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科院“企业成本”调研“大宗商品价格变化对成本的影响”专题组
内容提要:2021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成为导致2021年企业成本上升的重要原因。为有效厘清大宗商品价格变化对实体经济企业的影响,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企业成本”大型调研成立“大宗商品价格变化对成本的影响”专题组,对大宗商品价格变化导致的能源、机电、消费品、汽车、建材企业成本传导效应和企业负担的分担原则进行调研分析。调研发现,大宗商品价格变化明显加大了原材料成本的上涨压力;部分产品价格机制的改革滞后效果被放大,进一步扭曲了成本压力和负担;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原有成本负担结构被扭曲;企业的库存成本和长约协议的占比明显提高,资金占用压力加大。文章在分析调研企业应对大宗商品价格变动的举措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发挥政府与市场合力,协同化解风险的相关建议。
2021年上半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大幅上涨。截至2021年10月底,CRB现货综合指数报623.42,较2020年同期上行36.76%,原油、铁矿石、动力煤、铜、焦炭等涨幅均超过60%;大豆、玉米等全球主要农产品价格也出现猛涨,创近年来新高。本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全球经济复苏、供需关系短期失衡,以及金融市场投机炒作等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给全球和中国经济运行带来较大不确定性,也给相关企业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
1.煤电企业受大宗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受煤炭价格上涨因素的推动,煤炭成本在煤电企业主营业务成本中的占比进一步提高,2020年的煤炭成本占比约为71%,而2021年则相应上升到84%。煤炭价格的上涨与煤电企业的生产成本上涨关联度极高,是煤电企业生产经营的最大成本压力。调研同时发现,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电价市场化改革未能充分减少企业亏损。
第一,煤炭价格快速上涨形成了企业最大的成本压力。2021年3月份以来,煤价持续上涨,处于频繁波动状态。10月上旬,由于进入冬储煤关键时期,下游电厂及供暖企业加大采购力度,各矿地销资源以及市场资源进一步紧缺,煤炭价格快速冲高。10月下旬,稳价政策再度增强,陕西、内蒙古地区国有煤矿陆续带头下调煤价100元/吨,部分煤企外购煤炭价格下调近400元/吨。但与此同时,多个发电企业原有低价煤源渠道为保障新签四季度合同兑现率,对原与发电企业签订的年度长协合同暂时停供,进一步提高了部分发电企业的煤价成本。根据调研企业的反馈,按代表性企业的平均值计算,2021年1-10月份,发电企业含税入厂标煤平均单价约为913元/吨,同比升高354元/吨,涨幅63%。
第二,企业库存增加带来了较大的资金占用成本。从数量上看,截至2021年10月底,参与调研的煤电企业的煤炭库存量相较于2020年同期都有所降低,平均降低幅度约为15%左右,但受到煤炭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库存总额较2020年同期增长130%。如此巨额的库存增长,将导致企业的资金被大规模占用,从而形成较为沉重的资金成本,并加重融资负担。在持续亏损的局面下,企业信用评级将面临降级风险,后续融资将更加困难,融资成本也将进一步增加。
综合来看,在不考虑环境保护等投入和成本的前提下,仅考虑煤炭等成本的上涨因素,参与调研的煤电企业2021年1-10月的生产经营总体处于亏损状态,利润率约为-10%。根据调研企业的相关反馈,在进入到9月后,煤电企业基本上处于每发1度电就亏损1度电(售价)的情况,亟须进一步引导煤炭价格走低。
2.天然气供应企业受大宗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我国的天然气供应主要由管道天然气和进口液化天然气(LNG)组成。在调研企业中,国产资源占比约为45%,进口LNG资源占比约为55%,并按照长约、现货两个协议类型执行。其中,长约采购价与日本海关原油综合价格(JCC)挂钩,现货采购价和东北亚现货LNG价格指数(JKM)挂钩。从趋势上看,随着国家能源结构持续调整,国内天然气需求快速增加,但国产资源增量远小于国内消费增量,国内天然气市场对外依存度持续升高。大宗商品价格提升对天然气供应企业影响表现在:
第一,企业原料采购成本明显增加,进口LNG价格显著倒挂。从参与调研的企业数据看,2021年1-10月,国产管道气采购成本的平均价格为1.56元/立方米(含税),较2020年增加约0.11元/立方米;受国际LNG现货价格大幅攀升的影响,进口LNG采购成本的平均价格为2.8元/立方米(含税),较2020年增加约0.7元/立方米,天然气供应企业进口LNG资源的采购成本大幅增加。2021年1-10月,现货LNG价格为11.09美元/百万英热单位,较2020年同期增加7.12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增幅为159%。表1汇总了参与调研的天然气供应企业材料成本情况:
