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磊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盘锦 124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多次不断强调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同时随着《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思政教育文件的出台,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在全国各级各类高校中迅速兴起和实施,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全国普通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正在迅速积极地且不断深入开展和推行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国家对体育教育教学十分重视,也使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思政改革,尤其是较受学生欢迎的篮球课程思政改革刻不容缓。
目前,全国范围内的高职院校篮球课程思政教学和改革均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在课程思政推行与实施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但事实上,篮球课程具备非常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因此,本文以盘锦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分析该校篮球课程“课程思政”的开展现状,进而提出高职院校篮球课程思政的优化建设对策,不仅能够深入挖掘篮球课程的思政价值,提高篮球课程育人的高效性,还能为全国高职院校篮球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篮球课程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其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主要可以从国家层面、学校层面和课程自身层面体现出来。
1.国家层面——顺应新时代思政教育的新趋势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育体制改革也随之普遍开展,而课程思政改革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改革内容之一。李新萍等学者[2]曾就“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关键问题与实施策略等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做好‘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指南”。全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正以此为依托,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融入到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来,即将思政教育融入和渗透到各级各类院校、各个学科、各门课程中。篮球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的核心体育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和改革已是大势所趋,是响应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号召,对于提升篮球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实际意义。
2.学校层面——落实课程思政改革的新要求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在高校全面推进思政课的建设。其中要求高职院校也要始终将思政课融入到每门课程当中,进而通过严格的培养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道德理念[3]。体育课作为高职院校中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自然也要顺应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要求,在教学中有效地融入思政内容,推动篮球课程思政改革的开展。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开展篮球课程思政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充实学生的课后生活,同时还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由此可见,科学而合理地开展篮球课程思政建设,无论对学校、学生,还是对授课教师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课程层面——改善课程发展现状的新需求
目前,全国各高校均开设有篮球课程,而篮球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差异却大有不同。绝大多数的篮球课堂仍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过于追求技能、体能等硬性指标,而忽略了学生自身兴趣和价值观念等的培养。基于此种现状,以课程思政建设为契机对篮球课程进行系统改革就十分必要。此外,篮球课程中蕴含的各类体育精神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素材,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将其潜移默化地渗透于篮球教学过程中,能够实现篮球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引领的同频共振,将篮球课程的“动”和思政课程的“静”融为一体[4],进而达到“寓教于运动”的教学目的。
1.篮球课程思政建设的特点
高职院校篮球课程思政的建设有着明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集体参与感强。高职院校的篮球课程主要以户外为主,参与学生较多,无论是课内的篮球教学还是课外的篮球比赛,都需要多人组队完成,具有影响时间较长和影响人数较多的特征,更有利于在此过程中开展思政教学。第二,实践感染力广。篮球课程具有高度实践性的特征,学生需要通过自身的参与去学习相应的篮球技能,同时还需要勤加练习以掌握该技能,此过程便是学生深入体验篮球精神、体会思政内涵的过程。此外,被篮球训练与竞赛所吸引的学生也能在该过程中体会到极强的集体荣誉感和篮球运动的正向感染力。第三,启示教育性高。篮球运动本身就是一项十分具有教育意义的运动,篮球赛事也是关注度和参与度最高的活动之一,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的篮球赛事,其所体现的体育精神和篮球品质都是学生争相效仿的内容,向学生传递出拼搏精神、工匠精神等,对开展思政教学起到关键性的作用[5]。
2.篮球课程思政建设的作用
(1)有助于提升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
篮球运动一直以来都是深受我国国民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篮球运动也随之蓬勃发展,在国际、国内等重大赛事上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和受到广泛的关注。而篮球运动背后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强国拼搏精神等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这也为高职院校篮球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重要而有效的资源和素材。蒋兴权、牟作云、姚明等在我国篮球运动发展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篮球运动员[6],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以及CBA等国际国内重大篮球竞技赛事,均是教师在篮球课程中可以深入挖掘和讲授的内容。通过这些人物的奋斗经历和赛事的拼搏过程,学生对篮球精神的崇尚和热爱祖国的意识势必有所提升,这也是篮球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之一。
