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哲学开创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新进境
——《近代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现代化研究:以民生经济学为例(1840—1949)》读后

2022-03-17 23:24侯冠宇
关键词:范式经济学民生

侯冠宇

(中国政法大学 商学院/企业史研究所,北京 100088)

如果说经济史是经济学的理论创设之基,那么经济思想史则是其理论创新之源。中国作为一个拥有连续且漫长历史的文明大国,中国经济思想具有悠久且厚重的历史底蕴。中国经济思想史足以成为现代经济学创新的源泉之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新近出版了以熊金武教授博士学位论文为基础,由多年学术积淀而成的《近代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现代化研究:以民生经济学为例(1840—1949)》[1]。这部著作可以视为作者近十年有关中国经济思想史、中国经济史研究方面的一次突破性尝试和全面总结。全书融多种研究方法于一炉,综合运用科学哲学、历史唯物论、现代经济理论,采用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历史实证的分析方法,进而提出近代中国经济思想现代化的第二条路径假设——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现代化路径,即继承和创新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取法现代经济科学范式,建构富于区域特色的经济科学流派。

一、将科学哲学方法置于更加宽广的研究背景和理论框架之中

该著作结构严谨、逻辑清晰。全书分为七章:(一)全球史视野下近代中国经济思想变迁;(二)中西方经济思想范式演进与民生经济学;(三)传统经济思想现代化存在性(Ⅰ)——民生经济学的科学性判定;(四)传统经济思想现代化存在性(Ⅱ)——民生经济学的渊源判定;(五)传统经济思想现代化的进步性分析;(六)传统经济思想现代化演进机制及其特征;(七)传统经济思想现代化的历史价值。

关于经济思想史的既有研究,大多着重考察个别代表人物的经济学观点,较少分析传统经济思想在近代的演进过程,更鲜有从经济科学层面考察传统经济思想现代化问题之作。作者从挖掘近代经济思想的传统经济思想渊源入手,进而讨论传统经济思想的近代演进问题,以经济思想方法论为研究对象,写成了这部开创性著作。

传统并非指“以往的”事物,而是指以往延续至今,且在今天还有生命力的东西,并蕴含着不断补充又不断淘汰的含义。“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在近代的演变可能构成了中国经济思想范式现代化的另一条道路。换言之,‘后发式’经济思想范式现代化包括了两条路径:一是现代经济科学在‘后发式’区域的传播;二是‘后发式’区域固有的传统经济思想的现代化转变,即后发式区域传统经济思想现代化。”[2]6前一条传播路径的基本假设——近代中国经济思想现代化是包含现代经济科学要素的西方经济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和移植,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难以窥探全貌。而本书的研究命题就是近代中国经济思想现代化过程的第二条路径——分析和论证传统经济思想现代化路径的存在及其演进机制。作者将研究问题细分为四个基本问题,即“是否现代化”“哪里来”“是否进步”“如何来”。

“本书讨论传统经济思想对近代经济社会变迁的潜在适应性问题,及其对中国近代经济思想现代化中的潜在作用。考察近代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思想和经济伦理背景,从经济思想角度寻找中国文化环境下社会转型的特征,回应现代化问题的探讨,厘清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考察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在现代经济科学中的地位。”[2]47-48“本书对民生经济学的考察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对民生经济学是否是传统经济思想现代化的判定,回答这个线索是否存在;二是从民生经济学发展逻辑中,考察其线索的特征。本书以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为主体去考察这条融合的路径。换言之,是留学生、传教士等代表的西方经济学说传播路径之外,寻找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主动现代化路径。”[2]72

