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工匠精神的内涵、培育困境与培育路径

2022-03-18 02:44
山东工会论坛 2022年1期
关键词:齐鲁工匠培育

王 瑞

(山东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山东是经济大省,也是制造业大省,但制造业大而不强。就山东而言,无论是制造业大省向强省转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旧动能转换工程的深入实施,还是新时代推进全省高质量发展,都离不开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培育。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发展提出殷切期望,希望山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全面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1]。同年6月,习近平实地考察山东时多次强调要加强自主创新。新时代背景下,无论从国家角度还是山东省自身发展角度,创新发展之路成为必然选择。而科技创新的系统性特征、复杂性特征以及社会性特征都需要工匠精神[2]。2018年,山东省印发了《关于实施“齐鲁工匠”建设工程的意见》,这是立足于山东,弘扬山东特有工匠精神的战略举措,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从理论上总结梳理齐鲁工匠精神的内涵,寻求齐鲁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齐鲁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是从业人员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是创造精神、品质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3]2020年1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4]

齐鲁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工匠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属于齐鲁文化。工匠精神的时代性、地域性特征决定了齐鲁工匠精神具有齐鲁文化的精神特质,不自觉地受到齐鲁地区特殊经济社会发展背景的影响。齐鲁工匠精神与山东地方性的文化基因具有高度一致性,具有自强不息的求索精神、厚德载物的人道精神、聪明睿智的创新精神,是传统精神滋养的新时代工匠精神[5]。齐鲁工匠精神是齐鲁文化区工匠群体在产品制作、技艺运用和职业追求方面体现出的自我意识,体现了“齐文化、鲁文化和东夷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包括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守正出新的技术精神、朝乾夕惕的勤奋精神、尽性至诚的超越精神[6]。此外,齐鲁工匠精神谱系中也具有很强的批判精神,相关研究表明齐鲁工匠人才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批判性思维[7],这成为创造性劳动的精神源泉。

近代以后,随着山东开埠、西方工业文明的入侵对传统手工业造成冲击,而后民族工业开始发展,工匠精神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进一步凝练。当前,随着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工程的深入实施,以及制造业强省目标的确立,齐鲁工匠精神的内涵进一步丰富深化。

(一)齐鲁文化基因的精神内核

齐鲁文化的核心与主体是儒家文化,其思想内涵的实质是人本文化。这一文化内核造就了齐鲁人民特有的精神特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孔子释《周易》尚刚健,造就了齐鲁文化中崇尚刚健的自强不息精神;孔孟“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思想蕴含了齐鲁文化中勇于牺牲的精神;山东人重视孝道,“二十四孝”中有10个故事源自山东人,山东人重视孝道可见一斑[8],由孝文化发展出来尊师重道的精神,并进一步引申出“忠君”的爱国主义精神;荀子有“制天命而用之”思想,体现出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时,顺应天道、把握规律的精神内核,同时又表达出发挥人主观能动性的哲学思想;在人与人相处中,孔子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体现出高尚的道德品质,造就了山东人忠实、厚道、豪爽豁达的性格。

齐鲁文化浓厚的历史底蕴,造就了齐鲁人性格中自强不息、崇尚气节、厚德仁民、爱国主义的精神特质。手工业时代的工匠群体受这种文化氛围的影响,形成了与这种文化基因高度一致的齐鲁工匠精神。

(二)近代西方文明带来工业范式的转变

近代以来,战争的失利使中国被迫开放国门,西方工业文明由此传入国内,对中国传统手工业造成沉重打击,同时也激发了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热潮,西方近代工业生产方式开始在东方大陆植入与发展。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山东被迫开埠,开放门户。青岛、烟台以及济南等开埠口岸开启了近代工业化历程,传统的手工业遭到冲击和破坏,手工业从业者被迫进入近代西方工厂变身现代工人,开始了现代生产工艺和技术的学习。传统的“抑商”观念也在战争的冲击下发生变化,新的工业组织模式——机器生产开始流行,手工业工匠被迫向机械工匠转变,工人群体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中开启了自我意识觉醒,逐步登上历史舞台。近代工业文明的入侵,使得工匠角色及整个工业范式发生了极大变化[9],工匠技术开始由手工业时代的经验性技术向西方工业生产方式中的科学理论技术转变,经验式学习与传承向系统的科学知识学习转变,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成为可能,传统师徒制面临瓦解;工人赖以生存的技能不再是传统的手工器械,开始向机器操作转变。

