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晓新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处,安徽 马鞍山 243031)
习近平总书记将我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展现出的中国精神凝练为“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1]。伟大抗疫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通,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展,体现了中国力量和中国担当,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青年是社会中最有力量的生力军,大力弘扬抗疫精神,将其融入青年“四个自信”教育,能够帮助青年在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不负党和国家的重托。
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首页“知识元检索”中选择“指数”,输入检索词“抗疫精神”检索,选择“学术关注度”维度,围绕“抗疫精神”中文相关文献集中在2020年-2021年,发文数由2020年的278篇相关文献增长到2021年的462篇,环比增长率为66%,呈递增趋势,说明学界对此主题的关注度仍在不断攀升。输入对比关键词“青年”与“四个自信”比较检索,学界对“青年”的研究最为久远,早在1805年就有1篇相关文献(外文),且一直未中断,呈上涨趋势,在2019年增至最高点,随后呈下降趋势逐渐减少;学界对“四个自信”的研究自2016年迅速攀升,增至2019年达到峰值后慢慢递减。选择“指数”,输入检索词“青年‘四个自信’”,研究2020-2021年的发文数,由2020年的18篇减至2021年的12篇。相比较“抗疫精神”研究的逐年升温、“青年”研究及“四个自信”研究的逐年递减,“青年‘四个自信’”相关研究略显单薄。
按照发文的被引数和下载数搜索学界2020年-2021年对“抗疫精神”的学术关注热点文献(每年前十排名),分析这两年学术关注的热点有:2020年热点集中在研究“抗疫精神”的生成、内涵及价值,如山东大学徐艳玲的“‘抗疫精神’的生成逻辑、丰富内涵和价值意蕴”、上海师范大学石书臣等人的“抗疫精神:新时代中国精神的生动体现”等;并逐渐将焦点关注到“抗疫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融合及价值研究,如西南交通大学陈晨的“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路径”、山东科技大学苑素梅等人的“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路径研究”等。随着2021年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围绕“抗疫精神”的学术研究热点更加深入,关注如何将抗疫精神及实践与人们的日常工作如高校教育教学、基层党建、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相结合,如西南大学崔健等人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伟大抗疫精神论略”、华南农业大学廖杨等人的“新冠疫情防控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升路径”等。
按照发文的被引数和下载数搜索学界2020年-2021年对“青年‘四个自信’”的学术关注热点文献(每年前十排名),分析这两年学术关注的热点有:2020年热点集中在“四个自信”与高校课程思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融合及创新,如武汉理工大学叶俊等人的“‘四个自信’视域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功能的实现路径”、黄淮学院李国胜的“筑牢‘四个自信’文化根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等;2021年热点在延续2020年热点的基础上,开始关注用抗疫实践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如鞍山师范学院的杜秀娟等人的“在抗疫教育中增强青年学生‘四个自信’”。此类研究数量不多,亟待展开。
输入检索词“抗疫精神”,查看在不同学科中的分布,排名前五的学科分别为思想政治教育(33.16%)、高等教育(31.72%)、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7.96%)、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5.74%)、中国共产党(5.61%)。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中,与检索词“抗疫精神”同现次数最多的关键词分别为:伟大抗疫精神(16次)、疫情防控(12次)、中国精神(10次)、新冠肺炎疫情(9次)。在“高等教育”学科中,与检索词“抗疫精神”同现次数最多的关键词分别为:思想政治教育(40次)、大学生(32次)、思政课(28次)、高校(23次)、伟大抗疫精神(14次)。在“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学科中,与检索词“抗疫精神”同现次数最多的关键词分别为:疫情防控(3次)、中国抗疫故事(3次)、制度优势(2次)、人类命运共同体(2次)。在“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学科中,与检索词“抗疫精神”同现次数最多的关键词分别为:抗疫故事(17次)、医学生(12次)、课程思政(5次)、思政教育(3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3次)。在“中国共产党”学科中,与检索词“抗疫精神”同现次数最多的关键词分别为:疫情防控(2次)、精神谱系(1次)、伦理品格(1次)、教育(1次)、初心和使命(1次)。排名前五的学科中相关词高频出现的有:“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思政课”“高校”“抗疫故事”“伟大抗疫精神”,反映出学界目前对“抗疫精神”的研究重在弘扬和传承,并着力融合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优势”出现的频次不高,而且只出现在“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学科中,反映学界目前对“抗疫精神”与“四个自信”的融合研究不多。
