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旭,苏国红
安徽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1],德育工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要自觉遵守“知行合一”。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道德教育功能的优秀内容之一,一直是高校德育界关注的重要内容。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强调“致良知”和“事上磨炼”相统一,也就是个人认知与个人实践的统一,这对于当代高校德育工作有着不可替代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知行合一”的提出并非是王阳明首创,而是明初的朱学代表吴与弼的弟子谢复己所提出。但后来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则是从王阳明开始,并且成了阳明之学的代表性思想理论。“知行合一”强调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据此,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其涵义:(1)“知”。王阳明“知行合一”中的“知”主要指人自身本来就固有的对外部事物的看法和道德评判标准。早在程朱理学中,朱熹就认为人生来本就是纯善无恶的,“知”是人们本性的表现,是人们面对外部事物时自然发出的判断。“心之良知谓之圣”意在表达,心中有良知就可以称之为圣人。这里就强调了人之所以为“圣”,必然离不开“知”的获得。“知”代表了王阳明内心所固有的积极向善的准则,体现了他内在的优秀的道德品质,并突出了本心的品质效用强大,进而就要求人们要自觉地遵守内心的良知,不能被外界的环境所影响、所污染,从“知”的层面倡导我们要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坚持内心的道德标准。(2)“行”。“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知”[2]46,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中的“行”主要侧重于表达受“知”影响而产生的外在的行为。由“知”产生了主观的意识和理念、情感和动机。如“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2]4的论述就告诉人们,当一个看到漂亮颜色就自然喜爱,闻到恶臭的味道就自然讨厌憎恶,这些外在表现即为“行”。由“知”到“行”强调了内心道德的驱动作用,因而,“行”便有了道德实践的现实意味。(3)“知行合一”。“知行合一”从内心良知出发,强调知行统一于一个整体。“一念发动处即是行”[2]106,“知行行之始,行者知之成”[2]5,意味明显,求知便是行动的开始,行动才是求知的结束。在王阳明看来,意识出现和作用就已然是行为的发端,动机和意识就是行为的开始。“知”和“行”本就是相互包含的,两者最后的落脚点也必须是“行”。
简单来说,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就是要解决从知善到行善的问题,人们对其的探析和辩解也从未停止,其中以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为主要内容对当代社会德育工作的影响更十分显著。
一方面,从“良知”出发,强调德育工作者要注重挖掘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王阳明认为,如果每个学生的内心都是至善向善,能够明辨是非善恶,那么“知”就能很好地来规范和把控“行”,人人都可以用思想意识来约束行动。在德育教育工作过程中,对于良知的引导和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础性工作,教育者通过对学生施教来建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这样才能保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和长效性。
另一方面,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现实意义主要指向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2〗46,知行是本体统一、不可割裂的,是一个过程中的两个方面。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提出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人人求善、得善、行善,因此,在当今高校德育工作过程中,教育者自身要坚持将知行紧密联系起来,用学生内心的自觉向好向善来指导学生自身的实践,做到言行一致、内外一致。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把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力量提高到了一定高度,“知行合一”是个人的自我实现的良好途径,同时也向后人阐释了个人知善懂善必能行善,从积极的层面来说,这与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目标不谋而合。
王阳明“知行合一”以“知”为其根源,但不仅限指意于广泛的知识,更深层的涵义则代表“良知”,即人生来所具有的仁善之心。将“知行合一”思想融入高校德育工作中,旨在从根本上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指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行”的实践。“良知如镜,生其心”,人生来就具有“知”的表现,但是本性的良知在后来的社会环境中极易发生改变,王阳明抓住这一重点来教导弟子诚意立志、克己省察来保持自身原本的良知,并且加以发展,使之在以后的实践生活中自觉规律地遵守“良知”。强调“良知”的涵义可以还原并保持学生本心的积极的道德意识,无论受不受外界的干扰,学生都能自觉地完善和提升自身道德,进而转化成为具体的实践,实现“知行合一”。
