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生成逻辑、多重属性和实践指向

2022-03-18 02:44
山东工会论坛 2022年1期
关键词:劳动育人价值

李 雨

(广州工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850)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作出新指示、提出新要求、明确新目标,标志着我国劳动教育有了新发展。《意见》明确指出,新时代劳动教育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决定性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劳动精神面貌,二是劳动价值观,三是劳动技能水平。可以说,三者构成劳动教育的“金三角”,为高校立德树人增添了新思路[1]。新时代深刻把握劳动教育的生成逻辑,准确分析劳动教育的多重属性,明确劳动教育的实践指向,对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推动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健康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极具现实意义。

一、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生成逻辑

劳动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既体现了人的本质,也体现了培养高素质劳动力对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劳动是大学生成长的必经之路,劳动教育是大学生成才的必然选择。它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思想基础,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精神养料,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导向,是时代与价值的统一。深刻把握劳动教育的生成逻辑,是准确理解劳动教育核心要义的重要前提。

(一)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提供理论源泉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2]马克思一语道出劳动的本质以及劳动对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作用,指明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实践活动。没有人的劳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就无从谈起;没有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也就没有人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揭示了劳动的本质及其重要作用,因此说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理论源泉。

劳动作为人类存在于社会的方式,其基础地位和基础作用在任何时期都不可替代,劳动的主体是人,而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劳动的过程彰显着人的本质,它不仅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过程,而且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过程。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的劳动能在不同时期创造出符合当时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社会价值。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人的劳动与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良性互动的过程,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双向建构的历史进程。

新时代劳动教育依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创造性转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精髓,创新性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表现形式。新时代劳动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准确把握育人导向,坚持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的原则,力求通过实践让学生理解劳动创造人、劳动创造社会、劳动创造价值的涵义。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品质、劳动能力和劳动习惯,为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自身打下坚实的劳动基础。此外,新时代劳动教育注重育人实效,强调家庭、学校、社会劳动教育“三位一体”、共同发力,以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教育目的,通过劳动教育进一步培养符合时代所需、社会所求、人民所盼的,足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文化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提供精神养料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勤劳的民族,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力更生的劳动风貌,为培养有劳动意识的新时代大学生提供了生动范例;孕育出中华儿女勤奋进取的劳动品格,为培养有劳动本领的新时代大学生提供了价值素材;涵养了中国人民崇尚劳动的价值追求,为培养有劳动热情的新时代大学生提供了不竭动力。因此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提供精神养料。

古代中国人民将勤劳看作是治国、齐家、修身的重要基础,认为劳动是创造生活的基本力量,各类古代经典著作和家书家训对劳动的重要性也多有论及。北宋欧阳修认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大意是君王身体力行,忧虑百姓、操劳国事,可以使本国兴盛发达,若是贪图安逸、醉心于享乐,则会招致国家灭亡。史书《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提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意思是人民群众的生活就在于勤劳,只要勤劳就不会出现物资匮乏的现象,表明了劳动对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的重要性。《曾国藩家书》中凝练的八字箴言为“早、扫、考、宝、书、蔬、鱼、猪”,其中最重要的是“蔬、鱼、猪”,就是要求子女们要种菜、养鱼、养猪,保持劳动生产,说明了劳动对培养个人良好品德的重要作用。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第一传统美德,是几乎全人类共同赞赏的美德。勤劳踏实是中华民族在历经千百年的长期实践中凝练出的本民族的高尚品格,各类古代经典著作及家训家书虽然并未明确提到“劳动教育”一词,但在其内容上都明显带有劳动教育性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实用性,并非精神工具,而是可以用于指导实践。产生于农耕文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强调经世致用和务实精神,新时代劳动教育在多个维度上展现了与古代劳动教育的耦合之处,如强调劳动实践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劳动价值观与劳动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水平等。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全凭中华儿女的智慧和汗水以及勤劳勇敢、踏实肯干、不懈奋斗的优秀品格。由此说明,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离不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三)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指明方向

劳动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内核,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点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有助于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指明方向。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程度集中反映了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集中体现了人民对国家的认同、对社会发展的期盼、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性,始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涵养学生大德大爱大情怀的“铸魂工程”。此外,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学校、家庭、社会要共同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自觉树立“四个最”的劳动观念,并将其转化为个人内在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随之而来的是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和多元多变的价值观,加之互联网极速发展,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速度比以往更快、获取信息的渠道比以往更广、获取信息的内容也比以往更丰富。此外,西方国家不断推销“普世价值”,由此产生的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享乐主义,诸如投机取巧、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的思想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判断造成了一定不良影响,部分学生产生了轻视劳动、不想劳动、不尊重劳动等问题。在这种形势下,新时代劳动教育针对时代的新要求、适应时代的新变化、探索教育的新方式,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出发,加强学生的劳动价值观教育,并将其融入个人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实践中,对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多重属性

