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道远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43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政治仪式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1]政党认同是“政治主体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对政党所产生的一种思想、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是其对政党作出的一种肯定性的心理反映和行为表达”[2]。政治仪式作为象征符号的集合,是融入政治历史传统、政治情感价值的象征性活动。通过加强和创新政治仪式,充分挖掘和运用象征符号资源,提升群众对执政党的情感归属和赞同认可,对于建构政党认同具有独特作用。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中善于通过政治仪式做思想教育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同时,在新形势下亦存在进一步提升政治传播效能、刷新政党形象和聚合情感能量的空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高标准谋划、高站位协调、高水平实施”[3],“起到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的作用”[3],为运用政治仪式强化政党认同提供了新鲜生动的样本。从象征维度探究政治仪式对于建构政党认同为何必要、何以可能、如何着力,并从理论逻辑和个案考察分析中揭示政治仪式如何更好发挥政党认同建构作用,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从百年历程来看,中国共产党善于运用政治仪式唤醒历史记忆、塑造政治信仰、整合价值共识,这一历史经验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进入新时代,党的建设和形象塑造的新要求、人民群众思想教育和政治动员的新挑战、信息时代政治传播的新特点等,均要求党持续加强和创新政治仪式,将典礼仪式制度优势转化为政治效能,为建构政党认同提供有效助力和支撑。
作为马克思主义武装的百年大党,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担负着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另一方面,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要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4]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推动形成了系统、规范、科学的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总布局。而政治仪式作为党的建设的“形式外在”和“程序设计”,聚集着反映党的光辉历史、优良传统和政治理念的丰富符号资源,是党的建设系统中内嵌的政治“营养剂”和精神“催化素”,也是党掌握符号权力的现实表征。通过政治仪式(重温入党誓词、党员过“政治生日”等)中行动秩序、方向、力度、高度的精准定格来对离散化的身体进行规范性和强制性聚合,与党的纪律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等有机联系、共同作用,充分发挥政治符号的联想、教育和固化功能,有力促使党员干部将党的建设各项要求“内化于心”“身心一体”,起到“自我鞭策”“自我校正”的心理作用和行为效果,为深化和拓展党的建设成效提供了新的手段和路径。
与此同时,伴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共产党的国际交流、国际传播也日趋频繁。建构富有“时代气息”“时代意蕴”的独特形象标识系统,塑造世界百年大党的光辉形象,展示政党治理和国家治理的经验和做法,有利于中国共产党进一步获得全球认可和国内支持。政治仪式是一整套政治典礼、规范和程序的集合,是政党形象标识系统的特殊组成部分和展示窗口,为政党提供了政治宣示和理念传播的难得契机。充分运用政治仪式的叙事特征和共情效应,在举办各种政治仪式中(如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活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等)向世界讲好“中国共产党真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而奋斗”的生动故事,“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的宣传阐释”[5],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共产党,有助于消除国际国内的各种误解和偏见,树立21世纪大国大党积极正面的世界形象。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民群众的思想多元多样多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4]同时也要看到,历史虚无、价值虚无、文化虚无等错误社会思潮和“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等错误政治观点依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扭曲历史记忆和政治评价,侵蚀社会政治共识甚至政党认同的价值基础,误导个别人的思想认识和行为方式。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治党治国的重要方式,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一刻也不能放松。政治仪式既是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政治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的题中应有之义,其本质是利用丰富的场景元素和程序化、规范化的观念生产与再生产措施,开展政治价值观教育和政治认同建构,发挥礼仪制度的教化作用,从而达到塑造和强化正确历史观、价值观、文化观,抵消和削弱错误思潮影响的效果。
