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传统服饰的民俗功能探析

2022-03-17 23:21沙马打各何文海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凉山彝族民俗

沙马打各,何文海

(西昌学院 彝族文化研究中心,四川 西昌 615022)

传统服饰的民俗功能是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特定族群文化传统的关键要素。传统上,彝族人在日常生活中普遍遵从特定的民俗礼仪,节日庆典和民俗活动过程中自觉穿着民族服饰,完整保留着彝族服饰的民俗寓意与功能。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民族之间交往增多、交流频繁、交融加深。在传播媒介多元化、信息流通便捷化的背景下,受各种时尚服饰文化的影响,彝族服饰从面料、色彩到款式快速演变,特别是青年一代的服饰审美观发生了较大变化。此外,受现代时尚服装展演的启示,彝族选美活动中增加了服饰展示的新内容,各种彝族服饰展演活动日益活跃。因此,彝族服饰的民俗功能逐渐淡化,服饰穿着与佩戴背离传统民俗功能的现象不断增多。

一、彝族传统服饰文化研究简述

现有彝族服饰研究成果大体可归纳为服饰民俗志叙述、“非遗”视角下的服饰手工技艺研究、服饰艺术价值、服饰的文化人类学分析等四个主要方面。

(一)彝族服饰的民俗志叙述

钟仕民和周文林主编的《中国彝族服饰》,介绍了彝族服饰性别、年龄、盛装、常装的差异,婚服、丧服、祭司服、战服的功能区别,新中国成立以前阶级社会里的等级制度,以及西南各民族服饰的相互影响,彝族服饰质地、款式、饰品、纹样等方面的地域待征①钟仕民,周文林:《中国彝族服饰》,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该书对彝族服饰的图片化展示和阐释比较系统、完整。巴莫阿依嫫、曲布嫫、乌萨嫫三姊妹以彝学研究小组的名义出版的《彝族风俗志》,对彝族服饰文化寓意的解读更为深入,一是从彝族服饰类型系统梳理了彝族服饰的地域性差异,特别对凉山型三大次方言的彝族服饰分别作了全面的叙述;二是从彝族服饰的承袭古装遗风表现,性别、年龄、身份的表现,季节时令的表现,特殊功用的表现,民间信仰的表现五个方面展开了彝族服饰的民俗寓意解读;三是从彝族服饰分别在诞生仪礼、成年仪礼、婚姻仪礼、丧葬仪礼四个人生阶段仪礼中的民俗教化和规范功能进行了分析。①巴莫阿依嫫,巴莫曲布嫫,巴莫乌萨嫫:《彝族风俗志》,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32页。作者指出彝族服饰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文化因素,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其时代相沿的传统服饰习俗是研究彝族物质文化的生动史料。作者以民俗为阐述对象叙述了彝族服饰的差异性,对民俗功能的分析有待深入。

(二)“非遗”视角下的彝族服饰手工技艺研究

陈维主编的《黑色山鹰的斑斓羽衣(彝族卷)》,以纪录片式的呈现方式,对彝族人生活空间中的彝族服饰从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做了抢救性记录,对彝族服饰在面对时尚服装时怎样保护自己的文化和身份进行了反思②陈维:《黑色山鹰的斑斓羽衣(彝族卷)》,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11年。。张建世通过研究国家级非遗项目彝族毛纺织及擀制技艺指出,凉山彝族毛纺织及擀制技艺经过几十年的社会变迁,其生产经营方式、染色技术等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其主要的制作技艺以及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审美观念得以延续③张建世:《凉山彝族毛纺织及擀制技艺调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