表1 2021年1-10月现货LNG采购成本表
第二,商品售价有所提高,企业积极调整气源结构。从商品售价看,2021年1-10月管道气的销售平均价格为2.19元/立方米,比2020年同期增加0.16元/立方米,涨幅为7.9%,略高于采购价格的涨幅7.6%;LNG的销售平均价格为4060元/吨,比2020年同期增加1288元/吨,涨幅为46.5%,明显高于长约价格的33.3%的涨幅,但低于现货价格159%的涨幅。经过上述结构调整,2021年1-10月购销环节利润为-29.8亿元,每立方米综合亏损0.07元,其中管道气利润为-38.2亿元,每立方米亏损0.12元;LNG利润为8.4亿元,每吨盈利为153元(主要是长约采购的影响)。
此外,天然气库存显著增加,资金成本明显提高。由此而带来的直接资金成本为2.8亿元(按1年期的LPR利率进行折算),而2020年同期的直接资金成本只有1.1亿元,仅此一项资金成本就提高155%。总体上看,受到国际现货LNG价格大幅攀升的影响,而国内天然气价格传导机制尚未完善,因此无法实现顺价销售,天然气经营面临由盈利转入巨额亏损的风险。
3.炼油企业受大宗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炼油企业是我国成品油和化工材料等能源产品的供给主体,其生产成本受到原油、石脑油、煤炭和天然气的多重影响。根据调研企业的情况反映,成本压力和经营风险如下:
第一,主要原材料价格均有明显上涨,企业成本压力显著增加。调研企业反映,累计增加原材料等成本约109.3亿元,其中原油成本上升约38%,石脑油成本上升约77%。2021年1-10月份调研企业采购原油平均价格为3293元/吨,比上年同期2388元/吨高905元/吨,上升约38%,按照加工原油937万吨测算,增加成本75.04亿元。2021年1-10月份石脑油平均价格4386元/吨,比上年同期2479元/吨高1907元/吨,提高约77%,按照消耗裂解料185.18万吨,增加成本31.25亿元。此外,还有煤炭、天然气、液氮、原盐等其他成本也都有显著上升。
第二,炼油企业作为上游企业,市场价格机制传导顺畅,成本转移能力强。2021年1-10月份,炼油产品均价5258元/吨,比上年同期3995元/吨高1263元/吨,涨幅为32%。按照1-10月份商品量935万吨测算,增加收入104.39亿元。化工产品平均价格7930元/吨,比上年同期5417元/吨高2513元/吨,涨幅为46%。按照商品量286万吨测算,增加收入63.60亿元。以上合计同比增加收入167.99亿元。
此外,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对企业成本和生产经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加工费用的大幅度上升等方面。煤炭、天然气价格大幅上升,2021年1-10月份调研的相关炼油企业吨油完全费用、吨化工产品完全费用分别比上年同期上涨11.76元和171.01元,炼化企业与国际同类企业的竞争能力减弱。
4.光伏发电企业受大宗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大宗商品价格对光伏发电企业的影响主要是在建设投资端,由于材料成本的快速上升将会导致光伏发电成本的实际提高,进而导致电站的投资收益下降甚至是亏损,导致光伏投资减缓。
从成本分析,多晶硅、有色金属等原材料价格快速上升。根据调研的光伏发电企业的相关情况,多晶硅、有色金属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明显。多晶硅是光伏发电企业的重要原材料,在材料成本中占有相当的比重。2021年以来,多晶硅产品价格明显上涨,给光伏产业的投资和企业生产经营带来显著压力。2021年初,多晶硅的价格为63527元/吨,而2021年11月12日多晶硅的价格上涨至179604元/吨,涨幅高达182.7%;2021年年初,我国阴极铜的价格为58050元/吨,而2021年11月12日阴极铜的价格为70750元/吨,上涨21.9%。
调研中发现,光伏发电企业还面临土地税收和能源补贴等方面的资金成本压力。一是光伏发电企业土地使用税政策执行不连贯成为新的成本压力;二是新能源补贴不能及时到位导致企业资金负担沉重。被调研的企业指出,发电企业在进入国家补助目录之后,补贴资金普遍延期2年到账。财政部根据补贴资金的整体预算,要求电网企业及时将补贴资金按拨付顺序分批分次下拨至各发电企业,然而调研的光伏发电企业整体新能源电价补贴(包含未纳入补贴目录的项目)的累计兑付结算比例仅为25%左右。
2021年1月至今,机电企业受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影响成本迅速上升。调研企业普遍反映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直接或间接导致原材料等生产成本全面大幅上涨是企业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虽然订单或销售额较2020年有所提升并基本恢复到2019年的订单水平,但企业利润率反而有所下降。调研企业同时表示,2021年10月和11月大宗商品价格已经有所回落,政府的物价调控措施显现实效,企业经营环境不断转好,企业生产经营前景较为乐观。
