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玉佳 何向杰 吕 洁
西安工程大学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各国也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重视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文化软实力。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系列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等内容,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因此,如何通过创新文化传承方式将优秀的非遗类传统文化传播到国外,在与西方文明交流的过程中展现中华文化的特有魅力,从而更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翻译作为文化对外传播的核心环节,如何拓展并更新翻译观念、方法与路径是提升中华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塑造力、感召力和感染力的关键环节。在数字技术空前发展的当下,意义的建构与传播远不能仅在单一纸质媒介中完成。图画、视频、超文本等多模态媒介已经成为大众阅读世界、理解世界、与世界互动的主要途径,其意义的建构与传播具有纸质媒介无法比拟的快捷性、直观性和愉悦性特点。因此,翻译可从“单模态”走向“多模态”,拓展中华传统文化的叙事路径,融通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系统,以生动、形象的多模态文本对其进行多元的新叙事,促进国外受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诠释与接受,推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简单的文本在对外翻译传播过程中较容易受到语言文字、思想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很难取得很好的传播效果。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平面媒体、有声媒体、网络媒体为主要代表的媒体类型繁荣发展,通过它们的深度融合发展,衍生出国内的微信公众号、订阅号、视频号、微博、抖音、快手等媒体平台,国外以Twitter(推特)、Facebook(脸书)等为代表的媒体平台。在查阅国内各大高校的宣传路径之后,我们发现国内重点高校都远不止一种宣传方式。以北京大学为例,他们在对外宣传中使用了“两微”(微信、微博)、抖音、快手、央视频等11种音视频号,学习强国、今日头条等8种政务号,Twitter(推特)、Facebook(脸书)等5种国际新媒体,形成了北京大学全球传播融媒体矩阵。在具体翻译非遗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重视多模态的结合。
自然界的生物在长时间的进化中逐渐形成了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种感觉。我们将每一种感知称为一种模态,相应的形成了视觉模态、听觉模态、嗅觉模态、味觉模态、触觉模态五种交际模态[1]。多模态话语分析是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系统进行交际的现象。多模态话语分析接受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关于语言是社会符号和意义潜势的观点,认为非语言符号也是意义的源泉;我们不仅应该关注语言模态,还要关注声音、图像、动作、表情等多种非语言模态。自20世纪90年代起,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西方学术界兴起,而我国多模态话语研究始于李战子2003年发表的《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一文。在以后的十余年中,朱永生[2]、胡壮麟[3]、张德禄[4]等专家学者均对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进行了大量研究,促进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国内的快速发展,并迅速将其运用于外语学科各个领域的研究之中。雅各布逊很早就指出,翻译包括“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5]广义的翻译是指不同符号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活动,包括语言与语言之间、语言与符号之间,以及符号与符号之间。翻译中存在着大量的模态转化,译者不仅需要关注文字信息,还需要关注其他模态符号所呈现的意义。在多模态文本的翻译过程中,需要对文本中的多种模态信息进行翻译、传递,即除了需要对语言文字模态进行翻译,还应该关注图片、声音、颜色等其他模态的翻译、转化,以完成整体意义的阐释和建构。符际翻译采用非文字符号来阐释文字符号,打破了长期以来以文字为中心的翻译活动,将原本衍生出来的各种媒介形态都纳入翻译研究范畴,强调多模态的互动,增强了知识文化传播的有效性。
综观当前国内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翻译领域的应用研究,我们发现当前的研究大多是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应用于影视字幕翻译研究和翻译教学模式研究。根据许勉君的研究,多模态翻译主要集中在影视翻译上,62篇文章中论述影视翻译的有25篇,占比40.3%,而且这些文章的研究视角比较单一,绝大多数采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从文化、语境、内容和表达四个层面讨论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除了作品和译例不同以外,他们的观点大同小异,分析零散,不成体系,并且缺乏深度和理论贡献。目前,国内学者尚未充分认识到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对翻译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黄友义也提出:“针对对外传播和对外翻译,特别是为了争夺话语权,要打破传统的研究领域,创新对外翻译。”[6]因此, 在忠实阐释原文本意的前提下,适当创新叙事方式,以合理的“创新叙述”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效力,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用多种模态进行翻译,能避免在翻译传播过程中非遗类传统文化因地域差异、思想认知不同而造成的失真,对接收者的感知、学习以及记忆都能起到不错的效果。本文以视觉模态和听觉模态为具体翻译方式,采取定性研究法与个案分析法具体探究传播路径。[7]
