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世杰,刘 鑫
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122
我国建筑业当前正加快智能建造产业发展,实现整体产业的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发展。书证融通制度是高职院校适应当前国家1+X证书制度,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提供智能建造产业优质人力资源的重要手段。
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国家建设部、教育部认定的“建设行业实施技能型紧缺人才示范性培养培训基地”,借助于承担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托的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的优势,依托“世行贷款辽宁技术职业教育和培训项目”、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等项目,围绕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建筑信息模型等智能建造新业态开展书证融通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2010年以来,以装配式建筑技术、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建筑物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智能建造技术和相关产业开始在我国蓬勃兴起。智能建造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产物[1],是我国提升建筑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大战略举措,具有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等特点,它涵盖科技研发、建筑设计、建材和构件生产加工、施工装配、运营维护等全产业链,催生了一系列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2017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政策,推动智能建造。可以说,智能建造引发的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已经成为建筑业发展的重要转型方向。
智能建造集成了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目前已经开始从产品形态、商业模式、生产方式、管理模式和监管方式等方面重塑建筑业[2],推动各类岗位和技术标准等发生迭代、更替等变化,将对高职院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层次、能力结构等产生重大影响。
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首先是要升级培养规格,依据行业技术升级要求,重构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结构,精准确定核心能力[3];其次是要升级人才培养面向的证书,根据核心能力要求,选择适合智能建造产业人才培养的新证书;再次是要升级合作机构,除了选择优质的智能建造企业,还要选择相关证书的鉴定机构,推动新形态的产教融合。
近年来,建筑行业内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发生较大变化,新的“准入类证书+水平类证书”的格局将逐渐形成[4],各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X证书)与原有的职业资格证书、执业资格证书并行,呈现新的格局[3]。这标志着传统的双证书制度内涵将发生重大变革。
对于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而言,这种变化带来多方面挑战:第一是人才培养的整体规格、层次等发生变化,需要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重新梳理课程体系[5];第二是需要重新修订或制订课程标准,将新的证书标准纳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第三是证书评价的方式、时间等要与课程进行对接;第四是需要创造证书的实施条件、资源,对原有教学条件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满足新的教学需要[6]。
智能建造理念的提出和应用,客观上要求高职院校适应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特点,树立全新理念,探索全新路径,研究全新模式,创新全新载体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7]。能够对接科技进步、产教科融合,从而更好地服务生产一线。1+X证书制度的实行,并不意味着取消“双证书”制度,而是将学历证书、培训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深度融合在一起,实现“低进高出”的跨越,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8],使学生真正成才,每个人都能出彩。
高职院校需要联合证书培训评价组织、用人单位,在培养机制、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施条件、评价方式等方面,将1+X证书的内涵全面渗透[9],对原有人才培养体系进行系统改革,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智能建造产业的新要求。
为适应智能建造产业发展,高职院校需要围绕产业、教育的新挑战,采取系统性改革。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通过精准定位,针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课程标准与证书标准脱节、学生内生动力不足、教师书证融通能力不足、融通资源建设不足等问题,进行全面的书证融通,推进书证融通逐步深入。
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从2015年开始,全部土建大类专业主动适应智能建造产业提出生态节能、装配式建筑、BIM技术等技术升级要求,调整岗位群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土建类各专业密切跟踪和研究最新的国家职业标准和培训考核评价大纲和题库,将培训合格证书的新内容和要求融入课程标准;在国家规范的、岗位必需的专业能力证书,或受企业发布的、受市场广泛认可的专业能力证书中选取2~3项,并将其融入到课程标准中,建立和完善新型1+X(专业能力证书)证书制度,保证专业培养目标符合市场新变化和生产过程新要求;挑选区域内龙头企业,将学生、员工岗位培训考试与企业员工继续教育深度结合起来,不断强化新形势下的培养品牌特色,更新区域企业服务的内涵。
为解决学历证书与能力证书脱节问题,学院作为省内唯一的以土木大类高职专业为主的高职院校,长期承担全省建筑类证书培训职能,围绕智能建造产业链,设置20余个专业和方向;实施“双证书”特色的书证融通教育,打造“证书标准+毕业标准+课程标准”的标准链,毕业生实现毕业即上岗。
围绕课程标准与证书标准脱节的问题,从2010年开始承担世行贷款项目,在全国同类院校中率先完成生态节能相关课程标准开发,2013年在全国率先开展装配式建筑专业方向招生,2017年在全省率先设置建筑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2018年实施悉尼协议试点专业认证项目,对接国际标准开发了书证融通特色课程标准和相关技术标准。
围绕专业培养过程与岗位要求脱节、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脱节问题,学院对接智能建造产业从业者职业生涯终身发展需求[10],重构了围绕专业核心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双核心特色课程体系,并实施了三次全员性课改能力验收,开展了基于工作过程和真实情境的高效课堂建设,为书证融通制度实施奠定良好基础。