就人民群众而言,一方面以政党执政的绩效(经济社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等)来评价和认同政党;另一方面则随着物质生活需求的满足,精神生活需求层次不断提高,越来越期待执政党满足其情感归属、心理认同和自我实现,更注重以“非物质”议题和价值共鸣来评价和认同政党,进而产生“一种心理依恋”,“一种心理认同,即对于某一政党或其他政党的依恋之情”[6],在实践中反映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转型中人民群众心理疗愈和精神寄托的现实需要。盛大政治仪式往往是“党的盛典、人民的节日”[3],人民群众通过过程参与和角色扮演将自己“代入”操演现场、“戏剧”舞台和政治景观,跟随政治仪式的程序和节奏接受政治洗礼和精神感召,不仅遵从仪式的程序“设计”,而且享受“节日”典礼的政治欢快、“澎湃热情和强大正能量”[3],实现了政治互动、情感释放和身份确认,对满足群众精神慰藉、塑造难能可贵的价值皈依和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现代以来,政治仪式的效能发挥日益依赖传播媒介和传播载体,传播环境的变迁给政治仪式的实施路径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信息时代的政治仪式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等实时报道极大地拓展和更新了仪式化空间、时间和形式。就中国而言,网民规模超过1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0%以上,网络深度介入政治生活,“三微一端”(微博、微信、微视、移动客户端)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传播生态,导致政治仪式呈现出新的实践特征。第一,场域的无限扩展。政治仪式不再局限于特定空间的仪式程序和典礼,以互联网为平台,“场内与场外”“线上与线下”形成紧密实时互动,大大增加了政治仪式受众的数量和范围,形成了有效传播覆盖和政治辐射。网络传播能够更直接、更充分地向“场外”观众展示某些政治仪式的立体化、多维度、全景式恢弘场面,起到直击心灵的视听效果。第二,时间的持续延伸。政治仪式不再局限于特定时间的现场直播和同步感染(如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等),经由网络传播和“回看”“回放”等功能,观众能够轻松获得相关视频、音频资料,随时感受政治仪式赋予的体验,习得政治仪式所释放的理念,其影响力和传播力的时间跨度被大大拉长。第三,形式的丰富多样。政治仪式不仅是对现场程序和规范的安排,也是对网络传播的“视角”和“焦点”的设计;不仅要提升现场参与者的仪式感、参与感、体验感,也要提升网络平台观众的卷入度、互动性、满足感;不仅要单向度宣传政治理念和价值观,还要通过“点赞”“评论”“分享”等多向度传播形式深化政治洗礼功能,深度挖掘政治仪式的传播空间。
随着传播生态的改变,政治仪式亟待更新和调整,否则或将面临作用空间日益局促、受众政治审美疲劳和政治效果不断退化的窘境。中国共产党准确研判和把握信息时代来临和舆论生态治理的大势,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7],及时转换政治仪式的传播方式、互动形式和话语范式,有效提升人民群众对党的认同。
政治仪式通过制度性、规范化、程序性的象征活动和符号运用,形成记忆—情感—观念生产再生产的流程和链条,“以忆为始、化忆为情、化情为信”,从而实现对政党的身份认同、情感认同、政治认同的层层建构,达到唤醒历史记忆、强化身份归属、凝聚分散意识、形成政治共识的象征意义和政治意涵。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作为一次盛大庄严的政治仪式,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充分体现了仪式感、参与感、现代感[3],生动演绎了政治仪式对政党认同的象征建构。
政治仪式是在特定时空展开的象征性活动,其中包括时间、空间和叙事三个基本元素。时间是政治仪式的历史坐标和纵向度量,空间是政治仪式的发生场域和环境条件,叙事是政治仪式关键情节的铺陈设计和展开样式。通过政治仪式叙事铺陈在特定时空环境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和心理作用,从“此刻”回到“历史时间”,以“现场”还原历史场景,用个体记忆唤醒集体记忆。因为,个体记忆是个人对历史的识记和确认,而集体记忆作为一个社会建构的过程,是“一个特定社会群体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每一个集体记忆,都需要得到在时空被界定的群体的支持”[8]。涂尔干指出,“仪式必须保证信仰不能从记忆中抹去,必须使集体意识最本质的要素得到复苏”。[9]518政党主导的政治仪式能够在特定的时空中对政党“做了什么”“如何做的”的历史过往进行生动呈现,对参与者“扮演了什么角色”“发挥了什么作用”的历史体验发出深度追问,为集体感知“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提供身份确认的和行动逻辑。政治仪式通过历史信息编排和记忆信息重构,从历史回溯中赋予了政党存在价值和现实意义,参与主体通过唤醒集体记忆亦完成了历史叙事与现实赞同的紧密连接,对政党的积极评价和心理认同趋强,党员和政党支持者的历史传承和身份意识凸显,并筑起了区分“我们”与“他们”的政党象征边界和心理边界,从而实现了记忆的生产与再生产的“塑造、刻写、固化”等功能,强化了共同体意识和政党凝聚力。