输入检索词“青年‘四个自信’”,查看在不同学科中的分布,排名前五的学科分别为高等教育(60.56%)、职业教育(11.27%)、中国共产党(9.86%)、政党及群众组织(7.04%)、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2.82%)。排名前五的学科中相关词高频出现的有:四个自信、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表明学界对“青年‘四个自信’”的研究仍是以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主。
总之,学界关于抗疫精神融入青年“四个自信”教育的相关文献不少,主要聚焦于研究“抗疫精神”,研究范围和视角也在不断拓展,但对“青年‘四个自信’”及将抗疫精神融入青年“四个自信”教育的直接研究却不多。且“抗疫精神”的研究热点主要聚焦在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但是,青年不仅限于青年大学生。2017年国家发布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将青年的年龄界定为14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即“85后”“90后”“00后”皆是青年,青年大学生只是青年群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仅聚焦研究青年大学生无法实现对青年群体在该主题上的研究。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部队,鉴于此,关于抗疫精神融入青年“四个自信”教育的研究有进一步拓展的必要。
青年人是国家的中流砥柱。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仅对一个人的成长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更对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恩格斯提出,“时代的性格主要是青年人的性格……我们的未来比任何时期都更多地取决于正在成长的一代”[2]。我国青年的主流思想是积极向上的,他们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
但是,在这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际风云突变,境外各种敌对势力伺机而动,企图利用各种途径将历史虚无主义、价值中立等消极思想渗透进青年的思想中。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在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下,青年过分强调自我,有功利化倾向,奉献精神不高,流行“佛系”“躺平”。
2020年,随着疫情的出现,青年人的思想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不断淬炼,由“佛系”“躺平”转为“逆行者”“云监工”。青年崇拜的对象由流量明星偶像转为钟南山、李兰娟等英雄国士,青年的思想关注点由微观化的个体世界转为宏大的国家和民族主题,青年的价值观也由功利化倾向转为乐于奉献担当。举国抗疫的实践进一步激发青年的爱国热忱,青年的民族自豪感得到空前的提升。
青年是推动社会革新的主要动力。青年的成长与国家、民族的未来休戚相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人有担当,国家才有希望。青年“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坚持知行合一、真抓实干,做实干家”[3]。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擎天玉柱,每一代青年人都有每一代的责任和担当。
疫情发生前,不少青年对时代充满困惑,却又无力改变现状,转而用消极的方式来应对。如“佛系青年”以自我为中心,低欲望化、责任感淡漠甚至退缩,最终的乃至唯一的归宿只有“躺平”[4]。疫情发生后,在举国同心的抗疫实践中,青年积极主动作为,只要国家有需要,就勇于担当和奉献,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发展高度结合起来。
不可否认,在抗疫实践中青年人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对抗疫政策“高认同,低认知”,缺乏理性的政治认同,容易受外界言论或事件的影响;在抗疫参与中“表态多,行动少”,认知与行动无法真正统一;对深层次的政治问题“态度内隐”;对负面事件的发声参与度不高,无法在意识形态领域占领话语权,甚至无“话语力”[5]。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如何让青年群体在全民抗疫中社会参与的每一步过程,在事后仍能积极投射到自身的现实中并不断进行观照,让青年勇于担责,敢于作为,已经成为后疫情时代践行抗疫精神,坚定青年“四个自信”的迫切需要。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了全世界200多个国家,至今仍在蔓延中,引发的后果堪与世界大战相匹敌。盘点全球新增确诊患者数排行榜,美国、英国首当其冲。同时美国也是全球新增死亡病例最多的国家之一。美国被誉为全球超级大国,英国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大国,如此强大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面对疫情大考时,答出的成绩让人瞠目结舌。
有学者分析,美国之所以会出现战“疫”节节失利,归其根源是其内部党派之争。党派之争暴露出其制度上的巨大缺陷。对内,各党派对疫情的严重性认知不一致,反应迟缓,导致其治下的民众也对疫情的严重性做出错误判断;对外,各党派又枪口一致地将责任转嫁他处,企图为自己的失利寻找“替罪羊”,堵住民众的悠悠之口。[6]英国的战“疫”暴露出高福利国家背后的巨大的不平等和阶级分化[7]。在英国,新冠肺炎患者的确诊与死亡的人数与种族、社会阶层乃至人口年龄(强弱)密切相关。有数据显示,英国的确诊及死亡率居高的人群为非白种人的海外移民、贫困人口集中地区以及老年人。
