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劳动教育素材 实现学科融合育人价值
——以高一语文教学为例

2022-03-17 22:51武汉市建港中学祝晓棣
成才 2022年6期
关键词:劳动学科语文

■ 武汉市建港中学 祝晓棣

教育部颁布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要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丰富、拓展劳动教育实施途径,并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强调包括语文在内的学科要有重点地纳入劳动创造人本身、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世界、劳动不分贵贱等劳动观,纳入歌颂劳模、歌颂普通劳动者的选文选材,纳入阐释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内容,加强对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合法劳动等方面的教育。

认真梳理语文教材中的所有课文,大家就会发现,有很多课文包含了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我们要根据《纲要》的要求,充分利用这些劳动教育资源,让学生在阅读、写作等语文学科学习活动中体会和理解劳动的艰辛与快乐,在内化语文学科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劳动教育与语文学科融合育人的价值。下面以高一语文教学为例,谈谈笔者在挖掘语文学科劳动教育素材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实践探索。

一、梳理语文教材,挖掘劳动教育素材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针对教育目标,要求普通高中要注重围绕丰富职业体验,开展服务性劳动、参加生产劳动,使学生熟练掌握一定劳动技能,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具有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结合文件精神,我们从现行统编版高一语文教材必修上和必修下的32篇课文中,梳理出含有劳动教育素材的课文10篇,将近占了教材的三分之一。

分析教材中的这些劳动教育素材,其内容还是非常丰富的:有包含劳动精神传承和发展的,如必修上第二单元的六篇课文均是这个主题,文内不仅宣传了袁隆平、张秉贵、钟扬等优秀劳动者的杰出事迹,也弘扬和肯定了他们的工匠精神和时代品质;有反映劳动带来快乐、劳动使人幸福的课文,如《插秧歌》和《芣苢》两首古诗,通过朗朗上口的诗文来反映古代劳动人们快乐的生产劳动场景;有介绍熟练掌握劳动技能源于平日的苦练和对规律的掌握和尊重的内容,如《琵琶行》一文,作者对琵琶女精湛技艺作了精彩描述,《庖丁解牛》一文让我们看到了,庖丁娴熟技艺来自于对牛整体结构的全面了解和细节的精准掌握;有反映中国人民劳动智慧的,如第三单元《中国建筑的特征》,让我们充分了解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方面的杰出智慧。

以往,囿于劳动教育意识淡薄和对劳动教育的漠视,我们在语文课堂中极少融合劳动教育的内容,搁置了不少渗透劳动教育的机会;如今,我们可借助统编版教材中的这些劳动教育素材,引动学科融合教育的契机,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生产劳动教育和服务性教育等内容。

二、在课堂学习活动中渗透劳动教育

语文学科中的“劳动教育”,着眼的是渗透,并非将语文课变成劳动教育课,其主要任务不是让教师指导学生锻炼劳动技能,也不是刻意去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而是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去体悟劳动,感受劳动的意义,欣赏劳动产品或者劳动过程的美,由此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培养劳动品质等。

1.在深度阅读中品味劳动的快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是可行的途径。

《芣苢》是周代妇女在劳动中即兴口唱的民歌,曲风明快而优美,是一首有着浓厚生活气息的劳动之歌。在《芣苢》的民歌阅读教学中,我们通过四个环节的教学设计,让学生通过阅读古诗,体悟劳动的快乐,感受其中浓厚的生活气息。

环节一,阅读与阐述诗歌内容。作为“劳动之歌”的解说员,请为大家有感情地配乐朗诵这首诗歌,并说说这首诗歌的内容。

环节二,用语言描述劳动场景。通过分析民歌中的六个动词,引导学生用两百字描述画面。如:“掇”和“捋”字对采摘有了具体的动作,反映了采摘女们由陌生到熟练的过程,最后是两个跟“衣”有关的动作,一个是用衣襟兜起来,一个是用衣襟掖在腰带兜起来,展现了少女们满载而归的画面。

环节三,提问引发自主思考。教师提出问题:为何全诗要用“采采芣苢”隔开呢?学生通过思考,理解其中的深意:其实诗句的重章叠句,反复吟咏,就是为了让采摘的画面慢下来,在不断重叠中产生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节奏,以此来契合采摘芣苢时那种轻快的劳动节拍,表现出劳动中喜悦快乐的心情。所以吴师道说:“此诗终篇言乐,不出一乐字。读之自见其意思。”“乐”在哪里?乐在发现之乐,乐在采摘之乐,满载而归之乐,劳动之美之乐。《芣苢》来源于劳动之自然吟唱的歌谣,简单的歌谣,不一样的劳动之歌,它是对生命直接而深刻的体悟,是情感的自然表达,展示了劳动的快乐。