机电企业普遍反映大宗商品价格变化导致原材料等各项生产资料成本上升是导致企业成本2021年快速上升的最主要因素。调研机电企业总成本中,原材料成本约占总成本50%-80%,上涨幅度在10%-30%左右;人工成本约占总成本10%-25%,上涨幅度在8%-10%左右,原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上升是企业成本上升的主要推动因素。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导致的生产成本增加是机电企业成本增加的最重要因素,其他重要影响因素还包括关键零部件成本上升、存货成本上升、运输成本上升等。
一是大宗商品价格上升直接推高机电企业主要原材料成本。企业生产需要用到的主要原材料包括钢材、橡胶、铜、铝、锌、锡、玻璃等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直接推高企业生产成本。机电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中游和下游,议价能力相对较弱,多数企业被动承受上游企业价格转移。部分制成品如螺纹钢、精铜等价格上涨直接向下传导给机电企业,如矽钢片价格从5600元/吨最高上涨至8300元/吨,大幅提升了企业成本。企业能否将价格变动顺利转嫁由企业所处的产业链位置、企业在行业中的重要程度共同决定,部分话语权相对较弱的企业即使能将原材料成本上涨压力传递给下游,也需要至少2-3个月周期①2-3个月周期一般默认为现有较低价格库存材料消化周期,即默认为较为合适的加价周期。。
二是大宗商品价格上升间接提高机电企业辅料成本。某国有机械公司反映,受大宗材料涨价影响,公司材料采购成本大幅上涨,油漆材料价格达到5800元/吨,涨幅约5%,其他设备部件、工具、配件类均有不同程度的涨价,涨价幅度在0.5%-3%之间。调研企业普遍反映辅料价格有所提升,涨幅一般在5%-20%之间(如表2所示)。
表2 某仪器仪表公司辅料价格变化情况
中国消费品制造企业约占工业企业总数的四分之一,包括食品、饮料、造纸、家电、家具、服装等40多个门类,总产值约占我国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之一。消费品企业大多处于产业链的下游,对市场具有极高的依赖性,其商品价格变动对于居民生活的获得感影响很大。对于原材料成本占到企业总成本50%以上的消费品企业来说,对大宗商品价格变动的敏感度高,企业普遍感受到的成本压力较大。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推高企业生产成本。调研统计显示,近九成企业认为大宗材料价格上涨是企业成本上涨的主要原因。以某省服装加工企业为例,其原材料价格上涨趋势显著,甚至达到“一天一个价”,棉纱价格在2021年9月30日为26700元/吨,10月31日价格在30033元/吨,上涨12.48%,同比上涨54.02%(2020年10月31日19499/吨);腈纶价格从2021年初32000元/吨,在90天内最高涨到了38000元/吨;11月初,该原材料采购价格是40000元/吨。原材料价格上涨压缩产品利润空间。调研数据显示,消费品行业原材料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结构的60%以上,油脂行业原材料成本占企业总成本比重更是达到90%以上,原材料价格上涨对消费品生产行业冲击较大(如表3所示)。
表3 某省服装企业原材料成本变化情况
完全竞争行业向供应链下游价格传导的路径不畅。不同类型的企业,由于其商品价格黏性不同,向供应链下游传导价格上涨压力的畅通程度是不同的。在纺织行业,企业出于维持老客户的需要,需要尽可能地控制产品价格涨幅,通过拉动消费来稀释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导致原材料价格的涨幅无法有效传导至产品销售终端,产品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外贸型纺织服装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国外大型零售商订单数占企业订单总数的70%以上。这类企业产品技术含量较低,企业替代性较大,产品价格上涨会导致订单纷纷向东南亚国家转移,其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向下游传导的边界值为5%。此外,外贸型企业产品以出口为主,通常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方式,公司与国外客户一般提前两至三个月签订订单,生产周期约为30-40天,接单时就已锁定销售价格。在这种背景下,一方面原材料价格上涨不断压缩加工企业的利润,另一方面则是成本的上涨并不能完全传导至下游客户,原材料价格压力只能在企业内部消化。以家电企业为代表的终端消费品企业,参与国内外竞争激烈,在市场上话语权较弱,价格较难向下游转嫁,通常只能通过优化产品结构、调整销售政策等方式转嫁成本压力维持利润。
