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剑 徐国勇
摘要:目的 分析瑞芬太尼应用于全麻剖宫产的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及结局。方法 将120例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参照组(应用丙泊酚+氯胺酮+琥珀胆碱诱导)与试验组(应用丙泊酚+瑞芬太尼+琥珀胆碱诱导),各60例,均于2019.1-2020.1收治我院,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试验组麻醉血流动力学较为平稳,优良率显著高于參照组,P<0.05;试验组相关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 丙泊酚+瑞芬太尼+琥珀胆碱诱导可有效提高全麻剖宫产产妇麻醉效果,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保障新生儿生命健康,值得推广。
关键词:氯胺酮;瑞芬太尼;全麻剖宫产
【中图分类号】 R61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4--01
剖宫产作为目前临床产科领域重要手术之一,在严重妊娠期并发症产妇如胎位不正、重度子痫前期,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孕产妇均得到广泛应用[1-]。剖宫产手术的运用可保障产妇顺利完成分娩,减少围分娩期母婴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但剖宫产术中麻醉因存在一定风险,已受到社会及国内外各医学研究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据调查[2],临床大部分全麻药物均能够通过胎盘屏障对胎儿呼吸起到抑制作用,故在产妇剖宫产时,首选麻醉方式为椎管内麻醉。但对于部分急产和存在椎管内麻醉禁忌症以及抗拒椎管内麻醉的孕妇,全身麻醉便是其最佳选择。麻醉医生不仅需要确保产妇围术期的安全,更需要配合手术能够顺利开展,同时还需要兼顾者胎儿的生命安全[3]。鉴于此,本文旨在全麻剖宫产新生儿及产妇应用瑞芬太尼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纳入2019.1-2020.1我院接收的120例拟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剖宫产的产妇,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单一组与联合组,各60例,单一组年龄25-33岁,平均(26.11±1.11)岁,孕周38-40周,平均(39.02±0.12)周;联合组年龄25-34岁,平均(37.12±1.12)岁,孕周38-40周,平均(39.08±0.18)岁,两组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纳入标准:(1)年龄25-33岁;(2)基本资料与病历资料完整者;(3)依从性良好者;(4)均为初次妊娠产妇。
1.2方法
两组均在术前接受常规血压、脉搏氧饱和度心电图监测,在手术区域消毒铺巾后开展后续操作。
参照组依次注射丙泊酚2mg/kg、氯胺酮1.5mg/kg、琥珀胆碱2mg/kg进行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在手术开始时,胎儿娩出结扎脐带后立即静脉泵注丙泊酚4-8mg/kg/h,阿曲库铵0.5mg/kg,舒芬太尼0.03ug-0.06ug/kg维持麻醉。
联合组除静脉注射参照组所应用的丙泊酚和琥珀胆碱外,额外应用由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瑞芬太尼(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030197;规格:1mg/支),使用剂量为插管前单次应用0.5—1ug/kg进行诱导,胎儿娩出后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05-0.3ug/kg/min,丙泊酚4-8mg/kg/h进行维持,并在手术结束前30分钟前加用中长效阿片类药物。手术过程中需密切观察产妇血氧饱和度、脉搏、心电图及血压情况。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麻醉效果,其中优:产妇在术后能够及时苏醒,在麻醉期间无痛感;良:产妇术后苏醒速度较慢、麻醉期间轻微痛感;差:产妇术后苏醒速度缓慢,麻醉期间痛感较为明显。
(2)对比两组新生儿出生1min、5min与15min后的阿氏(Apgar)评分[4],满分为10分,≥8分为正常新生儿;7-5分则表示新生儿存在轻度窒息;≤4分为重度窒息。
(3)比较两组相关指标,涵盖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心率等指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麻醉效果
试验组麻醉优良率(96.67%)高于参照组(85.00%),对比有差异性,P<0.05,见表1。
2.2Apgar评分
试验组与参照组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见表2。
2.3相关指标
试验组相关指标优于参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剖宫产目前在临床应用中已较为成熟且广泛,在手术过程中,一般5-10min左右便能将胎儿剖出,该时间也恰恰是全麻诱导可覆盖的时间[5]。正确应用麻醉药物,不仅能够有效减轻产妇分娩疼痛,还能够有效保障产妇及新生儿生命安全,若术中选择效果欠佳或存在严重不良反应的麻醉药物,不仅对分娩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新生儿生命安全及生长发育均存在一定伤害。
丙泊酚作为临床常用的短效静脉麻醉药,具有较高的脂溶性,能够通过胎盘迅速作用于胎儿,且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可有效抑制手术与插管的应激反应。琥珀胆碱目前是临床中起效最快的一种肌松药,能够对神经肌肉传递功能带来影响,可松弛肌肉,且该药物不经胎盘吸收,可有效避免新生儿呼吸抑制的发生[6]。氯胺酮作为产科麻醉专家共识推荐的药物,已经证明能安全用于全麻剖宫产,但其可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心脏做功增加,且可能引起苏醒期谵妄、烦躁,对存在高血压,重度子痫前期等产妇不适用。瑞芬太尼作为临床较为常见的超短效阿片受体激动剂,具有维持时间短、起效快,恢复迅速,不引起药物蓄积的特点,且镇痛效果强,能有效的减少插管及手术刺激引起的血压心率的变化,有利于保持血流动力稳定,对于产科手术,禁忌症更少,麻醉期生命征更平稳。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相关指标优于参照组,P<0.05。由此证实联合用药可以有效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同时,瑞芬太尼利于掌握麻醉深度,预测苏醒时间。本次研究表明,联合组麻醉效果要优于单一组,对比有差异(P<0.05),提示联合用药在剖宫产中更加值得提倡。在新生儿Apgar评分中,两组1min评分对比有差异(P<0.05),5min、15min评分均无差异(P>0.05),进一步表明,丙泊酚+瑞芬太尼+琥珀胆碱应用于全麻剖宫产对新生儿均无影响,证实可应用。
综上所述,将丙泊酚+瑞芬太尼+琥珀胆碱可安全应用于全麻剖宫产麻醉,麻醉效果显著且苏醒迅速,同时对新生儿及产妇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曲强. 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诱导全麻剖宫产对母体应激反应和新生儿结局的影响[J]. 河北医药,2021,43(7):1018-1021.
[2]王绍伊,章小林,鲍军明,等. 瑞芬太尼联合七氟醚在全麻剖宫产中的应用及对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2020,35(15):2782-2786.
[3]卢银军,李永优,程英莉. 瑞芬太尼诱导对全麻下剖宫产产妇预后的影响[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9,30(10):1289-1293.
[4]曹为民,范俊峰,陶阳,等. 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诱导及维持麻醉对全麻下剖宫产孕妇乳汁分泌及母乳喂养的影响[J]. 海南医学,2018,29(4):469-472.
[5]吕国栋,齐超,马改霞,等.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对剖宫产孕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9,20(3):256-257.
[6]王欣,魏砚砚,陈浩,等. 瑞芬太尼联合七氟烷对精神分裂症产妇剖宫产手术的影响[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9):64-65.
214550170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