“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3],意在启发人们在无事时要注意涵养“良知”,在实践活动中也要刻意地省察自身。“知”和“行”永远无法分离,“知”必须在具体实践中才能发挥它应有的调节、修正的作用。“知行合一”从“良知”出发,强调的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只有良性可持续的发展才能促进高校德育工作更加有效的开展。从“知行合一”角度来说,高校德育工作也必须从“知”出发,提高学生群体的本性之善和积极向好的处世之知,用来指导学生具体的德育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又再强化自身思想道德意识。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反对将意识与实践分离,提倡保持本心、向善向好,促进意识和行为的统一发展。针对我国当前高校德育重课堂理论,轻实践应用的缺点,“知行合一”很好地为教育者提供了有据可依的德育方法:高校德育工作侧重以“知”为指导,重视实践应用工作的开展。实践出真知,高校学生群体只有在社会实践中锤炼自我修养,反思自我道德意识,进而自觉地对自身行为进行约束,才能追求更高尚的思想道德境界的实现。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直接现实意义就是丰富当代高校德育工作的理论原则。道德教育的根本使命就是要引导人走上‘成人之道’”[4]。所谓“成人之道”便是培养有理想的人。在新时代特定历史条件下,高校道德教育有着培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新人的具体目标,知古鉴今,高校应重点把握“知行合一”思想的深意。“致良知”和“事上磨炼”等论述都为当前开展道德教育工作提供了理论借鉴。高校德育工作要想取得长足的进步,就必须从个体内心良知入手,让每个学生都能清楚地认识自身价值的无穷力量,不断开采自身价值,使之包括道德素质和能力素质等在内的综合素质得到充分发展。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重视人们的道德世界,对于当前高校德育工作有着现实性和社会性意义。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归根到底是在要求人们无论作为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要发挥主体自觉性,要与时俱进,依据时代发展的需求,改进创新高校德育方法,使得高校德育工作能够在真知真行中更好发展。一方面,高校要加强思想道德理论教育;另一方面,也要大力开展富有新意、切合学生实际的德育实践活动,以教师作为占主导地位的教育者群体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与时俱进地来进行启发性教育。只有加强理论知识的启发性教育,开展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才能为学生实现“知行合一”创造有利条件。
王守仁认为,“教师和学生虽然身份不同,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5]从教育者角度出发,要注重利用理论知识提高高校学生道德自律意识,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意志。
(1)明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德”凸显在重要位置,明确“德”为立身之本,“道德也是人格素质的核心和主导力量”[6]。新时代的中国社会面貌已经焕然一新,在大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同时,愈发强调青年学生的思想形态、道德意识的无穷力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引教育者凝聚人心,去完善学生人格,从而培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要将“立德树人”融入德育工作中,加强青年学生的品德修养、综合素质,加固青年主流大军意识形态之知。德育课堂不同于其他理论知识课堂,它首先要求学生要知道德,进而懂道德,最后才能行道德。这就需要教育者全面把握学生自身的思想特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地制宜地进行思想道德教化。
(2)贯彻“三全育人”新要求。“‘三全育人’的基本内涵可以理解为全员协同、全程贯通、全面覆盖”[7]。“三全育人”作为新时代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人员、时间、空间等方面开始走向基因式融合融通,进而启发高校抓取整合所有德育因子,落实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一以贯之,利用一切主体契机来精准操作到大学生德育工作中去。“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为大势所趋,可操作性强,同时在育人格局上要求破立并举,要求高校在具体的德育工作实践中,要运用一切手段和资源将德育渗透到高校教育教学中去。德智体美劳,德育始终摆在首位,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夯实基础、统领一生的作用。高校把握好“三全育人”新要求,运用一切可利用资源,全面激发高校学生的自我道德意识,明确自身的社会价值和意义,而后才能有发展自己和改造世界的实践。
(3)重视“四史”教育。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强“四史”教育。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大国,历来都较为重视总结历史经验,从中汲取智慧。新时代,党和国家大力提倡学习“四史”,高校应将“四史”学习作为德育重点内容,发挥“四史”育人作用。这与“知行合一”强调自身内在自觉大同小异。学习“四史”不仅是青年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渠道,也是将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有机统一起来的关键方法。学习“四史”,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传奇精神灌注到自身之知中来;学习“四史”,跟随新中国迈向繁荣辉煌的脚步去行新时代复兴之路;学习“四史”,见证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制度日益完善的进程;学习“四史”,铭记社会主义从理论到成功实践的历史。通过集中学习“四史”,希望不断加强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保证高校学生群体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从而稳固青年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并为未来建设祖国添砖加瓦而蓄力。新时代的高校肩负重任,培养高校学生的使命意识刻不容缓,在校园学习工作安排中,集中进行“四史”学习,从而激发青年学生爱国之“知”,奋斗为国之“知”,进而“行”复兴中华民族之远。新时代,溯源固本,学习“四史”,共情于历史发展的坎坷道路上,引导学生树立符合新时代正确的历史观,用理论指导实践,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的种种困惑,可以增强新时代高校学生的使命意识。
