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血通注射液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22-03-18 08:58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3期
关键词:脂联素动脉血注射液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导致下肢动脉狭窄、闭塞,从而引起肢体慢性贫血等症状,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及健康。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导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生率呈上升趋势[1]。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2]: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生与吸烟、糖尿病、高血压及高凝状态有关,临床多表现为疲劳及酸痛,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及健康。前列地尔注射液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常用的治疗药物,由于脂微球的包裹,使得药物不易失活,具有易于分布到受损血管部位的靶向特性,从而发挥血管扩张、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3]。但是,前列地尔注射液停药后复发率较高,对于严重心衰、既往有胃溃疡及青光眼等人群不易用药。疏血通注射液属于中药复方制剂,主要由胫骨膜分离与低温提取的水蛭、地龙等组成,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黏稠度。因此,本研究以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为对象,探讨疏血通注射液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6月—2020年1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118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男34例,女25例,年龄41~75岁,平均(64.29±5.61)岁;病程1~6年,平均(3.23±0.69)年;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8~27 kg/m2,平均(22.49±2.35)kg/m2;合并症:高血压6例,高脂血症3例,冠心病4例;观察组59例,男32例,女27例,年龄42~76岁,平均(64.52±5.67)岁;病程1~7年,平均(3.32±0.71)年;BMI 17~28 kg/m2,平均(22.52±2.41)kg/m2;合并症:高血压4例,高脂血症4例,冠心病5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均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签署同意书。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疗指南》[4]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标准;(2)均经彩色超声、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等影像学检查确诊;(3)符合前列地尔注射液及疏血通注射液药物适应证,均无药物过敏史;(4)具有完整的基线及随访资料。排除标准:(1)精神异常、伴有严重肢体感染或传染性疾病者;(2)合并恶性肿瘤、严重肝肾功能异常或伴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者。

1.3 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完善有关检查,常规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包括:西药降压、调节血脂、合理饮食及肢体保暖等[5]。对照组: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每次取前列地尔注射液(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4387,规格:100 μg)10 μg混合250 mL浓度为0.9%氯化钠溶液中,静滴,连续治疗4周(1个疗程)。观察组: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每次取疏血通注射液(牡丹江友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Z20010100,规格:每支装2 mL)6 mL混合250 mL浓度为0.9%氯化钠溶液中,静滴,每天1次,连续治疗4周(1个疗程),两组疗程后均进行6个月随访。

1.4 观察指标

(1)肢体循环评分、肱踝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6]。两组治疗前、治疗后4周采用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疗效标准分别从皮肤温度、疼痛进行评估,每项总分4分,分值越高,效果越佳;两组治疗前、治疗后4周先测定两侧肱动脉收缩期血压,然后测定同侧胫后动脉、足背动脉收缩压,完成ABI水平测定;(2)血流动力学水平。两组治疗前、治疗后4周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患者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电泳及纤维蛋白原水平;(3)脂联素水平、总动脉血流量情况。血清脂联素:清晨取3 mL患者空腹静脉血,以3 000 r/min离心取上层清液,进行血清分离,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日立7600型)通过ELISA方法进行检测,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治疗前后总动脉血流量。(4)不良反应及终点事件。记录两组用药期间肝肾异常、恶心呕吐、血压波动发生率;记录两组随访期间进入Ⅳ期、截肢发生率。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4.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肢体循环评分、ABI比较

两组治疗前肢体循环及A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4周肢体循环及A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后周肢体循环、皮肤温度、疼痛评分和A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肢体循环评分、ABI比较(分, ±s)

表1 两组肢体循环评分、ABI比较(分, ±s)

组别 肢体循环 皮肤温度 疼痛 ABI观察组(n=59) 治疗前 1.93±0.64 2.01±0.69 1.83±0.71 1.89±0.85治疗后4周 3.21±0.69 3.32±0.76 3.27±0.77 3.36±0.78 t值 6.325 9.192 7.437 7.311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对照组(n=59) 治疗前 1.95±0.66 2.05±0.73 1.86±0.72 1.92±0.87治疗后4周 2.58±0.68 2.63±0.74 2.53±0.75 2.63±0.74 t值 7.671 8.434 7.115 6.093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t观察组vs.对照组值 9.131 7.532 8.487 8.912 P观察组vs.对照组值 0.000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血流动力学比较

两组治疗前血流动力学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4周血流动力学各指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4周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电泳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流动力学比较(±s)

表2 两组血流动力学比较(±s)