(2)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篮球运动是一项底蕴深厚的运动项目,其严苛的训练过程、多样的战术布置和精彩的赛事呈现等,无一不暗含着丰富的哲学原理和思政资源,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篮球运动的团队精神,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让学生树立集体主义精神和良性竞争意识;其次,篮球运动的战术配合,能够使学生明白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同时还要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反应能力,由此透过篮球教学向学生传递同样的人生观念;再次,篮球运动的比赛精神,运动员所表现出来的敢于拼搏、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尊重规则、尊重对手的意识,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道德规范意识。总之,篮球运动中蕴涵了许多的课程思政元素,而将其运用在篮球教学中,势必会对学生价值观念的确立起到正向引导作用。
(3)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精神面貌
篮球运动因其较强的表现力,深受高校中较多学生的喜爱,篮球课程也成为了最受欢迎的学科之一。在实践训练层面,篮球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学生投入一定的耐心、信心和专注等,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自身精神修养;在理论学习层面,篮球学习过程中会涉及到较多优秀运动员的事迹和经历,以此为载体向学生宣扬拼搏进取、积极向上的社会价值观,对其学生时期精神面貌的塑造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篮球课程思政建设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笔者通过观察和实践调研,下面从教师队伍、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分析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目前,盘锦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师共有20余人,其中篮球专项教师7人,均毕业于国家重点体育院校。从教师基本信息特征来看,多以男教师为主,女教师占比较少,且具有十年以上教龄的人数超过半数。近两年年轻篮球教师的比例也有所提升,有助于新教法、新思想的引入和落实。此外,在篮球专项教师中,有2人均具有行政类职务,日常接触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较多,对篮球课程思政的建设能够起到一定辅助作用。
然而,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师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其往往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上,而忽略了对学生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的引导。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其一,在体育教师的固有思维中,思政教育应该是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范畴,与体育学科的交叉性不大,与体育教师的关系也不甚大,因而在备课授课中较少考虑到篮球课程中的思政教育。
其二,体育教师往往对自己的专业和专项运动较为擅长,而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相关内容关注和了解较少,很难及时把握住思政元素的即时性和有效性,也较少去深入思考和挖掘有关学生思政教育的内容。换言之,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仍有所欠缺,需要接受更多的思政教育指导与培训。
其三,由于篮球课程的实践性较强,教师虽然专业知识能力都较强,但由于长期进行示范和实践课程,导致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有所退步,进而影响到教师的思政理论学习,这就间接地限制了教师在篮球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因此,要想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思政总目标,教师队伍的思政素养仍有待提高。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的篮球课程主要采用“理论讲授+实践练习+课后训练+竞技比赛”四大模块结合的教学模式。具体来说,理论讲授部分主要由教师向学生讲解篮球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讲解体育及体育文化的历史;实践练习主要包括教师示范、学生练习和纠错再练习等几个阶段,该过程以学生为主导,教师发挥其引导和助学作用;课后训练主要针对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以及学校篮球队的强化训练;竞技比赛主要包括篮球队的专业比赛和学生的篮球友谊赛,以此来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由上述可以看出,篮球课程仍旧采用传统的“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虽然教学模式本身没有问题,但面对不断深入的教学改革和国家不断提出的教育教学新要求,这样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难以满足新时代的教学要求,对篮球课程思政的开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妨碍。究其内在原因,一方面是教师的思想观念尚未转换,仍旧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填鸭式”的讲授中,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照本宣科的教条式教学使学生感到枯燥沉闷,教师难以在教学内容中融入思政内容,学生也难以从篮球课程中接受到思政教育;另一方面,由于篮球课程为选修课,学时少、课堂时间紧凑以及篮球教学场地、设备不足等客观问题也是导致教学模式改革开展迟缓的原因之一,多媒体、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或手段在篮球课程上未能应用,这些都导致篮球课程思政的开展陷入停滞的局面,相应的教学设计亟待改进。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的篮球课程为大二学年的选修课程,学生在大一公共体育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专项的篮球课程选修学习。教学内容大致可分为初级和中级两个层次:初级层次主要包括持球、拍球、运球、传球等基础动作,以及脚步移动、单手肩上投篮(男)、双手胸前投篮(女)及行进间上篮的基本技巧[7];中级层次则可以适当讲授篮球技术和篮球战术以及篮球竞赛规则等,更加注重学生篮球实战能力的培养。
从教学内容安排上来看,目前的课程内容设置较为合理,但通过观察和了解发现,在实际教学中,篮球课程往往存在因教学内容较多而课时过少且讲不完课的问题,教师一般选择压缩课程学时或简化课程内容来解决此问题。在此过程中,就导致篮球课程思政建设出现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已有思政元素挖掘深度不够,二是缺少有针对性的思政新内容。思政元素挖掘深度不够主要是由于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较为浅显,课程教学中仅使用一些篮球名人案例或采用口头讲授的方式向学生传递较为表象的思政内容,而事实上,思政教育应该从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多视角进行。目前思政新内容主要是缺少针对性,篮球课程思政元素和思政内容较为笼统和宏观,“思政教育”更多地停留在口号和探索阶段,如缺少针对篮球的理论知识、技能战术教学和实战比赛等的思政元素挖掘。因此,未来亟需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整改和优化,以使课程思政建设科学而合理地开展。
