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资源与艺术类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融合研究

2022-03-18 00:14:11鲁迅美术学院佟晓杰
成才 2022年7期
关键词:艺术类红色党组织

■ 鲁迅美术学院 张 瑜 佟晓杰

1 红色文化资源与基层党建融合的重大意义

1.1 有助于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

高校党建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始终以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艺术高校肩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高层次艺术工作者的重要任务,要不断把握新时代青年学生的成长特点,结合专业特色,创新工作手段,构建符合新时代的艺术类高校的教育教学需求的教育体系。强化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式、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学习,使青年学生在理解“四史”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把“四史”融会贯通到艺术作品中,使“四史”教育学习赋予时代意义,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政治导向和育人功能。

1.2 有助于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红色文化基于革命战争年代产生,发展于社会主义和平时期。无数艺术工作者以战争、英雄人物等红色文化为原型创作出大量的富有时代内涵的艺术作品,为艺术类高校基层党组织教育引导青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提高了大量素材,对引导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具有更加深远的作用。红色文化蕴涵了优良的传承精神和感染力,把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基层党建工作中能让新时代的青年学生了解现在和平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也能让广大青年学生了解艺术工作者的应有之义,进而更加坚定青年学生爱党爱国的决心,解决部分青年学生政治理想缺失的困惑。

1.3 有利于党建工作成果的理论研究

要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既要继承和发展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成功方法,又要积极探索运用现代科学方法,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方法。只有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作为高校的基层党组织要善于探索红色文化资源与艺术教育融合的方法、红色文化资源与党建工作融合的方法。在工作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积累工作中成果的发展,善于总结艺术类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向好发展的理论成果。

2 红色文化资源与基层党建融合存在的问题

2.1 红色文化资源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整体性有待提高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艺术类高校党建工作要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当前,部分艺术类专业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中已经增加了红色文化专题教育板块,但是仍没有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与课程教学内容存在割裂现象,教育教学内容碎片化,尚没有想成相对独立完善的课程教学形式。因此,在艺术类院校基层党建工作中,要秉持艺术服务社会的宗旨,结合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红色文化资源,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步伐,致力于红色文化资源在基层党建工作中达到的育人效果最大化。

2.2 红色文化资源在党建活动教育深度有待加强

相对艺术类高校而言,基层党组织往往会根据校史校训、所在地革命遗址及纪念馆、各类纪念日等开展党建活动,参观考察红色文化基地、问卷调研、访谈先辈等党建活动有序开展,但是这类党建活动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部分青年学生甚至出现走马观花的现象,其对于此类党建活动的后续教育效果也有待加强。

2.3 网络红色资源文化宣传阵地建设有待完善

在各类新媒体平台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的背景下,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快速阅读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习惯,各类院校基层党组织都在积极建设官方宣传平台。因技术缺失、工作人员少、投入少等原因对于官方宣传平台的管理相对扁平化,导致网络宣传不够及时,更新不够固定,宣传内容文字较多等弊端,从而导致青年学生对推送的大量文字性新闻内容缺乏阅读兴趣。因此,艺术类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发挥艺术专业特色,推送更多图文并茂的新闻内容,吸引青年学习的阅读兴趣。

3 红色文化资源与基层党建融合的具体实施路径

3.1 重温红色经典,加强“课程思政”建设

高校基层党组织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引导教师深入挖掘中国共产党100年的优秀基因传承,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发挥艺术类院校的专业特色,充分发挥“三个课堂”的重要作用,打造示范性“艺术+思政”精品党建品牌。一是构建“课程思政”的教育机制体制。根据艺术类专业学科特点,根据不同科目、不同年级,结合“四史”以及校史等红色文化融入专业科目中,修订完整的课程教学大纲,使“艺术+思政”的教学模式成为艺术类高校二级院系教学特色。二是组建良好的“课程思政”建设教师队伍。基层党组织作为二级院系教师的领导组织要积极组建一支勇于创新、政治意识强的教师队伍,引导专业教师正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3.2 追寻红色足迹,打造精品党建活动品牌

艺术类高校党建活动要发挥艺术教育及艺术实践的价值和意义,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重温红色记忆,讲好党史故事,追寻红色足迹,把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中,引导青年学生活化教育载体,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积极投入志愿服务等校外实践活动中打造符合本专业特色精品党建活动品牌。

3.2.1 聚焦会议主题

艺术类高校基层党建活动要把握艺术教育的宗旨,教育引导青年学生传承红色文化精神,创造性发展教育事业。聚焦每一季度的会议主题,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深化政治理论学习,突出党员会议的优势,融入“四史”学习教育环节,创新学习方式,注重会议的红色文化内涵式发展。树立模范党员标杆,增强党员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促进积极分子和青年学生代表思想和情感认同,充分体现艺术院校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的专业性、实践性和创新性。

3.2.2 活化教育载体

艺术类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充分结合支部青年学生的理论研究优势和专业优势,打造精品党课项目。在党课的开展形式上探索创新,围绕传承红色精神,艺术服务社会等内容拓展党课内容,活化党课教育平台,实现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校内和校外相结合、讲授和交流相结合,突出艺术类基层党组织党课的代表性和独特性,充分发挥党课学习的互动性、专业性、灵活性和创新性。

3.2.3 创新活动形式

艺术类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开展党建活动过程中要善于把握艺术教育优势,拓展艺术实践平台,将红色文化资源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创建独具艺术院高校特色的党建实践活动品牌。注重红色文化资源考察调研,注重艺术惠民活动,注重志愿服务活动,构建艺术创作与城市发展相融合呼应、与美丽乡村建设融合呼应、与志愿服务精神融合呼应的党建活动。基层党组织要通过艺术节、毕业季、艺术慈善拍卖、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艺术宣讲团等活动,把红色文化资源与活动主题相结合,以艺术教育走向大众,让党建活动提升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

3.3 传承红色精神,拓展党建工作宣传平台

红色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传承和弘扬红色精神是高校基层党组织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保障。艺术类高校基层党组织积极组织青年学生定期参与艺术惠民的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果和理论成果。针对已经取得成果,基层党组织要善于构建宣传平台,以此促进青年学生对参与党建活动的积极性,引导青年学生传承红色精神。一方面,基层党组织要注重媒体宣传的重要性。开展各类党建活动前要精心策划各个环节,加大活动宣传力度,把握传统媒体宣传对受众的影响力,提高党组织的公信力。另一方面,基层党组织要积极拓展自己的网络媒体宣传平台。基层党组织要紧随时代的发展,搭建党组织官方网络宣传平台,拓展网络红色文化精神宣传阵地,定期推送相关信息,潜移默化的引导青年学生学习红色文化和政治理论知识,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猜你喜欢
艺术类红色党组织
红色是什么
清华党组织公开
红色在哪里?
艺术类专访心得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2:16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6:42
追忆红色浪漫
Coco薇(2017年11期)2018-01-03 19:42:51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32
艺术类金币收藏作品
中国摄影(2015年9期)2015-11-08 11:56:33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
数字艺术类专业三大构成课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