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提升策略

2022-05-23 06:18
宿州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文科教学质量环节

刘 伟

合肥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1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加强教学质量管理的意义

新文科建设最早由美国希拉姆学院(Hiram College)在2017年10月提出,2018年教育部《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计划2.0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动包括新文科在内的“四新”专业建设。当前,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不断演变推进,必将驱动新理念、新技术、新需求的形成与发展,这就要求把新技术融入学科专业建设当中,全力打造具有更综合学科专业属性、更前沿教育教学理念、更高层次人才培养要求的 “新文科”。

为适应“新文科”建设的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构建以高等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为基础,以高校外部的相关组织或部门,如行业部门、社会机构等共同积极参与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1]的指导原则,全力推进地方高校建设。“新文科”建设的目标是提高新时代管理人才培养质量,所以,全面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是地方高校“新文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地方高校“新文科”建设正处于由树立“质量意识”到迈步“质量革命”的关键转变阶段,全面振兴本科教育,奏响“质量文化”乐章,向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要质量的“质量时代”已经到来。在此大环境下,多方位提升地方高校“新文科”教学质量管理,着力加强“新文科”教学质量管理研究,俨然成为地方高校“新文科”建设的当务之急。

2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地方高校建设新文科教学体系进程中,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道德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提升文化素养”[2]。地方高校强调顺应地方产业变革对岗位能力提出的新要求,结合新文科建设,“智能+技术”教学方式,在线课程、混合课程等新型课程建设的需要。当前,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组织设计未突出二级学院层面

以评建为抓手的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中,组织设计主要集中在学校、学院、系部多级层次上,没有突出新文科建设视域下面向应用的二级学院层面上的组织结构设计研究。传统教育观念下,以系部为单位,专注于学习本专业知识,而创新型、应用型、综合性是时代所需、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所需,新文科突破人文学科知识囿于本学科理论的范式,倡导融合性与应用性,从而对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组织设计上提出了新的要求。各二级学院在组织架构上打破内部专业的壁垒、突破院系组织管理模式制约,建立跨学院、跨学科的协同合作培育体系势在必行。

2.2 管理制度的设计不够科学

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制度的设计不够科学,很多高校质量制度建设滞后,制度标准较为粗糙,可操作性不强,对新文科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管理不力。“教学管理制度的设计,必须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这也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3]。首先,一些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新文科办学思路改革推进过程中,教学管理制度变革迟滞。教学管理者强调了制度约束,忽视了制度对师生发展的促进;未对制度产生的背景、需要解决的问题及行动方向进行分析与规划设计,对课堂教学知识的传授和学术研究未密切关注与考量日益变化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导致培养的学生能力不能满足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存在人才的培养与地方社会需要脱节的现象[4]。其次,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失灵。一方面,部分高校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长期执行难度大,未做到及时完善,不能适应新文科教学发展的需要,导致制度的优势效能不能充分发挥。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办学特色不明显,盲目照搬或模仿国内外部分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未能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并充分考虑专业交叉融合的新文科大局观的监督与管理。

2.3 管理流程环节设计较为简单

在知识体系上,新文科具有更为综合的学科专业属性;在教育本质上,新文科拥有更为前沿的教育教学理念;在能力素养上,新文科具备更高层次的人才培养要求。在此情况下,教学质量管理也要紧跟步伐,在管理流程环节设计上不能沿用以往的教学管理流程,以校级为权威,过于强调服从性,教师和学生被动参加。地方高校的外部保障机制多以上级部门组织专家进行检查与评价为主,评估后有效监管较为缺乏,教学质量问题难以准确、及时地发现并做出反馈。而内部保障机制也基本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局部性、阶段性较为显著,不能体现新文科视域下“融”“通”的理念,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学质量管理流程的整体性和闭环性较差。

2.4 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化较弱

地方高校有关专业教学质量管理多以教学质量管理的单个环节、单个专业为主,侧重于课堂教学且研究不够深入,这与新文科主张的赋予其新内容、 新内涵,拓展、融合学科知识,整合和协调跨学科培养,创新与构建新文科人才培养新理念不相符,在教学质量的监管上缺乏面向应用的、系统的、信息化的教学质量管理,未充分利用大数据加强监控与评价。《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充分融入信息技术,并运用信息技术创新课堂教学方式[5]。目前,部分管理数据以纸质版形式经过多层次收集汇总,再人工进行整理、录入系统并分析,造成存在问题的不准确性和滞后性。另外,现有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监控系统功能单一、信息化弱,仅考虑监控结果的反馈,没有结合反馈结果进行修正质量管理组织、制度以及信息化流程的研究。监控内容上,对教学平台的运行情况、教学平台课程资源建设、教学实施过程、教学改革与创新、校外实验实训的监控上缺乏信息化、多维度与全程性。监控主体上,以学校教务处、督导团层面为主,各学院和系部的参与度与主动性较弱,从而导致缺乏多维度、具体化、及时有效的监控。

3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提升策略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主要从教学质量管理组织、制度、流程以及监控等多维度展开,全面建立“四位一体”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3.1 建立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组织

建立科学化教学质量管理组织。地方高校教育的生命线在于创新,课程建设中融入新文科、跨学科及“课程思政”的理念势在必行。而建立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教学质量管理组织是实现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目标的组织保障。基于学校、学院、系部纵向多级教学管理组织机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的纵向层级依次为:校领导、校办、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务处、二级学院、各系部、教师、学生。其中教务处、二级学院是教学控制的主要实施和监控机构,为教学质量管理的重点组织。

