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同龢致范梁信札笺释

2022-03-17 23:31李文君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直隶信札同治

李文君

(故宫博物院 故宫学研究所,北京 100009)

2005年12月18日,某公司公开了纸本册页的翁同龢致楣孙信札10通。信札装订成册,前附有椭圆形翁同龢肖像,肖像上方有从右至左书写的“翁松禅先生肖像”七字标题,落款作“后学吴徵题”。册页后附有介绍翁同龢生平的跋语一篇,内容如下:“翁同龢,江苏常熟人,清道光十年(1830)生,光绪卅年(1904)卒,年七十又五。字叔平,自署松禅,晚号瓶生,又署瓶庐。咸丰六年(1856)进士,赐一甲一名及第。官至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参机务。光绪戊戌政变,罢职归里。卒后追谥‘文恭’。书法遒劲,天骨开张。幼年学欧、褚;中年用力于颜真卿,更出入米、苏;晚年沉浸汉隶,为同治光绪间书家第一。是册系翁同龢亲笔书信十封,廿九页,曾为翁氏后裔所藏,足可珍矣。”册页中有鉴藏印“引祥珍藏”“虞山翁韬父珍藏印”“百忍草堂珍藏”。其中的“虞山翁韬父珍藏印”,即题跋中提到的“翁氏后裔”翁斌孙。翁斌孙(1860-1922),字弢夫,又作弢甫、韬夫,是翁同龢长兄翁同书之孙,曾长期陪伴在翁同龢身边。

一、范梁其人

据拍卖说明文字,收信人楣孙“即张朝桂,字问秋,号楣生、楣孙,上海宝山人。嘉庆二十一年(1816)举人。少有神童之目,诗古文辞入手即佳。擅写意花鸟,有陈淳、恽寿平逸趣。尤工写梅、菊,以意趣胜”[1]。按,此说明文字有误,收信人楣孙,并非张朝桂,而是指范梁。理由如下:一是从写信时间来看,张朝桂主要活动在嘉道年间,而信札主要反映同光年间的内容,两者不一致,有时间差;二是从收信人的身份来说,张朝桂主要成就在诗文书画,在仕途上并不顺利,仅在道光年间承办过“浙江善后局工程”,咸丰初年“襄理上海捕盗局务”,与翁同龢并无交集;三是从收信人的活动地域来看,张朝桂主要在江浙地区活动,“北渡京(京口,即镇江)邗(扬州),南经台(台州)剡(嵊县)”,并未涉足信札中提及的直隶地区[2]。因诗文书画关系,张朝桂的名声更大,而范梁则事迹不彰,故说明文字未加详细辨识,将收信人误归入张朝桂名下。

范梁,字昴生,号楣孙,一作楣生,生于嘉庆甲戌年(1814)三月十二日,①关于范梁的生年,此处采用的是《清代科举人物家传资料汇编》的说法。另潘衍桐《两浙輶轩续录》卷三十七(页三十七)收录的范梁《题曹大令咸熙〈采菊思亲图〉》一诗说:“览君《思亲图》,增我思亲泪。我年二十二,岁在庚寅次。孟秋之月朔,我母竟见弃。不待菊花开,已痛灵蔼萎。”据此,范母去世于庚寅年(1830)七月初一日,范梁时年22岁,由此可知,范梁应生于1809年。此诗是范梁的自述,比起科举家传资料出生于1814年的记载,应该更可靠。另据贺涛《广西布政使范公家传》,范梁于光绪九年(1883)十一月去世,年七十有六,则可推知范梁生于1808年,与范梁自己的说法相近。由此看来,范梁应生于1808年或1809年,生于1814年的说法,很可能是他为了便于参加考试而修改年龄的结果。浙江省杭州府钱塘县人,住钱塘北良坊二图西横河桥直街。祖父范封,字双楣,号小垞,乾隆己亥(1779)恩科举人,拣选知县。范梁之号“楣孙”,即来自其祖父的表字“双楣”。道光乙未(1835)乡试,范梁中式第二十五名,乡试考官为杜堮与翁心存;道光二十年(1840)会试中式第一百三名,殿试第三甲第二十六名,钦点签掣直隶即用知县[3]。翁心存是范梁的乡试考官之一,范梁成为翁心存的门生,两人又是江南同乡,因此范梁与翁家往来密切,在翁心存、翁同龢父子二人的日记中,留下了许多关于范梁的记载。如道光十八年(1838)正月十五日,翁心存之母八十寿辰,范梁作为门生,前来为翁母祝寿[4]307。因殿试位列三甲,范梁中进士后,没能留在京城,而是以即用知县分发直隶。道光二十一年(1841)九月,范梁任威县知县[5]。道光二十七年六月,调任雄县知县,当年九月,又调任大兴知县[6]。咸丰三年(1853)十一月,范梁由北路厅同知护霸昌道;咸丰四年三月,因父亲范为金逝世,丁忧去职[7]。咸丰六年起复,咸丰八年(1858)十二月至咸丰九年四月,任保定知府[8]111。咸丰九年十一月任永平知府[9]。咸丰十年十一月,再署霸昌道[4]1568。咸丰十一年赏加盐运使衔[10]。同治元年(1862)十一月,复任保定知府。同治二年十一月卸任[8]111-112,随即任通永道。同治三年九月,改任大顺广道[11]67。同治五年八月,赏加布政使衔[12]。同治七年八月,赏戴花翎[13]。同治八年五月,补授山东盐运使[14]。同治九年七月,补授山西按察使[15]147,未至,同年八月,转授直隶按察使[15]187。光绪三年(1877)十二月,升任广西布政使[16]。光绪七年闰七月去职[17]。归乡后主讲紫阳书院[18]36。光绪九年(1883)十一月卒,年七十有六[19]544。范梁的仕途履历,从道光二十一年到光绪三年(1841-1877),除短暂在山东任盐运使外,均在直隶境内任职。近在畿辅,范梁经常有机会进京,进京必到翁府拜望,故与座师翁心存一家交往密切。翁同龢致范梁的信札,就写于其任职直隶期间。