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时空坐标和仪式设计重复着历史时刻,发挥了唤醒中华儿女历史记忆的强大功能。从仪式时间来看,自从1941年党中央首次明确将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并进行庆祝之后,在逢五或者逢十的年份开展隆重庆祝活动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传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凸显“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的精神面貌和“千秋伟业、征途如虹”的意志品质,其中数字符号是勾连和唤醒中华民族历史记忆的重要“机关”,数字符号反复强化着纪念历史时间的深刻寓意。71架战鹰护卫着党旗、29架直升机组成数字“100”字样、10架歼-10组成数字“71”字样陆续飞跃天安门上空,庆祝大会在钟摆的倒计时中拉开帷幕,“1921、1931……2011、2021”,报时钟声响起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迎来了100周年的华诞盛典。伴随着56门礼炮的100响,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到国旗杆,国旗护卫队用齐步、正步、齐步各100步在地毯铺就的“红色之路”铿锵走过,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引领观众思绪穿越时空、跨越百年,对党的百年奋斗史进行“想象性体验”,唤醒了“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没有辜负历史和人民”的深刻记忆和心理认知。
从仪式空间来看,在中国人民心目中最庄严的政治地标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活动,既反映政治仪式的“最高规格”,也有助于回溯、铭记中国共产党在天安门广场举行重大政治活动的诸多“历史瞬间”,形成历史延续、基因传递和象征传承。庆祝大会在空间设计上进行了重大突破,平面造型为饱满而稳重的U字形,将广场变身为一艘“巨轮”,天安门城楼中心位置恰在舵手位置,而大会则以象征巨轮起航的汽笛鸣响拉开帷幕。这一构型给人以强烈意象:中国共产党从上海石库门、嘉兴南湖起航,小小红船历经百年航程,越过激流险滩和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在场仪式主体和场外共享仪式过程个体情不自禁地打开记忆闸门,回想和铭记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10]从而,参与者更加体认和赞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贡献,并自然而然将自己“代入”成为中国产党历史成就中的亲历者、参与者和受惠者,形成了与党一起的“我们”共同体意识和身份确认,凝聚了中国共产党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依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的政治共识。
政治仪式从诞生之日起就具备了情感生产的重要功能,“人们发展积极情感是最有价值的,人们可能通过参与这些互动仪式来增加这种积极情感”[11]。政治仪式通过图像、音乐、话语、标语、欢呼等象征符号的聚集,营造出独特的“感染域”和“情绪场”,兼具释放热情、宣示愿景、发泄情绪等多种功能,引发从众、模仿、暗示等心理效应,使直接在场与间接在场的参与者获得一种心理体验,即较为普遍的情感共鸣。这些情感共鸣在政治仪式设定的特殊场域里得以迅速催化、滋生和蔓延,实现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组织之间心灵上的通达,有利于释放出民族情感、家国情怀、组织忠诚等更高层次精神能量,使情感共鸣进一步演化为心灵归属和精神寄托。政党作为高度组织化、有着明确政治目标和丰富政治经验的团体,在政治仪式举行中,可以通过运用政党标识(旗帜、徽章、标语、着装)、话语文本(讲话、口号、呼喊)和环境条件(广场、纪念碑、雕像)等政治符号,配合其他“道具”和声光电一体化效果,将政治仪式现场充分政治“剧场化”。政治仪式的剧场化呈现使得场内和场外的人员均不再是被动接受者,而变身为参与剧情的“演员”,不知不觉中跟随政治仪式的“导演”和“指挥”亦步亦趋地进入设定环节和情绪状态,回应以表情、呼喊、掌声和心理体验,达到政治参与、情感释放和群体欢愉。他们为政党的成就兴奋、为遭遇的挫折难过、对外部的敌人愤怒、对未来的愿景期盼,在其他参与者身上看到了自己的亲切的“影子”,感受了单独难以体验的澎湃“心流”,最终将“小我”从心理上、情感上归属于政党的“大我”之中,从而实现了情感的生产与再生产的“赋予、再造、共享”等功能,强化了与政党的情感纽带和情感皈依。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七万余名各界代表齐聚现场,隆重庆祝党的盛典、人民的节日,他们既是政治仪式参与者、亲历者,也是情感的生成者、传递者。作为仪式的展演设计,万人齐声高唱昂扬奋进的《唱支山歌给党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经典红色歌曲,抒发对党的热爱和祝福,歌曲与欢呼、鼓掌和舞动的党旗国旗交织在一起烘托了空前愉悦欢快的气氛,使巨大的天安门广场立即转化为天然“剧场”,不仅使参与者受到共情影响情不自禁宣泄感情,同时对直播镜头前的亿万观众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和感染力。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代表集体致献词不仅使人们感受到鲜明的青春气息,更在“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中充分表达了对党最真挚的情感,完成了心理依恋和行动自觉的积极建构。在这里,中国共产党化身为无形的“母亲”意象,而母子之情则是人类最牢固的情感纽带和最深层的情感皈依。“孩子们”站在广场上,自下而上,怀着虔诚的心灵面向天安门城楼直抒胸臆、表达感情。“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一声声表白和礼赞响彻天际,述说着对“母亲”的崇高敬仰、美好祝福和无限忠诚,饱含着对“母亲”的无私热爱和坚定承诺。