(三)彝族服饰的艺术价值探究

彝族服饰收藏者温浩东的专著《中国彝族传统服饰图典》,对清后期至民国百年间彝族各方言区的六大服饰类型和各主要彝族支系的服饰,以服饰平面、立体、细节图片为主,辅以尺寸、属地、年代、款式、纹样、工艺、穿着搭配等,用彝文、汉文、英文三种文字进行了介绍。该书从本土社会的民俗生活世界、服饰类型及文化表达形式入手,借重摄影技术及其图像呈现的基本工作方法,结合书面文献与口头文献中的服饰文化记述,从衣装的功能用途、质地分类、原材料、纹饰及色彩等层面,归纳和梳理出了百年来的彝族服饰形态及其文化意象,从而在大体上落实了彝族传统社会有关服饰及其文化传承的表述方式,有序地呈现出充满细节的民间美学观念,为服饰图像志的系统编纂提供了较为完整的田野研究实例,其中的每一组语图叙事,皆体现着当代学人应有的学术自觉④巴莫曲布嫫:《十年行走,不忘初心——〈中国彝族传统服饰图典〉小引》,中国民俗学网,https://www.chinesefolklore.org.cn/web/index.php。。作者的关注重点如其书名,用图片的形式系统展现了彝族服饰的面料与质地、款式与纹样、色彩与搭配,彝族服饰的民俗功能有所涉猎,但未能进行深入分析。杨源著,枫芸文化绘的《了不起的中华服饰:彝族》一书,将儿童作为主要阅读对象,以少儿读物的形式,精心绘制插图,通俗有趣的文字解读,讲述了彝族服饰文化。该书内容涵盖了彝族历史、音乐、艺术、民俗、节庆、民居、服装款式、图纹寓意和技艺等丰富内容⑤杨源著,枫芸文化绘:《了不起的中华服饰:彝族》,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20年。。

(四)彝族服饰的文化人类学分析

马林英以凉山彝族传统服饰为个案,从性别视角出发,借助象征人类学关于“洁净”与“污秽”的二元对立理论,探讨了传统社会如何利用服饰功能,凝聚群体力量,规范社会内部成员秩序,达到统一群体认同意识,最终维持族群社会稳定等问题⑥马林英:《凉山彝族服饰艺术与社会身份的文化意义探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苏小燕的专著《凉山彝族服饰文化与工艺》,基于深入的大凉山实地田野调查,以数千幅图片资料为素材,全面而立体地架构了凉山彝族服饰的纵向文化历史和横向地区差异概貌,从发式、头衣、头饰、服饰配件、足衣等方面,对凉山彝族服饰进行了全方位的剖析和介绍,记录和展示了凉山彝族服饰制作工艺技法,着重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解析了凉山彝族服饰色彩、纹样以及服饰在彝族民俗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①苏小燕:《凉山彝族服饰文化与工艺》,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年。。该书系统介绍了凉山彝族服饰的全貌,尝试性解读了彝族服饰的色彩和纹样在彝族民俗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但对凉山彝族服饰的民俗教化、规范和维系功能的分析尚显薄弱。

二、凉山彝族女性服饰的民俗功能

在彝族人的生命历程中,不同年龄段穿戴的服饰款式有别。彝族妇女一生中要穿戴四套体现不同年龄和身份的服饰。未成年的女孩穿童装,举行换童裙仪式后改穿青年装,做母亲后改穿中年装,当奶奶或者外婆后开始穿老年装。在彝族传统社区中,服饰对社区人群具有教化和规范的民俗功能,人们通过服饰能够辨识穿着者的年龄和身份,不同年龄和身份的人群遵从不同的社区交往礼仪。

(一)女童装的民俗功能

彝族少女在换童裙仪式之前穿童装,童裙(彝语:沙拉)是未成年女孩的标准服饰,童裙只有上下两截,没有褶皱,最下摆可以装饰一层不同颜色的布,不能太艳丽。穿着童裙的女孩在日常交往中按未成年女孩进行规范,不受成年女性的禁忌约束,可以上木板屋的屋顶,进出舅舅卧室不受限制;不承担社区成年人的义务,村落里婚丧嫁娶仪式中未成年女孩没有明确的任务;男孩与女孩之间没有严格的性别约束。