在运用科学哲学这一理论工具时,作者深入对比、具体分析、严格修正。作者结合拉卡托斯批判波普尔的实例指出,不能根据一次性经验判断科学理论的科学性。换言之,在某种时空和条件语境下被证伪的科学理论依然可以经过辩证批判后再次成为科学。经济思想范式属性的判定是灵活的,不是一元性的。“胡寄窗分界”(1)胡寄窗先生在其著作《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大纲》中对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的中国经济思想进行了深刻阐述。五四运动是以外来的新思想形态来代替旧有的原生思想形态。从19世纪中叶开始,中国经济思想发生了转型,即从传统的、前科学的经济思想向现代的、科学的经济学转型。从1840年到1919年期间称之为“经济思想”,而1919年到1949年期间则称之为“经济科学”。这一现象被赵晓雷教授等学者命名为“胡寄窗分界”。说明了即使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在近代早期被证伪,也仅是一次试验而已,不能由此认为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不能再次取得科学性地位[3]。作者在第三章,比较拉卡托斯、波普尔、库恩三种科学哲学理论,进一步修正了库恩范式理论的三方面不足,“拉卡托斯没有提出区分不成熟科学和成熟科学的明确判断标准,只有库恩和波普尔分别提出了分界问题的判断标准,即范式统一和可证伪性”[2]151,“对于经济科学而言,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标准太严格,不仅中国古代经济思想,而且现代经济科学乃至21世纪的现代经济理论也不符合证伪性的标准。拉卡托斯的理论也出现了障碍,其主要关注研究纲领之间的竞争关系而非分界问题,鉴于17世纪至19世纪中叶西方经济思想边界日趋势扩大,如果不能实现形式和方法上的统一,那么就不存在中外经济学者的顺畅交流,这一点是拉卡托斯理论所不能解释的”[2]152。由于库恩范式理论关注到方法、概念、符号等层面的差异,而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现代化是在形式和方法方面实现中西方经济思想的趋同。因此,库恩范式理论适合解释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从前科学经济思想范式走向现代经济可修复范式的“分界问题”。在第四章,作者阐述经济思想渊源的机制时,通过比较,发现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具有更强的适用性。波普尔和库恩都没有提出科学理论来源的判断依据,对科学理论渊源及其进步性的判定都缺乏足够的韧性[2]220。拉卡托斯提出了关于科学理论的结构和演进的理论,力求把科学结构的逻辑模型与科学发展的历史模型统一起来,可以为制定经济思想渊源的标准提供借鉴[2]221。在第六章,作者运用数理方法结合现代经济理论,对拉卡托斯和库恩理论的不足展开回应,诸如经济思想范式竞争机制需要构建范式的竞争力/评价机制/用何种工具能够描述这个机制等[2]314。

二、基于大量文本分析推导出严谨可靠的结论

史料的重新挖掘和整理是该书的显著特色,集中体现在对民国时期民生主义经济学史料的收集和整理方面。作者运用了“大成老旧刊全文数据库”“中美百万册数字图书馆”以及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上海财经大学图书馆资料——包括中国古代史料、中国近代史料、西方近代经济思想史资料。本书逻辑严密、层次鲜明,并且充分吸收了经济思想史、经济史领域的众多前辈学者的成果,以及许涤新、薛暮桥、周伯棣、千家驹等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相关研究。

在筛选与甄别史料时,作者先过滤掉一些篇名包括“民生”的经济学研究成果,其中包括不以“民生”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成果和虽然关注“民生”或者民生主义,却没有采用现代经济科学的研究范式,从非经济学角度对民生主义泛泛而谈的研究成果。作者增添了一些篇名没有“民生”,但事实上讨论了民生经济学,其中包括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与三民主义经济研究,以及一些非专门的民生经济学研究但包含民生经济学内容的相关研究成果。

作者在解释经济思想史上“李约瑟之谜”问题时,将其归结为六个方面因素:社会经济环境、阶级基础与政治制度、地理环境和要素禀赋、科举制度与科学共同体、文化与思维方式、伦理基础。在阐述第一方面社会经济环境因素时强调:“现代经济科学是以货币经济为基础,而中国古代并不具备。”[2]76这一观点值得讨论。追溯至明朝初年,统治者在立国建制的过程中,从出台宝钞至摒弃宝钞,从尊重市场到以法令挤压市场,诸多措施形成极具刚性的“洪武货币秩序”[4]46。中国古代经济是实物经济,在明清以降转型的过程中是传统的实物经济向货币经济转型的过程(2)有学者认为,白银在明初至成化弘治年间存在一种自下而上的货币化趋势,至晚明时期占据了主要货币地位,完成了非法转为合法货币的变迁过程,有学者指出,战乱冲击、民间缺乏稳定的通货、财政体制转型等因素预示了货币转型的方向由微入显。详见万明、陈锋、杜恂诚、王昉、燕红忠、彭凯翔、邱永志、王文成、岸本美绪、黑田明伸等众多学者的系列研究。。王昉等指出,晚明时期的货币制度变迁,是中国古代货币史承上启下的转折阶段,“中国的货币制度是一个封闭的系统,钞法的制度创新带有稳定性差的先天缺陷,铜钱与纸钞在封闭系统内循环流通。晚明以后中国的货币制度由封闭转向开放,白银内流作为引线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白银货币化开辟了银钱并行的制度变迁新路径”[5]。这一时期的官方与民间贸易也是十分发达的,值得深入研究[6]。

第二,作者构建了一个由主体、问题意识和经济思想范式组成的有趣的动态模型。问题意识是主体所具有的,是外生性决定的,取决于政治、社会、伦理等其他要素。在特定问题意识下,主体会选择成本最低、收益最高的经济思想范式,“对于个人而言,不同主体的人生经历、教育背景、问题意识等都导致了其对新经济思想范式接受具有差异性。”值得注意的是,主体问题意识不仅受外生决定,还与其主观选择、能动性息息相关。

从中国近代经济思想现代化的经验来看,坚持实事求是,挖掘本区域实际经济问题,形成符合本区域特色的经济问题意识,然后批判借鉴本区域传统经济思想和外来思想,按照现代经济科学范式加以创新,是传承传统经济思想和发展经济科学的有效途径[7]。

