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琴轮音演奏技法在乐曲中的表达

2022-03-18 12:16:46黄芳苏州市歌舞剧院有限公司
艺术品鉴 2022年3期
关键词:手轮扬琴演奏者

黄芳(苏州市歌舞剧院有限公司)

弹拨乐器扬琴在我国发展已经流传四百余年,由于扬琴音色具有一定的表现力,深受音乐爱好者的喜爱。扬琴可以独奏,还可以借助高音清脆、中音抒情、低音浑厚的特点,在其他音乐表现形式中伴奏。扬琴在几百年发展历程中不断吸收其他弹拨乐器的技巧和净化,从轮音、弹轮、滑音、吟音等,随着人们演奏技法的精湛,发展出滑抹音、止音、揉弦、点弦、勾弦技法等,为扬琴乐器增添了多种表现形式,丰富了扬琴的音乐表现力。

一、扬琴轮音技法的概述

(一)轮音的演奏

扬琴作为一种弹拨乐器,是演奏者借助琴竹敲击琴弦使其振动的发音原理,敲击产生的点状发音,为了使“点状”音乐转换到“线装”音乐,弹奏者应双手在交替敲击琴弦,使单音和多音之间保持音色平衡,这种技法叫做轮音技法。轮音技法包括轮竹、密轮、碎音、双竹轮等。演奏扬琴乐器时采用轮音技法可以增强扬琴的音乐色彩,增强了乐感的歌唱性,使音乐富有感染力。

(二)扬琴轮音技法分类

1.左右手单音轮

扬琴演奏过程中单音轮是最为广泛的轮音,演奏者应在同一音位上双手连续、快速敲击,左右手弹奏力度应一致,手臂带动手腕和手指来回惯性来演奏,演奏过程中手臂应自然下垂,注意演奏节奏的连续性,双手同一敲击力度保持扬琴音色稳定。弹奏单音轮时,应注意音乐的连贯性,换音时应注重衔接的紧凑,应注重旋律的需要,手臂应当保持放松,大臂带动小臂,小臂带动双手进行连续、快速敲击,认真观看曲谱,保持换音时的准确性。

2.左右手双音轮

双音轮又称和音轮,演奏技法与单音轮演奏技法相同,双手持续交替演奏,演奏时小臂、手腕应带动手指完成演奏,演奏过程中应注意肩、肘、腕部位保持放松,避免长时间双轮演奏身体部位紧张。双音轮是左右手保持多个音同时发生,实现扬琴和声音乐效果。双音轮演奏效果给听众营造一种情绪复杂的心境,演奏者应保持左右手紧密衔接,弹奏力度一致,保持音乐的连续性,避免轻重音、强弱音没处理好从而影响音乐效果,如果音乐音量由弱到强应提高手臂、手指的弹奏力度,提高对音乐的掌控力。

3.左右手支手轮音

支手轮音技法主要是一只手演奏,另一只手演奏演奏二声部,习琴者支手轮音一般以左手为主,主要是由于左手音区音色明亮,具有一定感染力,在演奏过程中,可以突出旋律,渲染气氛。习琴者在演奏时应避免手指长时间停留在同一音上,避免肩部、手臂过度紧张,注意中指不要离开琴竹竹柄。

4.左右手弹轮音

弹轮音有三种演奏方式,分别为左弹轮、右弹轮及双弹轮。弹轮一般是食指与拇指、食指与中指根部为支点,习琴者在演奏时应当保持食指下压状,同时中指上捏,琴竹碰触到琴弦时应立即停止,琴竹头会随着惯性的作用继续向下,由于琴竹竿具有一定弹性,会不断接触琴弦,这种反复弹击运动叫做弹轮。习琴者演奏时应控制好琴竹停止节点和弹奏力度。弹击力度过大会出现强音,影响音质和美感,弹击力度过小,会使琴竹头不能接触到琴弦,不能发出有效的弹轮音,未能发挥应有的演奏效果。

5.左右手指弹轮音

这种轮音技法很少在演奏中运用,主要是手指弹轮音,演奏时用拇指、食指同时捏住琴竹,然后用其他三个手指以此弹击琴竹,注意弹击的连贯性和力度的均匀性,使琴竹头均匀、规律的打击琴弦。指弹轮音技法借鉴弹拨乐器中琵琶轮指技法,琵琶是用五根手指演奏弹轮音,而扬琴指弹轮音采用三根手指。

(三)演奏轮音技法

1.手指与手腕的配合

习琴者在轮音演奏时,应借助手腕关节的惯性作用,配合手指的捻托,加强对轮音演奏效果的控制,注意疏密、强弱节奏的掌控。强奏轮音应加大手腕的力度,手指配合发音。轮音弱奏时,应注重手指的力度,手腕配合。在演奏时,应根据曲目所要表达的意境,手腕与手指应相互配合,调整轮音的音响效果。