少女阶段,择时为其举行换童裙仪式,一般在虚岁15 岁或17 岁时举行。举行换童裙仪式后,改变少女衣饰色彩和款式,少女服饰由简单转变为华丽,标志着社会群体承认并接纳少女进入成人阶段。换童裙仪式要择吉日举行,仪式分为两段。第一段由母亲或长辈妇女主持,仪式参与者皆为女性,禁止男性观礼。在屋外果树下铺上草席,让受礼者立于草席,请毕摩念经,让成年妇女杀一头小猪,先将猪在受礼少女头上顺时针转七圈,再逆时针转九圈,以示祛除不洁。仪式开始时,参与者要说些逗弄少女的戏话和祝福词,以此开展成人教育。仪式过程中由母亲或者长辈妇女给少女换装,一是改变发式,仪式前少女梳独辫垂于脑后,仪式上受礼时则在头发顶际中分两股,在耳后梳成双辫,再戴上绣花头帕,此后忌垂发,否则会被认为是德行差,或者具有给家人带来伤害的潜在风险。二是改变耳饰,仪式前女孩一般以耳线为饰,仪式上要取下耳线,换上闪亮的耳珠和耳坠。三是改变裙式,仪式前女孩穿浅色两截童裙,仪式上要换下童裙,换上色彩鲜艳的三截或四截的成年百褶裙。换好装后由其姐妹将身着成年装的少女背着绕场三圈后,背到石磨或锅庄处,说一些把少女嫁给石磨或锅庄之类的仪式语言。第二段由女童姐妹将其以背新娘的礼仪背回屋里,象征已经出嫁,此后不再是家庭宗教仪式的参与者,这个仪式过程允许男性参加②巴莫阿依嫫,巴莫曲布嫫,巴莫乌萨嫫:《彝族风俗志》,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123—124页。。

换童裙仪式中彝族服饰的民俗功能主要体现在少女裙子样式的变化上,简单、素色、没有皱褶且只有两截的童裙要换成三截或四截的艳丽百褶裙。凉山各地换童裙仪式的程序和隆重程度大同小异,仪式的隆重程度与家庭经济情况有较大的关系。安宁河下游流域和金阳县,女儿举行换童裙仪式,父母要办酒席请客,经济困难的家庭也要杀鸡酿泡酒招待亲属和邻居。按凉山传统习惯法,举行换童裙仪式前的少女禁止性行为,若发生此类事件,女子终身被视为不洁,受到许多惩罚性约束。禁止男性与未举行换童裙仪式的少女发生性关系,否则被视作大恶,将遭到最严厉的惩处。举行过换童裙仪式的少女社会角色相应发生变化,在社群中她可以作为成人参加社交活动,具有与成年人相应的社交权利。

(二)新娘装的民俗功能

彝族特别重视新娘的嫁妆,婚礼仪式举行前,新郎要专门给新娘送去购买嫁妆的礼钱。当下,如果新娘是公职人员,嫁妆钱一般2 万元左右,农村户口也不会少于1 万元。新娘装各方言区有些差异,以圣乍次方言①凉山彝族服饰的区域差异与彝语北部方言区的次方言分布一致。以美姑县为核心的义诺次方言区彝族服饰称为义诺服饰,由于男性服饰裤管最宽大,俗称大裤脚区服饰;以喜德县为核心的圣乍次方言区彝族服饰称为圣乍服饰,男性服饰裤管处于中等宽窄,俗称中裤脚区服饰;以布拖县为核心的所地次方言区彝族服饰称为所地服饰,男性服饰裤子为小管裤,俗称小裤脚区服饰。区为例,出嫁当天凌晨4 点左右给新娘换装。新娘除了内衣外,要穿两套服饰,里面穿一套崭新艳丽的新娘装,外面再穿一套老年装,甚至可以是为祖母准备的寿衣,外面再穿上一件蓝黑色披毡,以此象征要在男方家健康老去,不能还没有变老就婚变或者去世。新娘的头发要披散下来,头上不能戴平日里常戴的方头巾,须戴一顶圆形头帕,盘成男性头帕的样式,再别上金头饰。头帕上面再盖上一块头巾把新娘的头蒙住,再戴上斗笠。女性一生只能戴一次圆头帕,再婚者不能再戴圆头帕,因此是否戴过圆头帕是对彝族女性是否已婚的委婉问法。