对范梁其人,目前学界还没有专文研究。对翁同龢的这些信札,此前出版的几种翁同龢著作集,如谢俊美先生的《翁同龢集》[20]、赵平先生的《翁同龢书信笺释》[21]、李红英女士的《翁同龢书札系年考》[22]、翁之憙与翁万戈等整理的《翁同龢瓶庐丛稿》等[23],均没有涉及。谢俊美先生编著的《翁同龢年谱长编》[24],以时间为序,将翁同龢所作信札系于写作日期之下,也没有收录这些信札。现以时间为序,对其进行初步整理,并试做一简单的考释,不妥之处,请予以批评。

二、信札考释

(一)

楣生尊兄世大人阁下:伏审懋绩覃敷,鼎迁叶吉,日望旌旗到都,一抒别悃,不识何以迟迟,比来惟起居增胜为颂。舍亲陆绅孚,得荷垂青,推荐一席,甚感甚感!龢近状无可言者,先公窀穸未安,日夕愁痛,垩庐戢影,朝不谋夕,不得已欲觅一笔耕之地,而羞于自荐。阁下知我最深,倘能于直隶书院中馆谷稍丰者位置一处,一岁中一再至彼,余月邮寄课文,弟虽浅陋,必当尽一知半解,与诸生讲习,决不虚旷素餐,区区之诚,伏候鉴詧。首道锡受翁,系壬午世叔,素承关切,并求委婉道达,专恳,即请升安。三侄鹄企。世年小弟制翁同龢叩首。

此信于同治二年(1863)年底作于北京,具体日期待考,内容主要是守制的翁同龢托范梁推荐书院讲席之事。同治元年(1862)十一月初六日,翁心存在京去世。因家乡常熟被太平军占领,翁同龢不能扶柩回籍,只得在京守制。同治二年十一月廿五日,翁同龢将父亲暂时葬在昌平城正东十里的核桃园[25]330。这就是信中提及的“先公窀穸未安”。清代翰林出身的官员守制时,多会就近寻求书院讲席一职,一来可有束脩补贴家用;二来能网罗可造之才,获识人之清誉。翁同龢无法回乡守制,先后在直隶文安与昌平两个书院兼职,其中昌平书院的讲席,就是长期在直隶任职的范梁举荐的[25]379。同治二年十一月,范梁从保定知府升任通永道,这是翁氏在信中提及的“鼎迁”。陆绅孚,一作纯甫,名松孙,是翁同龢表兄陆清泰之子,长期随父居住在保定,后任吴桥县丞。范梁任保定知府时,应翁氏之请,为陆松孙在书院谋得一职。首道锡受翁,指范梁的上级,时任清河道的锡祉,保定府归清河道管辖。锡祉,字子受,满洲正白旗人,索绰络氏,大学士英和之孙。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咸丰十年(1860)闰三月初七日,出任清河道道台[4]136,1507,后升任浙江盐运使。英和为道光壬午(1822)会试总裁,翁心存于是年中二甲第三名进士,正式成为英和的门生,故尊称锡祉为世兄,翁同龢据此称锡祉为壬午世叔。三侄,指翁同书之子翁曾源、翁曾桂,翁同爵之子翁曾翰,此三人当时均在北京居住。而翁同爵之子翁曾祥与翁曾荣,当时在苏北与上海避难。因范梁为翁心存门生,自己又在守制期间,故翁同龢在信尾以“世年小弟制翁同龢”自称。