《意见》指出,新时代劳动教育要体现时代特征、适应时代需要、回应时代之问,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作为“五育并举”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体现出其时代属性、社会属性和价值属性。立足于新的时代背景,劳动教育必然会呈现出新属性和新特点,准确把握劳动教育的多重属性,有助于提高劳动教育的实效性。

(一)时代属性:展现时代特征,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不同历史时期对劳动教育的要求不尽相同。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经济结构单一、物质基础薄弱、教育资源匮乏,毛泽东同志针对当时的国情提出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他认为,教育应当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要从德育、智育、体育三个方面入手,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在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同志将教育事业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作为重点,认为国家的进步发展和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劳动者的综合素质紧密相连,要加快现代化的生产速度,必须贯彻落实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培养有水平、有经验、有技能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要尊重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将两者结合,并倡导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来,劳动教育得到进一步探索。在这一时期,我国致力于建设现代化国家,在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大量高水平、经验足、高素质的人才。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特点,劳动教育注重培养劳动者的劳动精神、劳动观念和劳动实践能力,全社会逐渐形成“四个尊重”的良好风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调劳动教育对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性,指明新时代对劳动者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此可见,不同历史时期关于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不同之处表现为: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精神面貌的要求不同,对劳动者的劳动价值取向要求不同,对劳动者的劳动技能水平的要求不同。不同历史时期劳动教育的共性体现在劳动要与教育相结合,其个性则体现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劳动教育的影响中。新时代劳动教育首先是立足于新时代,其次是面向新形势,必须意识到劳动教育应力求与时代发展并肩前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牢固树立劳动者“四个最”的劳动观,“建设宏大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大军”[3]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任务。

(二)社会属性:整合各方力量,形成育人合力新格局

劳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等多方协作。《意见》明确指出,家庭要在劳动教育中发挥基础作用,学校要在劳动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社会要在劳动教育中发挥支持作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始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聚焦“整体格局”、聚焦“关键少数”、聚焦“关键环节”、聚焦“关键领域”,在强化“四个聚焦”的过程中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切实提升育人实效,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实现全员育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参与是大前提。家庭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语言习惯和思维习惯的第一所学校,学生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劳动价值观的养成都有赖于家庭教育。因此,家庭要树立崇尚劳动的优良家风,家长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行为习惯。学校要切实承担劳动教育主体责任,注重引导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根据不同阶段,探索构建涵盖日常行为、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内容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在日常教育中把劳动融入课堂,实现劳动全过程育人。在此过程中,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要强化综合施策,切实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并结合本省、本地、本校的特色制定劳动教育方案,协同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安全管控机制,指导社会和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还需对社会层面与学校层面的劳动教育实施情况开展检查指导。在充分整合社会各方资源的基础上,形成立体化劳动教育实践体系,为劳动教育提供必要保障,实现全方位育人。

(三)价值属性:遵循教育规律,提升劳动教育的育人实效

劳动教育不仅具有传授知识技能的工具性价值,并且具有创造美好生活的终极性价值[4]。劳动是人的价值根源,价值是人的创造物,是作为主体的人的活动的产物。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实践的、现实的、具有劳动意识的人,个人存在于社会中,社会又存在于众多的个人之中,人在劳动的过程中创造了社会价值,社会价值也对人产生着积极的反作用。因此,强化新时代大学生“将个人价值统一于社会价值”的观点是劳动教育育人实效的直接体现。人作为劳动者和创造者,其价值体现为通过自己所创造的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价值物上,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一个人的劳动贡献和创造成果的大小标志着其自身价值的大小。在发展中实现对自身的认识,解决“为何而生”的困惑,使人在劳动中获得快乐和幸福感[5]。

值得注意的是,人的价值并不等于他所创造的全部价值的总和,并非所有劳动成果和贡献都能物化为衡量人的自我价值的尺度,只有综合人的劳动能力、创造能力和道德水平,才能更好地判断此人是否具有社会价值。劳动教育在提升育人实效方面的价值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帮助大学生理解一切社会财富和幸福生活都源于劳动;二是明确劳动对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三是鼓励大学生在新时代运用新思维创造新生活。新时代面临着许多新困难和新挑战,遵循教育规律,培养具有扎实作风、实干本领的新时代大学生关乎国家的未来发展和前途命运。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新时代大学生必须牢固树立为国家奉献、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发展的思想,在劳动过程中开拓创新性思维、发挥创造性价值,并将其与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征途中用行动展现个人价值、创造社会价值。

三、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践指向

任何时代,劳动都有其特点;任何阶段,劳动都有其侧重。《意见》所指的劳动教育具有三重内涵,一是关于劳动的教育,二是通过劳动的教育,三是为了劳动的教育[6]。新时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生力军,其重要地位日益凸显,从《意见》中可以看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体现在强化劳动观念、促进劳动参与、激发创新创造,为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提供了实践指向。关于劳动的教育,即运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全面且正确地认识劳动;通过劳动的教育,即除了学习基础的劳动知识以外,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劳动实践,达到劳动教育目标;为了劳动的教育,即为大学生打下扎实的劳动基础,发挥大学生劳动主体的作用,以此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一)弘扬劳动精神,强化劳动观念

