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涛 河南天冠燃料乙醇有限公司
目前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生物化工产业链,同时利用生物原料可再生的优势,生物化工技术也被广泛运用在国民经济中许多领域,形成了很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并有效解决了许多资源不足、能源安全及其清洁生产等领域方面的问题。而在此背景下,如何解决财务风险下的生物化工企业成本管理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对此方面展开研究。
随着中国生物化工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其产业结构也日益优化,并正向着集群化方向发展。所谓生物化工产业集群,主要指的是把生物化工产品资源聚集到划定的范围内,并根据一定的规格和层次,进行各种组合、协作,从而可以确保对当前的生物化工产品资源进行更加合理的配置。
生物化工产品由于其化学反应原材料多是可再生资源、化学反应要求缓和,或多是常温常压、化学反应效率较高、环境污染影响程度低等优点,已被广泛运用在国民经济的许多行业中,而世界各国也竞相在该领域布局和发力。从产业结构视角来分析,中国生物化工行业涵盖的应用领域更加广阔,行业内部的合作伙伴也更多,行业区分度逐渐降低。而随着产业内部的日益交融,生物化工企业内部的资源也获得了更有效地运用,传统的生物化工企业发展模式也被逐渐颠覆。受现代化科技的影响,生物化工产品结构越来越趋向齐全,生产更加专业,技术含量日益提高,为人类创造了更多优质的产品。
第一,融资渠道单一。生物化工企业盈利速度较慢,利润较少,生存寿命通常较短,且生物化工企业财务结构比较简单,缺乏商业银行所重视的诚信记录和合格的财务报告,因此生物化工企业难以获得国内外投资人和商业银行的信赖。在此情形下,资金只能通过生物化工企业内部自发集资或者在往年的内部经营中积累。第二,长期投资比率低。生物化工企业资金周转率较快,资金运转灵活性强,故少有长期闲置资金外投股权或债券。一般来说,虽然生物化工企业负债率高,自有资金比率低,但都是短期金融负债,长期投资由于数额大,收益周期长,其投资比率相对较低。第三,受生物原料价格的影响,出现生产成本波动,影响利润收益。减少流动资金,降低抗风险能力,导致企业经营困难。
生物化工企业的成本管理是指在生产运营过程中对各种成本费用实行核算、分类、归集、降本增效等各种科学管理活动的统称。由此可以看出,生物化工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与组织内各级领导者的管理、沟通与控制息息相关,其价值链的各个节点都是成本管理工作的主要对象。成本管理工作应当充分发挥最高管理者的主导功能和各个中层岗位协调运作以及员工个体岗位的工作积极性,把成本管理理念运用于生物化工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
生物化工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并不仅仅局限于利用成本领先优势来提高生物化工企业效率和经营价值,而且有助于生物化工企业在提高整体经营业绩的同时,更精确地表达企业的成本信息。此外,生物化工企业通过降低成本,还可以逐步减少生物化工企业的购买、制造、运输、营销与售后服务等的成本费用,使生物化工企业减少对投资环境的依赖性,帮助其以低成本与高生产力迅速抢占国际市场,从而有效减少了生物化工企业的财务风险。
第一,成本管理仅局限于生产活动。在生产实践中,生物化工企业的成本管理仅局限于生产成本的控制,没有考虑经营环节的效益。只对生产成本进行考核控制,对于购进原辅料、销售产品等环节的成本效益不予重视。生物化工企业的管理人员们通常只关注如何减少劳务成本费用、原料成本费用、设备制造成本等内部的生产活动成本费用,而忽视了企业经营中购销环节与外部环境关系带来的效益。第二,生物化工企业管理层缺乏成本分析和反馈制度。生物化工企业必须找出产生成本差距的主要因素,从根源管理和监控生产成本、从事前预算到事中控制到事后考核,全过程参与成本管理,才可以真正建立合理的成本管理制度,有效降低成本,达到降低成本的战略目标,进而形成有利于生物化工企业的内部管理体系。但是在现实中,由于许多生物化工企业并没有考虑建立成本分析和反馈的制度,更不了解何为成本费用管理的关键环节,使得生物化工企业成本费用管理的工作缺乏实效,在实际操作中各项成本费用居高不下。第三,企业内部成本管理意识落后。部分管理者缺乏战略成本管理观念,成本管理意识仍仅仅停留在生产成本的降低上,在人工等费用上挖潜增效,没有采取开源节流的办法,提高产品价值来增加利润空间,甚至只为追求短期利益,不顾市场对产品的实际需求而片面地通过提高产量来降低产品总成本,以提高短期利润。
生物化工企业内部管理工作在较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生物化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成本精细化管理,强调生物化工企业根据准确化、精细化、定量化的标准细化管理工作,并做好相应的成本管理工作活动的财务计划、执行和成本核算工作,最终来达到生物化工企业生产成本最低化和利润最优化的总体目标。成本精细化管理原理就是说事无巨细,随时关注,具体来说就是要把管理工作负责贯彻到每位人员,以细致化、明确化的管理工作职责制约员工的管理工作行动,从而养成了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集体意识。成本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内涵是,通过检查常规工作、强化人员管理,从而对工作的全流程进行监管。
第一,成本最低原则。成本管理的本质目的在于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最大程度减少生产成本。需要说明的是,成本最低原则应该关注生物化工企业本身的实际状况,在理论上研究该怎样降低企业成本。第二,全面成本管理原则。全面成本管理意在向全体员工宣扬成本管理这一理念,并使生产成本始终处在有效监测、控制之中。第三,动态管理原则。在产品制造过程中,许多生产活动都是同时进行的,要减少企业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的成本,就应该提高对制造过程的中间管理能力,即动态控制。生产准备阶段的成本管理,要根据设计前期的具体过程而制定成本目标与规划,而此后的成本管理则需要以动态控制为前提进行管理。