(二)

前函缮就未发,承赐书,伏审起居增胜,□□罄宜,欣慰欣慰。盐务整饬,定有实效。泰山之云,扶寸而合,大东将披其泽,岂第续张融《海赋》而已。可胜企祝弟厚意,东帅贤明,足称鹓行。人杰得贤者相助为理,齐风泱泱矣。敬泐申谢,寒夜呵豪,未罄万一,即贺春祺,伏惟爱鉴。家慈命道谢候安。年世愚弟翁同龢顿首再启。十二月十九日戌正。

此函于同治八年(1869)十二月十九日作于北京,是翁同龢对范梁升职的贺信兼拜年信。本年五月十八日,范梁由直隶大顺广道补授山东盐运使,将正式赴山东任官。翁氏祝其如南朝人张融创作《海赋》一样,在齐鲁之地大展才华。东帅指时任山东巡抚的丁宝桢。家慈指翁同龢之母。

(三)

楣生尊兄世年大人阁下:自壬申南旋后,京朝官皆未通问。而山中荒僻,亦无由附使递。遂疏音敬一。昨道出津门,瞻望益近,侧闻起居安和,百务修举,极慰驰仰。即日陆舍亲来,重承寄语,感荷无量。龢伏处三年,须鬓尽缟,加以呕血,气体顿衰。再入国门,恍恍如梦。今年雨旸适时,秋水不滥,南北可获全稔,民之幸矣。草草申意,不尽欲言。敬颂台安。年世愚弟翁同龢顿首。家兄命候安不另。七月廿七日灯下。

此信同治十三年(1874)七月廿七日作于北京,主要是向范梁通报自己返京的情况。同治十年十二月廿四日,翁母去世。同治十一年(壬申)四月,翁同龢回常熟居丧。同治十三年六月廿三日,守制期满的翁同龢从常熟回到北京[25]1093。七月廿四日,翁氏表兄陆清泰从保定来看翁同龢,翁氏作此信,交陆氏带给直隶按察使范梁。信中对自己离京两年多的人事变化,发出了感慨。家兄指翁同龢次兄翁同爵,翁同爵与翁同龢一并返回京城,本年九月初八日,补授为湖北巡抚[25]1104。

(四)

楣生尊兄世年大人阁下:春初奉覆一函,想经入览,即日起居何如?深切驰仰。京师有闵雨之意,而南风融融,三农觖望。弟一春奔走,顷由遵化归,道病甚剧,连延一月,寝食皆费,意境太劣,两鬓皆缟,侧想阁下同此意味,正如倦飞之鹤,未得投林耳。陆今承拔擢,极感。其才诚短,亦书生习气太重。家兄到彼,一切平平,粗足告慰。专函敬请台安,伏惟爱鉴不次。世年愚弟翁同龢顿首上。

此信于光绪元年(1875)春末作于北京,主要是感谢范梁对陆清泰的照拂。本年正月十三日到二月十五日,翁同龢与醇亲王奕譞、魁龄、荣禄赴东西陵,相度地势,为同治帝选陵墓地址[25]1034。三月初三到三月十九日,翁同龢再次赴东陵,勘察惠陵地势[25]1154-1159。陆,指陆清泰,字寄庵,号铁云,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寄居常熟,父陆廷鉽,母为翁同龢姑母翁慎仪[26];道光二十一年(1841)中秀才,乡试屡试不中,在咸丰七年(1857)捐从九品官,分在直隶[4]1274,1286,此后就一直在直隶境内辗转任职,同治二年(1863),又捐县丞一职。[25]305,310;[11]15在时任直隶按察使范梁的关照下,陆清泰先是在通州 “仓场调办收米”;本年十一月,正式升任衡水县令[25]1173,1203。对这位表兄的能力,翁同龢有清醒的认识,信中的“其才诚短,亦书生习气太重”,并非自谦之辞,在《日记》中,翁同龢用 “恐材力不逮矣”“上司知其无能” 这样的文字来评价陆清泰[25]789,873。家兄,指翁同爵,同治十三年(1874)九月,翁同爵被授为湖北巡抚; 光绪元年七月,又兼署湖广总督。不过,光绪三年八月初一,翁同爵就在任上病故了[25]1341。