出嫁时,新娘一背进新郎家院子,长辈们便支起梯子站在高处将新娘头上的斗笠平平地端起放在屋上,将新娘坐骑的马鞍也平平地端起来,背新娘者背着新娘从马鞍下通过,斗笠和马鞍向里倾斜寓意对男方有利,向外倾斜寓意对女方有利,所以双方都愿意端平。新郎的弟弟将新娘背进临时搭建的小棚屋,由新娘的弟兄和表弟陪着,先给新娘端来炒饭,新娘品尝后由一位生肖相合的未成年小女孩给新娘梳三下头,再请一位子孙兴旺的妇女给新娘卸妆,揭开头巾,脱去外面一套老年装,露出艳丽的新娘装。将新娘披散着的头发梳成双辫,戴上准备好的艳丽方头帕,脱下的老年装和男式头帕由背新娘的表弟保管。送亲队伍从娘家出发到男方家小棚屋的过程中,新娘的脚不能与地面直接接触,需要休息站立时,地上必须垫上可以踩的察尔瓦等,以示隔离,新娘不能沾上污物,路途中休息的次数只能是单数,且不能超过9次。

彝族婚礼仪式中新娘的内外两套服装、外面披的披毡以及戴圆形头帕都有相应的民俗功能,是新娘是否为第一次出嫁的身份识别,包含着对婚姻的期望与祝福,是对婚娶仪式过程纯洁性的维护,体现出对新娘的尊重。

(三)中年装的民俗功能

彝族妇女生小孩后改穿中年装,服饰的色彩和款式与青年装有明显差异。在凉山的大部分地区,标志性的变化体现在妇女的头帕款式上,彝族青年妇女戴的是方形头帕(彝语:哦发),生了小孩后改戴圆形头帕(彝语:哦尔),以示已为人母,禁止再戴方形头帕。而在凉山北部的甘洛县田坝土语区,彝族妇女生小孩以后可以继续戴方形头帕。以美姑县为核心的义诺次方言区青年女子的头帕由蓝色、蓝黑色或黑色的布匹叠成厚厚的方形用发辫系在头上,头帕不绣图案和花纹,生小孩后色彩变化不大,款式变成圆形头帕,佩戴时左右两边向上翻翘,头发盘在脑后头帕内。以喜德县为核心的圣乍次方言区青年女子的头帕面上一层用彩色丝线绣上方格图案,下面垫多层布匹增厚,佩戴时右边沿着边线向外折叠后用头发系牢,生小孩后款式变成圆形头帕,圆头帕的后扇面从中心到边缘装饰一条花纹,以前是用彩色丝线绣成,现在有的用手工打制的纯金花纹条装饰。

彝族妇女中年装最突出的特征是体现穿着者的稳重与大气,色彩上不再像青年装一样鲜艳,从中年妇女的穿着能看出其家庭在社区中的地位,各种佩饰的多寡和价值与其家庭的经济状况直接相关。中年妇女与孩子接触最多,其穿着间接影响子女人格的养成和价值观的塑造,穿着规范是教育子女遵守规则和秩序的身教。

(四)老年装的民俗功能

彝族妇女当了奶奶或外婆后,服饰就要换成老年装。彝族妇女老年装的最大标志是袖口宽大,素色,花纹图案不再精细,不再穿着化纤布料做的衣服,以麻布为最佳。袖口宽大是为了老年人方便穿着,素色是防止老年人去世后被后人指责其灵魂变成了妖。老年装不能有红色和黄色等太鲜艳的颜色,花纹图案要做成粗线条大图案,以麻布为主要原料出于穿着舒适的考虑。