再看中国。中国在面对疫情时反应迅速、精准施策,统筹兼顾,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代价有效控制住疫情,在世界上第一个实现了有序地复工复产,不仅在国内完成了既定的目标,在国际上也不遗余力施以援手,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担当在全球疫情大考中,交出了高分的“中国答卷”,给世界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巨大的反差让世人陷入反思:为何中国能从全球大流行的疫情中迅速找到破解之道?美国媒体称,关键因素是“效率、科学、协调、承诺、人民战争、合作以及有效的领导”[8]。这些正是“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抗疫精神的体现。抗疫精神体现了“生命至上”的价值旨归、“举国同心”的磅礴伟力、“舍生忘死”的意志担当、“尊重科学”的务实品格、“命运与共”的道义担当。抗疫精神为新时代坚定青年“四个自信”提供了载体和确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的伟大历史性成就是战“疫”的底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人民至上”的价值标尺是战“疫”的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党的领导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是战“疫”的根本保障;“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9]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战“疫”的精神支柱。将彰显“中国之治”优越性的伟大抗疫精神充分融入青年“四个自信”教育中,必将有助于青年人在践行中成长,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
疫情防控中,中国政府带领中国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抗击疫情,催生了抗疫精神,不仅增强了青年对国家的政治认同,也帮助人们走进科学,提升国人的文明生存发展状态。当疫情即将结束时,仍需大力弘扬抗疫精神,持续激发青年面对疫情时的奉献担当、舍生忘死的精神。全社会要以弘扬抗疫精神为契机,通过多种形式加强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必须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把抗疫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少年的“拔节孕穗期”就渗透进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和管理中。将抗疫精神融入进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中小学螺旋上升开展,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青年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收集体现抗疫精神的案例,将其列入各专业课程思政案例库,将思政元素融入各专业教学之中,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将其内化成青年的理想信念,继而外化成青年的社会实践活动。
青年的成长需要全社会的充分信任和关心。全社会形成合力,用抗疫红色文化占领青年的意识形态阵地,涵养青年的政治素养。首先得用好抗疫教材,明白中国抗疫必胜的大道理,实现由“知其然”向“知其所以然”层面的转化。疫情气势汹汹来临时,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每个人都是抗疫英雄,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既彰显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执政为民的初心使命,更体现面对重大国际突发事件时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彰显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其次要讲好抗疫故事,最大程度激发青年共情。举国抗击疫情中,每个人都是参与抗疫的社会主体,都有抗疫故事可以倾诉。全社会各部门要花大力气搭建抗疫宣传平台,线上线下同步,为讲好抗疫故事保驾护航。最后,要学好抗疫红色文化。抗疫红色文化体现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物质层面如在疫情期间火速建成的雷神山、火神山、方舱医院、抗疫图书、抗疫影像资料等红色文化资源;精神层面主要指抗疫精神。不论何种形式的抗疫红色文化,一经投射到现实生活,都能产生巨大的教育价值。
正如前面所说,青年对深层次的问题“态度内隐”,对负面事件发声参与度不高,可结合“互联网+”时代的青年活动特征加以分析和解决。当今万物互联的时代里,青年人的活动平台大多由现实世界转移到虚拟空间,手机不断异化甚至出现“手机失联焦虑症”,将手机看成自我延展的工具。针对青年的这一行为特点,可采取线上线下同步,“走进去”和“引出来”相结合引导青年积极政治参与,激励青年担当奉献。
“走进去”指将思想政治教育搭建在青年的网络世界里,加强网络舆论阵地建设。如在“两微一博”、抖音等媒体平台,将抗疫故事、抗疫精神等红色文化以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出来,将青年的思想认知与主流意识形态相统一起来。不断拓宽青年政治参与的渠道,引导青年在面对负面事件和网络谣言时,敢于发声,勇于担当。
“引出来”指采用各种红色办法引导青年从网络世界中走出来,回归到现实生活中,践行抗疫精神,增强青年政治认同,强化青年的责任和担当。正面引导青年多读社会“无字之书”。抗疫实践中,学校与街道社区等基层组织结对,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组织青年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多种途径将青年学习理论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实现知行统一。这些都是弘扬并践行抗疫精神的重要载体,需要不断去探索和挖掘。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不可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奇迹”。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各种伟大实践中提取素材,把中国故事、中国精神通过各种途径讲出来、传下去,增强青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激情,坚定青年“四个自信”。将中国经验、中国贡献、中国智慧等现代化建设理念转化为全球治理的理念,为世界提供中国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