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管理与控制

2022-03-18 01:28李雪芹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环球市场 2022年12期
关键词:成本核算管控事业单位

李雪芹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成本核算管理与控制属于单位财务管理范畴,需要配置专职人员完成,新时期做好此项工作,对单位核心业务实施效果提升以及实现高效率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对各单位来说加强成本核算管理与控制十分重要,有助于形成更加良好的作风,更好履行职能。但是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目前事业单位成本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若是未能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以及准确的成本核算,必然会影响单位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本文将就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管理与控制展开分析与论述。

一、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管理与控制相关理论概述

(一)成本核算

事业单位承担着社会服务职能,与一般企业存在着明显的盈利性区别,其更加注重社会效益。成本是维持单位有序运转,确保各项活动顺利推进而产生的支出,对应的成本核算也具有一定特殊性,是指对单位运行发展过程中各项资源进行科学分类,满足实际项目与活动的开展需求,计算相关成本,形成真实、准确且完整的成本会计信息,再作为单位决策制定、战略规划的参考依据。

(二)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管理与控制的意义

事业单位加强成本核算管理与控制的意义如下:第一,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强化成本核算与管控,可明确各项活动的成本流向,实现全过程控制与约束,对其中单位相关人员的行为进行有效规范,从根本上降低内部效应,即避免出现利用职务之便做出违法行为,如,随意占用公共物品、未按照实际需求申请资源等,在此基础上将有限的资源优化配置,确保资源的使用效益;第二,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从成本核算角度展开预算绩效、成本控制等工作,加深成本与预算之间的联系,将成本核算始终贯穿于其过程,加强单位内部管理,并根据目前相关成本信息进行核算,展开深入的分析,为单位相关管理者制定决策提供一定参考信息,使得决策的科学性大大提高;第三,有利于促进收支平衡,事业单位从自身实际出发,拟订成本核算方案,明确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以及执行方法,要求各部门严格执行,做好成本方面各项工作,将建立成本核算管控制度作为衡量绩效的指标之一,围绕制定目标做到量入为出,进而促进财务收支平衡[1]。

二、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管理与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成本核算管理与控制意识薄弱,理念滞后

由于事业单位的社会性、公益性特点突出,相较于企业而言各单位成本核算管理与控制意识较为薄弱,未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多以上级部门下达的批复为主,一般上级下达批复之后由单位直接执行,整体成本核算与控制被动性较强,可能出现上级批复与实际工作存在偏差的问题,对成本核算工作质量的提升造成影响。尽管事业单位在物质基础、经济实力等方面有着明显优势,但现阶段仍旧未能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在成本核算方面仅仅强调事后控制,缺少前期的调研分析、预测、评估以及过程管控,只是对已发生的成本进行简单核算,且不能根据具体项目采取相适应的核算方法。另外,部分单位缺乏危机意识,忽视成本控制的作用,可能导致项目开展投入大量成本,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利用率偏低,更是给政府部门带来巨大压力[2]。

(二)成本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体系有待优化

预算是成本管控的基础,是确定成本指标的依据,对事业单位而言亦是如此。但目前我国部分事业单位的成本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存在问题。具体分析全面预算落实情况可知,由于对全面预算的认知有偏差,并未将全面预算作为加强成本管控的一大工具,导致全面预算难以发挥实际作用。一些事业单位还尚未建立内部相协调的预算管理机制,预算体系有待优化,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等环节有漏洞,如成本预算编制过程简单,流程单一,预算目标与单位发展目标不匹配,多数情况下由单位财务部门主导编制,没有强调全员参与,预算执行缺少管控,对过程中的成本消耗、资金使用等把控不准,无法及时发现预算超支等现象,预算执行力缺少保障,最终导致全面预算管理落实不到位,难以在成本管控方面起到预测、规划等作用,甚至还会影响到单位的运行与发展。

(三)成本分析与监督长效机制缺乏,管控不足

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社会经济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正在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作为承担社会服务职能的机构,需要与时俱进,结合时代发展,提升服务质量、优化公共产品。在此过程中,成本费用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对服务质量与公共产品需求越高,各事业单位所配备的硬件条件也会更高,必须从多个角度出发,重点分析人员配比、技术改进以及监督管控,只有这样才能为成本核算管理控制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保障。然而,实际上仍有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将侧重点放在一些简单规章制度的制定上,并没有注重成本分析与监督,缺少相应的长效机制,习惯以固定思维与机械化制度为主,传统的管理痕迹难以消除。这种情况下,单位成本分析与监督显然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影响成本核算效率,最终将制约事业单位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四)成本管控复合型人才缺失,基础薄弱