(三)民族工业发展中注入爱国自强精神

鸦片战争之后,伴随西方工业生产方式的强力进入,民族工业开始发展。山东作为较早开埠的地区,民族工业也在曲折中发展前进,在纺织、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开始有民族资本涉足。其发展历程除具有全国民族工业的一般特点之外,还具有地方性特色[10]。近代民族工业一方面受到帝国主义的压榨,另一方面还面临封建势力的阻碍,在艰难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民族资本以及工人阶级的爱国自强精神开始迸发。工人阶级在近代工业发展中开始成长壮大,原先分散的小手工业者因为机器大生产而聚集在一起,成为强大的历史力量。在工厂里接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受到压迫和剥削的同时,工人阶级开始自觉地反抗,各类罢工不断发生,工人阶级开始了谋求解放的道路,在反抗中逐渐形成了艰苦耐劳、勇于斗争、保家卫国的精神品质,民族意义上的爱国主义精神开始成型,为近代工匠精神注入了爱国主义元素。

(四)建设和改革时期的精神锻造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国民经济尽快恢复的艰巨任务,全国上下紧锣密鼓地开启了全面建设新中国的征程。成千上百万的产业工人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建设中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山东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勇于开创,发扬拼搏精神,取得了工业建设的巨大成就,建成了山东冶炼总厂(1950),开创了青岛牌、国防牌自行车国产品牌(1952),济南铁厂结束了山东“手无寸铁”的历史(1957),成功试制大型载重汽车开创了山东省汽车制造产业(1958)[11]……山东的工业体系初步建立起来,为山东省的改革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是这种投身到新中国建设中去的满腔热情,以及在不断的工业建设实践中,山东的产业工人锻造出了顽强拼搏、自力更生的开创精神。

20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进入到战略重组阶段,山东经济面临结构转型的同时,也面临国企改制等一系列问题。广大产业工人不得不承受企业倒闭、下岗再就业等诸多压力,承受了改革带来的阵痛,1998年全省下岗职工人数达43.8万人,占职工总数的7.2%[12]。在此过程中,工人群体发扬了牺牲精神、奉献精神,换来了国企的新生,是齐鲁工匠精神的又一次升华。

(五)新时代制造业强省的目标诉求

进入新时代,山东努力由制造业大省向制造业强省转变,省“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努力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全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先进制造业强省”。打造制造业强省,实现全省高质量发展,需要创新发展,既需要大量的高精尖科技人才,也需要广大凝心聚力、具有坚守精神的技能型人才。随着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虚拟经济一片繁荣,挣快钱的氛围弥漫在整个社会,在这种背景下,亟需广大产业工人坚守初心,同企业一道心无旁骛、聚焦主业,在坚守中创新求变,发扬坚守开拓的精神,为制造业的改造升级、水平提升注入齐鲁工匠精神。

通过对齐鲁工匠精神产生过程的总结可以看出,齐鲁工匠精神具有工匠精神所共有的“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特点,又传承了齐鲁文化的地方基因,具有了地域性特色,使得齐鲁工匠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千锤百炼,不断升华,被时代锻造出自强、坚韧的品质。这种精神是一代代齐鲁人用辛勤汗水书写并传承至今,已深入到每一个齐鲁匠人的血脉之中,这种精神曾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业绩,现在正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开创全新的局面。

二、齐鲁工匠精神的培育困境

山东是经济大省,自然资源丰富,产业门类齐全,工业基础雄厚,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尽管如此,山东是大省而非强省已成共识,近几年经济增速一路下滑,下滑幅度超过了粤苏浙三省,经济总量与排名靠前的广东、江苏等省份的差距越来越大,与紧跟其后的浙江、河南的差距越来越小,山东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如何实现经济转型,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正成为山东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一方面传统工业需要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以新技术、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新兴经济发展欠缺,经济创新活力不足,诸多问题都需要创新思维,亟需加快科技创新,发扬开拓创新的工匠精神,大力开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局面。新时期,必须传承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齐鲁工匠精神,实现精神重塑,为山东高质量发展注入精神动力。现实来看,必须直面精神培育面临的困境,从而有的放矢加以解决,尽快摆脱困境,让齐鲁工匠精神发扬光大,激发广大齐鲁人干事创业的激情。

