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莲
小学阶段,家庭教育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小学教师既要承担教书育人的职责,又要积极协助开展家庭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家校共育。本文通过对家庭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价值及实施策略展开探讨,希望对当下的小学教育有一些启发。
小学阶段是孩子为自身成长打下全方位基础的时期。小学阶段是孩子学习生涯的准备期,是由具象思维向高级抽象思维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期。这个阶段是孩子认知世界、感知世界的过程,也是他们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如果能在家庭中养成和谐的亲子关系,丰富生活经验,对于孩子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积极正向的世界观与价值观都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小学阶段,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塑造孩子优秀品格,有效构建和拓展孩子知识结构,筑牢成长的根基。
良好的习惯对于一个人一生的成长都至关重要。而小学阶段是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他们的时间观念、处事原则、行为习惯都是在这一阶段逐步形成的。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正是如此。因此,教师要引导家长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鼓励家长积极为孩子树立榜样,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及健康的思想品格。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互助友爱、彼此欣赏、互相成就等思想品质,远离不良网络信息,与家长联合创设助推孩子对自然、对科学好奇与探索的生活环境和思想环境,以培养具有健康体魄、丰富知识、热爱生活、快乐学习的小学生。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导师,是孩子面向未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家庭环境的好坏对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至关重要。但是,目前有一个很重要的社会现象就是家庭教育缺失。一方面,很多家长由于外出工作,或工作繁忙,把孩子留给老人照看,造成一大批留守儿童。这其中,多数老人只能照顾孩子的生活,无法引导孩子学习和成长。在这部分孩子的生活、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由于缺乏家长的陪伴和引导,导致他们缺乏关爱和温暖,缺乏自信和阳光。另一方面,一些家长对家庭教育不够重视,除了把孩子送到辅导班,就是丢给孩子手机或电子游戏,不能抽出时间陪伴孩子玩耍、关注孩子学习,不能及时发现孩子的天资和潜质,致使一些天赋被埋没。父母的言行、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孩子,是孩子梦想的源头。如明代大医师李中梓,在青年时期行医时,常因为药效不达,治病无效而沮丧,常想放弃,但一想到小时看到父亲救人于病痛危难的情景,想到从小立志成为父亲那样的人,就会浑身充满力量,重拾信心,最终成为一代大医家。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孩子在校时间长达八个多小时。所以很多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可以把教育职责完全送到老师手里。他们过于重视学校教育,对学校教育有非常强烈的依赖心理,把学习成绩、文明礼仪、言谈举止等方方面面的培养,都寄希望于学校。他们认为只要家长能够给予孩子好的物质条件,提供好的学习环境,就完成任务了。这样的教育理念非常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此外,部分家长没有及时关注学生的成长情况,没有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从而导致家庭教育失去了意义。家长必须改变依赖学校的心理,要认清和尽好父母的职责,对孩子进行全面的教育和培养,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加健康成长。
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这个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能够满足孩子学习生活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生活环境是物理环境。家长的端正品行、健康心态和不断进取的精神所营造的家庭氛围是良好的心理环境。而在这些心理环境里,有一个环节是我们许多家长非常容易忽视的,那就是孩子的情感需求。
由于家长文化水平存在着差异性,对家庭教育的理解不够科学,他们更多的是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却忽视了他们的情感需求。尤其现在很多家庭是独生子女居多,他们缺少玩伴,缺少友谊,在家里他们经常是孤独地学习,孤独地成长。他们内心的情感很容易被家长忽略。其实,大部分的小学生不仅需要好的生活环境,更需要家长的关心和照顾,希望能够从父母那里得到关爱和支持。比如,遇到高兴的事,需要分享;在外面受了委屈,需要倾诉;遇到困难无法解决,需要家长的引导和帮助;等等。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孩子对情感的需求,往往比物质需求更重要。所以家庭教育不能缺少对孩子情感的关注和支持,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充分感受到家庭的关爱,才能在安全、关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良好的家庭氛围对于孩子乐观自信性格的养成以及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所以小学教师要引导家长重视家庭教育,要通过实际行动为学生创设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引导家长为孩子营造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首先,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丰富新鲜知识,让自己的理念与时俱进,经常陪伴孩子,与孩子共同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在这过程中经常给予孩子支持和认可,让孩子从家长那里汲取积极的能量。其次,当孩子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时,家长要给予尊重与支持,帮助孩子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在保证自己学业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充分发展自己的爱好。只有对孩子给予充分的尊重和支持,才能营造自由、平等的家庭氛围,才能帮助孩子养成独立深入的思考习惯,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家长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有效地完成各种学习任务。在完成作业的同时,让孩子多读书,通过阅读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孩子的情感体验,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比如,读完了故事书,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复述一下故事内容,无形中锻炼了孩子的记忆力,语言组织能力。