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视角下中小学教学管理的问题和对策

2022-03-18 00:03魏志超
当代教研论丛 2022年7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新课改改革

魏志超

(三亚学院 校园管理部,海南 三亚 572022)

随着我国中小学新课程改革进入新阶段,许多陈旧的教学理念、管理理念、组织形式都应该进行新的调整和突破。因此,从广义范围来说,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是整个教学改革体系中的一部分,它对教育改革的质量和效果产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中小学教学管理改革必须进一步改变过去较为单一、死板的教学管理思想及模式,积极融入素质教育和教育创新思维,形成符合当前新课改发展要求的教学质量观、人才培养观和管理职能观等,以师生发展为本构建起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提升环境,使广大中小学乃至整个社会都形成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人才培养氛围。

一、新课改视角下加强中小学教学管理的意义

1.有助于为学校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在中小学学校的教育发展中,学校的师资水平、教学能力、办学特色等多方面要素都影响着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而这些要素同样也是教学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它们一一体现在学校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之中,随着新课改的教学管理改革,这些要素也会一一得到强化。首先,教学质量的提升是学校教学管理改革的核心内容,它涵盖了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多方面内容,例如教学规划、教学控制、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创新等,如果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管理提升过程中忽略教学质量这一内容,那么学校的整个教学管理活动都将失去意义。其次,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水平是一项根本性内容,学校的师资力量和育人能力都将通过办学的特色和水平呈现。以新课改为背景促进中小学教学管理提升,有助于学校实现教师队伍、教学质量、办学特色等多方面的提升。[1]

2.有助于弥补传统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实施目标都是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教学实施环境,有效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中小学教学改革依旧将教学质量的提升作为根本目标,但不同的是新时期的教学管理同时更加关注学生个人在德智体美等多方面、多领域的素质提升,同时也对广大教师专业素养和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这有助于弥补传统教学管理模式由于发展条件的有限性而存在发展上的缺陷。例如随着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中小学学校的校舍建筑总面积不断增加、学校教学的设施配备也日趋完善。以2019年为例,全国小学体育场(馆)面积达标学校占到90.22%,数学实验仪器达标学校占94.70%,美术器材达标学校为94.97%,等等。以上方面都是传统教学管理工作比较忽视和欠缺的内容,而新阶段的教学管理改革进一步弥补了发展中的不足。[2]

3.有助于促进中小学教师群体高质量发展

教师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主要实施者,对学校的整体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对整个青少年群体的成长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新课改下的教学管理改革不仅有助于提高中小学阶段的教学效果,还有助于为广大教师群体提供更加完善的提升和成长条件,从而进一步优化我国中小学教师群体的全面发展,在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实现显著提升。首先,教学管理改革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责任感,从而为之后的有效教学打下基础。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会通过参加学校所举办的教育政策、法规、制度学习会议,理解中小学教育在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激发教师最原始的教育使命感。其次,教学管理创新有助于更新教师发展的配套资源。例如校验制、课题制、师徒制、导师制等多种制度相结合,有助于充分发挥不同教师的优势特点,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养。[3]

4.有助于促进中小学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数量的增加需要新时期的教育管理人员重新制定学校的教学管理规划,而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改革恰好有助于各地学校根据当前学生群体的发展特点,进行阶段性、针对性的教学规划,提高教学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整个中小学在校生的整体素养。首先,教学管理的变革涉及到对教学评价机制的创新和优化,这一优化策略同样也有助于更好地评判学生在参与各项教学活动的素养提升状况,从而规范学生的行为和思想道德。其次,教学管理创新有助于实现科学、有效、合理的教学行为,促进学生的全面提升。[4]

二、当前中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1.学校对加强教学管理不够重视

在当前中小学学生教育培养中,许多学校对教学管理的创新和提升不够重视,进而忽视了其在教学培养中的重要价值。许多管理人员认为中小学阶段的知识难度较低,学生思想发展还比较简单,因此认为只要制定出标准化的规章制度并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进行实施就可以实现高效的教学管理效果。殊不知,一味地约束学生行为不仅不会提高管理效率而且还有可能忽略学生心理发展因素,造成学生对教学管理的逆反心理,从而阻碍教学管理措施的实施,千篇一律的管理也使得中小学校园缺少了创新和活力。[5]

