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榆林学院 王君芝
■ 蚌埠市龙子湖实验学校 赵子艳
冬冬,男,现年8岁,3岁时在合肥天使儿童医院诊断出智商为50,属于轻度智力障碍儿童。他的感知觉能力较好,但语言发育迟缓,只能发单个字或单词,声音小,发音不准;能理解指令,但是对于较为复杂的语句理解不准确。另外,他的身体协调性很差,自理能力也很差。个案的康复训练史:2018在合肥特殊儿童教育中心A接受教育训练一年,2019年转入另一家特殊儿童教育中心B接受教育。教育史:2020年9月转入到普通小学读一年级,至今已在普校受教育一年。主要问题:社会适应能力差,有时不能准确理解别人的话语,不明白其含义;自我管理困难;不听从家长或老师的指令。
冬冬7岁转入普校读一年级,早期的在校生活是很糟糕的,课间他会随处躺、会在操场上躺着胡乱打圈、会在走道上躺着阻拦行人、还会在楼梯口的长椅上躺着睡着了……对他来说无地不可躺,班主任在办公室批改作业的时候,总会被学生喊过去管理他。他会偷偷地将同学的文具盒从窗户扔出教室,也会偷偷地拿别人的铅笔。课上他还是爱躺在地上,有时候老师一不注意,他就溜出教室了。他总是爱玩水杯、咬笔、撕纸等,最棘手的是,在课堂上他经常把大小便排在裤子里,有时候他把小便排在植物角旁边的地板上。冬冬除了在班级的一日常规方面存在问题,他在学习方面也是非常吃力的。刚进入班级的时候,他还不能分辨出数学和语文的区别,他曾将拼音写在数学试卷上,阿拉伯数字写在语文试卷上。
教师要从内心真正接受智障儿童,不能带有任何的偏见,要把他们看作是正常的“孩子”。智障儿童在平日里很少会受到他人的表扬和肯定,甚至是只会受到轻视和冷落。所以得到赞许的他们会更加自信地面对身边的人和事,也会更加积极地融入集体生活。因此,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多鼓励智障儿童。
对于冬冬以表扬为主对他进行教育之后,现在已经有了进步。班主任利用早读时间和他沟通学校的一日常规,用鼓励的口吻和他交流需要做的事情。在一个月后他便能够主动上交作业了,老师继续用鼓励的口吻对他说:“冬冬今天真棒,作业交得真及时,写得真工整!”但事实上,作业内容都是错的。对于冬冬上课总是会随意蹲在课桌底下或者下座位随意乱跑的行为,班主任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虚构一个主人公,然后对他强调“你也可以成为故事里的主人公哦,老师也特别喜欢类似主人公的孩子呢……”经过一个星期的鼓励和反复强化,目前,他已经能够在座位上老老实实地坐着了。除了语言鼓励,班主任偶尔对他进行物质性奖励。比如,每当他做出积极行为时,会奖励他一朵小红花,每集满5个就可以兑换一支铅笔或者练习本……在教师的鼓励式教育下,冬冬的不良行为有明显的转变。
直观、具体、形象是智障儿童思维发展的显著特点。所以智障儿童对抽象的说明不易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对智障儿童进行教育时一定要注重示范性。尤其是遇到难度比较大的事情时,具体的示范才是最好的教导方式。
冬冬在站队时总是记不住自己的位置,班主任就牵着他的手亲自示范,一遍遍地重复站位,然后再放手让他自己去尝试,当他错了以后,班主任会再次示范,三个星期后他便能独自找到自己的位置了。每次在集体做广播体操的时间,冬冬常常是站着不做,或是胡乱地挥动手臂,班主任请班里一位优秀的学生带着他做,有时班主任亲自站在他旁边,一边喊着节拍,一边做着动作,有时还手把手地教他。经过教师长期的亲身示范后,冬冬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了,做操的积极性也高了,动作也标准了不少。
在教育特殊孩子时强化物的使用尤为重要。首先,在强化物的选择上,教师在确定强化物的时候需要先借助强化物调查表,了解孩子喜欢的物品或事件有哪些。其次,要对强化物进行分级,一般一级强化物跟个体的生理需求直接相关,如食物。在这个基础之上还有二级强化物,比如鼓励、赞扬、喜欢的游戏等,因为伴随初级强化物的反复出现,而对个体具有了强化的作用。再次,物质强化物需要与社会强化物结合使用。家人、老师或同伴的尊重和认同、坚持的行动得到的回报比简单的物质奖励带来的满足感更强烈更深远,所以教师需要注意,不能让物质欲望成为个案自我满足的唯一方式。最后,强化物的及时退出。长期使用强化物会让被施教个体对强化物产生依赖,所以在强化物的确定阶段,教师就要设计好关于该强化物的撤出方案,做好强化物的巧妙撤离。
