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研究
——以川剧为例

2022-03-17 23:24
关键词:抢救性川剧代表性

罗 敏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 重庆 渝中 400013)

近年来,随着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逐步推进,为加强传承人保护、促进非遗活态传承,自2013 年始,文化和旅游部率先发起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2015 年,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启动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2016 年,文化和旅游部下发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操作指南》。 抢救性记录工程是列入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的重要任务并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全面完成318 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工作。 “十四五”时期继续推进此项工作。

目前,在传承人抢救性记录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1]。 在国外学界尚没有“抢救性记录”一说。 在国内学界,有关传承人抢救性记录的专项研究较少,学术专著只有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十讲》。 该书从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中的学术要求、技艺挖掘和整理、文献收集、文稿编辑、成果整理和编目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在论文方面,邱春林总结了实施抢救性记录应遵循的原则[2]。田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记录影像保护进行了相关研究[3]。谢鸣阐述了抢救性记录工作的必要性,并对抢救性记录的实施路径进行了一些探讨[4]。夏金凤对采用影像记录方式记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了详细分析[5]。 伍亚妤以楚雄州为例对开展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的重要性和主要问题进行探讨[6]。 刘中华探析了基于抢救性记录的海派黄杨木雕专题数据库建设,并从图书馆和非遗角度进行分析与研究[7]。 张蕊以宁夏为例,从传播学角度研究了非遗记录的影像人类学实践[8]。本文以川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为研究对象,探究抢救性记录方法,使之成为非遗保护必不可少的有力工具,以期促进重庆非遗的传播、利用和发展。

一、重庆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概述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战略工程,是指利用数字多媒体等手段,全面、系统地记录传承人掌握的非遗知识和精湛技艺,为后人传承、研究、宣传、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下宝贵资料[9]。 记录对象为全国所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优先记录年龄70 岁以上的和不满70 岁但体弱多病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抢救性记录是基于文化整体性与相对性的理念,利用数字化技术,运用人类学田野工作的方法,以“抢救”为第一要务,尽力在传承人尚在、精力尚好的时候,抓紧时间,采用影像方式对传承人进行口述历史、传承实践等记录,最终形成“四片一宗”,即口述访谈片、传承教学片、项目实践片、综述片和工作卷宗。

川剧系重庆市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重庆现有川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6 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37 名。 2015 年,重庆启动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 目前,重庆市有42 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被列入抢救性记录工作日程,其中川剧项目有5 人,分别是高凤莲、夏庭光、周继培、许倩云、沈铁梅,已完成川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全部抢救性记录工作,共收集、采集文字资料约10 万字,视频103 小时,音频102小时,图片约2 000 幅。

抢救性记录是为了适应数字化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应运而生的一种非遗保护手段,更是开展好非遗保护工作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也是重庆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的最好方式之一[10]。 非遗传承人是非遗项目的拥有者和传承者,是非遗项目保护的核心因素。 目前,有的非遗项目传承人年事已高,人亡艺绝的状况时有发生。 因此,全面启动抢救性记录研究,将传承人对文化传统的深刻理解与自身掌握的精湛技艺通过数字多媒体技术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下来,保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唤起人们的抢救和保护意识,为后人传承、研究、宣传、利用非遗留下宝贵资料,对于保护和传承非遗,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9]。

二、重庆川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方法研究

川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分为四个步骤完成。

(一)记录前期准备

围绕采访的川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进行准备。 前期准备要深入了解记录的川剧项目,并做好团队组建、知识准备、设备准备、访谈问题准备、工作方案设计、文献收集,以及与传承人建立良好关系等。 笔者通过查证史料,如《中国戏曲文化概论》《中国戏曲通史》《重庆市志》《重庆文化艺术志》《重庆戏曲志》等,采访川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深入研究重庆川剧项目相关内容,包括历史渊源、基本内容、主要特征、重要价值、传承谱系、存续状况以及川剧代表性传承人,熟悉相关非遗项目的历史、发展以及传承情况,为开展抢救性记录做好充分准备。