(一)主体缺乏,培育不足

劳动力外流使得工匠主体后备军减少,严重制约可持续发展。劳动力数量是培养优秀工匠的基础,缺乏工匠主体,培育工匠精神只能是空谈。据第一财经统计数据显示,身为第三经济大省的山东,在2017年到2019年,人口净流出分别为41.97万人、19.55万人、19.93万人,三年合计净流出达到了81.45万人,还是粤苏鲁浙四个经济大省中“唯一一个”人口净流出的省份。并且,流出的人口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拥有高等学历的年轻人。再向前追溯,2014年到2019年的6年间,山东人口净流出已经多达105.78万人;分城市来看,山东16个市中有8个城市常住人口低于户籍人口,最为严重的是临沂、济宁两个城市,差值比达到10.36%和14.45%[13]。

此外,虽然职业教育有所发展,但不能满足经济社会需求。目前,社会对职业教育认可度依旧不高,录取分数也比较低,职业院校成为了“低分考生”汇聚地,且招生人数与学校数量严重不匹配。相较于在校人数,企业用工缺口却大幅增加,《2017年第四季度全省公共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企业用工缺口22万人,同比增加6.7万人;与2016年同期相比,企业需求上升16.45%,求职人员上升7.24%,用工缺口增长43.59%,其中仅制造业用人需求就达19.3万人[14]。

(二)文化制约,观念影响

目前,人们对“工匠”与“工匠精神”的认识仍存在偏差[15]。齐鲁工匠精神先天带有地方文化基因,既受到儒家文化修身齐家治国等个人修德方面的积极影响,也受到“重道轻器”等错误思想的制约。儒家思想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君子不器”等,先天性地藐视甚至是歧视从事技术工作的职业,对匠人们的发明创造不但不鼓励支持,还称之为“奇技淫巧”,极尽藐视之态度,造成了大部分人不断固化“学而优则仕”的理念,希望通过科举制度步入仕途,进入上层社会。此种观念危害至今,有数据显示,2019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报名资格审查合格人数为22.263万人,平均竞争比达73.06:1[16]。在这种文化氛围认知环境下,大部分人不愿承受被边缘化的风险,尽可能地远离制造业等技术类行业,工匠精神孕育的文化基础薄弱,孕育土壤贫瘠。

(三)社会浮躁,逐利成风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普及推广,信息革命带来的诸多变化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许多传统行业被颠覆衰落甚至退出历史舞台,更多生产厂商迎合互联网时代的需求特点,采取营销模式创新、研发周期缩短、产品迭代加快等方式,以求更快地获得客户粘性,一定程度诱导客户形成不正确的消费观。以尽可能短的速度加快资金周转,越来越多的资本流向金融行业、互联网行业,各种金融模式创新层出不穷。这种状况使得“聚焦主业,心无旁骛”的观念越来越没有生存空间,不断挑战执着专注的价值观念,于是“一生只做一件事儿”的人少了,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人多了,难免造成社会陷入逐利成风、飞扬浮躁的氛围之中。在这种氛围下,更多的企业、个人将心思花费在投机、寻租上面以求取短期收益,没有人再去研究、琢磨技术改进工艺更新,于是工匠精神传承和培养的社会空间逐渐缩小。

(四)制度欠缺,保护不力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逐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之相对应的是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度建设却相对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一些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变化多端,层出不穷,制度监管却相对滞后。这种情形使得假冒伪劣产品横行,生产环节偷工减料,产品质量日趋下降,交易环节坑蒙拐骗,各类欺诈现象时有发生,市场监管不力,社会诚信体系匮乏,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经济环境。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即使一件产品是由一名诚实守信、兢兢业业的工匠精心制作而成,由于信息不对称,也无法从劣质商品中被准确识别出来。同样地,对企业家而言,花费更多的资金、人力投入到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上,如果没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其产品极易被模仿复制,类似低廉产品很快就会出现在市场上,而最初的高质量产品因缺乏有力的产权保护,以及前期较高的投入成本,面对低价仿制品时毫无竞争优势,由此失去整个市场。长期以往,恶性循环,企业前期高成本的开拓创新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必然会失去信心,坚守工匠精神也就成为了一种奢望。

总之,就当前面临的环境来看,与全国情形类似,齐鲁工匠精神的培育也面临诸多困境,人才向省外流失、向其他行业分流等都使得工匠精神培育的主体数量不足,加之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对职业先天性的歧视影响尚存,而社会风气存在急功近利、不断追逐短期利益等现象,市场监管制度还不够完善,这些都成为工匠精神坚守的阻碍因素。