2.教学管理理念较为落后

实现教学理念的与时俱进有助于教学管理者更好地把握当前学校教学的发展方向,不断实现教育模式的更新。但从目前中小学教师所进行的教学管理实践来看,许多人受传统教学管理理念的影响较深,无法摆脱传统教学的条条框框,例如在解决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时,许多参与者仍然以经验作为判断的第一标准,并且相关教学措施的执行也缺乏统一的教学管理标准,许多人对自身所承担的教学管理职责认识不清,在国家有关基础教育改革措施的具体实践中,许多人无法在短时间内理解其核心要求,最终影响了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教育管理工作既是管理也是服务,但是许多教学管理人员只强调管理,忽视了自身服务意识的提升,不利于我国中小学教学管理的创新发展。[6]

3.中小学教师群体的教学创新素养有待提高

当前许多中小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管理工作时缺少必备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素养,尽管采用的教学管理方式较为统一,但许多内容已不适合当前新课改的发展背景,例如许多教师所采用的统一教案、统一规划、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等要求,并不适合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以及学生学习培养的个性化发展。许多中小学教师的教室后门通常会有长方形的窗口,以便学校的管理干部或教师通过窗口监督教师的教学或学生的学习行为,此类举动往往会引起广大师生的反感和抵制。因此,中小学教师应主动提高自身专业素养,采用更加不拘一格的管理方式,创新教学管理活动。

4.管理模式和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首先,在当前许多中小学学校的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资源浪费状况。很长时期内,教育经费、教学配套设施的短缺一直是限制我国义务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学校的硬件设备和教学条件已大大提升,但许多资源的投入由于前期调研不够充分,造成资源投入过量或硬件设备的引入与学校自身发展状况不够匹配,影响了学校教育管理质量的提升。例如,许多乡村地区的中小学,很多师生并不具备计算机教学的能力和需求,但学校盲目引入智能化教学设备,造成许多教育设备的闲置,产生资源浪费。其次,许多学校在教学管理的机构设置、人员管理等方面也存在人员管理混乱、管理效益低下、管理机构冗杂等问题。[7]

三、新课改视角下中小学教学管理创新策略

1.构建高素质教师群体,提高管理时效性

首先,学校应重视教师素养的提升对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要充分根据当前教师群体在管理素养、教学创新方面的发展现状,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教育活动,要将广大教师从比较繁琐、单调的教学管理模式中解放出来,开拓其教学管理视野,创新教学管理理念,掌握更加先进的教学管理技术和方法,用最为先进的管理理念提高教学管理的时效性。其次,要加强教师间的沟通与合作,可以利用研讨会、培训讲座,为广大教职人员提供分享经验、头脑风暴的途径和机会,更好地发挥出教育管理人员所具有的创造性价值。[8]

2.创新教学管理理念,提高管理科学性

科学管理理念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通过教学管理人员不断进行管理创新和实践探索后逐步形成的,它需要对以往学校管理活动进行抽象性、全面性的概括和总结,结合对学校教学管理的系统性认识发挥其指导性作用。首先,管理者要从科学理性的角度把握中小学教学管理的本质规律,从宏观角度制定出管理创新的最终目标,其次,要在管理实践过程中不断搜集有关教学管理变革的信息并进行定量化的描述,同时要根据所搜集到的反馈信息不断修正教学管理系统。最后,要重点关注人文思想方面的内容,“人”永远是教学管理创新的首要要素,学校要将“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贯穿到管理创新的各个环节,促进广大师生的身心发展。[9]

3.形成多元评价体系,保障教学有效性

构建起更加完善的教学评估机制有助于教学管理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因此学校管理者应从宏观的角度对中小学教学管理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充分考量,全面、客观地分析各教学管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更好地保护师生群体参与教学管理活动的积极性。首先,教学评估人员要积极发挥评价主体的优势,充分借鉴国内外教育管理改革的先进经验,不断依据学校的发展现状和创新规划调整教学评价的方式和指标,完善原有教学管理评价体系。其次,要形成更为通畅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教学管理人员要能够及时搜集广大师生群体对当前课程改革和教学管理变革的意见和想法,为之后教学管理的实施提供参考。[10]

四、结语

多年的教育教学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不断顺应教学的发展潮流,紧随时代步伐,才能够实现更为有效的基础教学发展。这要求新时期的基础教育工作者们要进一步将教学管理的制度与内容相结合,始终以师生的发展为本,保持教学管理改革的人性化特点,不断创新教学评价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使教育者们努力进取,更加以新课改的标准要求自己,制定出符合自身院校发展特点的教学管理措施,促进教学管理体系的科学、健康、稳定性发展,促进未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机制。此外,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离不开学校、教师、学生、家庭任何一方的配合和参与,因此要形成多方参与的教学管理系统,为实现素质教育目标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新课改改革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