提升学生的参与考证的内生动力一直是书证融通制度实施的难点。为此,学院以“智能建造标准+”理念为指导:推动了“智能建造+创新能力培养”机制,联合辽宁省建筑业协会、房地产协会等行业协会,与大连文宇幕墙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BIM建筑信息模型企业工作室等5个省级创新创业工作室,推动专业性社团建设;构建了“行业协会+企业工作室+专业社团”的协同机制,将智能建造标准融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有效激发学生创新学习热情;实施“学业学分+素质学分”管理制度,实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技能竞赛证书与课程成绩互认互换,显著激发学生专业认同度和参与书证融通的动力。
学院对接智能建造产业需要,较早推动了“三双”特色的“双师型”队伍建设,即“执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双证合一、“工程师、教师”双身份合一、“创新创业导师教师+行业证书培训师”双能合一。
经过建设,学院教师获得国家一级建筑师等注册职业资格人数占总人数的25%,通过“证书宣贯和能力培训+企业挂职锻炼+技能大赛”的方式,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素养。
完善省级“双师型”名师工作室等引领的技术技艺传承创新工作室和“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引领结构化创新团队建设,每年平均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30余项。实施省级师资培训,2017年开始,负责省内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牵头全省建筑信息模型(BIM)等建设行业1+X证书标准宣贯和省级师资培训,解决教师书证融通能力不足问题。
学院利用世行贷款资金,建成生态节能实验楼,为校内各专业提供了智能建造的关键技术,获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成果、辽宁省科学技术普及基地;联合中铁上海局北方工程有限公司等特级企业,主持国家市政工程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参与2个;主持开发完成辽宁省中长期教育规划项目中2个土建大类虚拟实训教学系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覆盖全部中高职相关专业;与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等2家央企一同作为首批3家单位,承担省住建厅施工现场专业人员培训试点建设;受沈阳市城乡建设局委托开发了建筑工人职业培训考核管理系统。虚实互补的资源为省内外中高职院校、政府主管部门实施智能建造相关书证融通提供了优质的教学和培训服务支撑。
经过探索,学院在书证融通理论、实践、区域经济社会等层面产生了较大影响,取得了突出成效。
学院通过对书证融通制度开展长期调查研究,理清了对接智能建造产业的书证融通制度的内涵、目标、路径。
一是将教育学中成果导向理念与标准学理念结合,以毕业标准为基本指引,明确了“行业标准+证书标准+毕业标准+课程标准+竞赛标准”的5链融合理念,推动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实现精准化、培养过程标准化,丰富了职业教育书证融通研究的理论。
二是根据书证融通要求,提出“三双”特色教师队伍建设理念。这是结合学院专业办学特色,适应1+X证书制度的实施,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内涵的进一步拓展,丰富了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和实施方式。
三是提出了“一体化课堂+证书宣贯和能力培训+企业挂职锻炼+技能大赛”的多元培养方式,与国家推行的岗证赛课培养理念基本契合。
学院继承行业办学优势,通过国家示范性职教集团平台等,在实施世行贷款项目时推广了生态节能课程。在此基础上,相继完成全国首个智能建造类专业方向、全省首个智能建造类专业设置,并完成6轮基于学生终身职业生涯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发。面对2017年以来行业证书调整和缩减形势,2019年牵头全省建设行业1+X证书试点院校建设和师资培训,在18个招生专业拓展3个智能建造相关证书,引领了全省建设行业书证融通建设。
学院累计实施5个《悉尼协议》国际工程教育认证专业项目,是辽宁省首家完成实施和验收的学校。开发完成了具有专业群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和首批55门书证融通课程标准。通过国家的现代学徒制试点等项目,与中天建设等全国500强企业和特级、一级资质企业联合承担国内首个省级绿色建筑运行规范1项,完成省级工法2项,编写《现代建筑工业化“4标”》等技术规程;持续9年实施高效课程改革,推动课程标准和技术标准全面融入课堂教学。
学院构建了“行业协会+企业工作室+专业社团”的学生协同培养机制;探索了“三双”特色教师队伍、“证书宣贯和能力培训+企业挂职锻炼+技能大赛”的教师培养路径;实施了虚实互补的开放学习基地实践策略,推动学院完成了住建部科学技术成果1项,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1项,获批国家创新行动计划骨干专业3个、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获批辽宁省“兴辽卓越校”。2020年以来所实施的由国家住建部确定的施工现场专业人员培训试点项目(全省唯一的高职院校)和省级书证融通学校试点,推动了学院承担新一轮面向智能建造的行业证书培训工作,基本完成“双证书”到1+X证书制度的转型,继续引领全省建设行业高职院校书证融通制度建设。
学院构建了“行业协会+企业工作室+专业社团”的协同机制,学生在全国和省级技能大赛中获奖层次提升,连续5年获得省创新创业大赛特等奖和金奖,2020年获奖在全省各类院校中排名第四;制订和修订了《双证书制度管理办法》《“1+X”证书制度实施暂行办法》《学分管理办法》等21项配套制度,构建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技能竞赛证书与课程成绩互认互换的机制,与国家学分银行对接开展周期认证,有效激发学生专业认同度和参与书证融通的动力。
学院联合省内特级企业和行业主管部门、协会等,建立了以国家资源库和省级虚拟教学系统为主,以省住建厅施工现场专业人员培训试点平台(施工员等8个证书)、沈阳市城建筑工人职业培训考核管理系统(18个工种)等为辅的书证融通资源库,实现国家、省级、校资源库三级建设,受到省教育厅、住建厅等部门和领导的高度评价。
学院教师参与编写1+X系列教材6部、装配式建筑系列教材5部、项目化教材17种、累计完成国家规划教材10本、省级规划教材5本。虚实互补、教学培训一体化的资源克服了工程工期、季节等因素影响,实际工程事故、操作失误等质量问题无法再现等难题,形成校行、校企、校际共同推动书证融通建设的良好机制,受到行业企业高度赞誉。
通过改革,学院书证融通制度实施取得了突出的成效,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清晰、课程体系更加合理、学分互认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教师能力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就业率从2015年的90.8%提高到2019年的95.62%,学生平均月收入从2 267元提高到3 796元,雇主满意度从97.91%提高到98.50%。学院国家和省级示范性成果显著增长,对区域的示范引领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服务智能建造产业的能力得到明显增强,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总之,智能建造产业的快速发展,将推动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实现快速转型升级。通过主动适应供给侧变化,积极采取系统化变革,高职院校书证融通将实现更大的成效,为国家智能建造产业发展提供更加充分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