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强
(吉林警察学院 吉林长春 130000)
从学术角度针对“互联网+体育”进行研究,是基于产业实践展开的。中国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互联网+体育”的内涵、所具备的特征等方面,明确体育产业发展中融入互联网技术,体育产业新生态就会形成,不仅可以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也能够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1]。随着“互联网+体育”的不断发展,对于足球产业发展而言不仅是机遇,也是挑战,对于此需要采用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推进中国足球事业实现更好的发展[2]。
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互联网+”产业发展正式拉开帷幕。“互联网+”指创新2.0下发展的新业态的开发。也是知识社会创新2.0 推动的互联网形式的演变,是知识社会推动的一种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式。
“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另一个实际成就,它促进了经济形式的不断演变,从而促进了社会和经济实体的活力,并为改革、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广泛的网络平台。简而言之,“互联网+”是“互联网+各种传统产业”,使用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将互联网和传统产业深度整合,以创建新的发展生态。它代表了一种新的社会形式,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分配中的优化和整合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纳入经济和社会领域,提高整个社会的创新和生产力,并利用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施工具形成一种更广泛的新的经济发展形式。
随着体育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互联网+”已成传统体育企业实现升级转型的关键。“互联网+足球”是“互联网+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互联网+体育”是指新形式和新业态,依靠互联网创新2.0,将互联网创新融入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传统体育行业和商业模式/市场模式的颠覆性创新和变革,改变演进模式和商业模式,增强体育产业的创新、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形成更广泛的互联网。总之,互联网+的方法可以解放生产力,将传统体育产业全面推向一个新的水平。
中国“互联网+足球”起步比较晚,大约是在2014年,各种足球App 上线,而且获得融资。当年,阿里巴巴为恒大足球俱乐部投入12亿元资金,这一入股的举动可以明确中国互联网巨头开始向足球产业进军[3]。
中国“互联网+足球”经历了以下3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2014年至2015年6月。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以来,各省市相继发布体育产业发展规划政策指导引发了对资本的热情,中国体育产业近年来呈现出“井喷”趋势。中国政府为推进体育产业快速发展,取消了赛事审批,赛事版权实现市场化。这个阶段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快速注入资本,包括商业巨头以及上市公司都开始投入资金,一些个人投资者也进入这个行业中,使得“互联网+足球”的概念标价值快速升值,也因此产生了市场乱象。这个阶段的“互联网+足球”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但是是非理性。由于大量资本的投入,“互联网+足球”出现了“伪需求”,App 为了使用户的流量增加,维持活跃度,在对体育场馆以及教练补贴之外,还对用户补贴。
第二个阶段,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一些“互联网+足球”公司正处于创业阶段,在第一个阶段发展阶段能够聚集很多的足球爱好者,却无法进入运动交易环节,所以不能产生商业模式,也不具有盈利渠道。要使得用户量维持下去,保证每天的活跃度,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资本逐渐进入冷静期,导致“互联网+足球”创业公司由于缺乏资金而无法持续运营。
