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于
人们普遍认为教育起源于生产,教育从最开始就与生产劳动融为一体。但我们应该认识到,原始的劳动带有维持生计的基本功能,与当代的劳动具有根本的区别。随着时代的发展,劳动的意义不再限于谋生。劳动从生产生活中走出来,进入学校,其育人功能显著增强。劳动对人的影响很多,尤其对人的精神、心灵等具有很强的熏陶、感染作用。关于劳动教育与人的个性发展,很多学者都曾有过相关的论述。因此,学校应加强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劳动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中指出,要指导学生充分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这里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首先应该理解为劳动可以为个体创造美好的生活。
劳动为个体带来了精神愉悦。在许多名言中都曾有这方面的描述。如:“劳动可以使平时变为节日”“劳动才能给人以安乐”等。这些都是人们通过生活体验总结出来的劳动的精神功能。
劳动让个体生活变得丰富色彩。音乐起源于劳动这一说法早已被很多人所接受。在劳动过程中,大家用声音互相鼓励,用声音传递热情。久而久之,劳动时所用的声音就逐渐变成了音乐的节奏。当然,在音乐创作的过程中,也融入了很多优秀的劳动素材。如《丰收歌》 《众人划桨开大船》 等。在国外的一些作品中也有对于劳动的描述,如《剪羊毛》,歌颂了劳动的美和劳动者的热情。
由此看来,教师应不断地更新劳动观念及其功能,更需要在教育教学中关注劳动教育对于个体成长的重要性。当然,不同领域的劳动教育具有不同的劳动意义和效果。学校劳动教育能够加强学生的感恩意识;社会劳动教育可以加强学生的责任意识;职业劳动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职业生涯意识;公益劳动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等等。不论哪种劳动类型都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强调要从五个方面来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一是打好基础;二是安全适度;三是开齐课程;四是讲究方法;五是家校合作。同时还明确了三类劳动教育,即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生产劳动教育、服务性劳动教育。在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明确规定,劳动为必修课程,占6 学分,必须在高中三年持续开设。结合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高中教师需要明确的是,高中的劳动教育不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不再是等同于小学生所做的家务劳动,也不再是单纯的体验式劳动,而应该是持续性、参与性的劳动,是能够培养自身的劳动品质、逐渐形成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能够推动社会发展建设的劳动。
卢梭曾高度评价劳动教育对于儿童智力发展的作用,认为通过劳动获取的对事物的认识更直接、更清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中也明确指出,劳动教育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尽管学校中的体力劳动并不多,但也不能因此就回避劳动,或把体力劳动当成学习的对立面。一些教师和学生甚至认为体力劳动与劳动教育不可融合。劳动教育就是耽误学习时间。这些想法都应该首先从教育者的头脑中剔除。没有千百次的农田观察,袁隆平就不会有“泥腿子专家”的称谓,更不会有覆盖全球的杂交水稻;没有张桂梅锲而不舍的坚持募捐,就不会有大山中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在校园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一砖一瓦、一行一动、一事一物都是教师不能放过的教育资源。没有大的体力劳动,那就从教室里的卫生、校园里的道路、校园周边的道路,甚至维护班级的一盆花草做起,这些活动都能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校园时间里认识劳动的意义,并通过付出的时间与体力,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以身体的参与达到“身与心合一”。学生们在干净的校园里行走,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观看泛着绿意的花草,都能从中获取愉悦和成就感。当这些日常活动被赋予劳动的内涵时,学生们就可体会到劳动过程的精神价值,从而不拒绝劳动,愿意劳动,热爱劳动,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
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在传授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地、有意识地挖掘学科中的劳动育人元素,普及学生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的多角度认知。
劳动关系和谐的认知。借助政治、历史学科的融合,结合中西方的劳动发展观念,引领学生深入认知劳动关系、劳务关系、劳动、资本、生产力、生产、市场等理论性知识内容。让学生明确认识到: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劳动具备美学意义的认知。如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优秀文章理解劳动的美学意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道出了劳动果实孕育的艰辛;“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说出了劳动精神的传递性;茅盾的《春蚕》 写出了劳动者的人性尊严;路遥的《人生》 让读者从侧面领悟到劳动带给人心灵的激荡。正是劳动的存在,成就了许多诗词歌赋的优秀篇章。中国文学的源头《诗经》 就描写了众多的劳动场景:“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毕发,二之日栗烈”。再比如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的《芣苢》 诗句“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它们都表达了古代人民对劳动的热爱,也让今天的读者从文章中找到了民族的影像,找到了幸福的旨归,让劳动拥有了“美学”的意蕴。