2.琴竹幅度及力度平衡要求

扬琴演奏轮音时,双手弹击后向上反弹时应与琴竹高度保持一致。如果抬起高度有落差,音响效果也不会理想,导致左右音色轻重不一,音响效果缺乏专业性。习琴者在练习轮音时,演奏者应用余光观察左右手是否保持高度相同,耳朵听音响效果是否流畅。双手弹击过程中应注重用力均匀,确保琴竹碰到琴弦是力度控制精准和平衡,轮音效果准确,确保强音不燥、弱音不虚的演奏效果。

3.音质与密度的要求

曲谱要求轮音的演奏技法应保持力度均匀且连贯,习琴者演奏的基本要求是音响密度应保持均匀,突出张力,避免像不均的十六分音符效果。弹奏轮音时,注重强奏的幅度不要过高,保持弹奏力度均匀,如果演奏过程中扬得过高,导致轮音点连不成线,影响音响效果。

4.双手节奏要求

扬琴学习者在练习轮音时,应保持双臂及左右手放松,如果肌肉保持高度紧张状态,轮音演奏过程中会出现抢拍、拖拍现象,音质、音色都不能达到理想效果,音乐软弱无力缺乏流畅度。为了提高扬琴演奏效果的张力,习琴者应保持身体放松,肩膀带动大臂、小臂自然下垂,左右手保持放松,按照琴谱要求,自然、流畅地控制好节奏,保持音色稳定均匀富有感染力。

二、轮音演奏技法在乐曲中的运用

扬琴演奏者应加深对演奏曲目的理解,根据曲目所表达的感情色彩采取多种轮音技法,产生的音响效果可以充分地表达曲目作者的情感及演奏者的理解力和韵律美,本文从多个轮音技法在乐曲中作用展开介绍。

(一)单音轮在乐曲中的运用

扬琴协奏曲《咏竹》深刻地表达出作者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感悟,第一段引子部分,为了表达曲目优美静谧的听觉效果,采用左右手单轮音技法,突出音乐的柔美。

采用单轮音技法展现出江南音乐柔美、温婉之情,速度上较为自由,给人以涓涓流水或如沐春风般的舒适感,展现出中国传统写意画特征,虽然是扬琴乐器,但从听觉上让人联想到水流潺潺、竹影婆娑的画满感。轮音后的三连音,在速度与音色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技巧处理上以快慢、长短、动静相融合,营造一种远离喧嚣、自由浪漫的感觉。

扬琴著名乐曲作品《滇寨春色》是采用中西结合的现代手法创作的曲目,该曲目具有一定的民族风格,慢板中采用单轮音技法。在曲目中第19-21 小节采用轮音技法,慢板部分处理的较为连贯,单轮技法融合装饰音,突出曲目的抒情意境,演奏者通过扬琴演奏给人以少女若有心事地唱着山歌,仿佛是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抑或是一段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单轮音处理的细腻、连贯,曲目突出了滇寨中山歌悠扬的特征。一般单轮音在曲目中突显长音线条,多用于歌唱旋律,达到升华曲目意境的目的。作曲家为了提高扬琴音乐的质感,发挥其连贯性和线条性,轮音技法会效果更加突出。双手同时对同一音位弹击,演奏者会提高左右手的控制力,更加妥善地处理音乐情感,确保音响、音质效果突出,更加流畅地表达出演奏者的情感。

(二)双音轮在乐曲中的运用

左右手双轮音在现代扬琴演奏中较为常见,可以丰富曲目表达内容,使音响效果更加富有张力,作曲家创作曲目时格外青睐。现代扬琴曲目《狂想曲》,音乐轮廓鲜明,具有一定代入感,给人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其中引子部分作者采用了左右手双轮音技法。《狂想曲》的71-73 小节,运用了左右手双轮音,虽然没有大篇章运用,但是足以将该乐曲演奏推向高潮,改变了原有切分式音乐特点,使音乐具备了流线式特征,提高了音乐的表达力。双轮音音乐代入感更强,与单轮音区别较大,演奏效果突出了苗寨的大好河山。左手轮音在高音区渐入式深化主题,右手控制低音区旋律,给人一种宛如山林跌宕起伏的回声,突出了作者深沉磅礴的曲目感染力。因此,左右手双轮音在不同曲目中承担表现力有所不同,起到渲染气氛,推动曲目走向高潮的作用。双轮音更能传递出作曲家的情感表达,双轮音声部之间平衡、交融,相对于单轮音演奏效果更加立体。

(三)支手轮音在乐曲中的运用

谱例1

谱例2

支手轮音除了轮音技法外,还应用一只手承担伴奏作用,以现代扬琴曲目《云端》为例,整体曲风具有犹豫悲伤的感觉,演奏者应掌握好旋律和节奏,给听众营造一种云雾中暗流涌动的冲击感。其中《云端》曲目快板部分是左手支手轮音技法,彰显曲目的紧张情绪。