作为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群体,高校学生不能囿于学校课堂,应该将课堂搬到社会中去,自觉地开展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加强对道德意识的理解,激发道德情感,磨炼道德意志,促进自身人格品质的完善。
(1)提倡新式课堂,举办优秀传统文化交流分享会。“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行”复兴中华民族之大任。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人们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守正与创新,而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也是外部环境和内部转化相结合的过程[8],因而,新时代高校课程改革与创新课堂的任务迫在眉睫,高校道德教育也应该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和事物不断发展变化的规律,不应该将道德理论知识与道德实践割裂开,也不应该将传统优秀文化与当代意识形态工作分离开。在当前,高校为避免学生对于道德理论知识的理解仅停留在表面语义,而没有将其代入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这就要求高校对此进行循序渐进的灌输与传导,新式课堂便能够很好地迎合新时代青年学生群体的性格特点和学习习惯。中华古代诗词丰富,辞藻优美且内涵颇丰,对后人影响深远。定期举办古风诗词交流分享会,利用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进行资料查找翻阅、查找相关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加深理解,鼓励同学们准备传统文化故事、唱一曲古风词曲等来一起交流分享。这样的形式不仅给学生们带来沉浸式的传统文化体验,促进学生们对理论知识的领悟和吸收,而且加强学生们内心对优秀传统文化道德情感认同,也增强了吾辈青年的文化自信。
(2)丰富教学内容,重走革命之路。中国近代革命英雄奋斗史在中国发展历史上对当代中国人有着独一无二的精神支撑作用,同时中华民族的革命精神作为距离当代高校学生相对来说比较近的优秀文化传承,更能激起学生们的积极奋斗、爱国向上的道德情感。高校应该具体把握利用好革命精神的传播,在课堂内外以及重大节日、纪念日之时,开展好革命历史的学习回顾活动,或实地参观,或角色扮演,不要让令人感动的英雄精神停留在空洞无力的书本上,而是要身临其境,感同身受。高校要大力颂扬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鼓励学生在艰苦奋斗、不怕困难的精神中沉淀自我,在时时刻刻中致良知。
(3)学习当代先进道德模范,培养新时代具有优秀思想道德的青年。王阳明“知行合一”告诉人们“知”是立身之志,“知”对人们的实践行为具有导向作用。当代先进道德模范正是因为拥有优秀的立身之志才会行舍身奉献之事,显至善至美之德。因此,“知”随着时代不断变化发展,也被赋予新的内涵,在呼唤真善美作为个人优良品质回归的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也必须关注社会上具有高尚道德境界的先进模范群体。在如今特殊的疫情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抗疫英雄、先进道德模范,无数榜样人物舍小家为大家、一往无前、舍生忘死的精神感动了每一个中国人。在目前疫情防控任重道远的情况下,高校也应该与时俱进,积极主动地架起这一群体与高校学生交流与学习的桥梁,利用身边的人物、现实的事迹,从距离学生更近的地方挖掘德育因素,不仅提高学生们疫情防控意识、投入疫情防控实践,更重要的是使其领略以德为先、而后再“立志成圣”。
“知行合一”强调自我积极主动去学习,自觉投身实践活动,发挥主体自觉性,拥有属于自己的道德自觉。同时,学生群体必须将自身的道德品质具体化,将它实践到学习生活中,在实践中发挥“知”之能量。归根到底,人们对思想道德理论的学习就是为了指导实践,在实践的活动中体现个人思想道德,实现“知行合一”。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为新时代高校道德教育工作提供了现实的思维和方法。“致良知”和“事上磨炼”等论述都蕴含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德育涵义,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学习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理论时应该坚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原则,不断反省当代德育工作,进一步挖掘其新的思想内涵,使之与高校德育工作模式相契合,让“真知”内化为精神动力,外化为具体行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高校德育工作要紧紧围绕“知行合一”这一工作原则,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切实完成主体自觉的道德感悟,来推进道德实践的发展,促进当代高校学生实现“知行合一”,为培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新人发挥其不可替代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