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焕
(西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
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教育发展和学校办学情况,并在国内外多个重要会议上,对教育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九个坚持”,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博大精深,展现了历史深度、思想高度、方法角度、战略维度,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论述了教育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战略目标、队伍建设、发展动力等一系列方向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阐释了当下我国教育工作的重大现实问题,指导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实践证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对于推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与行动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对历届中国共产党人教育思想的传承和创新,还是源于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教育理念的撷取和弘扬。
1.涵养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教育理论之“根”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的教育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根基。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教育的人民立场,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的阶级属性:“你们的教育不也是由社会决定的吗?不也是由你们进行教育时所处的那种社会关系决定的吗?共产党人仅仅是要使教育摆脱统治阶级的影响。”[1]在马克思看来,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主义教育应该首先具有人民性,强调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里,将“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2]基于此,马克思主义提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主张,认为人的发展应该是全面且自由的发展,是每个人即全体成员的发展而非少部分人的发展,是人的活动、个性、社会交往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还始终坚持教育的实践性,马克思提出未来教育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2]赞扬它既可以提高社会生产,也是人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马克思主义倡导在职培训和职业教育,认为“工艺、农业以及职业学校是大工业发展的需要并且已经构成现代生产的‘一个要素’”,应该教育人们有关工艺学理论知识以及各类生产工具的实际操作技能,这是职业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3]此外,马克思主义还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针、教育是消除贫困的手段等基本原则,集中体现着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真理光辉,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理论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必须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2.承续于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教育历程之“脉”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矢志不渝的追求。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全面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文化纲领和方针,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具有民族特色、民族风格的文化,是反对一切封建迷信、追求实事求是、理论和实践相一致的文化,同时还是人民大众的民主的文化,从而适应了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时期文化教育的实际情况。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提出“两个必须”教育方针,即“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站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世界发展全局高度,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指导方针,“三个面向”体现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对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要求,也指明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江泽民提出“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及“科教兴国战略”等一系列教育理念;胡锦涛提出要始终坚持“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历届主要领导人在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与中国教育实践相结合,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不断丰富,教育事业取得显著成效,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不断发展完善提供了基本遵循。
3.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思想之“魂”
我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习近平总书记教育工作提供了营养精髓。首先,儒家思想蕴含着优良的传统教育理念。《孟子》中倡导“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为道德规范的基本准则;《大学》中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境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由此可见,古人非常重视教化人民以德为先,后以树人,建功立业,报效祖国,这些教育理念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提出“民为贵”“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恤民为德”“天地之间,人乃为贵”等民本思想,尊重人推崇人,突出人的主体性,高扬人的价值,这对今天的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最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知行合一”的行为准则、“仁者爱人”的仁爱精神、“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言出必行”的做人准则、“天人合一”的价值理念等体现着极为丰富的教育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正是根植于这些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三大根本问题”,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基础上提出的,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时代特色。而能否回答好这三大根本问题,关系能否培养为人民、为党、为国家服务的人才,能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能否提供“更好的教育”、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能否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能否建设教育强国从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更强大更有力的人才以及智力支撑。因此,回答好“三大问题”始终是我们办好教育的关键,意义重大。
1.培养什么人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而且历来是党和国家教育的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针对“培养什么人”这一问题形成了系统完整、逻辑严谨的理论体系。毛泽东提出“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6]邓小平强调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7]江泽民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胡锦涛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坚持立德树人,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8]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重视“劳动教育”并将其纳入教育方针之中,从而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9]这是党对教育理论的重大创新,是对教育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涵盖了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从个人层面来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个体;二是从国家和社会层面讲,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我们社会主义教育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果说德智体美劳是从个人层面强调培养全面发展人的重要性,那么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便是从国家和社会层面强调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换言之,就是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0]
2.怎样培养人
“怎样培养人”是道路途径和行为指南,关系教育能否真正实现的问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是新时代“怎样培养人”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九个坚持”实际上回答了“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何以可能”这一系列重要问题,明确了现阶段教育改革发展的政治保证、根本方针、战略部署、根本方向、发展道路、价值取向、根本动力、重要使命、重要保障等基本问题,指明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路径,形成了“怎样培养人”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围绕“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还反复强调坚持“五育并举”的总方针,并提出一系列关于教育工作的具体要求:一是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尊重教育发展规律。习近平强调“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11]阐明了育人与育才之间的辩证统一规律。二是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需要大力推行教育普及,使每一个劳动者都能获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机会和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劳动能力,改变劳动力形态。这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和生产过程与科学技术高度融合的现代化进程中,每个社会成员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教育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劳动教育”概念,并将其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一大组成部分,以此来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三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五育”教育,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要求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上同时下功夫,一个也不能落下,但并非培养同一模式的完全一样的人,而是注重差异性和个性发展。四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作为当代中国民族精神的升华凝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的共同价值追求,根本上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公民”的问题。因此,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强调“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发挥其对国民教育的引领作用”。
3.为谁培养人
