纸等艺术闻名天下,甚至有“扬州工,步天下”的说法,其内涵就是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技艺精进的工作要求和突破自我的探索精神。
在课程中结合实例,通过人物纪实的教学场景,引发学生反思自身学习状态,展望未来理想,才是思政教育的自然形态。如在古琴繁杂的制作工序背后,是求真务实的态度、精益求精的精神,这样的态度和精神对于当今大学生有着极大的参考意义。在公共艺术教育的过程中探讨工匠精神,根本上说是探讨后天努力的必要性。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在自己所学的专业中立身,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在风光无限的舞台上立名,并非凭借过人的天赋,而是凭借像古琴匠人一样的态度、作风和精神,这是传统文化中自然生发的育人元素。
中国文化之所以能成为四大古文明中唯一留存至今者,根本上来说是因为它拥有着强大的自我革新的内生动力。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便阐述了渐变性与稳定性结合、继承性和独创性共存的中国文化艺术风格发展规律。这种进取的态度既不是将历史一并视作糟粕的历史虚无,也不是死守古人经典不变的文化复古,而是既能接受古人留存的精华,又能突破自我、追求独创的从容不迫。
在艺术中突破自我、革故鼎新的例子不胜枚举,从苦瓜和尚“我自发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到张大千“大抵艺事,最初纯有古人,继则溶古人而有我,终乃古人与我俱亡,始臻化境”,无不是敢于挑战自我的成熟的艺术家态度,正是这样的精神勇气,才能突破艺术创作的困境。在课程中弘扬传统文化中的革故鼎新精神,激励学生在变化中秉持初心,让创新精神成为文化基因,方能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属性中的价值观念影响了中国人对个体、人际、世界的思考,其属性中包含的价值理念,转化为文化基因植入到中国人的血脉中。文化基因是文化继承与发展的重要因子,经艺术的语言描绘后成为艺术形象,继而升华为艺术意蕴、哲学理念,最后演变为可以执行的价值观念,而这些观念主导了中国人对不同事物的思考和判断,也影响了中华民族在变局中的抉择,在新局中的开创。
因此,以传统文化的文化属性为指引,搭建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课程框架,能使公共艺术教育的脉络更为立体清晰。而课程框架的搭建可以用点线面的设计:从点层面兼容并包,树立文化形象;从线层面纵贯古今,构建民族记忆;从面层面把握当下,体现时代面面观。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艺术门类,具有风格多元化的特点,在不同的传统文化、不同的历史时期选择代表性的文化形象作为课程框架的支柱点,可以使学生树立新的精神偶像,形成深刻的记忆点。
以谭维维的《华阴老腔一声喊》为例,该曲以传统文化中的家族本戏为基础,加入了摇滚流行乐的编排,塑造了极具生命力和符合当代审美的艺术形象,充分发挥了音乐接受的群众性特点。这样兼容并包的文化形象,就是将音乐偶像和传统文化、流行文化树立为点,带出对传统文化和流行乐的同步介绍。此类由作品、艺术家和作品背后的文化意义联合塑造的艺术形象点,除了让学生感知音乐审美,还能加深其对音乐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了解。
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承中,无论物质还是精神,行为还是制度,都形成了稳定的文化质态和深刻的民族记忆,也就是民族的群体记忆。所谓集体记忆是“一个特定社会群体之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2,是特定的社会中特定的群体根据相同经历构建出来的记忆或认知,这样的集体印象穿越了时间、空间形成民族记忆。
以中国音乐史为例,不同时代的音乐特点都是艺术家精神轨迹有意无意的映射,是集体意识影响下的个体意识,包含了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并由于多元化的融合,产生了时间、空间的外延,比如跨地域的多民族融合下的音乐质态,都是将传统文化的叙事时间延长、叙事空间拓宽的表现。课程的框架线贯古今,以集体记忆为线索和方向,呈现持续性和可发展性,在文化认同的层面上更加润物无声,从而塑造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认同观。
艺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他律性和自律性,当社会形态制约艺术形态即为他律性,而艺术反过来促进社会发展就体现为艺术的自律性。当传统文化进入新时代,受新要求、新思想的影响,会在艺术题材、观念上发生新的变化,要创作新时代的艺术佳品,就必须把握当下新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要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健全体制,形成不断出精品、出人才的生动局面。”[3]这对艺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在课程中打开新局面,就要倾听时代诉求,引进时代精品。
比如谭盾的大提琴协奏曲《地图——寻回消失中的根籁(湘西日记十篇)》就是贴合时代要求的创新佳作,他开启了音乐叙事的新思路,用听音寻路的概念贯穿始终,以中国民间音乐和交响乐为主体,融入了声像记录的多媒体、实景演出等多元化艺术手段,通过民间音乐元素来展现民俗风貌,记录本不该消失的音乐和文化。这样的作品体现了民族性和时代性,将传统文化融入到音乐艺术中,展现了显性的艺术美,还蕴藏着隐性的历史民俗文化,为培养乡土中国的家国观念提供了好的素材。