在强化物的选择上,班主任从物质类和社会互动类两方面对冬冬的喜好进行调查,强化物调查结果为:冬冬喜欢的食物有火龙果、干脆面、果冻。冬冬喜欢的玩具是机器人玩具,冬冬还喜欢拉手、摸头、拍拍肩膀等动作。
该强化物调查结果表中,一级强化物是冬冬喜欢的食物、玩具和学习用品,二级强化物是冬冬所喜欢的安慰方式。班主任对冬冬在校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把冬冬在校期间出现的行为问题划分为两大类:特别棘手类问题和一般性问题。在解决棘手类问题时,班主任采用一级强化物来辅助冬冬纠正问题,在解决一般性问题时则采用二级强化物。特别注意的是,强化物不能高强度地使用,否则就失去了有效强化的作用。并且,在使用一级强化物之后要逐渐过渡到用二级强化物代替一级强化物,最后在个案初步形成生理性习惯时撤退强化物。
随班就读的教育形式是让智障儿童和普通儿童一起接受教育,他们每天都共同学习、共同生活,普通学生的态度对智障儿童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教师要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在班级内营造良好的班风,使班级成为智障儿童成长的“沃土”。
平日里,教师需经常和孩子们强调,班级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咱们大家庭的一员,大家都是兄弟姐妹,一定要互相爱护、友好相处。除此之外,在初期的时候,教师要主动地和班级内的优秀学生进行沟通,让他们和特殊儿童交朋友,以此带动更多的孩子和特殊儿童相处。运用此方法,时间长了,冬冬在班级与同学们相处得很融洽,这与开学初只会哭,随处乱躺、形单影只的情况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班主任和其他科任教师也常常主动找他聊天,陪他画画,陪他做游戏等,班主任与冬冬的频繁交往让其他孩子觉得冬冬更加可爱了,他们也就更愿意与他交往了,每当下课时冬冬都会与孩子们玩在一起,不再躲在桌子底下,不再一个人躺在地上。
在教育孩子上,只有家校共育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发挥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力。家校有效沟通是形成教育合力的先决条件。而要想实现有效沟通,教师就要取得家长的足够信任。对于智障儿童的家长来说,他们最关心的不是孩子的成绩,而是自己的孩子能不能适应学校生活?有没有被老师平等对待?会不会受到同伴欺负……因此,教师要实事求是地向家长汇报孩子的在校情况,尤其是在校的进步表现。同时,老师也可以向家长提供一些教育方法,让家长从心底觉得老师是可靠的、是值得信任的。这样,学校和家庭就会更好地形成教育合力。
在刚开学的时候,班主任就向冬冬的妈妈了解了孩子的具体情况,由于冬冬本身的学习能力很差,作业的错误率几乎是百分之百,而且孩子还看不懂老师的评语,所以班主任就与家长商量好,孩子的作业评语教师不再用文字来表达,而是以绘画的方式来表达,这样孩子会更容易理解。这个做法不仅让家长很感动,而且也使班主任后续工作开展得很顺利。再比如,冬冬在平日里会偷拿他前后位同伴的学习用品。面对这个情况,班主任和家长达成一致观点,一定要实事求是,千万不能以孩子自身原因找借口,推卸责任。其次,拿别人的东西一定要归还。长此以往,经过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冬冬偷拿同伴文具的毛病也改掉了,家长也更加信任老师了。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注意与家长多沟通多交流,集合力量联手解决问题。家师沟通中应遵循沟通无小事、小事不小视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