第三个阶段,2016年至今。从京东体育发布《2017互联网体育消费报告》,揭示了中国体育消费的五大趋势,预测了黄金时代的中国体育消费。“互联网+足球”公司在市场中被淘汰,继续存在的公司走上了转型发展道路,对于纯互联网以及流量模式已经不是很关注,而是致力于构建合理的商业模式,注重产品高成长,且更为重视用户的价值,随着“互联网+足球”的信息恢复,资本投入增加,主要是新的投资机构参与,使得整个足球市场理性回归[4-5]。
针对互联网+足球的形态进行分析,大致可以归类为以下两大类型。
大而散的门户网站型是指那些大型网站,如新浪、腾讯等,它们的优势是体积大、范围广、受众面广、知名度高、流量大、直播收看量高,这些优势使得此类门户网站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但优势的背后,也会有不足之处,正是由于它的体积大、范围广,因此呈现出散乱的态势。内容上的广而多,给管理带来难度,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内容上会出现不准确问题。因此,这类大型门户网站社区管理大而用户链不强。
垂直平台型即只关注于某个体育领域的小平台,即只关注于足球运动本身的小平台,如“懂球帝”“肆客体育”等。虽然没有大网站的流量大,但是却有精准吸引客户,社区虽小,但是用户链精准,利于管理,更有利于了解足球爱好者的需求与习惯。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在注册用户量与活跃用户量都在不断增加。这类平台的优势在于精,足球垂直平台格局中,谁率先在球迷服务、足球旅游、足球娱乐等领域获得突破,谁将占得先机。
中国“互联网+足球”近20 年的发展过程,促进了足球产业的改革,也加速了中国足球的发展。“互联网+”也开始融入足球和其他体育相关领域。“互联网+足球”正在影响网络时代整个足球和体育产业的发展和转型。当然,也有部分人质疑,球迷需要的是踢球,有真实的场地足球,“互联网+”环境下又不能踢,有什么意义,有什么功能。“互联网+足球”只是现代足球产业中的一部分,它不能替代传统的球场,但却可以为足球行业提供服务。将线下资源与线上资源进行合理的对接与整合,使线上更好地为线下服务。
“互联网+足球”的功能众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赛事转播功能,当然在传统的电视时代也可以实现赛事转播功能,但是“互联网+”背景下的赛事转播增加了更多的互动性。观众可以在观看比赛时发言互动,还可以选择听取不同主播的讲解,让赛事观看更加生动。另外还可以在观看赛事时,通过网络随时查看场内运动员的履历等。“互联网+足球”用户利用无线互联网可以通过手机App看足球赛事,随时随地开展,不受空间限制。这些都让赛事转播更具吸引力。
中国庞大的足球用户群也催生了互联网+中大量与足球相关的产品,如提供体育赛事广播平台、足球设备垂直电子商务、开展UGC内容+社交网络、足球大数据分析与竞彩、O2O项目预订、业余联赛导向平台等。
同时目前“互联网+足球”的形态还提供了更多的创业方向,如青少年足球培训、足球视频资讯、内容和社区、足球装备、业余联赛平台、足球大数据、订场、约战、足球竞彩类。
从经济学角度而言,按照某一商品市场中主体所占有的数量比例以及竞争程度对市场进行划分,主要包括4 种类型:一是完全竞争市场;二是完全垄断市场;三是垄断竞争;四是寡头垄断市场。从当前的“互联网+足球”市场情况来看,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寡头垄断市场,另一种是垄断竞争市场。前者是在中上游领域形成的,具有代表性的是阿里巴巴和腾讯公司,这些都是互联网巨头,为足球赛事以及版权投入大量的资金;后者是产业下游的中小型创业公司,以足球产业链痛点为核心构成垄断竞争市场[6]。
寡头垄断处于足球产业的上游。体育产业主要包括三层,即核心层、相关产业层以及外围层,其中,核心层所对应的是产业链的上游足球赛事资源,相关产业层所对应的是下游体育衍生产业资源,外围层所对应的是中游媒体传播。一些互联网公司,诸如阿里巴巴、及苏宁等进入足球产业中,就意味着足球产业步入巨头角逐时代,足球产业的中上游进出存在较高的资金壁垒,需要投入的资金量非常高,至少也要几千万元,多则可达几十亿元,只有互联网巨头才能具备这样的财力。所以,多数的市场份额被少数企业占据,而且各个厂商在市场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之间会相互影响。当某个厂商决策的时候,都需要充分考虑竞争者的反应。如此,寡头垄断市场逐渐形成。