公共艺术教育只有跟随民族文化革新的教育思路,把握体现时代精神的教育脉搏,才能搭建出紧扣时代需求的课程框架,引进传统文化的新形式,就是把握时代精神的需求,践行创新改革的教育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4]利用文化的多元化特点来实现课程的路径创新,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促进社会发展,推动国家进步都起到巨大作用。
首先是学习对象的多元化和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当传统文化以继承创新的形式出现,就意味着有人将新的元素注入传统,呈现了新的活力,由此生发的新视角。现有传统文化艺术的代表正在悄然更迭,比如年轻的京剧表演大师王佩瑜,已经成为新的京剧文化符号,她的出现改变了京剧观众的年龄层,这充分说明只有打破成见,拓宽眼界才能推广传统艺术,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
多元化视角还包含选取多元化的艺术教育方式,新的传统艺术教育的视角,就是消解艺术与生活的区别,艺术门类的区别,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别。同样以京剧演员王佩瑜为例,她进行京剧艺术普及教育的方式,就是打破各种界限,比如打破门类界限将京剧和歌曲融合,打破京剧即舞台的模式,将艺术普及从舞台扩大到讲座和综艺节目,都是为了吸引新的观众群体,在保护传统艺术和艺术市场化之间找到折中之路,从而达到保护和传承京剧文化的目的。
开放课堂是多元化视角落到实处的实践,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目的是通过艺术塑造健全人格,全面拓展学生综合素质。传统文化走出课堂,渗透到校园生活环境和校园文化活动,并建立文化社团的教育模式,已经被高校普遍使用。如今,利用互联网提供互动平台宣传传统文化也成为常态。
列斐伏尔在空间生产理论中将空间分为了物理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三个层次。作为第一维度的物理空间,强调人们可直接感知的空间的物质性与客观性[5],多维度地构建教育空间指有层次、有比例地安排教学,比如在第一维度的教育空间强调感知的直接性,可以注重传统艺术的感知或表演实践。第二维度的教育空间是精神空间,是感知艺术和传统文化的深层意味,可以采取由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循环互动方式,循着共读、共演、共赏、争鸣的路线探讨传统艺术的意蕴内涵。在第三维度社会空间的实践方面,则是推动传统文化的社会普及,去社会舞台学以致用、有所作为,既实现了艺术教育的普及性,又于艺术实践中获得新知。传统艺术文化育人的落实不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尤其在线下与线上教育并行,课堂与课外实践共创的当下,全时空甚至跨时空地创建校园传统文化艺术体系,就要依靠全方位的设计、多维度的教育环境。
公共艺术课程的特殊优势在于可以对各艺术门类进行综合讨论,也可以联系其他学科实现重组。传统文化进入公共艺术课堂,让教育内容除了艺术本体之外,还包含了民俗、哲学等元素。在公共艺术课程中,由于传统文化种类繁多、层次丰富,因此可建立“三多”教学思维,即多样、多元、多重。
多样化教学思维的建立是因为艺术具备多样性的特点,这是由艺术家和艺术受众求新求变的特质决定的,也是由艺术受到不同时代的影响呈现多样又同一的形态决定的,所以在教学方式的选取上,要贴合时代要求采用多样化的手段。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要对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内容多样化,在课程评价的体系上,采取分阶段多层面的多样化考核。多样化的教学思维要求教师不能专而不通,避免将公共课程变成专业课程,避免偏重专业技能考核,而忽略学生艺术感受能力、创造能力的塑造。在多样性中抓住传统文化显性和隐性的同一育人元素,实现课程育人的目的。
多元化教学思维指的是多元化解读传统文化的艺术教育功能。首先,在教学中抓住艺术感知的心理环节,通过引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激发情感体验等方式实现艺术教育中的育人目标;其次,由于艺术的感性认识优于理性认识,因此把握传统艺术实践中的直接经验和间接体验,可以加深感性认识,直至建立理性认识;最后,在传统文化艺术的物化过程中,通过艺术技巧的展现感受匠人精神,从传统文化的表达中感受中华优秀文化多元一体的深邃意蕴。
多重性的教学思维指在教学思维中采取分层次教学。首先,在传统文化融入课堂的过程中,实现发现、感知、表达的纵向层次教学,即在传统文化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学生主体的学和问发现艺术活动的特性,继而感知传统文化中的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然后从掌握艺术的审美性和社会性出发,将所学知识融入个人修养,学会表达,成为传统文化的宣传者和传承人。其次,双向视角的横向多层次教学,即运用双视角的教学方式,从该文化外部(局外),立足客位,以研究者(局外人)的视角去观察、审视、思考、探讨,也要融入该文化内部(局内),立足主位,以当事者(局内人)的视角去内省、反思、梳理、把握[6]。从不具备专业知识的局外人视角,去观察传统文化中局内人的专业表达,随着专业知识的日积月累,实现局外人到局内人的转化,利用所学的专业基础,深入了解传统文化艺术,当知识体系构建全面之后,再承担对外宣传的责任,影响更多的局外人。这种横向的双视角教学方式,活化了教学和学习的渠道,通过视角的切换不断丰富学生的自我认知。
公共艺术教育作为大学生素养培育的主要课程,已经进入了成熟期,但也开始表现出固化自守的质态,这就带来了创新改变的契机。传统文化融入到公共艺术课程的路径探索,符合教育题材、教学渠道的多元化趋势,并应和了时代发展的需求。同时,将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并行讨论,也可以实现文化创新和德育创新的双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