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导致汽车行业盈利能力下降,企业生产经营承压。在此过程中,产业链中的中小企业由于缺乏产品定价权,难以向产业链两端转嫁成本上涨压力,面临更大的经营风险。
钢、铝等金属涨价冲击汽车产业链,铜与钴价格上涨推高新能源汽车成本。汽车底盘、发动机和车轮的制造需要大量钢材,再加上随着全铝发动机、车用高强度钢、全铝车身等先进技术的逐步普及,钢与铝已成为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不可或缺的原材料。一般来说,一辆汽车平均所需钢材约为3吨左右,铝材数十公斤。
2021年以来,钢和铝的价格已经到达或者正在接近历史高点,截至2021年10月,国内铝、阴极铜、钢材价格相较年初分别上涨48.9%、21.5%、26.7%,给汽车产业链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同时,2021年以来,橡胶价格持续大幅上涨,也不利于轮胎价格的稳定。据咨询公司Wood Mackenzie Ltd.的数据显示,由于电动汽车内部的布线量更大,其对铜的消耗量是传统汽车的近3.5倍,因此,2021年以来铜价的持续上涨,同样增加了新能源汽车的成本。另外,截至2021年11月1日,动力电池原材料金属钴的国内价格已从2020年4月每吨不到24万元,上涨至每吨超过40万元,涨幅超过66%,势必带动电池价格上升,推高新能源汽车生产成本(如图1所示)。
图1 2020年以来汽车主要原材料价格走势
汽车及零部件企业成本持续提升,盈利能力却被压缩。浙江某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表示,原材料价格持续飙升的直接后果就是,汽车零部件生产成本较2020年同期上升超过10%,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部分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利润与产量甚至出现倒挂现象,即产量越高利润反而越低。再加上受2021年以来海运与陆运费用上升以及芯片短缺问题影响,一些汽车零部件生产商的部分产品已经处于零利润甚至亏本状态。不过,拥有领先技术的企业由于具备产品定价权,可以向产业链其他环节转嫁成本,大宗商品涨价对其造成的冲击较小。例如,在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中,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部分企业,不仅能生产供新能源汽车使用的“三合一”电驱系统、永磁同步电机的高速轴承等技术含量较高的零部件,其产品价格还较同类进口品更低,因此其生产的产品不可替代性较高,从而可以通过转嫁成本的方式实现稳定收益。
大宗商品价格提高带动原材料成本上涨,建材企业利润下滑明显。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动了水泥、钢材、铝材、铜、沥青、涂料、砂石、砂浆、玻璃等材料价格持续走高,进而推高了建材行业成本,并导致建材企业利润水平大幅下降。江苏某建材生产企业表示,其向铝厂采购原材料的定价方式为铝锭期货价格加上加工费,如果铝锭期货价格上涨7%,企业原材料价格的涨幅会更高,达到20%左右。对此,企业可以通过提高建材价格对冲增加的成本,但产品涨价幅度不会超过10%,否则就会面临订单大量流失的风险。因此,另外10%的成本上升压力需要企业自行消化,这导致建材生产企业的利润明显下滑。实际上,在2021年十一假期后,已有多家水泥、玻璃、陶瓷等上市企业发布调价通知。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中小型建材生产企业的影响更大,因为其不掌握产品定价权,难以通过提高产品价格向产业链下游企业传递成本上涨压力,一旦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产品成本超过市场售价,中小型建材生产企业就会面临订单流失问题,从而导致生产经营陷入困境。浙江义乌某建筑施工企业表示,材料成本占到施工总成本的60%左右,近期钢材、水泥等建材价格的上涨,导致企业施工成本上涨了20%-30%,企业生产经营压力明显加大(如图2所示)。
图2 2020年以来水泥与玻璃市场价格大幅上涨
建材行业面对大宗商品价格变化成本大幅上升的重要原因在于,建筑行业施工合同中带有材料调差条款,但建材行业材料调价条款运行不畅,影响成本共担机制的发挥。通常情况下,建材合同中的材料调价条款多盯住各地价格部门公布的信息价,但是在市场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信息价往往低于市场实时价格,这导致调价条款的生效时间滞后、调价幅度低于实际涨幅,进而使得调价条款的效果打了折扣。同时,各地价格部门公布的多是水泥、混凝土等主要建材价格,这使得并非所有建材都有信息价,进而导致部分建材即使有调价条款也无法顺利实施。另外,对于沙子、碎石等原材料,其购买方式为工程施工地就近购买,价格则是当地市价,因此也无法运用材料调价条款,进而影响了成本共担机制的发挥。
总体上看,调研所涉及的企业在应对大宗商品价格变动上,除增强自身的产品竞争力和提升产业链竞争力外,均采取了有效调度自身资源、优化管理和提升效率等举措,以减轻大宗商品价格变动的直接冲击。