(二)文献收集

做好川剧相关文献收集工作。 通过各种方式全面收集纸质文献、缩微制品、音像出版物、电子文献以及实物文献等。 文献的收集应以年谱为线索并贯彻整体性原则,以传承人年谱为核心,以年月为经纬,将一切有关活动作纵向梳理[11]。 在目前记录工作的文献收集来源方面,要保证采集资料的真实性、科学性和专业性。

(三)抢救性记录

抢救性记录是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中的核心与重点。 抢救性采集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着重记载传承人本身的人生履历以及川剧项目的记忆[12]。 采访者要与传承人相互熟悉,与传承人之间搭建一个具有可持续性的良好的工作关系,做好传承人口述访谈片、项目实践片、传承人教学片的拍摄[13]。 选择川剧国家级传承人中的一部分作为考察对象,包括传承人群口述、传承人群项目实践、传承人群传承教学。 口述记录根据访谈问题采访传承人及其家人、徒弟,记录传承人群的艺术生涯、家庭影响、师承关系、表演技巧、个人风格特色、技巧经验、兴趣爱好、其对川剧的理解,以及川剧项目的文化背景、文化生态与文化记忆等。 项目实践记录传承人的代表性剧目,同时也应着重记录濒危剧目,重点表现传承人的流派特征、行当特色、唱腔特点、动作要领,同时对相关的行头、道具、乐队、环境加以表现,完整录制传承人代表剧作3 出至5 出,并收集相应的剧本。 传承教学记录传承人带徒授艺,培养接班人,传承川剧的方式、方法,向徒弟或者学生细致讲解唱腔、唱词、“手眼身法步”等要领,以及教授穿戴、化妆等内容,展示项目传授、学习以及实践的全过程。

(四)整理编辑

完善后期编辑。 主要是后期制作与保存存档,形成“四片一宗”,即口述访谈片、项目实践片、传承教学片、综述片、工作卷宗,以及其他数字资源并整理存档。 整理要分类整理,以实现文献的有序化及可用性[14]。 整理编辑应保证资料的真实性、科学性、规范性和专业性。

三、抢救性记录探索与经验

2015 年以来,重庆全面开展了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通过多媒体技术较好地把传承人所掌握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真实、系统、深入地记录保存下来,并探究出了一些有益经验。

(一)口述访谈方面

传承人口述访谈记录是做好抢救性记录工作的前提和重点。 “记忆实际上是一种表征的传递,我们所能够记忆下来的是各种表征。 因而记忆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界定为对于过去的表征,这种表征可以一代一代地向下传递。 ”[15]口述访谈也可以看成是传承人所记忆的对于过去的一种文化表征,构成传承人个人的记忆内容,建立起个人的历史。 采访人要成为被记录的传承人的朋友,尽量摆脱我问你答的尴尬局面,并努力将“他者”和“我者”、“客位”与“主位”的关系处理妥当。 在访谈中访谈人要善于引导话题,注意听从传承人的个人意愿,访谈内容不涉及个人隐私。访谈人要引导叙述,使叙述围绕主题、简明扼要,同时又要注意关键性细节。访谈人要详细记录事实过程,同时也要注意传承人的情感因素;注意语气和节奏,避免审问式或压迫式以及过于直率的提问[16]。 访谈人事先一定要“做好功课”,要对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已有的材料有充分的熟悉和掌握,拟好访谈提纲,在实际访谈后及时整理取得的资料以建立档案。

(二)学术专员方面

学术专员的作用应该贯穿于记录工作的始终。 学术专员应提高在访谈、传承教学内容的选择、综述片的结构、文稿的审查、字幕校对、文献资料整理与记录工作中的参与度。 记录工程的影像质量依靠影像团队,学术质量则取决于学术专员的能力、责任心等。 学术专员对相应项目和传承人应该事先有知识储备。 学术专员要善于沟通,不仅和制作团队沟通,更要和拍摄对象沟通。

