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体校田径教学困境与发展对策

2022-03-18 01:13王玲南平市少年儿童重点业余体育学校
体育风尚 2022年3期
关键词:体校业余田径

王玲 南平市少年儿童重点业余体育学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得到了有效地提升,健康问题一跃成了重点关注的对象。对于青少年的群体来说,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逐年呈现递减的趋势。在健康中国持续建设的背景下,各级各类学校秉承“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将体育与教育有机结合,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塑造学生坚韧的品格,通过参与体育运动养成日常体育锻炼的习惯,最终将终身体育意识牢记心中。业余体校是我国业余体育训练的主要形式,也是我国高水平运动员的主要来源[1]。

业余体校是根据我国国情和体育体制实际情况,衍生出一种体教结合的培训模式,其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并为我国体育事业培养专业性人才。田径运动是业余体校中较为重视的体育项目,经过长时间的训练,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提升成绩。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田径教学的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目前,我国大多数业余体校受制于资源地限制,与以往相比,在输送田径人才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归根结底,在业余体育田径教学过程中,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手段和方式较为单一,严重影响了田径教学质量和效果。无形中挫伤了学生学习田径的兴趣,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致使业余体校的田径教学任务无法实现。本文通过对业余体校田径教学的研究,分析现阶段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发展对策,以期为今后的田径教学提供参考。

一、业余体校田径教学存在的困境

(一)忽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在田径教学过程中,业余体校的学生是教学对象,也是田径教学内容学习的主体。在这其中,教师应发挥重要的作用,要时刻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即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积极性,若使学生处于被动地学习位置,无法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从而影响田径教学质量和效果。但在现实生活中,受到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的影响,我国大多数业余体校田径教师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整个田径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绝对的领导地位,单向地传授学生教学内容,师生双方之间没有进行友好的互动和反馈。田径教师未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因材施教,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进行教学,使学生被动地进行学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不利于学生身心全面的发展,影响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兴趣。

(二)教学方法运用不合理

业余体校的田径教学活动一直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但传统的教学观念已变得陈旧,以致无法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从而给现在的田径教学带来许多问题。言语和身体的教学一直是中国传统的教学方法,这种模式也渗透到体育教学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田径教学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老师向学生展示动作,学生跟随学习。这种方法过分地依赖于学生的刻板印象记忆技能和教师的教学技能,并且学生处于被动学习位置,没有主动性,缺乏创造欲望。另外,传统的田径教学内容比较简单,多数是简单技术动作,而大多数课程则是分解动作和训练。因此,学生实际掌握的田径技能非常有限,不利于激发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热情。同时,大多数情况下,我国大多数业余体校田径教师过分注重田径技术动作传授方法,长时间地对学生的技术动作进行纠正和指导,忽视了田径运动的理论、训练方法和手段方面,并没有很好地传授学生学习的方法,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质量和效果方面,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这就使整个田径教学活动的教与学没有很好地协调统一起来,不利于激发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主动性[2]。

(三)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价,是教学评价中的重要内容。业余体校教学的终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为我国田径运动事业输送优秀人才。在我国大多数业余体校田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中,一般都是将学生的期末运动成绩和掌握田径运动技巧作为主要评价内容,这样就不可能对学生在田径教学中获得的技能或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行为、态度和情感进行全面评价。学生在田径教学过程中,都付出了努力,但总有一些学生,因身体运动能力限制无法取得优异的成绩。目前的考核评价体系中,如果仅将最终分数用于评估学习结果,那么一些学生的成绩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这样的评价方式和方法不太科学。