“为谁培养人”是政治方向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着重强调“为谁培养人”的重要性,首次将其作为教育的根本问题纳入“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命题加以提出。对这一时代命题的回答,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国家发展战略高度,提出把“四个服务”作为根本要求,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新要求。准确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精辟论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把握:第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就是把“为人民办教育、为人民培养人才,依靠人民办教育、依靠人民发展教育”作为根本宗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办教育初心和使命的体现。第二,在我国“党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因此,我们的教育所培养的必须是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才,为党治国理政服务。第三,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教育必然要培养拥护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担当起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时代新人。第四,教育发展方向必然是同这个国家当前和未来的发展目标相同步,要求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实际上是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伟大“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提出的根本要求。“四个服务”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层层递进、逻辑严谨的关系,实际上是教育方针“两个服务”的具体化,是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为谁办教育”“培养什么样的教师、怎样培养教师”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系统阐释了现阶段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战略目标、队伍建设、发展动力、发展策略等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形成了系统完备、科学严谨的教育理论体系。
1.战略地位论: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2)找出min{r}或min{S)对应的开关,把其对应的m分维中的位置置0,参照简化的配电网络,将置0的开关所在的支路上的其他开关置1并在同胚图网络中删除此条支路,就减少了一个环路;
教育强则国家强。新时代赋予教育新的使命,同时也对教育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他又一次强调,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习近平总书记优先发展教育的论断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深远的现实意义。第一,强国必须强教育,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国梦”归根结底都是建立在作为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国民素质基础上的,必须有现代化教育作为支撑,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第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是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的需要。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出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特点,不仅需要丰衣足食的基本物质的满足,还期盼享有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更稳定的工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以及更舒适的居住条件,而教育在创造美好生活中起着决定性和先导性作用,教育既是民生的基本部分,又是推动民生改善的重要力量之源。因此,人民要求“更好的教育”,进一步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美好生活。这些都决定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性。第三,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是促进教育公平,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习近平强调“社会公平的基础和前提是教育公平”,[12]因此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强教育资源供给和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教育民生保障体系及相应的体制机制,实现教育起点和过程的机会公平,彰显了我们党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的坚定决心。
2.根本任务论:坚持立德树人
建国以来,历届领导人始终重视对人的道德培养并将其列于教育方针之中。习近平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党的十八大上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紧接着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是党关于“立德树人”教育理论的最新成果。理解这一根本任务,需要把握以下三个基本点:一是从教育的本质来看,“教育的本质是按照社会需要来培养人的一种活动”,[13]贯穿于一切教育之中,立德树人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教育本质的回答。二是从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来看,“德”育是育人之首,立德树人体现了促进人的德性成长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学校教育必须尊重这个规律,“把立德树人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14]否则教育就会起到相反作用。三是从人的德育发展与全面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来看,立德树人强调人的德性修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德育为先,“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体现了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最新要求。立德树人是人成长成才的根本规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
3.战略目标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党对教育工作的总体部署和战略设计。正确理解这一战略目标的科学内涵,需要把握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加快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工作改革发展的总方向。“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的重要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意味着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分阶段目标超前实现。二是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并对教育强国战略提出“坚持教育改革的文化自信”“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实现教育内涵式发展”“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具体要求。三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要求有更好的教育、有稳定的工作,才能发挥教育改善民生的作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新需求,这是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
4.队伍建设论: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重要性在于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同时也是在塑造未来国家和民族的形象,承担着神圣而又光荣的使命。“人民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启迪心灵,塑造灵魂的重任。”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教师的作用,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要求培养一批又一批高素质教师队伍,崇尚尊师重教,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一名真正的教师在于“传道”“受业”,更在于“解惑”,培养充分发展的人,培养真正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奉献的人,而不仅仅是把书本知识机械地装进一个个脑袋,让学生变成不会思考创新的“书呆子”。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那么到底怎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树立“四有”好老师标准: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不仅明确提出了好老师应该具有的基本要求和标准,也为教师的培养指明了方向。同时重视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我国广大知识分子能够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极为重要的人才及智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与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知识分子工作是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5.发展动力论:大力推动教育改革发展
深化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立足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关键是促进教育公平和发展职业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首要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当前,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国已进入共同富裕的新时期,而要想实现共同富裕,提高教育水平是根本。换言之,贫穷的“根本”是教育贫困,教育是脱贫的重要手段。习近平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具体到教育扶贫领域,就是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改革创新高等教育体制,推进教育发展的均衡化,实现教育公平。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职业技术人才,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下,我国就业形势和经济发展正面临大的变动,社会劳动力供需不对接,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信息化、智能化不断发展,经济发展要求提高创新能力,这意味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对人类资源的结构和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目前技术性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紧缺十分突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强调加强职业教育发展,将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高级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
6.发展策略论: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数以万计的人才来建设,需要强大的人才队伍来支撑。毕竟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乃至使我国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并进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资源。因此,强国必须要强教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要有人才强国战略来支撑。国家的综合国力强弱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在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进军的同时,我们比任何时期都渴望人才。因此,习近平在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15]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关于人才工作的一系列新观念,科学回答了为什么建设人才强国、怎样建设人才强国等一系列问题,这些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集中体现为“八个坚持”[15]思路举措,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才工作巨大成就和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同时,人才工作成败的关键在于体制创新和机制完善。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要以创新和完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为着力点和突破口,就是要通过对人才工作各项机制的创新和完善,促使人才工作系统运转更加科学顺畅,实践效果更加扎实有效,把各类优秀人才吸纳和汇聚到党和国家建设中来,这是我国人才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因此,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源源不断地培养和选拔各方面高素质人才,全方位培养、引进和用好人才,尤其是优秀青年,为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奠定基础。
从党的十九大以来有关教育工作发展的新论述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教育事业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突出位置,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新形势下我国发展的新要求、新部署,成为新时代我国教育工作发展的基本遵循和努力方向。立足于对我国的现实国情和时代特征的分析,旨在支撑中国现代化进程稳步推进所实施的教育工作基本方略,已经成为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历史深刻昭示,只有尊重教育事业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才能制定科学的教育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去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