三、凉山彝族丧服的民俗功能

彝族人去世要由其家人给逝者穿上传统丧服,收拾整齐后才能火葬。一般情况下,彝族人在上一代去世之后,就要给自己准备寿衣,有些虽然还有上一代,但是自己有了孙辈之后,也可以开始准备寿衣,只是刻意少备绑腿或头帕之类的整套寿衣中的一件。按照彝族传统,母亲的首饰要传给女儿,父母去世时披的黑色披毡要由女儿家提供。寿衣面料一般都是纯羊毛或纯棉,不能用化纤布料做寿衣,火化遗体时化纤面料着火就融化,而纯羊毛或者纯棉燃烧后只要不去拨弄,就可以很好地覆盖着遗体。

(一)成年男性丧服的民俗功能

彝族以没有胡须为美,成年男性去世时,要给他净面,把胡须剃干净。给逝者裹头帕的方向与在世时相反,在世时按逆时针方向裹头帕,给逝者裹头帕时按顺时针裹。古侯①古侯,曲涅:古侯和曲涅是迁入凉山的两大彝族部落支系,据彝族《指路经》和《招魂经》记载,这两支彝族部落从云南昭通跨过金沙江顺着美姑河迁徙到美姑县勒木甲谷后,古侯向东美姑河上游方向,曲涅向西昭觉县竹核方向,分别向大小凉山的广大地区迁移。部落后裔男子在世时英雄结在右边,曲涅部落英雄结在左边,去世时英雄结的位置要与在世时相反,古侯后裔的英雄结在左边,曲涅后裔的英雄结在右边。过去要给男性逝者绑上绑腿,现在认为有袜子穿,所以给男性逝者绑绑腿不再是必须,有些地方还在坚持绑绑腿,绑绑腿的方向也是按顺时针绑。男性遗体停放的时候向左侧身,两手半握拳交叉放在胸前,左手在内,右手在外,寓意男性右手握刀,在外方便握刀。给男性逝者披的黑色披毡斜盖在遗体上,在遗体下面压9 个褶皱。出殡时,逝者曾经穿过的衣服要拿到火化地一同火化。古侯部落和曲涅部落男性英雄结方向的不同,既体现了服饰的部落内部民俗维系与认同功能,也体现了部落之间的民俗识别功能。

(二)成年女性丧服的民俗功能

成年女性去世时,发辫梳成独辫垂于脑后,回归换童裙仪式之前的发式,给逝者戴的头帕用头巾轻轻压在头上。给逝者穿上三条或者五条裙子,甚至穿上七条裙子,最外层裙子接口不缝在一起,接口按顺时针左面在外。女性遗体向右侧身,两手半握拳交叉放在胸前,右手在内,左手在外,寓意女性左手纺羊毛时高高举起,左手在外要方便一些。给女性逝者披的黑色披毡斜盖在遗体上,在遗体下面压7个褶皱。在裙边缝一片或者至少几股扎妮②扎妮:制作达伙扎妮的线,达伙扎妮又叫羊毛彩裙,羊毛纺成线后,染成各种颜色(以红色为主),用织机直接织成的彩裙。羊毛彩裙是彝族青年妇女最喜爱的裙子,由于制作工艺复杂,程序多,制成后自带褶皱,价格普遍较高,当下昭觉县城一件羊毛彩裙要1万元左右。,所有丧衣不能有红色、黄色等鲜艳的花纹色彩。出殡时,逝者曾经穿过的衣服要拿到火化地一同火化。

(三)丧礼过程中服饰的民俗功能

彝族未长牙的婴儿夭折不火化,用白布将婴儿遗体裹上后放在木匣里,在野外的一棵果树下挖个坑,按头朝上站立的方式把木匣埋入坑里,再在上面烧一堆火。一是不方便给婴儿遗体穿衣服,这与彝族小孩出生前不准备婴儿服也有关;二是婴儿还在成长过程中夭折,让遗体站立式埋在坑里,寓意继续成长;三是婴儿不便火化,但是彝族成人遗体要火化,所以在埋遗体的上面烧一堆火,寓意已经火化。