(三)传承人方面

传承人是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的核心。 但对年事已高的传承人,或者不具备传承能力的传承人,首先要做好口述史、综述片和文献收集。 如果传承人自己口述有困难,就要做好对相关人员的访谈,如传承人的学生、家人或朋友等。 如果传承人确实无法进行实践或教学,甚至也无学生可以代替传承人进行实践或教学,应该及时与相关领导沟通,调整方案。如果传承人由于年龄或身体原因已无法进行完整表演或技艺展示,就可以选择师徒实践的方式,让传承人选择一位技艺最精湛、传承人最认可的徒弟代为实践,传承人进行指导。 传承人可以根据身体情况参与部分实践,最后请传承人和徒弟互相交流心得,传承人可对徒弟的技艺进行点评、解说等。 由于有些传承人文化程度不高,或不会普通话,难以独立填写调查表,在这种情况下,要由采集人员通过访谈代传承人填写;对涉及传承人隐私的问题,要征求传承人的意见后决定是否纳入采集记录。 对涉及他人的问题,尤其是对传承人同行的评价要做到客观、公正。

(四)文献收集与整理方面

文献收集与整理应保证采集资料的真实性、科学性和专业性,要以年谱为线索并贯彻整体性原则;应以传承人年谱为核心,以年月为经纬,将一切有关活动作纵向梳理[11]。 文献收集与整理还应注意整理时间,加强史料文献收集力度,丰富文献种类。

1.注意整理时间

文献当天搜集当天整理。 搜集者将调查资料整理出来,尽量按照原貌逐字逐句进行实录,改正其中的错字,对方言土语和专门术语,除了用国际音标注明发音外,还应该加上注释,并标明资料的来源、日期、调查地点、调查人的姓名,以及被调查人的姓名、年龄、性别、职业等。

2.加强史料文献收集力度,丰富文献种类

要收集《重庆志》《重庆文化志》《中国川剧》《重庆戏曲志》《各区县川剧团史》等史料和有文献价值的正式和非正式出版物。 分布于社会各个阶层的非遗,也会形成各类阶段性的成果。这类学术性文献也应纳入收集范围[11]。 以川剧为例,除收录各种川剧和传承人史料外,还大量收集了如《川剧传统剧目摭编》《川剧剧目辞典》,以及各级代表性传承人掌握的川剧资料、高校师生的硕博士论文,丰富了文献种类。

四、抢救性记录存在的问题

(一)学术专员问题

学术专员大都为该领域的专家,对于项目的整体提升、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和关键问题的把握起到重要作用。 但部分专家未能深度参与抢救性记录工作。 所以为每个项目选择一位专业能力强、时间充足、对传承人及项目有研究的学术专员并不容易。

(二)传承人的身体问题

由于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年龄普遍较大、身体欠佳,在采访和表演、教学等方面精力、体力往往存在一定的问题。 有些传承人卧病在床,无法接受采访和摄录。

(三)拍摄时间问题

全面拍摄时间跨度太长。 不管是传统的表演项目还是传统的技艺类项目,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其生存的环境正在逐渐消失,在拍摄传承篇和实践篇时,找到一个合适的空间和人群有时是比较困难的。 有些表演类和民俗类项目要全面拍摄传承人的演出、传承等,有时需要特定的时间和节日,需要专门组织。 但专门组织就失去了项目的本真性和生存环境,且产生较多的费用。

(四)专业人才相对匮乏

抢救性记录工作是一项对项目负责人综合知识要求很高的工作,不但要对该项目有所了解,还要对采访、摄影摄像、后期编辑、导演以及文字功底有较高的要求,因此要配备合格的人才队伍有一定的难度。

