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王 蓓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市场竞争日渐激烈,在当下与国际大环境接轨的时代背景之下,培养新型全方位人才成了目前各大高校的主要任务之一。在当今社会中,成为一名专业技术水平过硬、思想道德素质高的人才是莘莘学子的共同目标,也是全社会的共同呼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成了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堂的参与度成了一个重要课题。
时代在不断地进步与发展,当今的社会道德环境和企业文化背景,需要高校培养专业素质强,思想道德品质优秀的人才。近几年来,“高分低能”,“复旦大学伤人案”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震惊了全社会,也使得人们陷入沉思——高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立身先立德”。因此,在高校中进一步大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成了国家、社会的共同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课堂便是大学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主战场。
虽然我国各大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开展由来已久,但是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各大高校的思想政治课仍然存在着课堂内容流于形式、课程数量安排不足、考查方式不够灵活,缺乏变通、学生出勤率不高等种种情况。这种种情况构成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课的设置并没有很好地达到预期的目标,探寻其中原因,找出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堂参与度的相关影响因素也变成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课改革的首要任务。
当今社会,社会普遍需要思想道德修养过硬的新时代青年,各大高校作为大学生从青少年时期向着独立成熟的人格发展的第一站,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课程的设立便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关键。专业能力已不再是评判人才的唯一标准,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
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每年数百万的大学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使得大学生作为高等素质人才的优势正在不断的消失。因此需要大学生明确自身的定位,以更好地在求职就业市场中竞争。积极参与到思想政治课堂当中,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培养正确的思想道德素质,用正确的“三观”和思考方式去处理未来人生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保证自身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
现阶段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需要针对目前的思想政治课堂现状去进行多角度的剖析,分析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课参与度的影响因素。
在影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课的参与度的多种因素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程度不高,因此要求高校树立正确的思想风气,引导学生重视思想政治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程的参与度。从高校学风建设的侧重点就可以看出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水平,因此高校需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不断地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的程度,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随着我国就业市场的竞争日益严峻,高校对于学生的专业培养要求也出现了大跨度的提升。其它各专业科目的学习和考核要求使得学生课业负担过载,相对而言,更容易通过考核的思想政治课成了学生心目中相对而言“非重点”的科目。因此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发展,平衡各学科之间的设置,加强高校的科目设置与考核的科学化改革,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思想政治课的学习。
在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开展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从学校到学生,自上而下对于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课程内容流于形式。因此各大高校应当进行统一的改革和规范,从而提高思想政治课程内容设置的有效性。从思想政治课程的考核难易程度就可以看出该学校对于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上的重视程度。因此高校需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不断地明确和规范教师的授课流程和规范,从而避免因部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不足,课堂内容设置不够生动,而导致的学生参与度下降。
在当前思想政治课程设置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各学科课程设置,使得思想政治课程有充足的学时来进行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安排。同时完善教学内容的安排,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遵循难易结合的原则,尽量将课堂安排生动活泼,浅显易懂。避免课程设置上出现内容过于简单或内容过于复杂的情况。通过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课堂表现进行观察,从而全面地了解课堂设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挖掘出潜在的原因,从而进行教学改革,提升课程设置的有效性。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要做好有效的控制,提升教师与学生的重视程度。一般情况下,可以完善相应的课程监督和学业考核机制。例如开展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双向评分机制,通过学生的课堂反馈与督导组的评分,对教师的课程教学进行监督,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水平。另一方面,通过测验、考试、抽查、论文等一系列考核方式,对于学生的课程内容掌握情况进行考察,考核时结合平时表现和书面完成情况两方面,确保学生能够真正地参与到课程活动当中,保障学生思想政治课的参与度。
在思想政治的学习过程中,影响因素包括很多方面。在高校当中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可通过举办思想政治演讲比赛、有奖知识问答、手抄报比赛等方式,使得思想道德修养的种子深植于师生心中,以保证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顺利进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提高学生思政课参与的主动性。
只有通过自上而下,深入系统的改革,才能有效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堂的参与度。首先,高校课程的设置安排需要更加科学合理,在重视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兼顾对学生的思想品质的塑造,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将学生培养成爱国、爱党、爱人民的新时代青年。其次,重视学生的课堂反馈,以人为本,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为不同年级阶段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课堂教学内容,使得课程设置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具有吸引力和实用性。并引导学生正确安排学习与生活,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通过以上种种方法,才能使学生能够真正从思想政治课堂中受益,提升高校学生的课堂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