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静云
(杭州师范大学 经亨颐教育学院,浙江 杭州 311121)
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增长,大众对教育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幼小衔接问题也因此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2020年9月,《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中指出:幼儿园与小学应当互相衔接配合,共同帮助儿童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1]儿童在幼儿园与小学之间发展的过渡阶段被称为幼小衔接时期,[2]这一时期的幼儿刚刚结束幼儿园生活并开始接受小学教育,由于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存在很大差异,使得幼儿进入小学一年级后会出现各种不适应,由此产生了幼小衔接问题。幼小衔接的顺利进行不仅会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生活,而且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为幼儿一生的学习进程打下基础。福莱切通过研究证明,接受幼小衔接的儿童在教育阶段之间过渡自然,很快能适应小学生活、教学方法和规章制度,学业成绩提高很快。[3]2021年10月23日,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于2022年1月1日正式施行。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宣告了家庭教育在教育系统中的主体地位,凸显了家庭教育于幼小衔接中的重要作用。然而,由于专业知识的匮乏和专业理念的缺失,家长对孩子在幼小衔接期间出现的问题无从下手或采用错误的方式解决,导致儿童无法顺利有效度过幼小衔接,对儿童未来的成长和发展造成伤害。因此,构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给予家长科学的育儿指导,对于帮助儿童顺利度过幼小衔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幼小衔接问题一直是家长非常关心却始终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教育“内卷”现象日益严重,部分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需求,以忽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为代价过早地对幼儿进行知识教育。还有一些幼儿园错误理解了幼小衔接的内涵,仅仅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当作是幼小衔接的主要方式,[4]这种违背教育规律和儿童发展规律的做法必然会导致儿童进入小学后出现各种不适。此外,幼小衔接不仅是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还包括家庭为幼儿做出的家庭准备。然而部分家长由于受到育儿焦虑的裹挟和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很难对孩子幼小衔接期出现的不适应给予正确的引导。这些都是幼小衔接中一直存在的问题。
1.幼儿出现不适应
哈克教授的断层理论指出,幼小衔接阶段的儿童存在以下六个方面的断层问题,即关系人的断层、学习方式的断层、行为规范的断层、社会结构的断层、期望水平的断层和学习环境的断层。[5]这六个方面的断层使得儿童进入小学后出现各方面的不适应。
(1)对学习的不适应
由于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的不同,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学生会出现很多的不适应问题,其中,学习不适应最为明显。[6]首先是学习习惯不良,小学一年级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期,然而,调查结果显示,学习习惯不好是新生最大的适应问题。[7]例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握笔姿势不正确、自主学习能力弱等等。其次是学习态度一般,很多时候学生对老师讲的内容不感兴趣,就只在下面做自己的事情,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也不高。有研究表明,在上课时能够主动投入到小组讨论中并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仅占了学生总数的28%,还有少部分学生上课从来不举手发言。[8]许多家长也反应,“孩子不会一到家就学习,写作业时也磨磨蹭蹭,马马虎虎,根本认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
(2)对规章制度的不适应
儿童在幼儿园有较多自由活动的空间,不太会受到纪律的约束,而小学作为初等教育的初始阶段,有着健全的规章制度,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儿童必须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对学校的规章制度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上学迟到、上课期间随意离开座位、与周围的人随便讲话、不经过老师允许就跑出去上厕所等情况时常发生。有学者经过调查发现,某小学的一年级新生上课经常或有时随便讲话的学生占34.4%,上课很少遵守老师要求的学生占了15.6%,在随班听课中观察到有80%的学生不能长时间保持正确的坐姿,有35%的学生上课坐不住,有时不自觉地站起来或趴在桌子上。学生刚入学时,课堂上不听讲,自己玩儿文具盒、撕纸屑、叠飞机等,100%的学生或多或少有过此经历。[9]
(3)对学校环境的不适应
