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艳
摘要:目的:分析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以2020.10-2021.7为时间背景并以62例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接受单一米非司酮治疗的31例为对照组,同时以接受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的31例为观察组,对比其临床指标、疗效及不良反应做差异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更低,p<0.05。结论:对异位妊娠患者进行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的疗效更为显著,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也较单一药物治疗后更少。
关键词:米非司酮;甲氨蝶呤;异位妊娠;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1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4--01
受精卵在正常情况下会依靠输卵管的收缩达到子宫,但当受精卵在子宫体外着床便会导致异位妊娠,输卵管妊娠在其中的占比高达95% [1],这一急腹症也是导致早期妊娠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方面通常会依据患者的年龄及生育需求来选择治疗方案,药物治疗对于经保守性手术疗效不佳的患者也有重要意义。为探究米司非酮联合甲氨蝶呤在异位妊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人员对2020.10-2021.7间的62例样本做差异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展开回顾研究之时以2020.10~2021.7为时间背景、以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样本数为62例,简单分组时以接受单一米非司酮治疗的样本为对照组,同时以接受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的样本为观察组,各31例。统计并分析基础资料,各维度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详细如下:观察组年龄在23~36岁间且平均(29.6±0.7)岁,停经已(29.5±3.2)日,其中初产妇18例、经产妇13例;對照组年龄在22~38岁间且平均(27.3±0.6)岁,停经(30.4±2.9)日,初产妇与经产妇分别为17例与14例。患者自愿参与研究且无任何药物过敏反应,临床检查时发现其血β-HCG仅轻微升高,无严重脏器疾病及功能障碍,同时将合并哮喘、青光眼以及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排除在外,伦理委员会已经审批。
1.2方法
对照组:米非司酮片,成人推荐量为100~150mg/d,连服三日并以之为一个疗程,指导患者卧床休息,注意阴道流血情况。
观察组:均接受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其中的米非司酮用药方法及剂量同对照组一致,联合注射用甲氨蝶呤,肌内注射,常用单次剂量为50mg/㎡,在治疗第4日和第7日测血β-HCG,若治疗后4~7日血β-HCG下降<15%,则重复治疗,然后每周测血β-HCG,直至血β-HCG降至5U/L,治疗期间注意腹痛、阴道流血及B超复查等情况。
1.3观察指标
相关临床指标包括平均包块直径、腹痛停止、血β-HCG恢复及住院时间;临床疗效以治疗总有效率来反映,显著有效、有效及无效的区分标准为临床症状改善情况[2]、3次定性检测的尿HCG结果及血β-HCG水平;不良反应常见呕吐等胃肠道反应、皮疹、阴道流血及转氨酶异常升高等。
1.4统计学方法
相关临床指标为计量资料(x±s)而疗效及不良反应为计数资料(n,%),以SPSS 25.0分别做T及X2检验并以p<0.05表示组间差异显著。
2. 结果
(1)临床相关指标
观察组平均包块直径显著小于对照组而腹痛停止、血β-HCG恢复及住院时间均显著更短,p<0.05。
(2)疗效及不良反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总发生显著更低,p<0.05。
3. 讨论
米非司酮为抗孕酮类药物,通过作用于蜕膜并竞争性的结合孕酮受体来达到阻断效果并降低HCG水平[3],达到下丘脑及垂体后可促使卵巢黄体溶解,同时还具备促使绒毛组织蜕变的作用。甲氨蝶呤常用作化疗的全身用药,分析其作用机制可知以抑制滋养细胞增生为主,同时还可破坏绒毛并促使坏死的胚胎组织脱落与吸收,常见胃肠道反应及肝功损害等不良反应。
结果如下:观察组的平均包块直径显著小于对照组,且腹痛停止、血β-HCG恢复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相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更高、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更低,p<0.05。总之,异位妊娠病因复杂且危害性较大,单一药物的治疗效果十分有限,而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在异位妊娠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更为显著,对快速改善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韩俊江,窦加梅.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J].中国妇幼保健,2021,36(22):5243-5245.
[2]吕琳,鲁颖晔,刘佳.异位妊娠方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1,53(21):133-136.
[3]武志芳.米非司酮联合中药灌肠保守治疗未破损型异位妊娠68例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8):3153-3154.
2371501705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