情感具有能动性,既影响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方式,也影响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和认同。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具有丰富的情感面相,同时善于调动和满足人民的情感体验,才能始终获得人民的情感认同和情感支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不仅抒发了对党的依恋之情,还蕴含了对历史的敬畏之情、对英烈的敬仰之情、对人民的尊重之情、对国际社会的感谢之情等。这些仪式环节与个体、群体的经历和情绪状态碰撞升华,有力触发了场内参加群众和场外观众积极的情感生成和情感表达,使得大会超越了普通的仪式存在,形成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情感聚会和心灵体验,进而通过新媒体的直播将情感氛围扩散到“场内场外”,完成了持续释放和渲染的社会效应。究其本质而言,政治仪式中的人民符号,是中国各民族、各阶层、各行业成千上万异质性普通民众的集体缩影,对其热情洋溢、喜悦自豪的情感释放表达和视觉修辞建构指向了建立在广泛群众基础上的执政党合法性。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多维度、立体式、全方位调动场内场外群众的情感体验,向海内外传播了中国共产党的可亲、可信、可敬的情感形象,获得了长期执政的心理资源和情感加分,成为政治仪式中的经典范本。
“仪式就是要唤醒某些观念和情感,把现在归为过去,把个体归为群体”。[9]521记忆和情感属于政治仪式生产的浅层社会意识范畴,而观念则属于深层社会意识范畴。观念的唤醒依赖于记忆和情感的复苏、延伸和转化,同时,又具有比记忆和情感更深刻的认识力量,是政治活动参与者从幼稚走向成熟必须具备的思想原料,也是系统政治思想形成的基础和条件。政党在政治仪式中使用的符号系统,既是政党形象外在标识的呈现,也是政党理念和政治价值观的物态表达,对政党“代表谁、认同谁、反对谁”和“做了什么、正在做什么、准备做什么”进行集中系统的展示和传播。而每一次政治仪式对于参与者而言,既是一次历史课、情感课,也是一次政治训练、思想训导,在设定的时空范围内大容量消化吸收符号背后的政治价值和政党理念,同步将历史记忆、朴素情感升华为政治认知和政治主张,有助于提高对政党的理性认识、价值认同和行为遵循,其本质是政党对参与者实施的一次政治社会化和价值塑造的过程。政党将政治仪式作为“表达政治主张、实施政治动员的重要契机”[12],经由符号和象征系统的价值内化联结个体的价值定位与政治归属,形成对政党代表性、先进性、合法性的积极认可,从而实现观念生产与再生产的“引导、启发、认同”功能,促进理念契合和政治认同,强化对政党的政治信心和行动遵从。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是传播党的理念、形成思想共识的重要场合,其中两个重要的文本符号发挥了思想观念建构的积极作用。其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讲话。讲话系统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的历史贡献,并以“九个必须”对全党全国提出“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的明确要求。尤为重要的是,在7000余字的讲话中“人民”一词出现86次,浓墨重彩地宣告“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10],昭示了中国共产党永不褪色的人民底色和永远秉持的为民情怀。其二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联合致贺词。贺词中四个“由衷钦佩”集中体现了各方政治力量对中国共产党百年丰功伟业的崇高礼赞,营造了全社会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的浓厚政治氛围;同时,向全世界宣示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优越性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的坚定决心。
庆祝大会通过两个政治文本和其他一系列符号运用,经由记忆、情感深入到思想观念层次,传递并建构了十分丰富的政治信息和执政理念,主要包括:其一,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性。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10],而是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将一直坚守政治品格,传承政治基因,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其二,中国共产党的坚定性。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的关键时期,尤其要保持政治清醒和战略定力,坚定地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发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优秀品质,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其三,中国共产党的创造性。