彝族麻风病患者去世,不发丧、不奔丧,其兄弟姊妹或者子女将其遗体放在牛皮做的大口袋里缝好,揉荞麦面把缝合口封死,遗体头朝下放在大木桶里,把木桶埋入野外深挖的坑中,再在木桶上盖一口锅,用土埋牢实。彝族人相信逝者火化后,其灵魂要跟随先辈而去,对麻风病患者遗体的特殊处理方式,寓意其灵魂与遗体一同深埋隔离,不再传染给其他人。

彝族老年人去世被看作是正常的新老更替,丧礼过程中不会过于悲伤。逝者家属要组织穿着盛装的青年男女迎接前来奔丧的亲属,男性身披蓑衣、斜挎英雄带、手拿长刀,边走便吆喝,女性头戴斗笠、手牵三角包,边走边哭丧,整个丧礼过程中体现出了彝族服饰的民俗教化、维系和规范的功能。

(四)祭祖仪式中服饰的民俗功能

尼姆撮毕祭祖仪式是为已经去世的前一辈举行的送灵归祖仪式,时间一般安排在彝族年之后到开春之前,该仪式是彝族祖先崇拜的宗教信仰中最为隆重的仪式。当上一代人全部去世以后,如果条件容许,下一代要为自己的父母做完祭祖送灵仪式,才算完成对父母应尽的义务。有些家庭由于各种原因,儿子辈没有能够及时为父辈举行尼姆撮毕祭祖仪式,祭祖的责任就落在孙辈身上,这种情况下前两代人的祭祖送灵仪式可以一并举行。

尼姆撮毕祭祖仪式由主持仪式的大毕摩和几位协助的毕摩或大毕摩的徒弟一同完成。将挂在屋内的前辈灵牌通过仪式移入固定的祖灵洞①祖灵洞:放置祖先灵牌的固定山洞,一般在比较险峻的悬崖上,平常单个人很难攀爬进入。祖灵洞以家支为单位,一个家支一个山洞,各家支之间不交叉。,纪念前辈,祈求前辈的灵魂庇佑子孙后代安康吉祥、人丁兴旺。尼姆撮毕祭祖仪式的参与人员众多,场面热闹,持续时间至少三天两夜。仪式场地设在离村庄不远的空地上,毕摩按程序移动两次诵经场地,需要在三个场地累计诵念14 场经。代表举行仪式家庭拿祖灵牌的幺儿子须身着蓑衣,一直坐在临时搭建的做仪式的棚屋内。根据需要祭祀祖灵牌的多少和子孙的经济状况,尼姆撮毕祭祖仪式的隆重程度和花销差异很大,有些大家庭的尼姆撮毕祭祖仪式要邀请全州知名的摔跤手、各县赛马冠军、斗牛斗羊冠军、克智说唱名家等举办系列竞技竞赛活动,并给予重奖。子孙较多的大家庭还举办赛装赛美活动。仪式期间参与仪式的所有家庭成员都要身着华丽服饰,前来参与的亲戚也会身着彝族盛装。

四、凉山彝族服饰佩饰的民俗功能

凉山彝族不仅有严格的服饰穿着规矩,其佩饰也有相应的民俗功能,不懂其寓意随意穿戴不仅违背伦理,还会因为无知而被耻笑。一些佩饰有其特定的寓意,不当穿戴会引起误会,甚至会影响自己与社区人群的交往。

(一)男性佩饰的民俗功能

1.英雄带。彝族英雄带是冷兵器时代的刀带,为了佩刀方便,用牛皮做成系长刀的带子斜挎在身上,并用海贝、象牙和象骨进行装饰。后来逐渐演变成男士象征英雄的刀带,英雄带是武士的标配。毕摩掌管祭祀,从文不从武,不能佩戴英雄带。一般情况下女性不能佩戴英雄带,如果女性斜挎英雄带,那就意味着其家族男性没有可以上战场的了,她要明誓上战场,为弟兄报仇。

