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维凯毛思羽
(1.黑龙江多宝山铜业股份有限公司;2.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排土场作为矿山开采过程中各种废石料、风化岩土以及各种混合岩土集中排放的松散堆积体,强度较低[1-2],如果随意堆排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在雨水、地震等自然因素的作用下[3-4],整体强度会进一步降低,可能会导致边坡失稳。有不少学者从排土场堆排工艺的角度进行稳定性分析,孙书伟等[5]分析了覆盖式排土和压坡式排土方式下排土场的失稳机理,得出正向堆置的压坡式排土场模型稳定性最优;王培武[6]从实例的角度出发,分析压坡脚式、覆盖式及其二者组合的3 种堆排方式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保证排土场边坡稳定的前提下,研究强度较低的混合物料在排土场中的堆排方式十分必要。本研究以紫金山金铜矿北口排土场作为研究区域,分析不同物料混合堆排方式下边坡稳定性的变化情况,为物料混合堆排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以紫金山金铜矿北口排土场为研究对象,紫金山露采场所在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多雨,年平均降雨量为1 676.6 mm,最大年降雨量为2 502.1 mm,最长连续降雨天数为31 d,总降雨量为440.3 mm,日最大降雨量为242 mm,20 a 一遇的24 h 最大降雨量为216 mm,20 a 一遇的1 h 最大降雨量为86 mm。每年3—6 月为雨季,约占全年降雨量的60%;8—9月为台风季节,约占全年降雨量的14.8%。
紫金山排土场台阶堆置高度为30 m,单台阶坡面角为34°,总体边坡角不超过23°。现有排土场的堆高为+850 m,设计加高堆置高度为60 m,可堆排容积为2 987.48 万m3,排土场设计等为一级排土场,按照一级排土场进行安全管理。本次物料堆排设计方案均在加高区域,即850~910 m 台阶处进行,可堆排容积有限,在保证边坡稳定的情况下必须合理规划物料的堆排方式。
紫金山金铜矿北口排土场本次需要堆排的2 种主要物料分别是碎石土料和废土,两者的强度参数见表1。从表1 中可以看出废土的强度参数较低,从图1 可以看出,直接堆排废土料自然工况下安全系数是0.816,并不能满足稳定性要求,考虑到排土场上部加高区域需要和采场良好过渡,堆排的实际容积有限,故需要合理规划混合料的堆排方式,才能保证在稳定的基础上,最大化利用排土场剩余堆排容积。
?
堆排的2种物料都属于非饱和土,降雨入渗作用对土体的强度会造成很大影响,进而影响整体边坡的稳定性。本次研究也将考虑降雨条件下排土场边坡的稳定性。通过压力板实验以及Van-Genuchten模型得到碎石土料和废土的水土特征曲线以及渗透系数曲线见图2、图3。
物料堆排的过程中要考虑到物料的自然安息角,物料堆排坡面处应选用强度较高的物料才能保证边坡的稳定。碎石土料与废土的自然安息角约为34°,堆排前端需预留一部分强度较高的物料(以下成为保护层)。遵循堆排方便的原则,将本次堆排的物料中的碎石土料作为保护层物料,按照物料自然安息角的坡度堆排,按矿区原堆排设计概况,设计以下3 种堆排方案进行稳定性分析比较,台阶堆高为30 m,坡面角为34°。
(1)方案1。竖直方向上先铺高度为5 m的废土,再铺碎石土料,见图4。
(2)方案2。水平方向上碎石土料与废土间隔排放,竖直方向上2种物料不错开,见图5。
(3)方案3。水平方向上碎石土料与废土间隔排放,竖直方向上2种物料错开间隔排放,见图6。
其中,方案1的堆排最容易,不用考虑堆排顺序,是较常见的堆排方式;针对方案2和方案3,参考紫金山原排土场的堆排经验,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碎石土料与废土间隔宽度均设计为5 m,保护层物料为强度较高的碎石土料,保护层厚度分别设计为15,20,25及30 m。
根据设计的3 种堆排方案,分别用Geo-Studio 软件计算各方案在自然条件和降雨条件下的边坡稳定性情况,选用的分析方法是Morgenstern-price。降雨条件下雨水按当地日最大降雨量来计算,降雨强度恒定为242 mm/d,设计降雨持续5 d。
方案一稳定性计算结果见图7,可以得出,边坡在自然条件下其安全系数高于降雨条件下;从降雨条件孔隙水压力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由于废土的渗透系数小,孔隙水压力在废土处集中,这进一步降低了物料的力学参数,导致滑移面更倾向于从废土处滑出,滑移面在碎石土料与废土交界处出现明显转折,说明这种堆排方式使得边坡更容易出现滑坡安全事故。
方案二稳定性计算结果见图8,可以看出,自然条件下其安全系数高于降雨条件下的安全系数;随着保护层厚度的增加,边坡安全系数上升,边坡稳定性提高;其中降雨条件下,孔隙水压力集中在废土处,当保护层厚度在25 m 以内时,边坡滑面还会倾向于从废土处滑出,安全系数较低,而当保护层厚度达到30 m 时,废土层远离斜坡面,滑面很难沿着废土层滑出,因此,边坡稳定性明显增加。
方案三稳定性计算结果见图9,可以得出:自然条件下其安全系数高于降雨条件下;随着保护层厚度增加,其安全系数不断增加;在降雨条件下,孔隙水压力也是集中在废土层。但不同处在于当保护层厚度达到25 m 时,边坡安全系数就已经明显提高了。
由以上稳定性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方案一废土层会导致边坡滑移面更易于滑出,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较大,故不推荐使用这种堆排方案。主要比较方案二和方案三的稳定性结果,见图10。可以得出:各方案降雨条件下的安全系数均要小于自然条件下的安全系数,说明降雨会降低排土场边坡的稳定性;当保护层厚度在20 m以内时,2种方案的安全系数都比较小,总体相差不大;当保护层厚度在30 m时,2种方案的安全系数都较高,边坡都趋于稳定;当保护层厚度在25 m 左右时,方案三的安全系数明显高于方案二的安全系数。
针对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较高的几种方案,从废土堆排量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各方案的优劣,得出各方案剖面中废土堆排面积占比,见表2,可以得出:当保护层厚度为30 m 时,方案三的堆排面积略小于方案二;当选用方案三保护层厚度为25 m 时,其废土可堆排的面积要大于其他2种方案,但这种堆排方案对堆排工艺的要求较高,必须保证竖直方向上2种堆排物料的错开排放。
?
(1)选用水平方向间隔堆排的方式,随着保护层厚度的增大,边坡稳定性系数越来越高,在矿山堆排物料中有强度很低的物料时,可以考虑这种堆排方式。
(2)水平方向上间隔堆排的前提下,竖直方向上2 种物料进一步错开间隔堆排,可以进一步提升安全系数;在保证稳定性的前提下,能进一步减少保护层的厚度,增大废土堆排量,但同时施工技术要求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