为有效应对大宗商品价格变动所带来的成本压力和经营风险,能源企业从生产效率、资源统筹、库存管理和资金运营等方面作出应对策略。具体措施有:
1.加强库存管理,综合发挥库存效应
通过适当增加库存的方法,可以有效平抑大宗商品的价格变动,平缓波动幅度,为能源企业有效调整生产和销售赢得时间。但在库存管理上,不同能源企业的原料市场特点不同,企业的资金承受力不同,表现出来的库存策略也不同。胜利油田通过强化预付款采购降本优势,提前锁定资源,实现价值采购最大化。2021年1-10月,胜利油田与阳泉、晋城、潞安等三家国有煤企实施深化战略合作,加大预付款采购煤炭的力度,共采购煤炭95.06万吨,实现降本收益805.68万元。齐鲁石化按照冬煤夏储要求,积极采取措施,落实煤炭保供降本。主要措施包括:一是适时扩建煤场容量至20万吨,使储煤量可以保障生产45天左右;二是冬煤夏储提库存,在装置检修期间提前布局组织煤炭进厂,库存由7月底的9.48万吨涨至9月末的22.83万吨,累计涨库13.35万吨,节约采购金额13156.8万元。
2.利用市场交易机制,做好套期保值业务
能源类大宗商品的原材料多数具有标准化的期货产品和期货交易市场,可以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以有效规避价格波动风险或降低风险程度。在调研中,调研企业普遍都开展了上述业务,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中石化天然气分公司表示,该公司积极开展了套期保值操作,提前锁定采购成本。在操作中,紧盯国际原油和现货LNG价格走势,把握市场回调机会开展中长约、现货LNG趋势性保值,择机买入brent、JKM、TFU纸货产品,并将剩余敞口中的JKM浮动价现货、TFU浮动价现货以及中长约转为固定价,减少资源风险敞口。目前,已将采购的48船JKM浮动价现货中的20船锁定固定价,剩余28船现货LNG由JKM浮动价转为TFU浮动价,规避东北亚现货LNG价格JKM指数在冬季被“挤兑”的风险。
3.系统优化成本结构和生产安排
调研企业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压力下,都开始对自身的成本结构和生产安排进行审检,根据企业运营的具体情况来系统优化成本结构和相应的生产安排,缓冲直接的价格冲击。值得典型推荐的是齐鲁石化的操作安排:积极响应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充分发挥炼化一体化企业优势,深挖企业内部潜力,统筹优化公司燃料和制氢原料平衡。按照11月份天然气预计价存量气2.572元/方、超量气6元/方,石脑油时点价5600元/吨、净化瓦斯气2968元/吨、原料煤1800元/吨测算,净化瓦斯气制氢成本8987元/吨<存量天然气制氢成本10081元/吨<煤制氢成本15221元/吨<石脑油制氢成本16372元/吨<超量天然气制氢成本22804元/吨。根据以上测算,首先,该公司充分利用存量天然气资源,仅作为制氢原料,不再安排天然气做燃料;其次,煤制氢保持最低负荷运行,压减燃料煤用量,同时打通石脑油制氢流程,丰富制氢原料品种,弥补制氢原料缺口;最后,用部分液化气和甲烷气补燃料管网,实现公司燃料结构多元化。通过以上措施,为公司安全平稳生产提供保障。
为有效应对各项成本上升,尤其是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引起的材料成本上升所带来的压力和经营风险,机电企业从前端采购环节、中端生产环节、末端销售环节共同发力化解成本上涨危机,作好自身的应对策略。具体措施有:
1.前端采购:紧盯市场,降低原材料采购价格
一是强化资源统筹,通过大量采购、直接采购、长期协议价采购等方式降低企业采购成本。二是预付定金等方式分步锁定原材料价格。三是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相结合实现原料供应稳定。充分利用金融市场,利用大宗商品期货套期保值方式提前锁定价格,应对企业所需大宗原材料价格变动,规避价格风险冲击。四是对市场进行充分调研,预判涨价趋势,看准价格较低时机增加原材料库存。五是与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有效降低采购成本。
2.中端生产:提质增效,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一是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盘活人力资源。通过完善激励机制,加强员工培训,有效提升企业员工生产效率,通过减少业务层级、提升机械化水平等方式降低用人成本。二是企业不断提升品质提高产品议价能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强产品竞争能力和议价能力,转嫁成本上涨影响。三是积极投入研发资金尽力降低企业原材料成本。研究关键零件国产替代化,通过实施国产化替代方案降低采购资金,尽量抵消成本上涨影响。
3.末端销售:审慎灵活,做好企业风险管理