组别 全血高切黏度(mp·s)血浆黏度(mp·s)红细胞沉降率(mm/h)红细胞电泳(s)纤维蛋白原(g/L)观察组(n=59) 治疗前 5.83±0.61 1.98±0.24 24.59±3.51 347.38±23.52 10.61±2.14治疗后4周 4.57±0.51 1.46±0.18 18.41±2.79 294.59±18.67 7.26±1.96 t值 5.491 5.634 6.291 19.323 14.221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对照组(n=59) 治疗前 5.82±0.60 2.00±0.26 24.61±3.53 350.31±24.78 10.62±2.16治疗后4周 4.98±0.56 1.73±0.22 22.17±2.82 321.62±22.15 8.78±2.05 t值 7.121 7.093 8.534 9.512 10.482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t观察组vs.对照组值 4.158 7.463 6.229 6.391 7.224 P观察组vs.对照组值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3 两组脂联素水平、总动脉血流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脂联素水平、总动脉血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脂联素水平、总动脉血流量水平均有所升高,观察组脂联素水平、总动脉血流量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脂联素水平、总动脉血流量比较(±s)

表3 两组脂联素水平、总动脉血流量比较(±s)

组别 时间 脂联素(mg/L) 总动脉血流量(mm/L)观察组(n=59) 治疗前 7.03±0.33 227.12±17.64治疗后4周 9.81±0.21 300.22±11.64对照组(n=59) 治疗前 7.05±0.47 224.15±15.02治疗后4周 8.17±0.13 275.26±11.17 t值 6.821 7.043 8.568 P值 0.000 0.000 0.000 t观察组vs.对照组值(治疗后4周) 5.391 7.474 6.234 P观察组vs.对照组值(治疗后4周) 0.000 0.000 0.000

2.4 两组不良反应及终点事件比较

两组用药期间肝肾异常、恶心呕吐、血压波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随访期间进入Ⅳ期、截肢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及终点事件比较 [例(%)]

3 讨论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较常见的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由外周血管持续扩张、动脉粥样硬化和继发血栓形成组成。当疾病发展到晚期时出现的严重静息痛使四肢处于严重的疾病状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下肢动脉出现粥样硬化的发生涉及环境、代谢、基因等多个因素,能引起患者间歇性跛行、静息痛、肢端溃疡,严重者将会引起肢体坏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目前,临床上对于下肢动脉出现粥样硬化研究相对较多,但是其机制尚未阐明,认为其机制较为复杂,脂质代谢紊乱、慢性炎症、平滑肌细胞异常增殖、氧化应激及血流动力改变均能参与其中。既往研究表明[7]:下肢动脉出现粥样硬化斑块、血液供给不足,肢体出现缺氧、缺血性坏死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主要原因。手术治疗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常用治疗方法,虽然能改善患者症状,但是手术创伤较大、病死率较高,不利于患者恢复[8]。而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部分患者停药后复发率较高,远期预后较差。近年来,疏血通注射液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9]。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周肢体循环、皮肤温度、疼痛和A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疏血通注射液有助于提高患者肢体循环踝指数,改善患者症状,利于患者恢复。疏血通注射液属于临床上常用的中药复方制剂,药物由水蛭、地龙组成[10]。方药中,水蛭具有破血通经、逐瘀消癥功效;地龙则具有清热、平肝、定喘及通络功效;诸药共奏,能发挥活血化瘀、通经活络功效。现代药理结果表明[11]:疏血通注射液主要由经过膜分离与低温提取的水蛭与地龙制成,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能抑制血小板聚集、血小板结合,有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4周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电泳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疏血通注射液有助于改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有助于改善患者症状,获得良好的效果。血瘀主要是指各种因素引起的局部血流淤滞,是导致血液停止工作,进而引起相关疾病的主要原因。因此,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主要以活血化瘀为主。本研究中,经治疗后两组脂联素水平、总动脉血流量水平均有所升高,观察组脂联素水平、总动脉血流量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有效提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及总动脉血流量。既往研究[12]表明:疏血通注射液是由于下肢动脉内膜增厚、管腔下肢或闭塞引起的病变肢体血液供应不足,导致下肢皮温降低、疼痛,甚至出现溃疡或坏死的临床慢性疾病。而疏血通注射液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安全性较高,能获得良好的治疗预后。本研究中,两组用药期间肝肾异常、恶心呕吐、血压波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随访期间进入Ⅳ期、截肢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疏血通注射液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终点事件发生率。

综上所述,疏血通注射液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有助于提高患者肢体循环肱踝指数,改善血流动力学水平,能有效提高脂联素水平、颈动脉血流量,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能降低终点事件发生率。

猜你喜欢
脂联素动脉血注射液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勘误声明
脂联素在骨代谢中的研究进展
鱼腥草注射液在养猪生产中的妙用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tocol for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Trial Version 7)
NIPPV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对慢阻肺合并慢性呼衰患者肺功能以及动脉血气的临床效果分析
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为什么要抽动脉血
脂联素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