(四)田径教师综合业务素质较差

在业余体校田径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田径教师的综合素质决定着田径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教师在田径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其主要任务是传授学生主要教学内容,当学生遇到困难给予正确的指导。不仅如此,除了传授田径教学内容之外,田径教师还应传授学生学习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在课后准确地复习学习内容,真正做到独立完成田径课后练习。近些年,随着我国体育强国口号的提出,全国各级各类学校进行体育教学改革,体育教学成果显著。因业余体校自身的特殊性,在招聘优秀田径教师方面并不占据优势,久而久之,这也造成了很多业余体校田径教师没有及时进行更换,田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3]。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田径教师综合素质不高,主要表现为在田径专业理论和田径技术动作方面一知半解,由于没有形成较好的田径教学体系,致使田径教师在教学各个方面并不精通。较少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无法将其他学科知识与田径知识相结合,对学生观察的能力较差,不能够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教学内容,设计田径教学活动,学生主动性难以发挥,严重影响田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田径教师教学能力较弱。其主要体现在一些田径教学运用田径教材能力较差,在田径课堂中,讲课内容较为混乱,逻辑性较差,使学生不能够立刻理解教师的上课意图。一些较为偏远或少数民族地区,田径教师普通话不过关,语言驾驭能力有待提升。

二、业余体校田径教学的发展对策

(一)寻求学生需求和田径教学需求的契合点

在素质教育的引导下,想要从本质上加强学生对体育竞技项目的认同。那么就需要在田径课堂中融入“生本理念”。以田径项目的教学为主,构建有效的教学建设内容和建设方式,明确目标和理念,找到业余体校学生发展的真实反映,并在体育文化欣赏的作用下,帮助业余体校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理念。掌握两项以上的健身运动和基本的方式技能,形成健康的生活方法,养成积极乐观的态度,感知生活中的体验和乐趣。在合作精神和体育精神中,按照田径教学的发展规律,增强已有道德与合作精神。田径运动课程需要加强业余体校学生对田径运动的理解,结合学生的需求,找到与田径运动之间的契合点,突破困境,教学思路调整为“体验”田径运动。此时,业余体校学生就可以在体验的过程中,尝试各种技术对身体的刺激,并且也可以结合自身的身体素质与技术难点进行有效的选择。例如:不少业余体校院校为了满足田径课程的建设需要,设置了100 米跑、蹲踞式跳远、3个栏架的跨栏跑等项目。学生可以在了解之后,将田径短距离项目进行难度的降低。学生完成跨栏跑之后,不仅可以感知到田径运动的魅力,还可以促进田径运动的可持续发展[4]。

(二)建立多元的考核和评价体系

传统理念下田径教学的考核一刀切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的发展需求。需要业余体校体育教师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消除业余体校学生对田径运动的恐惧感,调动业余体校学生对田径学习的积极性。在实施多元化评价的过程中,还可以加入学生自评,学生和学生之间互评,教师和学生之间互评的方式。这样才可以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田径的运动当中[5]。另外,对学生田径方面的考核和评价,指标体系应更加多元化。比如,对学生的田径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应通过多个指标进行评价,再比如,田径基本技术水平、理论知识、考勤、学习态度、进步幅度和意志品质等方面,这样才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田径学习水平。

(三)正确认识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边关系

为了最大化发挥业余体校培养专业田径竞技运动人才的作用,提升田径教学质量,应正确认识到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双边互动的关系,而并不是一种以学生或以教师为主的教学关系。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和学习主体,田径教师在整个田径教学过程中起到主导的作用,所以教师和学生应明确自身的职责,相互配合,从而提升田径运动成绩。首先,牢固树立教师的主导地位。业余体校的田径教师并不是完全控制着整个田径教学活动,而是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技术特点,采用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教学,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引导的作用,运用多种教学元素,传授学生田径基本技术知识,提升学生田径运动技术水平。其次,坚决树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学生是田径教学活动的主要对象,学生并不能自身进行学习,因此,需要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进行学习,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互动的双边关系。在教学活动中,学生遇到田径相关方面的问题,求助教师,从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四)创新教学方式,推动田径教学的发展

