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比较研究

2022-03-18 21:48李伟超张旭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高校图书馆

李伟超 张旭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智慧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

摘 要:文章调研了国内外一流高校图书馆的智慧服务现状,从智慧设施创新服务、智慧学科服务、移动图书馆服务、智慧参考咨询服务、智慧推荐服务、智慧借阅服务、智慧学习空间服务和特殊群体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在比较国内外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基础上,从打造“沉浸式”智慧图书馆、利用AI+5G技术实现服务转型升级、侧重馆员素养能力研究、虚拟仿真教学等维度对我国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高校智慧图书馆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2)01-0124-06

1 背景

2001年,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图书馆提出智慧图书馆与智慧社区二者关系的研究,同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开始每月发行《智慧图书馆通讯》(Smart Library Newsletter),并于2010年2月增设专栏“Smart Libraries Through Technology”;密切关注智慧图书馆发展趋势[1]。2003年,芬兰奥卢大学图书馆首次提出“智慧图书馆”的概念,认为智慧图书馆服务是一种位置感知移动图书馆服务,用户使用移动设备不仅可以获得图书馆的在线资源,还可以对其进行定位,帮助用户查找书籍和其他资料,从而实现从用户位置到书籍的动态导航[2]。2012年,Min B W构建了基于SaaS以及云计算等技术的移动智慧图书馆。智慧图书馆是新技术的产物,而智慧服务是智慧图书馆的本质核心[3]。新加坡政府分别于2006年、2014年提出了“智能城市2015”计划和“智慧国家2025”计划,在“智慧国家”建设背景下,该国图书馆率先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应用于图书馆的服务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用户的体验感[4]。Giyeong Kim则提出了市场模式和评估模式两种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市场模式指通过图书馆员和用户的有效沟通,影响用户对图书馆的信任和认知,而评估模式是基于用户的现有数据资料对其进行精准的个性化推荐[5]。Isinkaye F O等结合推荐系统多方面说明预测算法在推荐技术中的应用[6];Kuo J J等为解决数据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创新型推荐系统算法,用构建矩阵聚类和运用时间衰减权重的方法弥补数据不足,从而实现更为精准的预测,满足用户的需求[7]。Knijnenburg B P为了更好地进行用户个性化推荐,将用户参与纳入推荐系统研发,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8]。

近年来,我国智慧图书馆服务研究的相关文献数量急剧增多。例如,严栋以物联网为视角定义智慧图书馆并概括其特征,详细分析了在建设智慧图书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阻碍和难题[9];初景利等认为智慧图书馆服务是在互联网、智能技术的支持下,为用户提供丰富的优质资源,并在图书馆员的辅助下为用户提供创新型服务,真正将信息做到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10]。智慧图书馆的核心之一是推荐系统,张芳概括分析了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中其推荐系统的组成和处理过程等,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推荐算法,并设计出适合高校智慧图书馆的推荐系统模型[11];李佳培阐述了推荐系统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大数据对推荐系统的影响,并指出以大数据为依托的推荐系统是高校智慧图书馆未来发展的趋势[12];崔金栋等认为推荐系统与大数据息息相关,虽所处环境复杂多变,但大数据的信息包括隐藏信息,可以保证挖掘用户需求的准确性[13]。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国内外高校图书馆虽已朝着智慧化方向发展,但并未完全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在“互联网+”背景下,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快速發展,用户可获得的资源呈几何级增长,信息泛滥情况明显,虽然大量的信息扑面而来,但用户并未真正快速而有效地获得有用的信息。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为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14]。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在智慧化浪潮下运用数据挖掘、信息过滤等技术,解决知识信息超载、知识弥漫等问题,优化自身的智慧服务系统,从而更好地体现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的本质和初衷。

2 研究方法设计

2.1 调研对象

为保证课题研究的价值性及可行性,笔者以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发布的《2021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咨询报告》中前25位高校为国内高校调查对象(因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网站在调研期间无法使用,故实际调研高校数量只有24所);选取2021年美国Best Colleges排行榜中前25位本科院校作为国外高校研究对象,详见表1、下页表2。

2.2 调研方法

笔者本次调研采用网络调研和文献研究法,除逐个登录中外高校的图书馆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平台收集真实可靠的信息外,同时以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等为数据来源搜集、整理相关文献并进行总结,以便全面了解和掌握国内外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的研究现状和进展。笔者将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大致划分为八种形式,即智慧设施创新服务、智慧学科服务、移动图书馆服务、智慧参考咨询服务、智慧推荐服务、智慧借阅服务、智慧学习空间服务和特殊群体服务,详见表3。

3 调研结果与分析

3.1 智慧设施创新服务

3D打印技术是目前高校图书馆提供创新型服务的核心力量。本次调研的国内高校全部配有3D打印机,但提供3D打印服务的高校图书馆只有北京大学图书馆和武汉大学图书馆,其他高校图书馆的3D打印服务都由校实验室等处提供。国外高校图书馆也很少提供3D打印服务,与我国高校图书馆情况相似。3D打印技术符合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未来我国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应加大智能化创新技术设施的投入力度,着重培养专业人才,提升图书馆的智慧程度。此外,我国目前只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等7所高校的图书馆提供全景VR、3D导航或网上展厅等服务,表明智慧设施创新服务在我国高校图书馆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公众关注度及普及率有待提升。