现阶段部分事业单位在成本核算管理与控制方面,存在复合型人才缺失的问题,显然不利于高效展开成本核算相关工作,整体来看管理基础较为薄弱,无法进一步确保管理与控制的效果。我国事业单位工作业务复杂,成本也包含很多方面,必须要对单位各项业务以及正常运行每一环节有充分的认知与把握,具有市场敏感度以及较强的综合能力,才能做好成本核算管理与控制。目前,部分单位对成本核算重视不足,未能将重点放在引入与培养人才方面,没有强调如何提升相关人员在成本规划、核算等方面的业务能力。加上事业单位本身组织结构的限制,目前成本核算工作多由基础财务人员负责,而懂业财融合、成本管控、管理会计等复合型人才十分稀缺,实际工作中仍是以简单的财务思维展开成本核算业务,对其中分配、核算等方法掌握不足,导致最终工作质量与效率不佳,财务报表上的数据信息也缺少决策实用性[3]。

(五)成本核算信息化建设不足,工作效率低

部分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信息化建设不足,与其他财务以及业务系统相比,信息化建设层次偏低,且可能因人为操作失误造成工作偏差。成本信息管理系统功能有待进一步拓展,一般只停留在简单的数据统计、数据分析上,缺少成本超支预警、成本凭证自动录入、成本要素分类管理等功能,难以覆盖到单位管理的各个方面,不能满足全流程动态成本管控的需要,而且该系统与单位其他系统之间的对接性不强,数据信息的传递受阻,根本不能达成共享,中间环节消耗大量时间,各部门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且不利于进行项目成本核算,更是难以构建一体化成本核算体系。受此影响,单位不能获得全面而准确的成本信息,无法充分挖掘成本信息的价值。还有部分单位的成本核算系统倾向于报表编制,即使已经认识到拓展系统功能的必要性,却没有及时将其提上日程。整体来看系统交互性缺失,成本控制、财务管理等功能缺失,对全成本核算制度的执行与落实造成负面的影响。

三、加强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管理与控制的有效策略

(一)高度重视成本核算管理与控制,及时更新管理理念

思想决定行动,事业单位必须高度重视成本核算管理与控制,只有从思想层面出发,及时更新管理理念,以新的理念促使制度落实、理论应用于实践,才能进一步提升成本核算与成本管控效率[4]。第一,单位管理层应对成本核算正确的认知,准确定位成本管理与控制的作用与价值,以正确的理念来建立成本管控机制,提升对成本核算工作的掌控力与约束力,对各职能部门员工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引导相关员工将先进的成本管控理念运用于实际工作之中,逐渐从单位的管理层到基层,形成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的机制,构建更加良好的成本管控氛围;第二,事业单位可加大内部宣传力度,将成本核算,成本控制的理论知识在单位内进行全面宣传,以财政部下达的政策文件《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基本指引》为宣传重点,带领员工正确解读文件政策,了解其中的制度保障、方法等,在管理者以及各部门员工树立成本核算意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严抓细管人员配备、制度建立、程序规范等,以促进成本核算管理与控制水平的持续提升。为拓展宣传范围,事业单位可充分利用政府网站、单位官网、内刊及其他新媒体平台对成本核算与控制相关政策文件、制度规范进行多形式、多层次以及多角度的宣传,提高单位全员对成本核算与控制的重视。比如,制作成本核算与控制相关知识学习的小视频,投放到单位内部群中,或者是在单位官网公示单位成本核算与控制相关成果。

(二)落实成本预算,大力推行并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使单位成本控制更加具体化,新时期事业单位可通过加强成本预算来实现有效的成本核算管理与控制,进一步大力推行并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将预算在成本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一要确定合理的预算目标,将经济费用与经济价值均衡对比分析,以战略目标为导向,结合具体实际,将目标进行分解,对应到各职能部门;二要对成本支出数据展开全面的统计分析,做好预算编制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由财务主导,各部门共同参与,完成部门预算编制,选择适宜的方法,按照年度数据制定项目预算方案,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三要要求各部门严格按照规定展开预算执行,对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费用支出详细记录,必须重点把握每一笔资金的流向,依据预算方案控制支出,从多角度审查,及时发现其中的预实偏差问题,坚持降本增效的原则,进行适当的预算调整,最终制成一份调研、评估、测算与执行为一体的分析报告,配合审查工作,为后续的项目提供参考核算数据,并作为下一年度成本预算管理的主要依据。

为了将全面预算管理向纵深处推进,事业单位应加快预算管理一体化进程,有效地将预算、核算、决算联系在一起。一般情况下,地方有关部门都会开展面向区域事业单位的预算一体化培训会,事业单位有必要积极引导内部管理人员参与培训会,通过培训加强管理人员对预算一体化系统平台运行操作技能的学习,深化管理人员对当前预算工作尤其是成本预算难点、堵点的认知与了解,促进其专业水平提升。降低管理成本,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达到单位内部资源合理配置。