视觉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感知方式之一。采取视觉模态对非遗文化进行对外翻译,有助于中国非遗文化面向国际,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在翻译与对外传播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传统的传播方式,也要注重现代科技的使用;既要注重形式,讲好非遗文化,又要重视内容,使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世界文化。
首先,传统传播方式主要是文化书籍、报刊等纸质传播媒介。虽然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但传统方式仍不可忽略。在编写、制作纸质书籍材料时,内容和形式是很重要的方面。精美的封面能吸引到读者,优秀充实的内容会使读者认真去阅读学习。在封面的设计和排版上,要尽量做到夺人眼球、主次分明。比如《孙子兵法》在国外很受欢迎。通过查阅亚马逊官网可知,比较畅销的《孙子兵法》版本是格里菲思和翟林奈的英译本,而国内出版的“大中华文库”汉英对照本无论是购买数量还是评论人数都比较少。原因在于格里菲思和翟林奈的英译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兵马俑作为封面并将“孙子兵法”这四个字巧妙地嵌入背景中。兵马俑在国外一直备受推崇,同时古代军事家孙子在国外也享有很高的声誉。正是合适的封面设计使格里菲思和翟林奈的英译本流传较广。在内容的编写上,要关注书中图片、色彩、字体等要素的结合,恰到好处地运用非遗插图、有视觉冲击力的字体以及符合受众价值观念的实例以做到具体化、形象化,从而提高内容的视觉呈现效果。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是“大中华文库”发行的英译本《天工开物》。在该书中,有一节关于“筒车”的介绍。译者对“筒车”的使用方法进行文字上的翻译并保留了原著的插图,通过采用多模态意义建构,以文字结合插图的形式,将原本较为抽象、难理解的实物概念名字进行了具体化、形象化的转变。采用多模态翻译方式传播,不仅可以更加有效地呈现原文内容,而且提高了翻译的准确性、可读性,有利于在国外的进一步传播。
其次,现代传播方式多是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知乎、抖音等自媒体平台进行翻译传播。抖音倾向于视频的方式,微信公众号、微博、知乎则倾向于使用视频和文字的形式。在传播过程中,将原来文本的模态在译本中翻译为多种模态,如本来以实物西秦刺绣进行展览,在译本中可以配有制作关键步骤的图片进行传播,从而使受众对西秦刺绣的制造过程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为了更好地探究西秦刺绣的传播路径,我们曾创建并运营微信公众号“秦绣工坊”,并定期在该平台发布中英双语的关于西秦刺绣的文章。在《秦绣绣法》《秦绣之虎头鞋绣法》《秦绣之猪枕绣法》等文章中,我们均采用了中英双语和图片的形式。在《秦绣之虎头鞋绣法》一文中,我们在介绍打袼褙、剪样、纳鞋底、做鞋帮、绣虎脸、上鞋帮、扎虎须等关键步骤时,用图片加以说明,以期达到使受众更加了解刺绣的效果。把静的非遗文化实物图片转化为动的视频,是激活翻译创造性活力的一种方法,也是翻译传播非遗文化的一条实践和创新的路径。在具体的翻译传播过程中,根据模态与媒介的互动关系,可以把多模态文本分为三类:多符号文本,其由各种语言、标志标记、图画、表格以及超文本如网页的HTML标签组成;多形态文本,由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如话剧、歌剧组成;多媒介文本,由电子媒介传输,如电影、电视等[8]。
通过使用新媒体技术,以融媒体的传播形式打通了传统传播的壁垒和边界限制。非遗类传统文化受众从简单地获取信息转向从多模态传播媒介了解非遗文化。通过创新拓展视觉模态,我们将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和书籍报刊等传统传播方式相结合,在内容上,融合中英双语文字、图片、背景、艺术字等元素,对西秦刺绣一类的非遗传统文化进行翻译传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通过声音的传递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在此基础上构建起了听觉模态的理论。听觉模态在翻译学中的应用将会有利于更好地进行非遗类传统文化的推广。
在非遗类传统文化翻译中有一个重要的输出渠道是建立在以声音为基础展开的一系列相关平台。翻译传播本质上是语言在发挥作用,而语言要想吸引到大众,就要在听觉方面下苦功夫。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往往没有时间停下来对着手机屏幕认真地看完一篇翻译文章或者一段英文视频,然而在闲暇时刻,打开手机播放器听一段音频来实现“充电”已成为年青一代的新生活方式:他们不再需要额外空出时间来处理信息,只需要稍稍分神就能更高效地充分利用私人时间。从这个趋势来看,非遗类传统文化的翻译传播需要借助听觉模态来构建其更广泛的接触面。
大丫身上的污点,致使一些女同学对她冷眼、冷语相待。于是,她唆使我们去报复那些对她不恭的女同学。这是她捍卫自尊的方式。
以西秦刺绣为例,西秦刺绣作为刺绣中比较小众的流派,相关的知识体系相对来说并不容易被他人所理解,仅仅只是文字版本的翻译,也就是视觉上的传播比较枯燥无趣,不能够吸引他人进入该领域进行深入的了解。因此,对传播模式进行调整,将刺绣知识录制成与文本相匹配的更加详细的音频解说来进行推广,将西秦刺绣的知识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像脱口秀那样传递给受众,将能够使其在受众间流行起来。一方面利用了听觉模态的内容优势,另一方面也把握住了现代生活中人们追求效率的特点,双管齐下,极大地促进了西秦刺绣的宣传。由此观之,其他类型的非遗类传统文化也可以通过在听觉模态上下功夫,使枯燥无趣的文本传播变成快捷有趣的音频传播。
在中华传统刺绣文化的翻译与对外传播中,如果将传统的单模态的文字转换扩展为融合文字、图片、声音、颜色、字体等多种符号的多模态翻译进行对外传播,那么中华传统刺绣文化的国际传播效果一定会有所改进。本文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从视觉模态与听觉模态的视角对中华传统刺绣文化的翻译与对外传播进行了新的探讨。希望本研究能够为国内专家学者开展中国刺绣典籍译介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为中华文化“走出去”以及建构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提供一定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