3.2 智慧学科服务

在智慧学科服务方面,国内高校图书馆的主题指南、课程指南、开放获取和特别收藏等服务的普及率达100%,专家咨询服务居其次,研究数据管理服务的支持率最低,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图书馆提供支持。研究数据管理是研究创新的核心资源,对高校科研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却没能引起高校图书馆的重视,表明高校图书馆深层次的学科服务建设尚不完善,未能全面实现智慧图书馆的转型。国外高校图书馆智慧学科服务中的专家咨询和主题指南也是支持率最高的服务方式,这点与我国相似;与我国相反的是,国外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中的引文管理和课程指南的支持率最低。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传统教育教学转型升级的方式之一。高校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开展真实模拟提供沉浸式、交互式学习情境,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理解力和创新应用能力,使高校的科学研究更具现实意义。国外学者在20世纪末就提出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如:美国许多高校积极倡导同伴领导的团队合作的教学模式,将电子书籍、视频资料和多媒体课件结合虚拟仿真软件,形成虚拟在线学习环境,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在Coursera在线学习平台上线了虚拟实验室的网络课程,学生在虚拟实验室可以采用不同形式的实验手段,提升学生线上实验教学的体验感。2013年,我国开始进行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但笔者在本次调研的国内高校图书馆中均未查询到任何关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服务的信息,进一步深入调研后发现,国内高校各院系实验室都建有不同数量的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将相关课程与虚拟仿真教学相结合,如:将英语课程与虚拟仿真教学相结合,模拟日常对话、商务聊天等情境,学生通过虚拟仿真情境除获取和巩固专业知识外,还增加了实践经验。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高校停课不停学,纷纷开通了网络在线课程,部分高校还增加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虽有不足,却对高校图书馆开展相关课程起到了很好的启示作用。

3.3 移动图书馆服务

近年来,移动图书馆建设在我国高校图书馆较为普遍。移动图书馆服务主要包括校外(远程)访问、虚拟移动实体图书馆和实地移动图书馆。本次调研的24所国内高校图书馆都开通了前两种移动图书馆服务,实地移动图书馆主要是利用流动图书车提供服务,该服务方式在高校的支持率不高。国外高校图书馆的移动图书馆服务主要提供校外(远程)访问,虚拟移动图书馆和实地移动图书馆服务主要由公共图书馆提供。不管移动图书馆的方式如何多变,图书馆的服务初心只有一个,就是让每个读者有其书、每本书有其读者。因此,无论是国内高校图书馆还是国外高校图书馆,都应主动承担智慧图书馆的建设责任,打造智慧校园。

3.4 智慧参考咨询服务

本次调研的24所国内高校图书馆都开通了智慧参考咨詢服务,不仅服务形式多样,还具备较完善的评价反馈机制。笔者调研发现,邮箱、微博、QQ等是国内高校图书馆提供参考咨询服务的主要渠道,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的图书馆都设置了智能机器人代替馆员提供咨询服务。国外高校图书馆的智慧参考咨询服务设置了投诉项,用户可对图书馆及馆员的服务提出批评或针对性建议。我国高校图书馆可借鉴这一功能,以促进参考咨询馆员素质能力提升和图书馆发展。

3.5 智慧推荐服务

笔者在本次调研中发现国内各高校图书馆的智慧推荐服务方式各具特色,24所高校图书馆均开通了“我的图书馆”个性化推荐服务,内容包括个人借阅历史、图书续借等,此外还有一些主题推荐服务,如北京大学图书馆的“教授推荐”、武汉大学图书馆的“一期一书——借阅排行榜”等,可被看作是高校图书馆的动态智慧推荐服务。与动态智慧服务相对应的是静态智慧推荐服务,如“馆员精选——经典目录”等。本次调研显示,国内高校图书馆几乎都没有根据读者借阅历史进行个性化推荐以及提供相应的借阅服务,可见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智慧个性化推荐服务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个性化程度不高,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对国外高校图书馆的调研未发现其提供静态和动态个性化推荐服务,笔者拓展调研范围发现国外公共图书馆的动态个性化推荐比率较高。我国高校图书馆应加大利用数据挖掘技术的力度,统计分析用户的动态数据,提高智慧个性化推荐程度,提升用户满意度,加快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的转型发展。

3.6 智慧借阅服务

本次调研的24所国内高校图书馆均开展了基于RFID技术的自助借阅服务和智能座位预约服务,个别高校图书馆还开通了刷脸验证服务和手机借阅服务,表明国内高校图书馆智慧借阅服务相对完善。需注意的是,各高校图书馆采用的RFID标签各不相同,导致高校图书馆间存在技术隔阂,无法互相识别,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馆际互借服务的顺利开展。国外高校图书馆的智慧借阅服务形式与国内相差不大,但一些服务细节不同,如:国外高校图书馆支持校外人员借书,支持为持有驾照、护照或其他有效证件的人员提供借阅服务,对师生借阅书籍没有数量限制等。