一是企业间及时协定调价条款,降低原材料成本上涨风险。合同条款灵活化,增加价格波动处理条款。企业通过适时与上下游企业重新商议价格,将部分成本敏感产品加入调价机制,以减少亏损预期。二是外贸企业紧盯国际国内市场适时调整风险策略。第一是提前判断汇率走势,通过汇率套期保值方式降低企业汇兑风险;第二是通过小批量、多批次运输尽力降低企业外贸物流成本;第三是在原材料成品上升,外贸加工产品议价能力减弱的情况下,外贸企业做好由外循环转为内外双循环的准备,进军国内市场以保障企业盈利能力。
根据调研,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助推消费品制造企业的原材料成本,给企业生产成本带来的上涨压力均在25%以上,构成了部分企业难以承受之重。为了应对成本压力,消费品企业从多个角度转嫁成本,降低企业压力。
1.通过长期协议锁定原材料价格,利用套期保值对冲风险
面对大宗商品涨价,不少实体企业选择用价格锁定或者期货工具套期保值来应对部分风险敞口。为了避免被原材料不足问题牵制,一些规模企业依靠资金优势,和上游原材料生产商或者供应商签署长期采购合同,锁定上游环节好几年的供应链。为了应对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带来的极大不确定性,企业纷纷选择在原材料价格较低时加大原材料和中间品的采购量,以平衡好存货成本与涨价成本之间的关系。部分中小企业则采取企业间联合采购,通过“抱团求生存”的方式,来节约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时的议价空间。
2.通过智能化转型实现降本增效
位于供应链下游的消费品企业大多处于完全竞争市场,原材料价格上涨难以向下游传导,解决路径一方面可以寻找原材料替代品,另一方面要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和技术进步提升资源利用率,实现降本增效,才有更多的底气应对原材料上涨带来的不稳定性。例如,家电企业普遍通过加大力度开拓新渠道、新市场,积极探索新零售,通过产品创新提高议价能力,促进销售实现较好增长;同时,持续推动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并优化产品结构,进一步增强公司的综合盈利能力。江苏省某能源公司数据显示,2021年该公司通过技术优化节约成本3000万元,为公司贡献0.5个点的毛利率。
面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汽车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发力,共同分摊成本压力。对零部件环节来说,由于目前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多为中小企业,除部分拥有高精尖产品的企业以外,多数零部件企业在与整车企业的合作过程中缺乏定价权,很多时候需要遵从整车厂的意见。因为现在国内汽车零部件多为通用型零部件,一旦零部件供应商擅自提价,整车厂不接受的话就可以中止采购合同,选择其他未涨价的供应商即可。因此,为了保持订单的稳定,汽车零部件企业多不敢轻易涨价。对于整车企业来说,在国内市场有合资、外资、自主品牌汽车同台竞争的情况下,一旦整车企业选择提高终端汽车售价,无疑会降低产品市场竞争力,进而对企业利润造成不利影响。在此背景下,整车企业也不愿意提高产品价格。受上述两方面因素影响,2021年以来,除了轮胎等相关零部件之外,国内多数汽车零部件还没有出现大面积提价,汽车整车的销售价格也较为稳定。这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共同消化了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
建材企业涨价向下游转嫁成本压力,建筑工程企业多措并举消化成本上涨压力。2021年以来,建材行业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远远超出建材生产企业的承受能力。在此情况下,一方面,建材生产企业通过自身内部挖潜,消化部分原材料涨价压力;另一方面,建材生产企业不得不提高建材价格,进而将部分成本上涨压力转嫁给下游建筑企业。对此,江苏某建设企业表示,2021年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幅度与波动幅度在历史上均是罕见的,这对企业的正常经营带来了巨大冲击。面对建材价格的持续上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迫使建筑施工企业不敢轻易涨价,而是多选择自行消化成本上涨压力。河北某建筑工程企业表示,其主要通过精细化管理、转变原材料购买策略等方式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以抵御原材料上涨的压力。具体来说,一是通过精细化管理,从企业内部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二是将原材料购买方式从集中大批量购买转为分段小批量购买,降低市场价格大幅波动的冲击;三是加强市场价格研判,通过期货价格预估现货价格波动情况,选择合适的购买时点;四是加大集采力度,通过和厂家建立集中采购合同,降低原材料成本。
在企业奋力创新经营方式、加强成本管理和开展库存管理的基础上,政府的宏观政策也应予以支撑,遵循市场规律,在关键的政策需求端予以放量,将结构性调控与局部的总量性扩张相融合,形成应对大宗商品价格变化冲击的主要政策措施和安排。