环节四,书写倡议深化学习。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劳动观呢?请书写三百字的倡议书。

2.在观看纪录片中感悟工匠精神

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了解劳动创造价值,了解工匠精神的深刻含义,更好地配合以“劳动精神的传承和发展”为主题的课文学习,我们安排学生在课后观看大型纪录片《大国工匠》。

在观看纪录片前,我们有意识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请他们先自主阅读课文并查找资料,了解相关信息。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初步了解了何为大国工匠,工匠精神是什么。之后在观看过程中,学生们很快沉浸在影片中,为其中平凡岗位中的种种不平凡事迹所感动,也知道了国家很多重大工程都是由这些毫不起眼的普通工匠们付出巨大心血换来的。国家建设需要培养一大批知识型、技能创新型劳动大军,而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从小就营造劳动光荣的风气,从小就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精神。

3.在写作活动中加深对劳动的认知

2019年全国高考1卷作文题,给出的材料是:“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夙兴夜寐,洒扫庭内。”要求考生写一篇演讲稿。这个作文出题的初衷就是引导学生思考劳动的重要性,加深学生对劳动的认知,让学生认识到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朗读、写作、演讲、辩论等语文学习活动,都可以通过教师巧妙的设计成为加深学生劳动认知的途径,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活动引导其主动思考,认真感受,读出自己的深刻感悟,写出自己的劳动认知,讲出自己的劳动体验,辩出自己的劳动态度。以作文教学为例,可开展以下活动。

一是写片段作文。可让学生通过欣赏古代劳作图写作文,如唐代张萱的《捣练图》,南宋梁楷的《耕织图卷》、顾绣的《渔樵耕读图轴》,北宋王居正的《纺车图》、南宋李唐的《村医图》、明代周臣的《渔乐图》和明代戴进的《渔人图》等都是劳作场景入画的经典,教师可让学生欣赏这七幅画,从中挑选一幅,从艺术的角度写一段不少于300字的鉴赏语。

片段作文的练习,能把学生带入到农村劳作当中,感受古人稼穑之苦,从情感上认同劳动成果的不易,并认识到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很多时候,给我们最深感动的,正是身边最平凡的劳动者。

二是写对联或创作歌曲等。可让学生模仿古代关于劳动的名言,为班级“劳动之歌”写一幅对联;也可让学生欣赏《石油工人之歌》《劳动者赞歌》《纺织姑娘》《勘探队员之歌》等歌颂劳动主题的相关歌曲,自己尝试创作赞扬劳动人民的歌。

教师通过阅读、分析课文和写作练习等几个环节的设计,巧妙地在语文能力训练过程中渗透了劳动教育的内容,实现了学科之间的有机融合。

三、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实现学科融合教育

曾国藩曾这样教导家族子弟,看一个家族的兴败,看三个地方:第一,子孙睡到几点,假如睡到太阳都已经升得很高的时候才起来,那代表这个家族会慢慢懈怠下来。第二,看子孙有没有做家务,因为劳动的习惯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第三,看后代子孙有没有在读圣贤的经典,“人不学,不知义,不知道。”从曾国藩的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劳动的重视,也反映出劳动对家族甚至对国家盛衰的影响。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教师可从生活劳动教育、生产劳动教育和服务性教育入手,引导学生开展相关实践活动。

教师可鼓励学生参与农村春种秋收活动,体验劳动的艰辛,或参与周边农家乐的瓜果蔬菜等采摘活动,体验劳动的快乐。教师可让学生将自己在劳动中的感受记录下来,作为写作的素材。家务劳动也是锻炼学生形成劳动习惯的常规途径,教师可鼓励学生坚持每周帮父母做简单的晚餐或者打扫房间清洁,同时,将自己做的菜整理成菜谱推荐给大家,或通过语言活动的方式在班上与大家分享自己做的美食,交流做菜的经验。教师也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劳动,争当社区志愿者,把自己在社区服务中印象深刻的事情记录下来,和同学一起分享其中的感受和体会。通过课外劳动与语文学习的有机结合,可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

学科融合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教师,我们要精研教材,抓住各种契机,将语文教育与劳动教育及其他学科的教育进行有机融合,最大化地实现学科融合教育的育人价值。

猜你喜欢
劳动学科语文
【学科新书导览】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热爱劳动
“超学科”来啦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