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分析

2022-03-18 01:32杨志芬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广州市分公司
环球市场 2022年9期
关键词:信息系统部门信息

杨志芬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广州市分公司

一、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1.提升管理工作效率。良好的企业管理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发动机,为企业增强竞争力提供动能,大数据技术下,企业各项信息均存储在系统中,使用信息化系统进行存储、分类、整合、筛选,将关键性信息转化为管理数据,供管理人员使用,使用系统处理基础数据,使管理人员从基础工作中摆脱出来,将精力集中在管理层面上,提升管理能效的同时,强化了企业管理的工作效率。

2.为决策提供有效依据。利用大数据技术,结合信息化系统,通过海量的数据分析,能够有效做出事前预估,并推理整个流程,提前发现整个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在事前做出部署,及时规避风险,并且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动态的监管,使整个事项的流程在可控范围内,通过数据监控整个流程,一旦出现不合理的数据,找出原因及时排雷,进一步降低企业风险。另外,事后进行整体评价,找出可优化的部分,调整相应流程,使企业管理动态化,并持续提升合理性,比如事后发现生产过程中,人工成本不合理,就需要找人力资源部门进行优化,制定成本管控目标,使企业从实践中找出薄弱环节,并制定决策做出合理优化。大数据技术下企业管理能够事前发挥预判作用,事中进行严格管控,事后进行评价及优化,为企业稳步发展提供助力。

3.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由于经济环境及疫情影响,经济形势下行,行业内部竞争激烈,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大市场份额,应对市场风险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企业通过大数据技术,将行业内外部历史数据及实时数据进行汇总,而后通过系统模块进行分析,从历史数据中找出发展规律,从实时数据中发现市场机会,利用这些关键性数据,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企业领导层通过决策依据制定战略目标及发展规划,使企业发展有的放矢。另外,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企业自身的经营数据,找出自身薄弱环节,避免木桶原理导致的短板效应,并分析客户数据,找出客户习惯及客户偏好,强化服务环节,实现客户与企业的双赢,进而快速提升市场份额,使企业稳步良性发展。

4.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全面提升了企业管理能力,这也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由传统的模式转变为大数据技术下企业管理模式,这样降低了人工成本,而且提升了管理质量,强化了数据分析及整理的能力,在当下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能够抢占先机,提升核心竞争力。而大数据技术下企业管理,对管理人员的专业性及综合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管理人员成为复合型人才,不仅了解管理知识,业务知识、财务知识、信息化能力都需要具备,并在实际工作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地优化企业管理模式,创新性的完善工作方法,以能够快速适应市场带来的挑战,为企业赢得发展机遇。

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数据共享体系。部分企业虽然实现了信息化,但是没有建立数据共享中心,各部门的数据存放在各自的系统中,造成了信息壁垒,无法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也无法为企业战略目标提供发展规划。另外,信息的独立造成了部门间合作的间隙,比如业务部门由于缺少生产部门的数据,可能过高地估计了生产部门的生产力,无法按时进行产品供应,而生产部门不知道财务部门的数据,可能采购原材料的额度已经超出原有预算,造成了企业资源分配不当,不能将企业效益最大化,阻碍了企业的稳步发展。

2.缺乏有效的数据分析。部分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缺少数据化系统的监督,无法随时随地的在监管运营数据,关键性数据发生变化的同时,由于缺少数据分析,不能通过数据对企业产生指导作用,运营过程中缺乏事前计划及事中管控,往往是事后总结,但损失可能已经造成,给企业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在企业外部,缺少对于整个行业及市场动态的数据分析,对于市场态势不敏感,不能第一时间发现新的消费者需求及市场供需变化,盲目的进行生产及销售,造成部分产品库存量增加,市场份额不断减少,导致企业盈利减少,影响了企业的良性发展。

3.业财融合效果不佳。业财融合是企业发展关键性的助力,但部分企业由于大数据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不佳,在实际过程中,财务部门人员不能通过大数据系统进行分析,一方面是数据系统模块不完善,无法将业务信息进提取、分析、整合,关键性业务信息无法转化为财务信息,造成信息沟通不畅。另外,部分数据系统模块由于局限性,在应用过程中,容易导致数据错误,而模块应用前没有经过全面的测试,企业不了解某些特殊情况下的数据偏差,数据无法体现当前业务的实际情况,造成业财融合效果不佳。另一方面是人员问题,业财融合要求财务人员对业务较为熟悉,全方位的了解业务过程,但在实际过程中,由于财务人员自身的局限性,很容易造成外行领导内行的情况,仅是通过数据来指导业务,没有与实践结合,指导意见不符合企业当下的实际情况,不能发展业财融合的真正作用。

4.缺乏复合型的人才。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更需要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但部分企业人力资源体系不完备,一方面缺少企业培训,不能使企业内部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强化专业能力,也没有机会学习其他领域及部门的专业知识,培训结果不与绩效考核挂钩,使得培训流于形式,培训力度性不足。另一方面缺少人才引进,部分企业缺少人才价值观,对复合型人才的引进持保守态度,人才的缺失造成了企业发展动力不足,管理效能降低,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对策