大会给世人展示的不仅是一份优异的成绩单,更是一种现代化的治理能力。中国共产党将永葆青春活力,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向外界系统传达和深刻解说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4]和“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4]这个根本问题,发挥了“信仰在场”和“价值呈现”的作用,对9500万党员而言是一次有力的自我教育,使其进一步筑牢了奋斗宗旨、明晰了行动方向、激发了斗争意志;对14亿中国人而言是一次重要的政治教育,使其进一步接纳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巩固了团结奋斗的思想共识。
政党认同是一个复合性的建构过程,它依赖于个体对政党宗旨纲领、行为作风、执政绩效等多方面的认可与赞同。政治仪式发挥着记忆、情感、观念生产与再生产的功能,直接影响受众的历史认知、情感归属和政治价值,进而影响政党认同的生成与建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持续加强和创新政治仪式运用,进一步优化政治仪式的资源配置、制度供给、传播方式和效能生产,探索形成与党的建设和国家治理相匹配、相协调的高质量政治仪式体系,不断筑牢和强化百年大党认同。
政治仪式通过对象征符号的再编码或推出新的符号,构建起一个符号象征之林,对人的感官和心灵施加有力的影响和冲击。这种冲击一方面形成历史记忆和情绪反应,强化政治活动参与者的心理冲动和情感偏好;另一方面则运用政治仪式的引导、带入和启蒙作用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反复向受众传播符号和象征背后的政治价值观,使身处其中的参与者既沉浸于政治仪式的视听感受和符号效果,又于不知不觉中认同蕴含其中的政治信息,进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实现价值内化和观念生产,生成政治信心甚至政治信仰。因此,象征符号是政治仪式的关键元素,是政党认同建构的重要资源。符号资源建设是象征系统建设和政治仪式优化的基础和前提,需要在现有政治符号的基础上继续丰富拓展和调整更新。
一方面,要加强显性符号资源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13]。同时,这些也是政治仪式开展的重要场域和组成“硬件”。要持续维护和更新政治仪式的显性符号资源,深入挖掘富有教育性和时代性的历史场景符号、物态文化符号,不断充实和丰富包括场所场馆、档案资料、视频音频、徽章旗帜、服装配饰等在内的显性符号资源体系,在提升可视、可听、可感的内容和效应上下功夫,不断增强其思想性、政治性和传播力,唤起参与者的时空体验、历史认知和历史想象,催化个体身体记忆发酵为集体历史意识,并在反复强化中不断对抗历史遗忘,最终实现共同记忆的刻写与传承。另一方面,要重视隐性符号资源建设。相对显性符号,隐性符号对思想观念和理性思维的渗透性、塑造性更强。要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积极转化为符号资源,探索在政治仪式中开展深层次、沉浸式思想理论教育的路径和方法,不断释放党的创新理论的塑造功能和符号力量。尤其要着重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更好地渗透于政治仪式中,加强对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理论阐释,形成与政治仪式时间空间和内容流程的“自然关联”,深入挖掘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精神品质、思想能量和符号意义。此外,与党的建设创新和虚拟政治符号发展形势相匹配,尝试拓展符号资源建设的新范畴、新领域,将“学习强国”视频会议、“党员学习”成员互动等网络运用、网络载体合理转化为政治仪式的实现路径和组成部分,使青年党员和受众更便利、更乐于参与政治仪式,使网络虚拟符号发挥政党认同建构的积极作用。
在继承和发扬党善于运用政治仪式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推进政治仪式的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发展完善的历史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对政治仪式的强调、运用和创新上升到一个全新高度,增加了政治仪式的安排和供给,拓展了政治仪式的空间实施领域和方式方法,有力地塑造了政党形象、建构了政党认同、凝聚了政治共识。今后,应当从政治仪式的规范化、标准化、体系化角度进行持续优化,切实防止政治仪式规范程度不够而陷入随意化、庸俗化甚至娱乐化的形式主义误区;同时,还要注意预防政治仪式“泛化”和过度运用导致的政治功能不断衰减的问题。究其根本,政治仪式作为政党认同建构的一种路径选择,理应根据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实际需要、国家治理的方式转型和群众心理需求的变化合理运用。因此,要将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政治仪式进行规范化、标准化、体系化,增强开展政治仪式的连续性、稳定性、预期性,使丰富多样的政治仪式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有标可对,提高通过政治仪式开展政治工作的制度化水平。
