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勇
疫情期间,《教育科学论坛》编辑部组织了教师学术论文征集评选活动,征集的882 篇文章中有173 篇重复率超过30%,占到总篇数的19.6%,其中重复率超过50%的97 篇,超过90%的18 篇。这反映出还有不少教师不会做研究、不愿意做研究、做假研究,为论文而论文,面对征文活动应付、投机,甚至不惜抄袭。行为表象背后的根源在于哪里? 疫情之下,我们有大量的闲暇时光,天不渡人,人需要自渡。方舱医院的那位“读书哥”,他用行动告诉我们:如何做一个内心稳定的人。
观察生活我们能发现,那些真正优秀的人,那些会让你打心眼里产生依赖感、信任感、安全感、亲近感的人,往往都是情绪很稳定的人。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怀着“一辈子学做教师”的谦逊,辛勤耕耘六十多年。内心稳定,做事专注,是一个人最美的模样。每一个生命的意义往往在于对自己的慎独、对别人的尊重、对规则的遵守、对团队的无私、对社会的贡献。
一个人工作与生活“不稳”,体现在不可信、不稳妥、不牢靠,遇到突如其来的事情或者面对新局面、新要求的时候就焦虑、慌张、烦躁。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提出新挑战,家长、学生也有了新的需求,作为校长、教师,如何保持稳定? 内心的稳定源于一个人的性格、德行、智慧和格局。只有洞悉规律,坚定态度,把每一个细节做好,事事从容,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走样”,才能真正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实现自身的发展和工作的创新。
作为教师,我们任何时候都要保持稳定的状态,要为学生做表率,为家庭做榜样,为社会做贡献。在困难面前、荣誉面前、得失面前,甚至遇到不公平的事情面前,都要保持良好的言行举行,保持稳定的内心。教师的优秀,肯定在学校、在课堂,但更在学校外、在生活中、在家庭里。教师的幸福,来源于发自内心的愿望和稳定。内心稳定,工作就是快乐的、轻松的、自觉的;内心不稳,工作是消极的、疲惫的、被动的。内心稳定,情绪稳定,是对自己负责,是对学生负责,是对单位负责,是对社会负责。内心稳定,情绪稳定,是内心对未来的笃定,不急躁,不盲目。只要方向正确,步子稳定,何时抵达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教育改革进入了深水期、关键期,国家出台“组合性政策”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我们一定要坚守教育的“初心”,要努力成为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位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