尽管能源企业已经在应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方面做出了经营调整和应对安排,且具有较好的价格转移能力,但对于发电企业和天然气供应企业而言,受到下游价格管制和成本倒挂等因素的影响,在企业自助性应对措施之外,必须在宏观政策予以支持和合理补偿,以确保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
1.通过税费改革打造公平营商环境,降低企业成本
一是加快推进成品油消费税改革。近年来,国内成品油市场化步伐加速推进,市场活力显著增强。但成品油市场化改革的“放”,与市场监管的“管”没有完全同步,部分违法违规经营的企业扰乱市场秩序、破坏公平竞争,严重冲击依法合规诚信经营的主营单位,同时产生环境污染和潜在安全隐患。为促进成品油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落实平等准入、公正监管、开放有序、诚信守法的要求,在广泛征求调研企业意见的基础上,建议加快推进成品油消费税改革,强化成品油生产、流通环节税收监管,做好成品油消费税中央、地方基于生产、流通环节的合理分配,保障零售环节征收下的销售地区的税收收入,进而激励并营造公平的成品油市场竞争环境。
二是对“垫底气”的天然气增值税留抵进行退税。为保证储气库正常运行,需在储气库中保存相当部分的天然气作为垫底气。由于垫底气在储气库运行期间无法销售,将造成垫底气对应的增值税长期留抵,大量占用企业资金。同时,由于增值税税率倒挂和前期国家价格调控等因素影响,国内天然气生产及销售企业均存在较大金额的增值税留抵。根据调研企业的反映,截至2021年9月底,中国石化境内天然气生产及销售企业增值税留抵达119亿元,严重占压企业资金。鉴于上述情况,为鼓励境内天然气勘探开发和储气库建设,减轻天然气资源对外依存度和稳定供应,建议国家对储气库垫底气增值税留抵税额以及境内天然气生产、销售企业长期增值税留抵予以退税。
三是明确企业土地使用相关税收政策。由于发电企业受煤价上涨等影响较严重,加之国家新能源电价补贴长期不到位,大额可再生能源补贴未收回,资金链承压、财务费用大幅上升,若按照租地全面积缴纳土地使用税,将进一步加重企业经营负担。国家财税部门应明确光伏企业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减免光伏发电企业城镇土地使用税,或明确按照光伏阵列基座面积计算征税,减轻企业负担。
2.创新财政支持能源企业方式,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一是国家层面设立能源资源风险勘探基金。我国能源资源总量很大,但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和成分构成条件等因素,勘探难度越来越大,勘探成本不断升高。国家每年公益性能源资源地质调查投资很少,几大国有石油公司、能源企业新区勘探投入也有限。为促进新区新领域勘探,国家应加大煤炭和油气资源风险勘查前期投入,以公益性煤炭、油气等勘探拉动商业性油气勘探。建议每年从探矿权使用费、资源税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设立国家层面风险勘探基金,对低勘探程度区能源资源勘探,以及非常规油气和致密油气勘探开发技术攻关等方面给予支持。
二是加大天然气储备库建设资金支持。储气库项目作为国家战略和民生保障项目,对冬季保供、平衡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按照国家冬季保供要求,天然气供应企业应加大天然气储备库建设,提升天然气保供能力。建议国家参照“十一五”“十二五”的原油储备支持政策,研究制定所得税返还政策,定向支持天然气供应企业建立天然气储备,同时将地下储气设施及LNG储罐项目纳入专项建设资金财政贴息的范围,并增加贴息投资比例。
三是创新光伏等新能源补贴运作方式。针对新能源补贴不到位问题,建议在加速国家财政兑付补贴欠款的同时,积极创新企业的融资工具,探索行之有效的新方式、新方法,破解新能源电价补偿拖欠难题。被调研企业提出,可以将上述补贴规模转换成由企业发行的“绿贷”或“绿债”,由商业银行给予优惠利率和债券发行上的便利,降低企业“两金”资产占用,纾解企业经营压力。
从调研的情况看,机电企业和消费品生产企业面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呈现出明显的苦乐不均的情况,建议支持政策从三个角度推进,增强企业承受成本压力的能力。
1.加大研发投入实现节能降本,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一是继续执行增值税研发加计扣除政策,鼓励企业投入研发资金,研究实现重要零部件的国产化替代方案,突破卡脖子技术,逐步减少对进口重要零部件的依赖。加快国产芯片进口替代,稳定国产芯片供应。二是充分利用财政补贴资金引导鼓励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突破,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能源和原材料利用效率,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成本。三是充分利用财政资金对制造业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进行补贴,推动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革;鼓励小微企业加入工业互联网平台,提升企业数字化生产水平,促进企业技术共享和信息共享。