从幼儿园到小学,学生首先感受到的就是环境的变化,所以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对学校环境的适应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整体的学习适应情况。幼儿园与小学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都大不相同,首先是学习方式的不同,幼儿园主要采用以“游戏”为主的开放式课堂,开放式课堂氛围比较轻松,教师也不会给儿童过多的限制,且一节课只有20分钟;小学主要采用以“学习”为主的封闭式课堂,封闭式课堂有严格的纪律,课后会有很多的活动,且一节课有40分钟。[10]其次是人际交往的不同,幼儿园教师会给予儿童较多关怀和照顾,幼儿对教师的依赖性更强,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也更加亲密;小学教师相对来说比较严肃,对学生生活上的照顾减少,与学生的接触也不多。[11]儿童发展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学校环境的改变会产生很多不适应,面对陌生的环境容易产生焦虑和恐慌。
2.家庭教育不当
家长在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老师。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是儿童经历的第一次重大转折,此时的儿童对家庭的心理依赖表现得尤其强烈,家长在幼小衔接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意味着教育的重心从学校转移到了家庭,《学前教育法》也强调“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积极配合、支持幼儿园开展保育教育”。然而,现阶段家长在孩子幼小衔接时期的教育方式仍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体现在家长的责任意识不强。很多家长虽然也能认识到幼小衔接的重要性,但是却把幼小衔接的责任都推给幼儿园和小学,或者是由于自身工作,无暇顾及孩子幼小衔接中出现的问题,没有尽到家长在幼小衔接中应尽的责任。另一方面体现在家长对幼小衔接理解的偏差。很多家长将对幼小衔接的理解窄化为知识衔接,忽视孩子情感、生活习惯、适应能力的衔接,孩子到了一年级还不会自己系鞋带、不会自己上厕所。此外,家长对幼小衔接的理解存在极大的“功利主义”倾向,[12]随着教育竞争的不断低龄化,很多幼儿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过早地让孩子接受拼音、识字、数学教学。刚入学时,孩子在知识学习上确实会占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这种优势会逐渐褪去,慢慢出现不适状态且这种状态会日益严重。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是指为实现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功能所必须的各种基本要素按照一定的结构所构成的系统,并包含了与之相适应的体制、机制的有机整体。[13]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在我国的建设起步较晚,发展较缓慢。调查显示,98%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对幼儿的成长十分重要,然而调查同样显示很多家长的家庭教育存在问题,[14]而这些家长能够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却不足半数。因此,基于幼小衔接视角,构建与家庭教育发展相匹配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对满足家长日益增长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需求具有重大意义。
1.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对象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家庭教育指的是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施行的道德品质、身体素养、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因此,我们可以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服务对象确定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既未成年人的家长。《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也强调了加强对家长的教育指导服务。中国有4.3亿个家庭,需要接受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家庭千千万万,特别是部分自身文化水平较低的家长,留守儿童、流动儿童、残障儿童的家长,更是急需获得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导。教育孩子、影响孩子是家长的本性使然,但不是每一个家长都有教育孩子的能力。因此,作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对象,家长需要依托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去学习教育孩子的方法、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改善家庭教育的方式。
2.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内容
断层理论全面指出了幼小衔接中容易出现的断层问题,为帮助确认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内容提供了理论依据,解决好这六个断层的衔接问题是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关键。
(1)指导家长解决儿童学习方面的断层问题