篮球课程的教学一般分为在室外篮球场地和室内教室进行讲授,多采用讲解示范法、巡回指导法、榜样示范法以及分层教学法等,学生则根据学习内容采用相应的练习法、尝试法、体验法、竞赛法以及自主探究法等。其中,室内课程基本上教师会采用PPT形式,向学生讲解篮球基础知识,或边讲解边模拟部分动作手势;室外课程教师一般边讲解边示范,学生持球边听讲边模拟,学生练习的同时教师予以纠错和指导,偶尔课内采用以赛代练的方式,锻炼和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从教学方法上来看,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比较多样,但在实际教学中,这些方法的实际效果却并未完全突显,尤其是在课程思政融入方面,教学方法与思政融入之间没有体现出应有的连接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学方法缺少创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体育课程特别是篮球课程应该更加适用于“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采用更加灵活、多样和新颖的教学方法,如采用超星学习通等教学软件,或加强多媒体、微课教学等,而不是一味地采取老旧的“讲解+示范”的方法,使得课程思政融入难上加难。二是教学方法应用过于死板。篮球教师往往在教学中生硬地套用某教学方法,而非真正地因教学情况、班级氛围和学生差异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也没有根据每堂课篮球教学内容的不同融入思政元素,这样的教学方法的运用不仅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还有可能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课程思政效果更是微乎其微。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执行者,不仅要教授学生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篮球教师,更应该提升自身的思政素养,把思政教育贯穿到日常的篮球教学中。首先,在思想观念层面,篮球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的“思政教育是思政教师的主要任务”的观点,必须意识到思政教育是所有教师参与、所有课程都要参与的全方位育人的过程,进而积极主动地将思政元素和案例带入篮球课堂,形成篮球课程的思政教学体系。其次,在主观行动层面,篮球教师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认真学习国家出台的教育文件,领会各类教育大会精神,时刻关注社会热点和学科前沿,同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师思政教育培训、比赛以及活动等,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政素养,才能在篮球教学中得心应手地加以运用。再次,在客观推动层面,学校应该重视对篮球教师的岗前、在岗培训和师德师风、思政能力专题培训等,同时以思政教学比赛、精品课程申报、思政资源平台建设等手段,培养篮球教师的思政教学能力,并鼓励教师通过教研室、教学团队等方式进行集体思政教研,共同提升篮球课程的思政教学质量[8]。
篮球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大多被设置为室外课程,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但长此以往,尤其是在篮球课堂需要进行思政建设的情况下,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再能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求。因此,必须对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所采取的“理论讲授+实践练习+课后训练+竞技比赛”四大模块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诊改。一是采用项目化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的模式,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按照不同的项目目标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如将运球、传球、进攻、防守等篮球技能分解为不同的任务,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完成,并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融入思政要素,完成篮球课程的创新性思政教育改革。二是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利用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手段和学习通等教学软件进行篮球思政教学,这样不仅能够加强师生之前课上课下的联系和互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效果,还能够通过实时的线上教学更加及时地向学生传递篮球竞赛、新闻等思政信息,大大提升篮球课程中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篮球课程的思政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主要体现在整体的课程设置和具体的思政元素挖掘两个方面。
首先,在课程设置上,篮球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具有实用性和前沿性。实用性主要体现在:课程内容的选取可以供学生连续学习且对学生确切有用,同时课程的整体设置和设计科学合理,以此为基础融入思政教学的内容对课程进行重新设计,不仅能够提升篮球课程的吸引力、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巧妙地对学生进行思政渗透。前沿性则主要体现在:篮球课程内容选取应与时俱进,将最前沿的篮球知识、技能与赛事技巧等传授给学生,紧跟时代的脚步,在篮球课程中融入最前沿的思政内容。
其次,在思政元素挖掘上,要从“蜻蜓点水”式的表面挖掘向“脚踏实地”的深入挖掘转变,从无逻辑、无系统的盲目挖掘向有层次、分类别的科学合理挖掘转变。如从国家提出的“体育强国”目标、传统“六艺”中的体育文化、以“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为核心的中华体育精神[9],以姚明、易建联等为代表的篮球名人事迹等角度切入,进行深层次、系统化的思政元素挖掘[10]。只有合理地设置篮球课堂中的思政内容,并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之中,才能使篮球课程思政建设得以优化和完善。
教学方法是“教学中为完成一定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教学途径或教学程序”[4],既包括教师的教学方法又包括学生的学习方法,因此,要想使篮球课程的思政建设达到理想的质量和效果,必须师生共同努力。一方面,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采取多元且合理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时刻以学生为本位,发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根据班级与学生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而不是一味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如可以通过师生问答法、案例法、分组讨论法、榜样教学法等,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课堂真正“活”起来,在篮球知识教学中穿插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和价值观念教育,使学生也能够切实融入到课程思政的建设中。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教学场地、教学设施的改变来增加学生的新鲜感和学习兴趣,如采用“室外场地训练+室内场地比赛”的方式,逐渐使学生了解和感受篮球运动和篮球竞赛的魅力,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在这样的场景转换中找到自我定位,满足学生在篮球运动中的自我价值实现,提高篮球课程的思政育人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