三、齐鲁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

(一)国外工匠精神的培育及其启示

1.培育方式

德国和日本是制造业强国,工匠精神的培育具有典型性,值得我们学习总结。德国主要采用企业实训和学校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参与培训的学员需拿出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剩余的三分之二的时间到企业进行实地训练,这样有利于学员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从而培养出知识型、理论型的实践人才。这样经过学校的理论学习和企业的实训,学员一毕业即可投入工作,实现校门到岗位的无缝衔接,非常有利于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的培养。此外,德国还有比较完备的制度体系来保障工人的职业教育。早在1969年德国就颁布实施了《联邦职业教育法》,其后又陆续制定了《企业法》《青年劳动保护法》《职业教育促进法》,并于2005年制定出台了新的《联邦职业教育法》。

日本的职业教育法规体系也比较完善,先后制定发布了《产业教育振兴法》(1951)、《职业能力开发促进法》(2001)。日本的职业教育以企业为主体,主要采取的是继续教育的模式。这种模式下所有的企业员工,无论是管理层还是技术人员都将全程参与培训,并且具有连续性、专业性等特点。此外,日本职业文化的社会氛围较好,政府主导了社会风尚的营造。日本政府对技能型人才尤其重视,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匠人的社会地位,让员工拥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职业自豪感。此外,日本的企业特别重视企业文化的传承与认同,会在职业教育过程中不断宣导和传递企业文化,增强员工的企业认同感,在进行技能培训的同时,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

2.相关启示

氛围营造。德国和日本的成功经验表明,工匠精神培育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离开社会认同,工匠精神的培育无从谈起。一方面要让全社会对工匠职业有一个正确的认知,然后通过企业文化的构建,让员工认可从事的职业,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认同。德日两国都十分重视企业文化的营造,以德国为例,德国在职业教育过程中不断渗透竞争意识、质量意识,工人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种意识习惯,从而内化进工匠精神之中。这样一种氛围的营造,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更加有利于工匠精神的培育。

制度保障。德国和日本都通过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为工匠精神的培育提供了制度保障。例如,德国的《企业基本法》《联邦职业教育法》,日本的《产业教育振兴法》《职业能力开发促进法》等。通过制度构建可以使工匠精神的培育、员工职业教育常规化,也更加体系化,从而让全社会形成稳定合理的预期。

教育支撑。工业化大生产之后,机械得到广泛使用,手工业时代的学徒制无法适应新的生产方式,职业教育应运而生,成为工匠精神培育的主要渠道。尤其是现在进入数字技术时代,更加需要系统化的理论学习,常规的职业学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德国的职业教育呈现出行业全覆盖、学习体系化的特点,并且实行企业实训与学校教育并行的教育模式。而日本则更加重视教育的延续性和针对性,并且企业在职业教育培训中发挥主导作用。

(二)齐鲁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选择

1.加强舆论引导

全省上下应以“齐鲁工匠”建设工程为抓手,常态化推进,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发挥优秀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利用好各类媒体积极宣传,营造出尊重劳动、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线上线下相结合,传统手段与现代信息手段相结合,发挥学习强国、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抖音等新媒体、自媒体工具传播快、受众广的优势,对各行各业涌现出的优秀工匠、先进典范加大宣传力度,让大众了解匠人们的工作生活,增加社会对各行各业的熟悉度,增进互动,强化认知,传递重视技能型人才的信号,从而达到社会认同的良好局面。

要引导全社会转变传统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新一轮技术革命方兴未艾,技术革新日新月异。互联网已深入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每个人都处于互联网的一个节点,生产生活节奏加快,社会浮躁气息氛围日渐浓厚,人们不断追逐短期利益,急功近利,价值观念日趋多元,互联网也加速了各种观念的传播。整个社会沉浸在追求精英式的劳动之中,社会分化日益严重,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不够全面,甚至开始扭曲。政府要承担起倡导正确职业观的重任,杜绝职业歧视,加大对劳动者的保护力度,改善职工生产生活环境,让广大劳动人民从工作中得到快乐,引导整个社会热爱自己的工作,尊重他人工作,不断增强各行业劳动者的职业归属感和自豪感。