五、抢救性记录路径探析

(一)分类记录,因人而异

在抢救性记录工作中,不同类别的记录应遵循项目本身相应的特征和重点,科学实施非遗记录工程。 在民间文学、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中,传承人口述的部分更为突出;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俗等侧重于表演艺术类别,传承人的表演实践、传承教学活动所占比重较大;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类的项目,则可能更侧重于技艺实践的过程。 即使是同一类别的非遗项目,因传承人自身条件、人生经历等不同,记录所侧重和表现的方式也会有所差异。以重庆市川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记录工作为例。 川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夏庭光老师已年近九十,无法进行动作难度较大的项目实践,但夏老师仍热爱川剧艺术且身体还较硬朗,偶尔还在舞台上客串表演简单的老生、花脸戏。 鉴于此种情况,笔者在征求夏老师的意见后,采取师徒共同实践的方式,选择夏老师表演的代表剧目《白帝城托孤》《马房放奎》《范生赠银》以及徒弟封四海表演的夏老师代表剧目《李陵碑》、徒弟易传林表演的夏老师代表剧目《活捉李甲》、徒弟饶春表演的夏老师代表剧目《李肃说布》共六个剧目作为夏老师的项目实践片。 其中,徒弟表演的剧目都是夏老师的代表剧目,而徒弟的技艺又是夏老师最认可的。 根据系统性、完整性的需求,剧目选择尽量满足三个原则:应包含不同风格的代表性剧目,包含不同演唱技巧的主要唱腔和绝活,包含不同的表演风格和行当。 再如,川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周继培由于年事已高且身体欠佳,无法进行完整的项目实践。 有鉴于此,笔者在征求周老师意见后,采用徒弟代为实践的方式,请周老师推荐了一位最能代表他的表演和唱腔艺术能力的徒弟熊平安代为实践。 随后,周老师的学生熊平安表演周老师的代表剧目《伯牙碎琴》、学生钟斌和孙群表演周老师的代表剧目《槐荫会》、学生李润表演周老师的代表剧目《空城计》共三个剧目作为周老师的项目实践片,周老师对学生的实践进行点评、解说。 我们采取多种方式力图尽可能全面地展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生平、从艺经历、艺术成就以及传承实践。 记录工作有固定的规程,而具体到每一位传承人,则应该根据执行团队对传承人的了解制定工作大纲。

(二)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抢救性记录工作需要综合运用非遗学、影像人类学、口述史学、文献学、电影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还需要运用数字多媒体、数据库等技术,涉及面广、内容繁多、知识体系复杂,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非遗事业的繁荣发展,归根到底有赖于非遗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因此,要重点加强各门类专业人才、文化科技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建立合理的专业人才队伍,同时加强工作人员在非遗各领域、口述访谈方法、数字化方法、摄影摄像录音技能、后期制作、文字转录、文献收集等方面的专业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能力和专业技能。 此外,抢救性记录工作还可以考虑和重庆的高校、传媒公司等签订合作协议,让高校师生和传媒公司参与抢救性记录,壮大人才队伍。 这将对重庆市非遗保护队伍建设,构建非遗保护人才体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全方位加强宣传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已进入数字化时代[17]。 抢救性记录以数字化为主要表现形式,贯穿了非遗保护自立档至振兴的全过程,是为适应数字化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应运而生的一种保护手段。 抢救性记录的数字化成果不仅可以保存历史记忆,还可以为非遗文创产品、衍生产品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丰富的资源,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平台向公众展示和宣传,推动“文化力”向“市场力”转变。 利用抢救性记录数字资源,根据非遗项目和传承人自身的特色,结合市场需求进行时尚设计;将传统与现代结合,开发特色旅游文创产品,推动文旅融合,全方位构建非遗产业链;还可以将抢救性记录得到的数字资源进行传播,加大宣传力度,扩大非遗的社会影响力,如通过电视节目、短视频等为非遗宣传赋能,展示精美的工艺品和精妙的传统艺术,宣传非遗传承人的工匠精神,放大非遗保护的声音,提高公众对非遗的整体认知和关注,使非遗的抢救保护和主动传承成为全民的自觉行为。