此外,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高效地完成作业。比如,有的孩子活泼好动,写作业时一会儿玩铅笔,一会儿看手机,磨磨蹭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再比如,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预习、复习的习惯,如果课堂上再不注意听讲,学习起来就容易感到吃力,学习效率不高。因此,在小学阶段,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家长要做好教育功课,认真学习帮助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因家庭环境和孩子个性不同,而施行合理的方法。再比如,辅导孩子语文功课时,对于字词的理解,小学生可能在课堂上不能完全消化,家长就要充满耐心,进一步帮助孩子理解词语的含义,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最后,家长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初步学习一些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了解小学阶段孩子的思维特点、行为特点、情感情绪特点,不要对孩子提出成人化的近乎苛刻的要求,而是要理解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诉求,尽量以孩子需要的方式帮助他们学习和生活。当孩子学习成绩下降时,家长不要指责他们,要与孩子一起冷静面对,让孩子能够知道自己错在哪里,这样就能够消除孩子的紧张情绪,还能够鼓励孩子在下次考试中获得更好成绩。小学阶段的家庭教育是影响孩子一生成长的根基,是每个家庭绝不能缺席的功课。
作为一名家长,要对孩子起到养育之责,除了给他们提供吃、穿、用之外,更要教育培养他们长大成人。因此,家长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制订科学教育规划,加强与教师的沟通和交流,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教育,这样家庭教育才能更加高效。首先,家长要与孩子进行紧密的交流,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还要重视孩子健康成长的其他方面。例如,安全知识、情感教育、行为习惯等,要给予孩子正确的指导和方法。其次,家长要与教师开展共同教育。虽然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教师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教师是每个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是无比强大的。所以家长要与教师和学校达成紧密的合作关系,遇到问题及时与教师沟通和交流。小学教师也要拉近与家长之间的距离,构建交流平台,与家长取得及时的联系,这样不仅能够给家长支着,还能够及时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情况,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再次,小学教师要结合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教给家长一些预防措施,要将孩子的学习情况告诉家长,让家长积极配合老师,这样才能合理安排孩子的家庭时间,做好督促孩子的工作,及时调整孩子的学习方向。最后,小学教师要向家长和学生积极宣传安全工作,要通过信息技术向孩子开展安全教育,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教师和家长都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如今,学校越来越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具备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具有高尚的品德,以及良好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此外,“五育并举”“五育融合”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学校的关注。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认识到“五育”的重要性,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不要过于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以便正确理性全面客观地评估和看待孩子。首先,小学教师和家长要正确看待学生的学习分数,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闪光点,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存在个体差异性。教师和家长要引导孩子多元发展,要释放孩子的天性,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和品质。其次,小学教师要关注孩子的行为习惯,要引导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形成好的家风,能够尊老爱幼,具有正确的人生方向,这样才能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家长如何正确教育孩子,是一个很大的学问。虽然没有标准答案,但在家庭里创设良好的沟通环境,无疑是最重要的方法。家庭成员之间要经常进行交流和沟通,这样有利于增进情感,让孩子与父母之间彼此信任和支持。当下的孩子心理发展较快,在小学阶段就开始出现叛逆现象。如果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过于简单粗暴,孩子和父母之间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远。因此,良好有效的沟通非常重要。首先,家长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候,要善于抓住交流的机会,正确引导孩子,要关注孩子的言行举止,当出现不文明的言语行为时要及时沟通解决。其次,家长要给孩子足够的空间,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尊重孩子的隐私权,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有教养,尊重人的人才。家长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要把握好交流的尺度,不要过度地干涉孩子的私人空间。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内心会充满很多秘密,家长要让孩子保有秘密的权利和空间,与孩子有一定界限,保护孩子的秘密,就是保护孩子个性成长的法宝。
最后,家长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不要过于溺爱孩子,更不要代替孩子做选择。要学会尊重孩子,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孩子能够照顾好自己,并学会彼此照顾、彼此包容、彼此成就。家长要给孩子独立生活的空间和机会,让他们了解自己作为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孩子是家庭中最重要的部分,只有让孩子有自主思考的能力,有更加开阔的视野,孩子才能有独立面对风险的能力,才能养成健全的人格。家长要给孩子制造机会,让他们学会独立解决问题,要让孩子学会逆风飞翔,敢于面对失败与挫折,在失败中找到人生的方向。
总而言之,家庭教育在小学教育阶段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要为孩子创设好的家庭氛围和学习氛围,让孩子成为正直、善良、勇敢的人,为孩子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