3.7 智慧学习空间服务

本次调研的24所国内高校图书馆的智能座位预约服务和智慧学习空间服务均比较完善,如:研究小间、研修室、研讨室、创客空间等不同形式的学习和研究空间提供投影仪、音响、液晶电视、触屏电脑、交互式大平板电脑、VR体验设备等,可满足师生的多样性需求。对国外高校图书馆的调研发现,大多数国外高校图书馆都提供通宵学习室和24小时学习室,通宵学习室服务时间为晚11点至次日早7点30分,在此期间提供相应的安全保障服务。我国高校图书馆可借鉴此做法,并逐步推进,切实为学生提供便利,彰显高校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

3.8 特殊群体服务

近年来,虽然“无障碍”一词备受学界关注,但特殊群体服务在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得比较缓慢。本次调查的24所国内高校图书馆中仅清华大学图书馆网站显示提供无障碍卫生间,其他高校图书馆均未显示相关服务。笔者深入调查后发现,我国有相当数量的高校图书馆都提供特殊群体服务,如:乐山师范学院图书馆馆员需掌握聋哑人常用手语、长春大学图书馆设立了盲人阅览室等。2020年,浙江大学携手中国盲文图书馆、阿里巴巴发起“读光计划”,成立了信息无障碍创新应用中心,帮助视障人群拥抱数字化时代,但这些信息并未在浙江大学图书馆网站显示,从侧面反映出我国高校图书馆对特殊人群服务的认识程度不高,宣传力度有待提升,提供服务的深度也有待加强。本次调研的国外高校图书馆大多数都提供完善的特殊群体服务,如: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与大学残疾人服务办公室合作,为残疾学生、教职员工和校园访客提供各类服务,图书馆还配备了可调节书桌、助听器、盲文电子设备、触觉图像增强器等辅助设备,为特殊群体提供更好的使用帮助;麻省理工学院图书馆配备专门人员为不同特殊人群提供针对性服务。

4 结论与展望

笔者将智慧服务分为八种类型,对国内外高校图书馆进行调研分析,发现我国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整体水平虽然与国外高校图书馆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有些方面已与国外持平,表明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智慧服务发展速度迅猛,发展空间较大。笔者认为,我国高校智慧图书馆的未来发展趋势有以下几点:一是打造“沉浸式”智慧图书馆,利用RFID技术在每本图书中植入芯片,不仅能够帮助馆员实现智能管理,还能为用户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二是引进新型技术实现服务升级,如:将“AI+5G”技术赋能智慧图书馆,重塑图书馆智能空间和智慧图书馆服务体系,打造“智慧+智能”双智图书馆,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效能,促进人文与技术的深度融合。三是注重馆员素养能力提升,培养馆员对专业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能力,提升馆员的知识挖掘能力和信息检索与搜集能力,加强与用户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用户需求,推进服务的个性化和精准化。四是积极参与线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将线上教学与虚拟仿真实验相融合,使学生能够在“沉浸式”虚拟仿真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与训练,有效弥补线上教学的实践短板,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性思维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 Seohyun,Park,Giyeong,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ational Benefits and Library Trust & Perceptions of Public Libraries[J].Journal of the Kore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17(2):115-135.

[2] Aittola MRyha¨nen T,OjalaT.Smart Library-Location-Aware Mobile Library Service[M]//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with Mobile Devices andServices.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2003:411-416.

[3]Min B W.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n 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 for Smart Libraries[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ybri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2012.

[4]Belinda Yuen.Singapore.Singapore:Smart city,smart state[J].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2018(2):349-351.

[5] GiyeongKim.A critical review of valuation studies to identify frameworks in library services[J].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2011(33):112-119.

[6] Isinkaye F O,Folajimi Y O,Ojokoh,B.A.Recommendation systems:Principles, methods and evaluation[J].Egyptian Informatics Journal,2015(3):261-273.

[7] Kuo J J,Zhang Y J.A Library Recommender System Using Interest Change over Time and Matrix Clustering[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sian Digital Libraries.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2012.

[8] Knijnenburg B P, Willemsen M C, Kobsa A. A pragmatic procedure to support the user-centric evaluation of recommender systems[C]//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ACM conference on Recommender systems. 2011: 321-324.

[9] 嚴栋.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J].图书馆学刊,2010(7):8-10.

[10] 初景利,段美珍.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服务[J].图书馆建设,2018(4):85-90.

[11] 张芳.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现状调研及优化对策[D].湘潭:湘潭大学,2020.

[12] 李佳蓓.基于多维度用户画像的高校图书资源个性化推荐系统构建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21.

[13] 崔金栋,陈思远.融媒体信息推荐模型构建与信息推荐方法研究[J].情报科学,2020(7):52-58.

[14]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的通知[EB/OL].[2021-08-31].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moe_736/s3886/201601/t20160120_22 8487.html.

(编校:徐黎娟)

2138501705376

猜你喜欢
智慧图书馆高校图书馆
基于“互联网+”视阈下的智慧图书馆用户服务
Beacon技术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
论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
公共图书馆弱势群体智慧信息服务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