(三)优化成本分配核算方法,完善成本核算监督机制

成本核算管理与控制中如何将成本准确分配到各个对象是重中之重,做好成本分析与分配工作是必要前提。事业单位应当立足于自身实际,采取适宜的成本分配核算方法,包括分摊法、直接追溯法等,并加强成本分析,利用成本相关信息严格控制实际成本支出,主动寻求降低成本的有效方法。以固定资产折旧核算为例,对于汽车、机器等资产,可采取工作量计算法,对于办公类固定资产,可采取直线折旧法。事业单位建立成本分析与监督长效机制,展开集中核算与全方位监控,通过严谨的监督机制,可逐步改善成本管理工作状况。

在成本核算监督方面,单位应加大监督力度,通过建立内外监督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提升监督工作成效。以某单位为例,该单位首先强化内部监督与问责,遵循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原则,明确划分不同岗位的职责与权限,将成本核算管理与控制工作具体落实到各关键岗位,建立责任倒查机制,即若是发现某环节存在问题,则第一时间问责到人,要求相关负责人提出解决方案并承担责任;其次,建立成本费用支出审查机制,对各项成本支出展开严格的审查与核实,有效管理可控支出,合理规划硬性支出,既要追求效益,也要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保证具体业务中的资源配置合理与使用高效,使得所有成本支出呈现出合理性、合规性,进而提升成本核算工作质量;再者,事业单位的外部监督应提升信息公开的透明度,及时解决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监督不到位的问题,建立监督渠道,将相关信息公开在信息化平台上,使得社会公众看得见、摸得着,方便他们获取相关信息,同时建立独立监督部门,如审计部门,由专业人才组建成本核算管理小组,实现全过程追踪与综合评价,及时督促各部门有序推进成本核算管理控制工作,严格按照相关制度执行,确保工作实效[5]。

(四)做好成本管控方面的人才培养,夯实基础保障

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各单位既要实现稳定运行与发展,又要更好地履行社会服务职能。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复合型优秀人才在企事业单位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做好成本核算管理与控制工作的必要前提则是注重人才培养,以此打好管理工作基础。一方面,单位应对外引进人才,在对外招聘阶段适当提高选拔门槛,不仅要求他们具备较强专业素养以及综合能力,而且更应具有创新意识,能够在具体工作中大胆创新,以新的方法、新的技术提升成本核算工作效率,为单位成本核算管理队伍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对内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即定期组织专题培训课程,将成本管理、业财融合等作为培训主题,采取多元化的培训方式,如专家讲座、线上学习、线下互动交流分享,督促相关人员主动参加,通过培训提升个人能力与技能水平,更加符合新时期的成本核算管控岗位。

值得一提的是,人才专业方向与专业能力有明显差异,事业单位在制定培训计划时,应当遵循差异性原则,对不同专业人才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从而真正做到让专业人干专业事。比如,财务专业人才具有丰富的成本核算知识,但不清楚单位的各项业务流程,难以结合业务信息对业务中的成本支出进行有效核算。对此,单位可围绕业务对财务专业人才进行培训。线上通过视频会议、直播等形式讲解单位业务开展情况,加强财务专业人员对业务的了解,线下开展专题培训会,就单位成本管理、业财融合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使财务专业人员明确其在成本管理与业财融合中的工作责任。

除此以外,单位还应做好成本管理规范化考核工作,将培训成果、学习成果、工作效率等纳入考核指标体系,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相对接,以职位晋升、绩效工资调整、荣誉表彰等为有效的激励手段,以此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促使他们更加认真地完成各项工作。

(五)推动成本核算软件发展,建立电子政务系统

信息化环境下,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管理与控制也要实现信息化、智能化。加强信息化建设,引进成本核算软件系统,促使成本会计信息处理效率不断提升。事业单位可自行开发或者从外部引进符合单位实际的软件系统,为了降低成本,可选择与优秀的软件开发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根据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工作现状提出实际需求,以增强系统的适用性,系统升级维修等也可依赖软件开发企业,使得单位自身的维护成本大大降低[6]。同时,事业单位需将大数据引入电子政务,利用大数据技术,将大量的数据信息归集、整合、分析、加工,按照维度和层次实现数据统一管理,使成本核算更加全面、更加合理,根据不同成本信息需求,形成成本核算与财务管理大数据产业链条,推进成本核算与现代化科技融合,通过建立电子政务将成本数据明确划分,以实现高效配置公共资源,顺利推进成本核算工作。此外,还应拓展系统的功能模块,包括数据采集、全成本核算、经营决策分析等,将成本项目、成本分摊等方面的数据集中起来,并注重各模块、各系统之间的对接与联系,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成本信息使用者查询获取所需信息提供方便。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事业单位必须对成本核算管理与控制有正确的认知,立足于单位实际与发展现状,对其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的分析,以保证资源最佳利用、促进战略目标稳步达成为目的,积极探寻可行的改进方案。通过采取及时更新管理理念,落实成本预算,完善成本核算监督机制等措施,全面提升成本管理水平,使各方面的成本支出得以有效控制,尽快落实成本核算管理与控制相关机制,从而进一步推动单位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成本核算管控事业单位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有效对策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