第一,生产决策阶段的成本精细化管理。生产决策阶段是产品制造的源头部分,制定经营目标,分解经营环节,从总体上牢牢把握生产任务,进行生产决策,生产决策强调的是从全局上如何实施生产方案,规划产品的具体功能,预测投资总额,生产决策与产品成本控制息息相关。第二,产品生产成本预算控制分解阶段的成本精细化管理。生产成本预算阶段是确定了产品的生产任务后,关系到产品产出成本是否能达到生产目标的成本管理。产品成本控制应严格执行分解,对于异常成本数据及时查找原因、及时修正,一旦实施就轻易也不能降低要求,必须严格控制生产每一步消耗。第三,生产加工阶段的成本精细化管控。生产加工阶段是设计阶段的载体,设计意图的最终达成需要经历生产阶段的试验。值得说明的是,只有在生产阶段,企业才能真正达到商品使用价值与产品价值的统一。生物化工企业在此阶段投入的人力与物力都相对较多,而在产品生产加工时期的生产成本管理控制的难度也相当高,对应每一步的生产环节是否合理、是否与成本目标一致,都是在这一步骤里完成的。第四,生产结束阶段的成本精细化管控。生产结束阶段是成本精细化管理活动的尾声,重点针对成品进行检验、完成成本的核算工作等,从而确保整个生产流程成本费用管理工作的精细化。
第一,内部成本预测和决策。内部成本费用预测基于生物化工企业目前的运营情况和发展目标,以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预测成本费用水平和变化趋势。内部成本决策,是指按照生物化工企业生产运营与成本费用管理的总目标,在成本计划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生产工艺、产品特性和市场需求,制定各生产过程和产品成本的控制方案,通过对各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按照一定的原则,选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佳的成本方案。第二,外部成本预测和决策。外部成本主要指行业成本,行业成本分析是基于宏观的角度来分析和观察企业以外的市场、供应商、金融机构、销售商等供应链体系上的所有参与者与要素,包括了企业可控和不可控因素。主要因素包括供应市场上原材料价格、质量标准、采购成本;供应商的合作关系、供货战略;物流企业的配送体系、配送消耗等因素,通过对比这些因素,分析其对生物化工企业的成本产生或高或低的影响,来选择供应商、物流商、经销商。
第一,对生物化工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所需要的经营资源进行确定和测算。从已投入的经济资源出发,再综合不同的经济资源,使之达到对整体的最优化,从而实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第二,构建在生物化工企业内的各种成本的联动分析。认识与掌握生物化工企业内各种价值活动中所耗费的成本情况,分析各种成本的时间结构和所需要条件,了解各种成本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并计算各种成本以及成本的各个阶段中所消耗资源的相对关系。第三,确定降低成本动机。降低成本动机来源于各成本控制中枢的分配准则。成本动机的选取,一方面要根据生产成本对各种资源的耗费来确定各种资源动机;另一方面根据产品对时间成本的耗费来确定时间成本动机。第四,测算出的成本动因分担率。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原料的价格,设计多种生产方案,进行原料多元化的柔性生产。
企业现金资产净额的降低并不代表着材料采购生产成本就会降低,而是考虑到了物料成本在产品过程中所占据的比例,化工产品尤其是成熟行业的产品成本在技术到达一定程度后,所有的能源、原辅材料消耗比例基本上均已到达最优,此时,原辅材料的采购成本才应视为可控成本,因此原辅材料采购生产成本的降低直接决定着产品的生产成本。在材料采购中的成本费用管理上需要进行以下工作:首先,必须严格控制物料购进成本费用,主要是完善供货商档案制度和准入机制、完善物料的规范购进报价机制等;其次,减少材料成本,包含竞争招标、企业直接购买或组成同盟联合订购物料、供应市场的调查研究与信息获取等;再次,进行战略成本控制管理,包含预测供货商的生产或业务经营成本、对竞争者进行战略分类。最后,生产阶段成本控制。生产过程成本管理,就是指生物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消耗的监测与管理,使之不超出生产计划范围和定额,从而确保生物化工企业能够盈利。
对于生物化工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成果进行有效的评价,从而检验管理水平和指导生产,个人建议应从以下两个主要方面加以重视:第一,生物化工企业成本管理业绩评价内容。不同的生物化工企业其生产流程和内容都是各有不同,应从生产开始环节入手,针对流程内容进行成本管理体系分解,能够合理归集每一步生产环节,对评价内容作出合理有效的范围和标准,做到内容充实、有据可查、指标合理、考核标准、连续可比,这样才能对成本管理体系的运作效果做出评估;第二,生物化工企业成本管理业绩评价指标。业绩评价指标是对业绩评价内容的量化,制定出可供对比和分析的数据指标来评价成本管理成效,成本管理体系业绩评价指标主要分为企业财务指标和非企业财务指标。财务指标主要有制造费用、生产成本比率、产品毛利率、存货周转率等;非财务指标主要分为:实际生产成本与目标生产成本的差值、生产目标的完成率、自身生产成本与竞争对手成本的比率等。通过这些业绩评价指标一目了然,迅速找出工作重点,查漏补缺,高效运作,及时进行成本管理。通过有效的整体成本控制,增强企业盈利水平,降低各项经营风险。
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中国的生物化工产业持续地革新和完善,但当前中国生物化工企业发展状况仍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有关研发工作以及量产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本文研究了财务风险下的生物化工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并给出具体的发展策略建议,以保证中国生物化工企业实现产品技术不断完善、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成本进一步精细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