(五)

楣生尊兄世大人阁下:手教至,词翰双妙,快若睹面,幸甚幸甚。柏台雄峻,犹念孤寒,非一人之私感。倦飞之喻,彼此同之。阁下在官之日久,吏疵民谟,知之深而挽回之者,力必默有以济。若龢者,真虚縻俸钱耳。入夏多病,近又感暑困,卧数日。适舍亲陆君来,相与道阁下恳恳之意,因其行,力疾致数字。不尽百一。敬候起居,惟鉴不次。世年愚弟翁同龢顿首。六月十二日。

此函于光绪元年(1875)六月十二日作于北京,是翁同龢致范梁的问候信。本年六月初四日,翁同龢表兄陆清泰从保定赶赴通州公干,路过北京,看望翁氏[25]1172。六月初九日,翁氏感冒,“发热不能支,呻吟伏枕,竟夜不得安眠。” 六月十一日,陆清泰公事已毕,从通州到京,将返回保定,翁同龢“复星桥及范楣生函”,托其将此信带给范梁[25]1173。信中对范梁以长官之尊“犹念孤寒”,多方关照陆清泰,表示感谢;并对范氏熟悉“吏疵民谟”的执政能力,给予了赞扬。

(六)

楣孙尊兄年世大人阁下:手教至,快若睹面。惟奖谕过崇,非所敢承耳。即日台候胜常为颂。闵雨既久,备荒无策,瞻印嗟叹,千里同之。弟因坠马,折伤右足,谒告十日。仅而获全,顷方疲曳,入侍不堪覼缕。以阁下之贤劳通敏,久著于班行,而犹回翔濡滞,若此贱子陋劣,乃一飞刺天耶!端居寡欢,忽忽如失。陆今初任为令,其宽严能衷诸理否?弟意欲其更事,不欲其谋食,幸密察之。初热,惟善自保练。敬问时安,并合署安吉。年世愚弟翁同龢顿首。五月望。

致正定蔡君一函,乞递交。

此信于光绪二年(1876)五月十五日作于北京,主要是请求范梁对新任知县的陆清泰严加约束。光绪元年十二月十二日,翁同龢受命与夏同善一起在毓庆宫书房教光绪帝读书。光绪二年正月二十三日,翁又被任命为户部右侍郎,监管钱法堂事务[25]1211,1220。翁连连被委以重任,范梁致信祝贺,并对其进行“奖谕”,翁即以此信回复。本年京畿地区呈现旱象,“保定以北皆无雨”,朝廷“备荒无策”,只得迎请邯郸铁牌到京,进行祈雨活动[27]。四月廿七日是翁同龢生日,散值后,翁同龢准备赴南城寺庙观览,结果“至珠宝市马蹶而仆。不觉堕鞍,右足被压”,不得不请假十多天,进行调养,到五月初十日才恢复授读[2]1242-1244。范梁长期在直隶任职,此时任直隶按察使已五年多,犹自“回翔濡滞”,没能更进一步,翁同龢却连获升迁,为了安慰朋友,翁同龢进行自嘲。陆指陆清泰,在光绪元年十一月正式升任衡水县令[25]1203。因翁家的关系,陆清泰长期受到范梁的提携,翁同龢像长辈关心后进一样,请范梁对陆清泰严格要求。

(七)

楣孙尊兄世年大人阁下:日昨甫致一缄,谅蒙鉴入,即日伏惟起居万福。京城自三坛致祷,密云蔚然,虽一再得廉纤,仍如未雨,深宫忧勤,为之减膳,则百僚可知矣。龢足疾渐平,一切如旧。兹有候补从九汤君(宝善),萧山相国之族子,而龢之内亲也。托在仁宇,求量材委用,俾末秩得以糊口。缘是亲情,故为一言,幸喻此意,冗中不尽百一,敬颂台安。年世愚弟翁同龢顿首。