业余体校教师需要进一步重视学生的感受,并在原有的基础上,融入“生本理念”。在业余体校院校体育教学任务建设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增强业余体校学生的身体素养,还需要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兴趣。业余体校体育教师不仅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也是田径运动的引导者。只有业余体校体育教师秉承医学生为本的思想,融入“生本理念”的教育理念,才可以尊重学生版的个体性差异,根据实际,保证运动量,满足生理和精神的建设需求。业余体校体育教师需要在“寓教于乐”的理念下,提升田径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业余体校教师需要最大限度地挖掘田径课程中存在的趣味性元素,结合现状,满足业余体校学生的发展需求。例如:在实施长跑训练的过程中,不少学生不仅对跑步不感兴趣,有的甚至还对跑步产生了抵触的心理。此时,业余体校教师就可以根据业余体校学生的发展规律,编制趣味性较强的“追逐游戏”。让更多的学生在游戏性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到田径运动的锻炼当中。需要业余体校体育教师深化改革教学模式,向着“俱乐部式”教学的方向实施延伸。业余体校院校在实施田径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转变传统理念下的教学方式,摆脱单一的教学局面,重视课堂的教学氛围。此时,教师就需要对田径运动课程进行深化改革,推进学生体育基础能力的培养,融入创新元素,增加融合的趣味性,保持合理的教学活动建设。业余体校院校的体育教师还可以在校园内构建“田径课程俱乐部”。引进一些外校的知名人士,前来对业余体校学生的田径运动知识进行引导与讲解,在名人的效应下,业余体校学生就可以提高认知,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6]。需要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业余体校学生来说,不仅学习压力偏大,并且还需要提高专业教学的实践性,缩小自身和企业之间的距离。田径健身运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学生以后的工作与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满足现代化的延伸路径。业余体校学校也需要加大规章制度的建设力度,多组织一些田径体育活动,引导学生不断的参与田径健身运动发展自身的综合素质。定期举办田径运动会,给喜欢田径运动的人提供一个自我体现魅力的“舞台”。

(五)多组织田径赛事活动,推广田径文化

从一定的程度上看,体育本身就是中文化现象,田径运动教学就可以在田径文化的基础上,建立对应的田径教学方式,构建有效的田径赛事活动。例如:业余体校学校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构建了校园马拉松比赛。在比赛的基础上,不仅体现了业余体校学生的体验价值,并且还在一定的程度上缩小了业余体校学生和田径运动之间的距离。此时,业余体校学生也可以在近距离的欣赏中,感知到田径运动的文化性和魅力性。业余体校学校还可以构建具备高技术水平的田径运动赛事,组织学生观摩全国田径大奖赛。提升业余体校学生对田径运动的认知,保持田径赛事活动的活跃性,促进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理念。

(六)提升田径教师综合业务素质

在业余体校田径教学活动中,教师起到主导作用,是田径日常活动组织者和执行者。教师将田径教学知识和训练理论传授给学生,换句话说,田径教师的综合业务能力影响着整个田径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体育强国和全民健身背景下,基于业余体校培养专业人才的特点,为了提升我国田径运动的整体竞争力,为国家队储备和培养高水平的田径运动人才,提升业余体校田径教师综合能力素质势在必行,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文化知识;二是教学能力。首先,补齐文化知识结构短板。业余体校教师大多数是源于退役田径运动员,自身田径运动竞技水平较高,对世界田径运动整体发展和训练有独特的见解,但无可否认,其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较低,因此,业余体校教师应利用业余和假期时间,刻苦学习文化知识,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补齐知识结构短板,这对今后的田径教学和训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提升教学能力。一些业余体校教师自身田径竞技能力较强,但是却无法将自身宝贵的田径技术知识和经验高效地传授给运动员,这影响了田径教学质量。因此,业余体校教师应在业余课时间,系统地学习教学理论,遵循教学规律,进一步提升教学能力,最大化田径教学效果。最后,教师应提升口语表达能力,强化逻辑思维能力,将田径运动的相关基本技术技能知识精准地传递给学生,学生能够很快领悟教师的意图,有利于提升田径教学质量。

三、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业余体校田径教学深化的过程中,需要相关的人员和部门,转变原有的教学理念,分析田径课程运动中面临的壁垒。合理设置田径课程结构,加强田径课程资源的开发,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发挥其整体性功能,科学健全教学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同感,让业余体校学生更好地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提高业余体校田径教学的效率及质量,为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全面型技术人才。

猜你喜欢
体校业余田径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对分课堂”在体校语文课堂应用初探——以《囚绿记》为例
业余也疯狂
2019年全国体校杯足球比赛总决赛在广东清远举行
走到十字路口的业余体校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业余体校击剑训练发展趋势
我们业余,但我们很专业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
借助实心球进行田径训练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