劳动创造价值的认知。在化学学科、物理学科、信息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学科知识特点带领学生观察物理现象、进行化学实验操作、开展编程设计等。让学生在动手劳动中,不断地进行尝试和研究,不断地体验失败与成功所带来的情感起伏,体会科学家经历上百次甚至上万次实验的艰辛,从而建立求真务实的学问之风,增进学生对社会科学的认识。
劳动不分贵贱的认知。如生物学科教师可在试验田里指导学生培育、观察和记录,从中掌握生物的多样性,充分感知生命孕育的过程。让学生在观察中劳动,在劳动中观察,在结果梳理中获取对劳动价值的认知。正确树立劳动不分贵贱高低的价值认知。无论是个人的劳动还是集体的劳动,无论是个人的创造还是集体的发明,都值得尊重。
皮亚杰曾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感知运算(0~2 岁)、前运算(2~7 岁)、具体运算(7~11 岁)和形式运算(11 岁以后)四个阶段。根据这样的成长规律,在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高中阶段,教师更应该侧重于丰富学生的劳动体验,为其生涯发展服务。教师可借助高中生涯规划教育,联系相应的实习基地或研学基地,带领学生参加基地实践,真正认识各种职业的能力要求。如长春的高中生可以到长春的龙头企业——第一汽车制造厂去参观汽车零件的制作过程;可以到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去观察体验门诊的工作;可以到吉林农业大学的实验田去体验农作物培植、播种、秋收、实验的过程;可以到长春电影制片厂去了解长影作为新中国电影摇篮的发展历程,增强地域文化的认同感等。通过这样的职业劳动实践,引导学生实现自我认知,自我调整,自我完善,为选择理想的职业目标打下基础。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在新时代背景下,家庭生活模式会有所改变,但家庭的本质不会改变。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绝大多数的人都生活在家庭之中。以家庭为基本的劳动单位是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环节。从直观角度上来看,劳动可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家庭中的劳动教育更多的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当今社会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的家庭结构仍是我国社会的主流家庭模式。很多学生在多重的护佑下,小事不愿意做,大事又不会做,出现了“不问父母耕耘,只问自己去哪玩”的不良倾向。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重视家庭这个最基本的劳动单位,广泛开展家校联合,加强劳动教育。例如,可在家庭设立主题式劳动,如使用电源、管理煤气、蒸煮基本饭菜等,让学生“做中学”,获得基本的生活技能。生活技能不是靠书本学来的,而是通过生活经验的不断累加形成的。可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社区服务,培育公民责任意识。美国在中小学教育上十分重视公民基本教育。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志愿服务与社区服务”。应该说,志愿服务已经成为美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并且涉及劳动学习的终身性。当教师将各个阶段的任务分解到不同的活动环境中,让学生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并对自己的学习成果加以检验,他们就可认识到知识在社会劳动中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学生在社会参与中能够体会到劳动者的付出,这不但能够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理解,也能浓厚家庭的和谐氛围,增强社会公民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除此之外,可指导学生家长借助相应的社区优势,围绕家风进行相关的志愿服务。如围绕忠厚家风,全家可进行交通疏导、爱心助农、走进乡村等活动;围绕友善家风,可以组织爱河护河、走进西部、垃圾分类等活动;围绕孝亲家风,可以组织开展敬老爱老、经典故事讲述等活动。这些活动既外显了家风,更传递了优良家风。
学校可运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促进学生自觉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劳动精神。如可利用“学习强国”平台,选取节目“劳动如歌”“劳动模范颁奖”等特别节目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从中感受各行各业的劳动风采;利用电视平台《感动中国》 栏目,带领学生观看每个时代优秀人物的艰辛付出,感受劳动的崇高;利用学校的电子屏幕、班级电子班牌、班级的希沃白板等进行劳动画作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将劳动的隐性内涵逐步转化为劳动的显性力量。通过对古今中外劳动内涵的转变与拓展,帮助学生进一步树立新时代的劳动观。
劳动是人类永远的主题。劳动本身是永恒的,劳动精神、劳动方式与劳动任务则是流动的。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劳动精神,不同时期的劳动教育具有不同的内容。在新时代发展的背景下,劳动教育应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核心,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精神,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服务。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劳动最大的益处还在于促进人在道德和精神上的发展,而这种精神的发展是由和谐的劳动所产生的。在新时代背景下,广大的教育者只有真正明确了“为谁培养人”的教育目的,才能自觉地思考如何培养和发展新时代青年的核心素养,才能自觉地认识到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大力弘扬新时代劳动精神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才能自觉地采取切实的行动去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重大问题。无论是小学、初高中、大学、职高,还是个人、家庭、社会,劳动教育都应该贯穿于人的终身教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