垄断竞争处于足球产业的下游,与上游之间的对比是非常鲜明的。产业下游有很多的“互联网+足球”厂商,加之足球人口多,且互联网用户基数大,即便是小众产品,由于不断扩大的消费者数量,足球产品的生产也会形成一定的规模。另外,将互联网信息技术所具备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让所有的消费者以及生产者对经济决策信息都能够充分掌握,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所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得以解决。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搜寻成本有所减少,交易成本也明显降低,小企业不需要在广告费用以及私下关系方面与大企业之间竞争。小企业在市场中占有一定的份额,要做到买方与卖方众多,“互联网+足球”产品的同质化消除,存在很大的差别,在进入和退出市场的时候不会有很多的障碍,企业之间的非价格竞争更加激烈。处于“互联网+足球”产业下游,各个企业所生产的“互联网+足球”产品都要存在差别,但是如果每个产品与替代品都非常接近,就会产生相似产品的竞争,厂商进入市场以及退出市场的时候会遭遇很多的障碍。另外,互联网产品有其独特性,其是无形存在的、产品制造零成本,同时还具有成长性和冲击性等,所有的厂商所采取的是免费策略,使非价格竞争非常激烈。
从当前的中国“互联网+足球”市场运营情况来看,行业上游已经形成寡头垄断市场,行业下游已经形成垄断竞争市场。但是,处于大数据技术革命时期,巨大的数据资源为体育营销管理的量化过程铺平了道路,过去比较复杂的营销管理活动逐渐演变成一系列的数据挖掘以及相关的分析,从而使体育营销活动变得越来越数字化、精准化。所以,处于“互联网+足球”市场环境中,就完全可以依靠大数据技术进行精准定位,实现市场细分,甚至可以实施超级市场细分。与此同时,许多小型互联网初创企业也可以在细分市场中持续生存,因为在细分市场中,互联网巨头可能不能充分发挥其规模优势,所以没必要担心巨头接管用户流量入口。甚至在细分市场上,许多小型互联网创业公司可能会比互联网巨头更能吸引更多的用户,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如此则更加服务化体育领域的长尾法则。
互联网技术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免费的力量是巨大的。谷歌因为免费化而快速崛起,主要是因为其所主导的软件可以免费使用。当前来看,中国的足球赛事依然习惯于免费观看,不能接受付费,一些企业对于赛事以及媒体转播权力都已经掌握,要赢得用户就要免费提供服务。这样的企业的盈利方法是怎样的呢?事实上,“互联网+”所呈现出来的是双边市场形态,也就是说,一组参与者加入平台中所获得的收益与这个平台中另一组参与者数量存在直接相关性,后者对前者起到了决定新更多作用。只有当平台用户的规模足够大的时候,广告商才会向互联网平台投入大量的广告费。“互联网+足球”采用免费提供服务的策略吸引大量的用户,主要的目的是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这就需要让消费者满意,而要获得经济效益,就需要考虑到广告以及商业化运作。如果采用免费提供服务的方式依然不能获得消费者,就意味着产品设计有不足之处,或者产品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当前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更多的资源在技术以及大数据上体现出来,与传统经济有所不同,不再如获得一块土地一样的实体呈现,而是促使资产实现升级。“互联网+”环境中,企业升级最为重要的是依赖于技术创新。
目前,要进入“互联网+足球”产业下游,不会遇到很高的壁垒,生产的模式以及产品被复制或者模仿是非常容易的。企业要在“互联网+足球”市场持续生存和稳定发展下去,就要将科学技术充分利用起来,使得技术壁垒有所提高,同时实现产品差别化,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从实际角度而言,当前的“互联网+足球”使得新的体育新品被研究开发出来,并得以应用。未来的发展中,虚拟现实技术将成为核心,结合应用足球大数据技术以及智能技术,运行足球场馆管理系统等,将会有新技术和新产品应运而生。
“互联网+足球”打开了体育人的全新视野,也对体育教学工作带来了颠覆性影响。在“互联网+”背景下,可以利用“互联网+”优势调动青少年参与观看体育赛事的兴趣。进行足球战略战术的模拟训练,进行足球运动中比赛规则、技术技巧学习,进行体能、技术的基本训练。尤其是战略战术的训练,决定一场比赛的关键除了双方队员的技术水平,起决定性的因素往往是战略战术。以往足球运动中战略战术的学习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在实践应用中往往因缺乏“复盘”等条件,不能系统、全面地进行效果检验。“互联网+”环境下可以通过虚拟仿真环境进行足球比赛的全盘模拟,从而总结出战略战术的运用方法,体验战略战术的重要性。其优势是传统体育教学所不能比拟的。“互联网+”背景下足球产业发展应与教育进行广泛合作,让“互联网+足球”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通过教育阵地的推广,让“互联网+足球”被广泛认知,从而达到推广的目的。
随着“互联网+体育”的不断发展,对于足球产业发展而言不仅是机遇,也是挑战,对此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推进中国足球事业实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