2.夯实制度基础

制度保障是工匠精神形成和培育的基石。首先,要加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严厉打击违反社保制度的行为,切实发挥社保兜底线的功能。同时要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加快省属国有企业薪酬体系改革,在薪酬分配上向一线工人倾斜,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稳步提高工匠收入,形成收入逐年递增的长效机制。对于特别优秀的技能型人才,政府要加强补贴力度,在适当的时候成立“齐鲁工匠发展基金”,用以引进、培养各行业亟需人才。其次,要建立传统手工艺传承保护机制,尽可能降低大工业生产的冲击。对于省内比较著名的年画、剪纸、风筝、砖雕等传统技艺,要充分认识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可以考虑成立专门的机构给予保护,保障其传承发展。再次,要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完善监督管理的相关条例,形成良性的市场奖惩制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加强行业监督;发动广大群众,加强社会监督;鼓励和引导各行各业制定自己的操作标准、产品标准等,实施“齐鲁标准化行动计划”;鼓励优秀企业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打造中国制造业产品的齐鲁品牌,努力让齐鲁标准成为全国标准。最后,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推动有利于“工匠精神”生长传承的市场环境的形成,让工匠精神中的创新精神得到释放,激发工匠创造性,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3.完善培训体系

工业革命以来,新式的职业教育已成为工匠主体培养、工匠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职业教育不仅要传授学生技能手段,还要注意加强工匠精神的塑造。首先要认识到工匠精神的培育不仅仅是职业类院校的专职工作,还应当贯穿到普通的中小学教育及高等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工匠精神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感性认知,分阶段进行培养。其次,稳步提高职业院校的社会地位,对学校发展给予政策倾斜,在招生、师资配备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再次,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学习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适度增加学生实训时长,聘请企业高水平技能型人才到校兼职授课,形成“学生进企业,企业工匠进课堂”的良性互动;试验推广现代学徒制,聘请企业工匠担任导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鼓励齐鲁工匠与职业院校合作,在校内建立个人工作室。最后,构建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育评价机制。采用学生标准和企业员工标准相结合的方式,以学校和企业为评价双主体,针对学生校内学习企业实训的表现,重点考核学生专业技能学习、学习态度、动手能力、道德品质等与工匠精神形成直接相关的各个方面。通过评价反馈,可以考核培育效果,不断改进培养模式,提升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

4.发挥企业能动性

企业组织的认同是工匠精神传承和培育的关键,企业文化的兼容性,企业管理制度的激励机制,是决定工匠精神形成的重要因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企业应当主动担负起工匠精神培育的直接责任,要充分认识到企业家精神与工匠精神构成了企业永续发展的内生动力,要充分发挥能动性作用,构建适宜工匠精神形成的企业文化和完善的管理制度。

企业文化是所有员工共同认可的价值观、运行法则的集合,它必然包含员工对经营理念、方针、策略等的认同,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是引导和约束员工行为的软实力,是所有员工遵循的行为规则,它可以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但更多的是企业员工潜移默化中形成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的总和。企业文化的建立应当与工匠精神相兼容,能够包含工匠精神的所有内容,企业应该是追求产品品质、精益求精、以质立业的微观主体,其文化能足够鼓励员工恪尽职守、执着专注,为了共同的经营目标凝聚在一起,是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有机结合。企业家要以身作则,带头践行企业文化,奠定工匠精神的总基调。企业应该增强员工文化认知的仪式感,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文化宣传,将企业文化融入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培育中去。

完善和优化企业管理制度,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员工是工匠精神的主体,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做好人力资源管理不仅可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还能够提升企业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合理进行岗位设置,根据岗位职责及员工特点,做好岗位规划,优化岗位结构,让不同技能的员工在自己的岗位上能够发挥出专业特长,执着专注岗位工作,在实践中改进工作方式,精益求精,不断提高自己的岗位价值。重视员工的培训教育,借鉴和学习日本企业的做法,加大员工的培训力度,组织集体教育的同时,建章立制,鼓励员工自己的在职教育。同时根据人员特点不同、工作岗位的不同,丰富培训教育类型,加强与学校的合作,在招工、培训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对接。在提升员工技能的同时,加强员工的文化认同教育、工匠精神教育,培植员工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开拓创新的工作理念。建立有利于工匠精神培养的绩效考核机制。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对于那些岗位技能娴熟、刻苦钻研、善于创新的员工要加大奖励力度,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按照公平性、个性化兼顾的原则,构建与工匠精神相匹配的薪酬体系。让企业真正成为引得进人才、留得住人才、人才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主体,也成为工匠精神充分发扬的受益主体。

猜你喜欢
齐鲁工匠培育
齐鲁声音
90后大工匠
林尊文:我的齐鲁之缘
工匠风采
工匠神形
齐鲁声音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工匠赞
齐鲁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