此信于光绪二年(1876)五月十六日作于北京,主要是请范氏关照赴直隶任职的姻亲汤宝善。当日《日记》曰:“致范楣孙信,为汤宝善。”[25]1245-1246五月十五日,翁同龢写信一封,对范梁的祝贺表示感谢,并托范梁对表兄陆清泰多加指点(即前信)。此即书信开篇提及的“日昨甫致一缄”。是年畿辅大旱,朝廷进行了各种祈雨活动。五月十三日,“三坛祈雨,上诣大高殿、时应宫拈香。”五月十六日,“五更微雨,旋止,辰初复雨有声,旋又止。午晴矣。”[25]1245此即“一再得廉纤,仍如未雨”。汤宝善名楚惟,字宝善,浙江萧山人,是萧山相国汤金钊的族子,排行第九。翁同龢之妻,为汤金钊孙女。汤楚惟与翁同龢岳父汤修平辈,两人虽为“内亲”,汤楚惟却是翁同龢的“尊行”(长辈)[25]1235。汤楚惟秉承绍兴府人的职业,在京作幕宾。同治十二年(1873)二月十二日,在籍守制的翁同龢赴萧山岳父家省亲,曾与汤楚惟晤面[25]998。光绪二年三月廿八日,翁同龢出城拜客,晤汤楚惟,汤氏将从京赴直隶任职[25]1235。故翁同龢向范梁请托,托其给予关照。汤楚惟去世之后,其子汤劢,仍登门向翁同龢“求信”,请其推荐差事[25]2597。

(八)

楣孙尊兄世年大人阁下:日昨奉致一函,计早彻左右。使者未辱手教,兼承馈岁隆仪,拜领滋愧。岁已向暮,衢巷喧阗,独有鄙人下值后如在万山深处,默坐观空,此意惟知者喻之耳。政教修和,庭阶兰玉,祝颂无已。快雪十年中希有,来岁丰收,当可豫卜。铁云事具承眷注,未审当轴许可否?其交卸既有期矣。孱躯旧疾未平,终日奔走,略不得暇。楚中常有信至,粗平安也。率笔奉献,敬请台安,并贺年禧不次。世年愚弟翁同龢顿首。

此信于光绪二年(1876)十二月十五日作于北京,是向范梁的贺年问候信。当日《日记》云:“致书范楣生、孙省斋,为陆表兄说项也。”[25]1293馈岁隆仪,指地方官向与自己关系亲密的京官馈赠的年敬银两。此年冬天,京城大雪,“雪积半尺”[25]1287。铁云,指陆清泰,时署衡水县令,任期将满,谋求调任完县(今顺平)知县[25]1367。楚中指湖北,翁同龢次兄翁同爵时任湖北巡抚。

(九)

楣生尊兄年世大人阁下:雄藩晋擢,朝列欣然,节钺之除,连翩可卜。伏想宦辙久历畿疆,虽四海皆望公来,而借寇舆歌,只尺早达。龙光三接,行有温纶,颂何如也?即日伏惟起居绥燕。陆令来,得闻近况,须鬓未衰,芝兰满室,极慰驰仰。弟随班儤直,百乏一长,瞻仰嘒星,与三农同,其况瘁而已。专函布贺大喜,握手伊迩,书不尽言,并颂岁禧。年世愚弟翁同龢顿首。腊月望灯下。

此信于光绪三年(1877)十二月十五日作于北京,是恭喜范梁升职的贺信兼拜年信。《日记》本日有“并复范楣生赙函”的记载[25]1369-1370。本年八月初一日,翁同爵病逝于武昌,范梁发唁信慰问翁同龢,并致赙仪,翁同龢以此信回复,并向范梁的升迁表示祝贺。本年十二月初六日,范梁由直隶按察使升任广西布政使,这就是信中提及的“雄藩晋擢”。范梁三十多年的仕宦履历,基本在直隶境内,这就是信中提及的“久历畿疆”,这次终于升任外省。陆令,指陆清泰。十二月初九日,陆清泰从保定到北京;十二月十二日,翁同龢请其吃饭,从他那里了解到范梁身体很好、“须鬓未衰”的近况[25]1369。是年入冬以后,降雪甚少,翁氏望雪心切,与三农同,故在信尾借此寒暄。

(十)

楣生尊兄世年大人阁下:一昨屡通竿牍,计次第入览,顷奉惠启,过自撝抑,其辞意皆非小子所敢承,惶恐无似。馈岁隆仪,既不敢却,然念桂筦之行,正多烦费,高情厚谊,益令受者不安耳!日来望雪益殷。贱躯扶病,聊尔搘拄涉夜。走笔奉谢,敬颂勋安,并贺年禧不次。弟翁同龢顿首启。十二月二十日。