三、对研究范式、方法和内容的再思考

本书给经济思想史、经济史研究带来如下几方面的思考。

第一,“中国古代传统经济思想范式的‘停滞’是有其经济伦理原因的,而中国传统经济思想范式现代化的起步也应该是有其经济伦理基础的”[8]。作者运用经济思想史上“东学西渐”经典案例——法国重农学派的中国渊源问题,以说明经济思想史范式不存在严格的“不可通约性”启发读者思考:不仅法国借鉴了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经济观念、循环分析方法等,实际上在东亚传统国际秩序下的朝鲜半岛及日本,亦受到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深刻影响,借鉴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经济观念,灵活运用、调整以适应本国的经济政策推行,但目前对这一领域的对比研究较为稀缺[9]。

第二,本书选取的研究案例标准,满足如下三个条件:一是案例可能具有传统经济思想渊源;二是案例可能具有与西方经济科学相近或者相同的形式与方法;三是案例具有足够的史料。本书选择一个研究案例考察,并不意味着只有民生经济学一种可能的传统经济思想现代化的范例。这启发读者:在研究传统经济思想现代化问题时,中国土地、会计、工业、金融等经济思想亦可以作为案例展开分析。中华文明在数千年的发展中,以丰富的经济现象、经济实践与经济观念[10],孕育创造出长期领先世界的经济成就和经济思想。值得注意的是,传统时期的国家治理问题与文化传统都是不可分离的。传统时期的国家财政、管理体制、国家治理等问题[11],蕴含特定时空下个人与集体、中央与地方、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与张力,以及信息网络与信息场域的诸多内容,值得深入思考。

第三,“建构中国特色的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既需要批判性地借鉴国外经济科学前沿研究方法,更需要总结近代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现代化的历史经验,继承和创新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精华,从民生经济思想向民生经济科学的转型是中国近代传统经济思想现代化的光辉一页”[2]371。由于本书以经济思想方法论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作者所提出的“第三条道路——传统经济思想现代化变迁”时,可以借鉴本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论,比较分析中外不同制度环境的差异,厘清各种制度的构想[12]。值得注意的是,制度的价值与治理的实践在实际运作中会产生脱嵌。虽然治理是制度价值在实践向度的延伸,但治理活动的结果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不能将治理结果的不合理简单归因为制度价值的不正当。

第四,民生经济科学是中国经济科学史上的一个重大成就。中国近代经济学家是否“述而不作”?传统经济思想在近代如何演变?民生经济科学形态是什么?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考察与深度反思[2]382。“民生”带有一种民族主义。孙中山指出:“民生包含了民族,国民,社会等,民生主义是与民族主义关联的三民主义的一部分。这就显著表明了民生经济伦理中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结。”[2]377由此可见,“民生”中包含着“民族要素”,民生经济伦理中的民族主义情结以及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传统经济思想的现代化转变可能存有差异。研究后发式区域传统经济思想时,可以将富有区域特色的民族地区作为研究思想现代化转型的微观案例展开研究。

第五,遵循“史无定法”的研究旨趣。特别是在第六章中运用大量经济史料并结合数理方法,有趣地绘制出经济思想结构三维图和中西经济思想交汇种类图[2]329。 “马林为了宣传亨利·乔治土地单一税,而主张西学中源,从《周礼》《论语》《孟子》《中庸》等找到了大量支持土地单一税的论据。严复《原富》的评议,充满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经济自由主义。”[2]330这样的研究启发我们思考:将翔实的经济史料与生动的图表有机结合,会助力观点的清晰表达。“道德伦理与经济利益的关系是经济伦理的核心。”[2]81“经济学不是不关注经济伦理,而是努力处理好道德理性与技术理性的关系。市场机制无所谓良心好坏,但市场参与人涉及伦理。”[2]85-86“经济思想史研究可以凸显经济学的伦理基础”[2]85-86“经济思想的变迁不仅得益于市场体制的成熟,还依赖伦理观念的变迁。”[13]“经济人假设是一种经济伦理假设。”[2]91那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群体意识孕育了中华民族集体主义的思想传统,“集体经济人”假设是否更具鲜明的时代特色?这一问题值得思考。

第六,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经济史、经济思想史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其研究的范式与方法不应该被固定[14]。在交叉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尽量避免使用复杂的脱离实际的抽象演绎。在方法论上可以彼此交叉,相互对话,以促发展。中国经济学术史研究要有世界视域和参照系,置中国于国际学术发展大背景下,开展较长时段的经济学术发展考察[15],为我国的文化与学术自信提供宝贵借鉴。此外,量化历史方法可以更好地解决部分定量问题,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史学融入国际经济史学,也利于中国学者对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做出有益的贡献。传承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保持中国经济思想的连贯性和传统性,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科学,在国际学术交往中讲好中国故事[16]是当代中国经济学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应尽的职责。

猜你喜欢
范式经济学民生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简明经济学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