幼儿园与小学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都存在很大差异,儿童刚入小学产生学习上的不适应是很正常的现象,家长要注意给予儿童适当的指导和帮助。第一是要培养儿童的类别学习能力。类别学习能力是人类的基本能力,人类通过分类来进行信息的检索,把复杂的知识进行有序的分类。[15]小学的学习内容相较于幼儿园来说更复杂,抽象程度更高,因此,类别学习能力的提高可以帮助儿童更快适应小学的学习内容。有研究发现,5岁半到7岁的儿童是类别学习中形成稳定策略的阶段,[15]家长要对儿童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分类行为给予及时的反馈。例如,儿童会将自己的书桌按照某种规律摆放整齐,或者是把自己的玩具进行归类,家长要鼓励孩子的这种行为。此外,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对熟悉的事物进行分类,例如家具、文具、水果、动物等等,分类任务不要太难,因为此时儿童的类别学习能力水平与成人还有较大差异,过难的任务会导致其学习的失败。第二是要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英国教育学家洛克说到:“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儿童良好的习惯。”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形成学习策略。家长要培养儿童的专注力,6-7岁儿童的有意注意刚开始发展,无意注意仍起着重要作用,家长要给孩子提供新奇有趣、带有插图、色彩鲜艳的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学习材料。家长可以给孩子制定作息时间表,监督孩子按时完成作业,控制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间。此外,家长还可以每天给孩子讲睡前故事,引导孩子自己讲故事,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倾听习惯和口语表达能力。第三是培养儿童积极的学习态度。斯金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强化,当儿童良好的学习行为得到正向反馈时,儿童就会对学习产生更高的积极性,因此家长可以适当地对儿童进行奖励。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幼小衔接时期的儿童处于人格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该阶段是儿童主动性形成的最关键阶段,鼓励往往造就主动。家长要鼓励孩子的主动行为,避免对儿童的活动做过多限制,获得主动感的儿童也会在学习中表现出积极性。
(2)指导家长解决儿童行为规范方面的断层问题
幼儿园的生活比较自由,家里的生活更是无拘无束,儿童很难在这种宽松的成长环境中形成规则意识,然而进入小学后,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是儿童必须要做的,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首先,家长要对儿童严格要求,告诉孩子在学校应该做什么而什么不能做,要对儿童在学校的违纪行为进行适当惩罚。家长也可以在家与儿童一起共同制定规则并遵守,例如,每天早上七点钟起床,每天锻炼一个小时,不可以浪费食物等等。其次,家长要鼓励孩子多与同伴交往,可以带孩子参加夏令营、多与同伴做游戏、鼓励孩子与同伴分享玩具等等。同伴平等交往的过程也是儿童摆脱自我中心主义和对权威单向服从的过程。[16]在这个过程中,互动同伴之间会建立彼此都遵守的规则,有利于儿童形成规则意识。最后,家长要以身作则,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儿童通常有着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是个体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而榜样的作用对儿童的自我控制行为有很大的影响。[17]父母是孩子接触时间最长的人,也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因此,家长首先要做到有较强的自制力,做好孩子的榜样。例如家长要保持房间整洁、坚持阅读、不沉迷网络等等。
(3)指导家长解决儿童环境适应方面的断层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布姆芬·布伦纳从角色衔接的角度解释了环境适应问题,他认为有两种方法可以解决这种适应问题。其一是改变学校环境,其二是改变自身因素。对于父母来说,更多的是可以通过第二种途径帮助孩子降低不适。例如,家长可以在儿童入学前就帮助他们做好入学准备,包括心理上的准备和生理上的准备。首先,家长可以提前为儿童准备不同于幼儿园时期的新文具、书包和学习用品, 可以经常带孩子参观一年级,让孩子感受新学校的环境,提前熟悉教学楼、食堂、厕所的位置。陪孩子观看一年级学生的上课视频,感受一年级上课与幼儿园上课方式的不同。其次,调整儿童的作息,小学的作息是按照课为单位来安排小学的,幼儿园的作息是按照活动为单位来安排的,且小学没有安排专门的午休时间,而幼儿园通常有一个半到两个小时的午休时间,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与小学相适应的作息规律,避免儿童在下午上课的时候打瞌睡。最后,培养儿童的独立意识,家长可以试着让孩子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自己上厕所、自己整理房间,给孩子安排简单的任务,培养儿童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家庭环境也是影响儿童环境适应的重要因素,根据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家庭和学校属于最内层的微观系统,微观系统的积极联系会实现发展的最优化,家庭氛围和谐、家庭成员关系融洽有利于儿童在学校与人建立和谐、亲密的友谊关系,使儿童能尽快适应集体生活。因此,家长要做到为儿童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协调好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3.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途径