1.建立数据共享体系。企业间各部门需要进行数据的互通,进而从部门的角度了解企业当前的发展状况,同时也方便其他部门进行业务上的配合。管理部门需要肩负起管理及监督的职能,人力资源部门、财务部门、生产部门、业务部门信息互通,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信息共享中心,强化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一线部门通过共享信息,结合企业自身情况,能够制定短期的目标及长期的发展规划,而管理部门也能够通过事前预测,规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通过信息共享平台,使各部门紧密协作,相互监督,形成合力确保企业的稳步发展。

2.创新企业管理模式。信息化管理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模式,利用大数据技术监管企业内部的一切事宜,通过系统模块的使用,将原来的事后管理转变后事前管理,避免了在经营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另外,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建立了专家系统,通过联合不同企业不同行业的专家,形成一个专家团队,对相关大数据信息进行跨行业的分析,从而了解整个市场的动态。利用专家团队还可以解决系统的疑难问题,并增加相应的功能模块,不断地完善信息系统,持续地为企业管理增加新的管理模式,确保企业稳步发展。

3.完善数据应用平台。信息系统应用大数据技术来进行管理及分析,但由于我国处于起步阶段,并且缺乏相关的开发人才及应用人才,在实际过程中由于模块的错误,导致数据结果错误,这就需要数据应用平台来进行模型测试。数据应用平台是基于大数据技术在信息系统中的测试模块,是为了逐步补全信息系统的模型,将历史数据导入平台中,而后进行测试,将测试结果与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发现其中的错漏,从而进行调整,直至系统测试结果能够与实际情况相符。从而使信息系统功能完备,确保各项数据结论的实用性及正确性。

4.强化业务财务深度融合。通过信息共享平台,财务部门能够更好地了解业务部门数据,企业也要求财务人员能够在业务进行过程中,实现事中管控,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对业务的熟识度较高,能够将财务与业务相互融合,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领导层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并在管控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逃避责任不顾业务部门的实际情况。另外,通过信息系统筛选后的关键性业务数据,也需要财务人员分析,如果不了解实际业务,那么分析就会出现差错,不能够体现真实的企业情况,通过业财深度融合,发挥企业管理的真正作用。

5.扩大服务范围及管控力度。信息化管理的使用,改变了传统的服务模式,更加人性化的为企业及员工服务,比如员工报销费用,传统的财务管理需要纸质文件层层审批,报销环节多、周期长,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报销流程都将重新审批,而信息化管理下,仅需要在信息系统中找到相关审批项,填写完成后,自动流转审批,节省人力物力,为员工人性化服务。另外,传统的监督管理模式,往往不能追根溯源,中间环节的缺失使监管无法深入到根本原因,并且将耗费较大的时间来进行梳理,而利用信息系统监督,所有信息都在系统中,利用查询功能,使整个事件脉络清晰,系统的客观性也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强化了企业监督力度。

6.建立复合型人才体系。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也是管理的执行者,企业管理需要的是复合型高素质的人才,需要企业不断引进人才,并在工作中发挥带头作用,能够帮助团队共同提升,并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完善大数据背景下的创新企业管理。另外,需要引进新鲜血液,可以跟高校建立联系,提供实习机会,在实习人员中物色合适人员,通过企业的不断培养,将新进人员培养为合格的人才。企业需要定期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将培训结果纳入考核中,大数据系统是不断更新的,内部培训内容要第一时间将新内容进行培训,使系统与人才对接,才能发挥实际的管理作用,提升企业管理效能。

四、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保障措施

1.安全保障。信息化系统依靠网络进行信息传递,并且各部门信息在系统中都能够得到,一旦外网侵入,企业信息就将大量外泄,给企业带来安全隐患。可以在企业中设置内部局域网,防止外网的进入,如果信息需要向外传递时,可以设置VPN接口,通过设置提升网络安全,确保企业信息的安全性。

2.技术保障。信息化管理依托于大数据技术,随着市场竞争激烈化,企业需求将多元化,信息系统也需要不断地更新,这就要求创新技术的持续性开发,利用不断完善的技术来提高新型管理的便捷性及实用性,实现企业动态管理、数据共享、网络安全、实时监管等功能,确保企业稳步向前发展。另外,技术的更新是操作系统的优化,而操作系统依靠的是智能终端设备,这就要求终端设备同样需要定期更换,保证运行速度、网络安全、服务便捷性的提升,进而强化企业管理的整体效能。

3.人员保障。一方面信息化系统的建立需要企业领导的支持,在建立之初需要由成立建设管理的临时部门,由领导层带头参与,各部门负责人担任部门人员,在建立时提供建议,使信息系统能够符合企业实际情况,部门负责人还能够调动各部门人员,给予信息系统最大的支持,共同推进信息系统的快速建立。另一方面是转变人员观念,信息化管理是企业规模及市场竞争机制下的必然选择,企业利用信息系统才能不断扩大规模,提升竞争力,但实施前期,由于传统管理的使用惯性,人员会产生不适应感,而且系统的部分功能还不完善,可能会造成人员更大的工作量,人员会产生抱怨情绪。但随着系统的不断完善,及人员使用的熟练度增加,信息系统势必将节省员工时间,提升各项工作效率,员工能够享受到系统带来的便捷性。所以在使用前期,就要依靠宣传及沟通,消除员工的不满情绪,积极宣导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使人员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使用,提升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良性发展,为企业发展提供有效助力。

猜你喜欢
信息系统部门信息
联合监督让纪检部门不再单打独斗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订阅信息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基于SG-I6000的信息系统运检自动化诊断实践
展会信息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