此信于光绪三年(1877)十二月廿日作于北京,是翁同龢对范梁赠送年礼的感谢信。十二月二十日,翁同龢收到“范楣生、李相国(李鸿章)书”,即写此信回复[25]1370。信中提及的“桂筦之行”,指范氏将赴广西任职之事。广西路途遥远,需要一大笔旅费,范氏不顾自己的开销,还是按旧例给翁同龢惠寄了“年敬”。这一年冬天,京畿一带降水稀少,“日来望雪益殷”,以致十一月廿四日[28]863-864,十二月初四日[28]871、十四日[28]878、廿四日[28]890,光绪皇帝四次亲自到大高玄殿祈雪。

三、结语

翁同龢致范梁的10通信札,谈公事者少,礼节问候与谈私情者多。即便如此,这些信札对了解晚清京官与外官的交往,还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范梁是科甲出身,但因殿试排名偏后,没能成为京官,而是分发到直隶,成为榜下即用的老虎班知县。从道光二十一年(1841)的正七品威县知县开始,到光绪三年(1877)底从正三品直隶按察使升任广西布政使为止,除短暂任山东盐运使外,在直隶宦海沉浮30多年。任广西布政使3年后,又因故去职,不久即辞世。对于这样一位人物,文献记载却不多。官方文献方面,因其级别偏低,所留资料并不多,没有专门的传记。地方文献方面,范梁的家乡杭州是人文荟萃之地,像范梁这样主要从事行政事务,并无其他诗文书画特长的人物,在杭州还有很多,因此对其重视也不够,只在《(民国)杭州府志》里留下400多字的简传[29],在《两浙輶轩续录》中留下五首古体诗[18]36-37。私人文献方面,只有门人武强贺涛所作《家传》一篇,介绍其生平及宦迹[19]543-544。与此不同,与范梁往来密切的翁心存与翁同龢父子,在《日记》中留下了许多关于范梁与其子范崇威(汲儒)的记载,加上翁同龢致范梁的这10通书信,能让我们加深对范梁这个人物的了解。

如果说范梁是通过科举入仕的成功地方官代表,那么同样是读书人,翁同龢的表兄陆清泰,因屡试不第,通过捐纳的途径,走入仕途。陆清泰从巡检、县丞做起,靠着翁家的多方扶持,后来做到衡水、迁安、行唐、邯郸等县的县令;他的次子陆松孙也做到吴桥县丞,在捐纳一途的官员中,也是相当不错的结局。通过翁家父子的《日记》与信札,也可勾勒出一个陆清泰父子的小传。这对晚清基层官员的研究,也是一个很典型的个案。

翁心存翁同龢父子在京城任职近半个世纪,又多次担任各级考官,围绕着他们,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网络,可以说是门生故吏遍天下。翁家以科第起家,与他们往来密切的,也多是通过科考获益的佼佼者。但翁同龢本人也有不少屡试不第的亲戚,最典型者有三人:内弟汤纪尚(伯述)、族叔翁心鉴(镜湖)、表兄陆清泰(铁云)。翁同龢通过各种关系,多次举荐他们任职。最后,汤纪尚在天津,翁心鉴在山东,陆清泰在直隶,都谋得了相应的职务。翁氏向范梁推荐陆清泰,只是晚清京官向地方官请托的个案。与其他京官比起来,翁氏还比较注意自己的官声,向地方官推荐亲戚与门人时,相对而言,还是很克制的。

总之,翁同龢致范梁的信札,内容虽不多,但对了解晚清京官与外官的交往细节,如推荐差事、相互提携、馈赠年敬等;门生与座师的联络情况,如年节问候、婚丧嫁娶及升迁进学等的人情往来;科考未中的读书人的生存状态,如捐纳入仕、投充幕员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直隶信札同治
黄宾虹《致昂青信札》
收藏界的“绝后”之作
清代直隶铸钱史
毓庆宫在乾隆、嘉庆、同治三帝心中掀起的波澜
四水同治
李光地治理直隶水患始末
中国官窑瓷器的最后辉煌:“同治大婚瓷”究竟多奢华
吕梁市岚县:“五水”同治,打造良好生态水环境
旧时信札
致卫东先生(信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