2.蓑衣。彝族在重大聚会中男性要穿蓑衣,老年人去世或者尼姆撮毕祭祖仪式中男性穿蓑衣。如果有男性意外杀死过本家族的人,彝历新年的第三天要穿上蓑衣,手持长矛在路口住宿,第二天家人杀只鸡去劝其回家。寓意自己悔过,如有家族仇敌来犯,自己应当先战死,以此谢罪和明志。

3.蜜蜡珠。彝族男性在虚岁9 岁或11 岁时要穿左耳垂,此后不定时按单数增加耳线以拓宽耳洞,成年后左耳垂要戴黄色蜜蜡珠。用黑色线穿黄色蜜蜡珠时,可以在其上装饰一小个红色珊瑚珠,蜜蜡珠下面留线做的穗。在过去,一个成年男人如果连蜜蜡珠都佩戴不起,那就证明已经很落魄了。

(二)女性佩饰的民俗功能

1.头帕。女性方头帕或圆头帕起到了是否生过小孩的民俗识别功能。凉山彝区在民主改革①民主改革:1956年2月至1958年5月,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开展的社会制度变革,也就是社会主义改造。民主改革结束后,凉山彝区正式进入了国家治理体系下的社会主义社会。以前,如果有妇女杀死了自己的丈夫,她顾及自己的名誉就会自杀赔罪,如果不敢自杀,又不顾及自己的名誉,逝者姐妹就缝制一个白色的圆头帕给她戴上,村落里的人集体吆喝着把她赶出村庄,不追究她及其娘家人的责任。

2.耳珠耳坠。彝族女孩虚岁7 岁或者9 岁时要给其穿左右耳垂,虚岁在9岁或11岁时穿左右耳叶,不定时按单数换耳线拓宽耳洞。到换童裙仪式的时候,父母要给成年少女换上耳珠、耳牌和耳坠等各种耳饰,女儿的各种首饰由父母配置,母亲去世后由女儿继承首饰。

3.三角包。三角包是彝族妇女最主要的佩饰之一,三角包的主要功能在于装饰,三角包的色彩要与裙子搭配,三角包还可以用来装简单的针线和烟具。

(三)无性别差异佩饰的民俗功能

1.披毡(彝语:解史或史杜)。有褶皱的双层披毡为解史,在彝族服饰中的民俗功能最突出,是彝族服饰中的正装。长辈给侄女或外侄女赠送一件解史是比较正式而厚重的礼物,已成家的妇女给自己的叔辈、兄弟或侄儿赠送一件解史也被认为是很看重情分的举动。彝族妇女出嫁时要穿解史,去世时无论男女都要盖上解史,隆重的正式场合身穿解史有尊重社交礼仪的寓意。史杜为单层,不染色,无褶皱,起保暖作用,通常垫在察尔瓦内层穿着。

2.察尔瓦(彝语:瓦拉)。在凉山各方言区彝族服饰中察尔瓦比较普遍,而款式和用料又有差异。相对于披毡,察尔瓦更像是休闲装,一般的场合都可以穿着。由于察尔瓦的普及率高,察尔瓦逐渐演变成了具有民族识别和认同功能的服饰。比较常见的是白色、有穗、菱形条纹的俗称甘洛瓦拉的察尔瓦,此外义诺次方言区有无穗、下摆垫一片黑布的察尔瓦,圣乍次方言区有棉线织的下摆垫一片布并绣花的察尔瓦。

3.坎肩(彝语:体莫或阿博)。最有特色是以布拖县为核心的所地次方言区青年女子穿的假袖黑色坎肩,直接用羊毛擀制而成,穿着时直接放在肩头,双袖只起装饰作用,是非劳作场合的常见穿着。越西县一带青年女子穿的坎肩也有特色,双肩或双肩及前后锦下摆绣上一片白色羊羔毛皮,绣花的坎肩搭上白色毛皮装饰效果很好。圣乍次方言区男性喜欢穿彝语称为阿博的绣花坎肩。