明确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途径是构建规范完善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关键。以实用性和有效性为原则,深度发掘多样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途径,帮助每一个家长有效开展家庭教育。
(1)开发各类家庭教育课程
家庭教育课程是传播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家庭教育知识的重要途径,早在2003年,中国台湾地区就颁布了《家庭教育法》,规定学校每年在正式课程之外实施四个小时以上的家庭教育课程。结合幼小衔接时期儿童的年龄特点,家庭教育课程应该包含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护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旨在给予家长全方面的家庭教育指导。针对单亲家庭和留守儿童、流动儿童、残疾儿童的家庭,开发不同类型的家庭教育课程,满足不同类型的家长接受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需求。
(2)加强幼儿园、小学、家长多方衔接
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应当将建立平等互助的合作伙伴关系,将促进儿童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共同努力的目标。让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共同组织开展活动,让幼儿园的学生与小学低段的学生通过合作和交流的方式完成课程的学习。此外,学校作为家庭教育的承接者,应当加强与家长的协调沟通。教师可以通过邀请家长参加家长会、家访、亲子活动等方式对家长进行指导,在指导的过程中及时纠正家长不科学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避免家长因其教育理念偏差和教育方式不当对孩子造成隐形伤害。
(3)建设社区家长学校
在新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社会第三部门成为指导服务体系的重要载体,为不同工作性质、教育指导方法及家庭背景的家长群体提供了全方位的选择。[18]社区家长学校的任务在于提高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提供有关儿童发展的知识。家长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专题讲座的形式,围绕幼儿的心理准备、能力培养、环境适应、以及孩子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为家长进行讲解,引导家长从生理、心理、学习上帮助幼儿走好第一步。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兼具科学性与有效性,能够成为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重要参考,为家庭教育指明发展的方向。幼小衔接又是儿童在还没有积累太多人生经验的情况下面临的一次危机,因此,在构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时,要从儿童的实际需求出发,遵循一定的原则。
1.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儿童的发展兼具阶段性和连续性。幼儿园儿童与小学生所处的阶段不同,特点也不相同,而儿童发展的连续性又决定了儿童在进入小学后仍会带有幼儿的特点,家长既要帮助孩子完成身份转变,又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对儿童期望过高。蒙台梭利指出,幼儿的发展有各种敏感期,并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特殊的敏感性,且敏感期一旦错过就很难弥补。因此,家长要清楚儿童各种能力发展的敏感期在哪里,不能揠苗助长,对孩子进行超前教育。此外,家长要意识到儿童多元智能的发展是有差异的,不能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比别人慢半拍就过度焦虑,盲目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提前让孩子承受过重的学习压力。
2.明确儿童在幼小衔接中的主体地位
儿童不是被塑造的客体,她们是积极参与衔接教育的主体和能动者,如果要想真正达到对幼小衔接正确全面的认识,离不开对儿童经验和期待的深入理解。一直以来,有关幼小衔接的研究大多是围绕幼儿园和小学两个学段如何衔接、幼儿园和小学如何合作、家长应该给予支持等等,但是我们却很少听到来自儿童的声音。[19]我们应该意识到,儿童才是经历这场生活和学习环境发生重大改变事件的主角,他们是怎么想的、感受如何,他们对小学是期待、是紧张还是担忧,这些问题不应该被忽视。不能仅仅从成人的角度审视幼小衔接,而是要把儿童当做幼小衔接的主体,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帮助儿童反思她们在幼小衔接中真实体验和感受,以此为出发点,制定贴合儿童实际需要的对策,有针对性地解决儿童幼小衔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注重学习、生活、社会性发展全面衔接
幼小衔接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一部分,其目的应该是为了儿童的可持续发展做准备。儿童进入小学后面临的不只是学习上的不适应,更多的是生活、习惯、人际交往上的不适应,因此,幼小衔接不能只重“智”的衔接,而是要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学习方面、生活方面、社会性发展方面基本涵盖了儿童进入小学后需要适应的主要方面。[20]因此,幼小衔接应该将学习、生活、社会性发展全面衔接做为首要目标。在学习方面,不能把衔接重点放在知识的“储备”上,而是要教会儿童如何去学习,注重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在生活方面,要传授儿童基本的生活技能,让儿童拥有良好的自理能力;在社会性发展方面,应该培养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