2.加强金融对实体企业支持的力度,保障企业流动性
一是通过供应链、产业链金融方式增加企业的流动性。积极拓展供应链金融模式,推动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发展产业链金融模式,降低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提升金融支持企业全链条发展能力,加强对创新型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保障企业现金流水平,降低企业财务费用。二是保障小微企业融资能力。淡化消除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设置的隐形门槛,努力破除银行贷款所有制歧视障碍,通过建立融资担保分担机制,推行信用贷款、无本续贷,保障小微企业融资能力。
3.有效应对汇率变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企业树立“风险中性”理念
有效应对汇率变动,加强对外向型企业的政策支持成为当务之急。一是进一步降低专业性外汇市场的准入门槛,推动专业金融机构为外贸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外汇交易服务,使外贸企业可以借助现行掉期、期权市场来实现互换和套期保值,实现更有效率也更加平衡的汇率管理;二是推动外贸企业收汇融资便利化,为包括非信用证业务在内的外汇收汇凭证和票据等,提供更好的贸易押汇和质押融资服务;三是深化推进跨境人民币结算,鼓励进口企业用人民币支付,扩大海外银行人民币储备量,解决结算瓶颈。
汽车产业链与建材产业链存在共同的终端压力特点,即建筑企业和汽车整车企业很难将成本向项目单位和消费者转移,产业链内的成本几乎都需要在产业链内消化。从产业链内部看,标准化的原材料生产企业和小微企业是承受成本压力的主要载体,并且成本压力承受力弱、风险承受力差,是政策支持的重点。
1.推进汽车产业链调整全供应链管理方式,提高抗冲击能力
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应充分汲取此次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经验教训,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完善供应链管理方式,政策端要着力对库存资金占用等进行缓解。对于国内整车和零部件配套企业来说,不应再过度推崇低库存、零库存供应链管理方式,而是要根据市场需求、经济形势等变化适时调整供应链管理模式。尤其是在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情况下,企业唯有以合理成本保障库存备货,方能尽可能减少经营损失,甚至可以因此把握行业洗牌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
2.完善建材行业材料调价机制,发挥调价机制的成本共担效应
材料调价机制可以有效防止原材料价格波动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履行不严格、价格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因此,政策端的着力点在于进一步完善材料调价机制,发挥调价机制的成本共担效应。政府投资项目要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在编制招标文件时,明确建筑材料差价的取定方式、可调差的建筑材料种类、不同工程类型的调整周期、施工周期材料指导价的计算公式,并切实履行材料调价条款。同时,在原材料价格波动幅度加大时,各地政府部门应加强对主要建材市场行情监测力度,增加建材价格信息发布频次和预警机制,为建设各方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提供参考依据。
3.加强宏观调控力度,用“有形之手”降低原材料成本上涨冲击
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在价格调节方面的作用,降低原材料成本上涨对企业的不利影响。具体来说:一是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对煤炭、钢铁、水泥等主要工业品做出灵活安排,合理释放先进产能,不搞运动式减排;二是加强大宗商品进出口调节,适当限制出口,扩大进口,优先保障国内供给,同时,分批次、不定期、不定量地投放国家储备,稳定市场供应;三是强化对国内大宗商品期现货市场的联动监管举措,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炒作行为,引导商品价格更多回归基本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