劳动精神是指劳动者在劳动中展现的精神状态、精神面貌、精神品质[7],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呈现。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劳动精神的内涵不断丰富,各行业的劳动意识不断提高,全社会的劳动观念不断增强,呈现出“尊重劳动”的价值导向、“劳动创造”的实践导向和“崇尚劳动”的幸福导向。学校要善于把握价值导向,引导大学生尊重劳动和劳动者;善于把握实践导向,教会大学生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和踏实的努力创造出劳动果实;善于把握幸福导向,让大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感受劳动带来的幸福感。

弘扬劳动精神,强化劳动观念,不仅要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劳动精神的优秀品格,而且要体现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核心的劳动特征。新时代背景下,运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涵养大学生的劳动情怀,是新时代大学生正确认识劳动、深刻体会劳动、进行劳动创造的应然追求。尊重劳动是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对每个人的道德要求。学校要深挖劳动教育资源,把握线上线下教育相结合的大趋势,在学期内和假期里适当设立线下和线上劳动理论课程,强化显性课程,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充分利用校内流动资源,丰富校园宣传栏、展示板、艺术墙,展示劳动模范人物及其事迹,细化隐性课程;抓牢校内大型活动中以文育人的教育契机,新生入学季等校院两级活动和重要窗口期[8],教育大学生牢固树立勤奋勇敢、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劳动意识。

(二)重视劳动实践,促进劳动参与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美好的梦想、发展的难题、生命的辉煌,都只能通过诚实劳动来实现[9]。理论学习是基础,劳动实践是核心。缺乏理论,会失去实践基础;缺乏实践,理论则会变为空谈。只有将理论付诸实践,学生才能更好地体会和理解劳动的地位、劳动的内涵、劳动的价值。

学校作为劳动教育的主阵地,首先要重视劳动实践,将劳动教育实践纳入教学考评体系中,按要求开足开齐劳动课,扭转学生的旧式劳动思维,明确劳动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只有效率高低和价值多少之分,一切劳动成果都是劳动者的劳动回报,也是劳动者的价值体现。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是人类财富的创造者,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劳动成果都在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添砖加瓦。

其次要善于整合校企场域资源,建设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利用好校外场域的劳动教育资源,搭建社区、企业、乡村等多元化平台,推进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的劳动教育格局。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企业实践、社区公益劳动等,将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强化劳动意识、增强劳动观念、涵养劳动情怀。还要统筹建设专业化教师队伍,组织开展思政课教师实地调研和理论宣讲活动,建立健全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劳动教育培训机制,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教研水平及实践能力[10],着力打造专业化、体系化、多元化的劳动教育课程,切实增强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劳动是撬动素质教育的重要杠杆,充分发挥劳动独特的育人价值,引导大学生参与劳动,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学生具有现实意义。

(三)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创新创造

“劳动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11]立足于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不能仅仅体现在树立劳动意识、强化劳动观念、涵养劳动精神方面,而是要更加注重培养创造性劳动理念。在劳动的众多价值中,劳动对人的创造力的培养亦被赋予较高期待。这是因为,在劳动创造的过程中,人的劳动观念得以强化、人的劳动能力得以提升、人的劳动价值得以凸显,“所创造出的劳动成果的价值往往也比其自身生命更长久”[12]。

发挥主体作用,就是要引导大学生探索劳动的奥秘,培养并加深智力兴趣、劳动兴趣和创造兴趣[13],从而激发大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愿望,营造浓厚的求知与探索的劳动氛围,在促进知识与劳动相结合的过程中,丰富学生在劳动中的创造性探索。一方面,要筑牢科学知识根基,让科学知识作用于劳动实践,用科学理论指导劳动实践,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将理论转化为成果,进而对劳动创造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另一方面,要升华劳动实践体验。让劳动实践作用于科学知识,用劳动实践促进科学理论的发展。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为实践活动,并且深入体验劳动,感受知识形成的过程、发展的过程、转化的过程,切实增强学生的劳动感知度、感受度和感悟力,为劳动成就青春写下生动脚注。

发挥主体作用,就是要着眼于实际需要。一是指未来的社会发展需要。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为新时代培养创新型人才指明了新方向、开拓了新思路、提出了新要求。青年学生正处于拔节期,具有思维活跃以及学习力、理解力、接受力强等特征,是激发创新创造思维和丰富劳动体验的黄金时期。对此,要平衡学生学习知识和参加劳动的占比,在第一课堂打好创新基础,在第二课堂激发创造思维,为学生的联想提供对象、为学生的畅想提供空间、为学生的设想提供支持。二是指学生的个人发展需要。劳动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更重要的是以劳动本身对人的发展价值为培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要鼓励学生化想法为行动,开设各类自然课程、科学课程和兴趣课程,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个性的、完善的知识体系。

猜你喜欢
劳动育人价值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一粒米的价值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给”的价值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