(四)完善非遗记录体系

相关部门应运用抢救性记录方法,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实施全面记录[13]。 依靠各方力量,建立学术支撑,按照科学的记录标准,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实施全面记录,鼓励对区县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实施重点记录。 广泛发动社会记录,鼓励高校、科研机构等参与,不断提高非遗记录水平。 妥善保存记录数据,加强对记录成果的利用。

(五)加强非遗档案和数据库建设

完善非遗档案制度,按照国家制定的非遗档案和数据库建设标准和规范,加大对非遗有关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以及实物资料的搜集、整理和数字化处理。 充分运用记录成果,完善非遗档案和数据库体系。 加强资源整合与共享,推动构建准确权威、开放共享的公共数字平台,推动非遗档案和数据资源的利用。

(六)推出抢救性记录研究成果

利用现有成果,推出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有关的研究成果,为科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决策参考和智力支持。 比如,推出抢救性记录论文、专著和系列丛书,编辑出版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口述史、个人传记、调查报告、田野笔记、研究论著等。

六、对川剧抢救性记录工作的思考

(一)经验知识如何标准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决定了很多项目的核心内涵“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在记录工作中,川剧抢救性记录所应用的数字化技术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对客观、标准化的知识的呈现较容易,而对经验性、个体化的特征的呈现成为难点。 非遗项目的活态性意味着非遗的流变性、个体性。 邱春林提到:“即使是同一个传承人,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心态和心境下,其能力、技艺水平也有很大差别。 ”[2]每一个项目应根据传承人的不同状况而策划更具体的记录目标和内容。 如何将“无形”化“有形”,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又如何确保记录不仅呈现出项目的文化形态,还能将非遗内在的文化结构和精神体现出来,是抢救性记录工作面临的最重要的难点。

(二)记录并不完全等同于非遗项目的本体保护

抢救性记录本身是非遗保护的重要手段,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记录过程和成果所产生的最重要的价值,是对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相关信息进行保存。 这一价值对于非遗项目生命力的维持并不是全面而直接的。 这实际上也是非遗数字资源和实体资源的关系问题:“非遗数字资源来源于非遗资源,但无法替代非遗资源。 没有实体资源作为基础,数字资源将成为空中楼阁;数字资源包含的信息不等同于实体资源所包含的信息,特别是无法把非遗资源的许多无形的特征完全保存下来。 ”[18]在抢救性记录的目标设置和过程执行中,切忌为了记录而记录,而应该明确项目保护的最终目的。 抢救性记录的最终指向,仍然是实体资源的最优化保存与呈现。

(三)记录成果的传播和应用

抢救性记录工作持续至今,全国各省已完成数量相当可观的抢救性记录成果。 这些成果的传播与应用工作还可以进一步加强。 在川剧抢救性记录过程中,我们对川剧项目的传承困境有了一定了解,而我们的记录过程和成果怎样反映这些困境,怎样嫁接到网络或其他平台来解决这些困境,都是值得探讨的议题。

抢救性记录工作贯穿了非遗自立档至振兴的全过程, 是当前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川剧抢救性记录的最终指向是人民群众。非遗的来源是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抢救性记录潜在的含义是一些文化事项正在消亡,而保持非遗活态传承的根本措施只有一个, 就是让非遗回归人们的日常生活。 抢救性记录工作的成果并不意味着这项工作的完结。 如何将记录成果最大程度开放给人民群众,如何将这些记录成果转化,如何创造新时代非遗的价值,让非遗更广泛地影响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是未来非遗抢救性保护工作的重要方向。

猜你喜欢
抢救性川剧代表性
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简介
太原市阳曲县西殿村龙山时期陶窑遗址抢救性搬迁保护技术研究
川剧版画传四方
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闽台地区代表性道地药材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抢救性手术治疗1例
近现代川剧改良运动中的武戏改良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勉冲·罗布斯达
“弋阳子弟”踏歌来
——弋阳腔传统曲牌抢救性录音
对人性的重新审视与反思:论荒诞川剧《潘金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