一方面,统一设计和规定各类政治仪式的基本流程、操作形式、参与范围和保障条件,增强政治仪式的样式供给,做好不同类型政治仪式(纪念活动、庆祝典礼、集体宣誓、瞻仰、阅兵等)之间的有机衔接和适配,提高政治仪式的统一性、规范性、操作性,形成各种类型政治仪式作用的合力。另一方面,通过党内法规、国家法律和行政规章等对政治仪式的各种规范和要求加以明确和宣示,认真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徽党旗条例》,维护政治仪式中党的象征和标志,提高政治仪式参与者的心理预期、行为规范和责任意识,增强政治仪式的合法(合规)性、严肃性、参与性。同时,将政治仪式的运用有机融入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与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与任务、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人民群众心理发展规律、政治认知规律相匹配、相关联、相一致,始终维持在一个较为合理的动态区间。针对政治仪式的开展和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断丰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党大国典礼制度”[3]。政治仪式既要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特色和中国优秀传统政治文化特色,又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世界性、引领性特征。为开展高质量的政治仪式提供必要的制度供给和制度保障,能够更好发挥政治仪式建构历史意识、明确政治理想、塑造政党形象和凝聚人民力量的积极作用。
政治仪式的“现场时间”总是短暂的,在其间隔周期中难免出现政治效能随着时间流逝递减的现象。因此,要通过创新和优化政治传播方式,深入阐释和解读象征意义,充分“沉淀”“凝固”和“发酵”政治仪式效能。
其一,创新和优化政治仪式的叙事手法和意义建构。叙事是政治仪式机器中的“核心部件”,直接影响政治仪式的运转效果。高质量政治仪式中蕴含的历史叙事过程,绝非简单的随机罗列和碎片化呈现,而是充分利用历史符号资源和政治象征资源,启动视觉象征系统、听觉象征系统和触觉象征系统,对参与主体的历史记忆、知识习得、共同感知进行高度浓缩和具象再现。要摒弃叙事的僵化思维和陈旧套路,除了运用党和国家“大历史”的宏大叙事之外,还要善于采用与个体情感体验、价值体验深度碰撞的微观视角。要不断调整和更新叙事风格,在“线性叙事”之外,探索使用“非线性叙事”来赋予政治仪式多维度、全方位、立体式的“意义存在”。其二,推进政治仪式传播方式的网络化和传播内容的本质化。霍布斯鲍姆指出,“再精致的政治宣传也比不上大众媒体的能力。”[14]要不断探索“联播+全媒体”方式进行政治仪式新媒体传播,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资源“导入”政治仪式,有效整合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创新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做好舆论引导和议题设置,使政治仪式承载的党的精神气质和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提升共同信仰的认同和共同意义的共享。其三,结合政治仪式展演场景实施政党认同教育。将政治仪式与党内政治生活、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政治仪式中蕴含的元素和信息作为开展政党认同教育的生动案例、典型材料和培训资源,灵活有效地运用于思想政治工作的不同场景中,拓展政治仪式的“意义空间”。同时,注重政治仪式开始前的宣传发动、知识灌输和政治教育,深化政治仪式结束后的讨论交流、思想碰撞和意义提炼,将政党认同教育延展到政治仪式之前和之后,拉长加粗政治仪式效能发挥的“时间链条”和“空间维度”。总之,通过充分发挥政治仪式认同建构效能,促使人们对政治系统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激发民众的情感以支持他们的权威,唤起大众的热情以支持他们的政策”[15],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凝聚磅礴的精神力量。
运用政治仪式建构政党认同,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地位、进行权力再生产的客观要求和发挥符号权力、赋能国家治理的有益选择。政治仪式通过记忆生产与再生产、情感生产与再生产、观念生产与再生产,与政党认同之身份认同、情感认同、政治认同形成内在呼应,完成了新时代政党认同的象征建构,为政治符号的运用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和实践价值,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政治传播工作的继承发展和与时俱进。
当然,作为典型个案分析和透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对于政党认同的建构不仅仅在于仪式效度和象征意义,更在于为中国共产党伟大的政治品格、卓越的历史贡献、非凡的国家治理能力提供现实支撑和事实注脚。象征维度是政党品格、执政绩效等的自然延展和形象呈现,它必须与宗旨维度、绩效维度等一齐发力、共同作用,才能形成政党认同的多维体系和心理系统,不断筑牢人民群众对党的领导的认同与拥护。
总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成功举办,宣示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新起点,表明政治仪式嵌入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提升大国大党形象的力量性,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终站在时代前沿、永葆马克思主义“时代气息”的历史自觉和历史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