扬琴著名乐曲《古道行》的慢板部分运用了左手支手长轮音技法,相对左右手双轮音技法要难,左手支手轮音技法营造了深远、宁静的意境,右手的伴奏如同曲目中表达的骆驼缓缓走来带着的驼铃声,左右手相互配合,动静交替,左手的支手轮音起伏流动,避免了扬琴演奏只有活泼明快的单一表达,解决了传统扬琴乐器缺乏歌唱性的特点。一般支手轮音都运用左手控制高音旋律,右手则控制低音区,左手高音表现出曲目更加活泼、跳跃、灵动,而右手则表现出沉稳、厚重、深沉之感。

左右手支手轮音很容易辨别旋律声部及伴奏声部,支手轮音音乐表达能力更加丰富,音响效果也更为饱满。支手轮音与双轮音相比,单音与轮音配合,赋予音乐一定的色彩和已经。扬琴作曲家一般在处理单音与轮音兼具的效果时,一般采用支手轮音。习琴者在演奏过程中应注重点与线之间的完美结合,以免出现相互干扰。

(四)弹轮音在乐曲中的运用

弹轮音特点是欢快活泼,作为轮音的一种特殊表现,在曲目中表现短促、热情片段。以扬琴曲目《法兰塔里的吉普赛人》为例,这是一种优美、欢快的具有罗马尼亚风格的曲目,表达了吉普赛民族的自由、爱流浪的性格特点。快板部分采用弹轮音技巧,特别注重对重音处理,快板部分是整个曲目的点睛之笔。

吉普赛风格音乐时而热情奔放、时而哀怨忧伤,乐曲中充分展现了吉普赛人对自由的向往,乐曲片段节奏更为活泼、轻快。采用弹轮技法丰富了曲目的内容和色彩,表达了吉普赛人欢快热舞的场面以及乐观、豪放的性格,给听众带来愉悦、快乐的情感共鸣。

扬琴乐曲《湘墨》运用了弹轮技巧,一般运用在拍子的后半拍,提高音乐的趣味性,对歌部分加入弹轮成为曲目的高潮,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效果,表达了苗族男女活泼俏皮的一面,突出了扬琴乐器独特的音响效果和极具感染的表达力。弹轮音一般在曲目中以点缀形式出现,作曲家在谱曲时选择弹轮音主要是提高曲目的动感,突出扬琴乐器的丰富性和韵味性特点。

(五)指弹轮音在乐曲中的运用

指弹轮音是扬琴的一种创新演奏技法,与琵琶轮指技法类似,演奏难度较大,但音色处理细腻,常被作曲家运用到音乐中。以俄罗斯著名扬琴曲目《落叶》为例,由谢玉虹教授改编,采用了指弹连竹、指弹齐轮等演奏技巧。

指弹轮音由于运竹方式不同,较其他轮音表现出的音色和密度有所区别,曲目中轮音段落线条更加突出,手指没有发挥大力度弹拨效果,音色显得更为柔和,增强了曲目的张力。以扬琴曲目《落叶》为例,柔和的轮音效果给人以秋风吹落叶缓缓飘落的意境。指弹轮音对演奏者技法娴熟度要求较高,运竹方式是靠三指轮流波动,增加了音响效果的连贯性,这种演奏技法在扬琴中较为罕见,对习琴者来说演奏难度较大,因此,扬琴演奏者应不断练习,提高演奏曲目的熟练程度,突出指弹轮音演奏效果。

三、结束语

扬琴轮音技法是习琴者应具备的基础,技法虽然简单,但蕴涵弹拨类乐器的精髓,初学者很难掌握轮音在曲目中的灵活运用。扬琴爱好者再练习轮音技法时,应具备线性思维。传统扬琴曲目及当代扬琴作品均运用了不同轮音技法,因此,轮音技法应不断钻研,精湛技艺,为了扬琴乐器在我国永续传承,应不断融合当代音乐风格、节奏、速度等,逐步完善技巧性训练,提高对演奏者要求,追求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不断推动扬琴乐器发展。

猜你喜欢
手轮扬琴演奏者
应用于合重奏的扬琴音域介绍
乐器(2022年9期)2022-09-26 08:20:44
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与建议
艺术品鉴(2021年18期)2021-12-01 10:36:52
数控机床电子手轮工作原理及故障分析
我与扬琴协奏曲《凤点头》的“缘”
从“洋琴”到“扬琴”——探究民族乐器扬琴的中国化演变
心声歌刊(2018年1期)2018-04-17 07:23:00
扬琴的传入与流变探析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10
基于生产改造的数控铣床手轮加装策略研究
数控机床电子手轮类故障及快速诊断方法
浅析钢琴演奏过程中如何放松
黄河之声(2016年22期)2016-02-03 07:59:25
器乐演奏者艺术修养的重要性探析
北方音乐(2015年19期)2015-07-04 0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