五、凉山彝族功能性服饰的民俗功能

彝族功能性服饰根据职业或者场合的差异而特殊制作,人们按照场域需求选择相应的服饰穿着。在火把节选美、尼姆撮毕祭祖仪式、大型家族聚会等隆重场合才穿着盛装,身着盛装时所有佩饰都要佩戴整齐;毕摩的服饰与普通民众的服饰不同,不能使用鲜艳的色彩;武士装是冷兵器时代的产物,为防御刀剑和方便进攻而制作;猎装是为了狩猎时抵御猛兽的进攻而特意制作。

(一)盛装的民俗功能

凉山彝族不同区域盛装差异较大,女性盛装总体上可以分为主体服饰、头饰、耳饰、胸饰四大板块。妇女按照自己的审美喜好选择自己喜欢而又符合自身年龄与身份的盛装。凉山彝区盛装的头饰和胸饰有一种炫富的趋势,用白银制作的头饰层数不断增加,高度在增高,胸饰的面积在增大,重量也随之增加。男性盛装头顶英雄结、左耳坠蜜蜡珠、斜披英雄带、身着大裤脚、外披黑色或蓝色披毡,这是标准配置。男性盛装也有象征武士精神的头戴武士帽、身披蓑衣、手持长矛的穿着方式。

(二)毕摩装的民俗功能

毕摩作为神职人员,其服饰要体现庄重与神秘,所以毕摩服饰不能用红色或黄色等色彩太亮的丝线绣制。毕摩所戴的斗笠要在其外面裹一层黑色毛呢布,顶端饰黑色圆形或柱形毛呢髻。彝族语言中用白色暗指轻微和危害小,而用黑色暗指严重和危害大,受贵州毕摩白色服饰以及在纠纷案件裁判中发誓自身清白者身着一身白色服饰的影响,当下部分毕摩提出在主持逢凶化吉的仪式中身着白色毕摩服饰,祈福和祭祖等庄重的仪式场合身着黑色毕摩服饰的建议逐渐得到认同和推行。

(三)武士装的民俗功能

武士装包括头盔、铠甲、英雄带、护肘、护腕以及绑腿,所地次方言区的阿都铠甲最为出名。彝族武士铠甲是皮料铠甲,铠甲由胸甲、背甲和腹甲构成,以犀牛皮、野牛皮或大象皮为原料,在黑色土漆底上,用黄色、红色漆绘上八角纹、云龙纹等图饰。冷兵器时代,盾牌、长矛或长刀是武士的主要攻防武器。

(四)猎装的民俗功能

猎装是狩猎时专用的服饰,其目的是防御猛兽的伤害。凉山彝族作为半农半牧的山地民族,狩猎习俗历史悠久。猎装是从头到脚不分开的一整件,制作时分为内层和外层,内层用羊毛、马尾和马鬃毛、棕榈等搓成线再制成四肢分开的一整件服饰,外层用羊毛像擀披毡一样擀制成厚厚的整版毛呢后缝上,合格的猎装老虎、豹子、黑熊等猛兽抓不破、咬不穿。闲置时,武士装和猎装一般不进主屋,而是放置在偏房中。

彝族服饰有严格的穿着习俗,除了方言的不同外,同一方言内男女服饰在款式和色彩上的差异很大,女性服饰在身份和年龄方面有严格区别,不同场合的服饰穿着体现出穿着者的文化素养和价值观,一些具有职业属性的服饰其穿着习俗更加规范。彝族服饰不仅具有御寒保暖、塑身美体的功能,还兼具民俗教化、规范行为、维系情感、凝聚认同等多重功能。

猜你喜欢
凉山彝族民俗
冬季民俗节
凉山“6·26”致洪暴雨天气的成因分析
彝族海菜腔
“你这块凉山的石头”——倮伍拉且访谈
民俗中的“牛”
稳岗拓岗凉山就业扶贫拔“穷根”
凉山有了致富金“药”匙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民俗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