图1是教学质量管理组织架构图,包括校级、学院、系部等参与主体。以组织机构构成成员为例,教务处设置质管办,承担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管理工作;教务处与质管办、二级学院、学工处形成配合,合力提升高校教学质量。二级学院设置院质量管理小组,由各系专业带头人、学科骨干教师交叉系部成员组成,负责本院内具体的教学质量管理安排部署,包括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团队建设及学生管理等问题负责。各层级之间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打造良性循环机制,便于全面提升整个高校教学质量。

图1 教学质量管理组织架构

3.2 合理化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制度

实施合理化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制度在制定过程中要讲民主、有弹性,确保正确性和可执行性;制度实施后,各方要共同遵守以维护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6]。在新文科教学质量管理建设过程中,要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建设途径,进行新文科教学质量管理制度的转型更新。通过构建并完善内外联动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充分调动院校督导、二级学院、教师等工作主动性,以教学育人为中心,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有助于教学质量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可将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分为三个部分进行建设:一是教学管理制度;二是岗位职责制度;三是教学保障制度。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管理制度,针对每一项管理制度,研究制度设置的原则、要求、设计的人员、活动运行的具体安排、人员职责、违反制度的惩罚措施等。以教学管理基本制度为例,一般包括7个方面的内容:任教资格“准入”制度;主讲教师负责制度;教学质量跟踪观察制度;教学研讨和集体备课制度;青年教师导师制度;教师互听课制度;课程带头人负责制度。制度条款设置尽量详细,具有足够的解释力,尽量量化有关行为的规定。此外,还要调整教学质量管理流程环节的设置,研究各课程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与评价办法,主要环节包括备课环节、课堂教学环节、作业与练习环节、辅导与答疑环节、实验教学环节、考试与考查环节、教育实习环节、专业实习环节、毕业论文环节、毕业设计环节、产学研合作教育环节,研究各环节质量标准要求、细化质量标准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方案。

3.3 规范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流程

规范质量管理流程。地方高校以国家专业类教学质量标准为指导,围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学科内涵式发展遵循创新性、针对性、系统性,以“大”“新”“融”“通”“特”等作为新文科形态构建特征,聚焦建设学科,加强学科协同交叉融合,实现跨专业、跨学科协同育人机制,与地方社会需求有效衔接,进而提高教学过程中相关环节质量标准。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管理流程,能够保证各项教学质量活动的有效开展,使教学质量管理活动的实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教学质量管理流程的研究重点是各个质量管理活动环节的设置,如图2所示,基于PDCA循环质量管理环节,从教学计划出发,分析培养目标、行业发展、课程标准等;实施过程中以岗位能力为导向,突出交叉学科运用,对课程内容、实验实践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准确定位试卷命题方向。课程内容、毕业论文等设计完毕,教师可依据教学计划进行自查,再由系部同行听课评课、学生反馈、院质量小组评价,最后由学校抽查,以提升教学质量。如命题审查流程可根据命题原则、命题规范、命题内容等进行自我检查、系部检查、院质量小组检查、校质管办抽查四步三查的流程。

图2 教学质量闭循环管理体系图

3.4 构建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监控

地方高校应构建与办学定位相契合、与评估标准相吻合、联系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信息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明确体系范畴,多样化监督手段,多层次监督主体,形成“常态监督、多项评估、实时反馈、及时改进”的内部监督机制,确保教学质量监控的持续性、日常性和针对性,实现教学质量监督制度化运行[7]。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监控是由教学质量组织机构执行的动态监控教学质量管理各项流程是否按照教学质量管理制度的要求有效运行的一个步骤,是对各个流程运行效果的监测和评估,并进一步根据监测结果反馈现有组织、制度和流程的不合理之处,是一个循环反馈的螺旋上升过程。地方院校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课堂教学监督有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不断加强信息化课堂教学质量管理,助推不同学科、多领域的教学质量提升。

图3为在质量运行体系下设计的较为完善的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示意图,校内监控与校外监控相结合,协同联动,强化校企部门合作,校质管办、校督导组、学院质管组、学生座谈会等进行教学质量监控反馈,形成“评价—反馈—改进”的闭环机制,书写新文科高质量发展新格局[8]。教学质量管理监控方面,要紧跟时代步伐,建立起以数据和事实说话的教育质量常态检测体系,利用教务、科研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国家数据库平台和相关监测平台,对教师及学生的教、学情况进行常态化、全过程监控,即要对教学实施前、实施中和实施后的全过程进行教学质量评价、管理与监控,形成一个闭环式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监测与分析各项指标的发展态势,辐射团队建设质量管理、教学研究质量管理、日常教学质量管理、试卷质量管理、毕业论文质量管理、实习实训质量管理、实验课程质量管理、产学研合作质量管理,构建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明确院教学质量管理小组等职责,制定明确的监测方案,保证可实施性,准确地反映地方高校的实际教学质量;通过监测和数据研判融、通视域下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及时合理地提出改进措施并进行整改落实,为地方高校教学质量保障提供依据。

图3 教学质量管理监控系统框架

猜你喜欢
文科教学质量环节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
孙文科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