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娟,梁彬彬,蒋大平
(绥化学院,黑龙江 绥化 152061)
2015年6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的意见》,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创新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的驱动力。自此,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基础的社会发展新引擎正式确立,公共服务行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双创”模式的本质是发现与创造,这就决定了该模式必须是在现有理论和技术的支持与保障下推进的。高校图书馆是整个社会中知识资源最集中的场所之一,从新中国建立至今,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就一直没有停滞,进入到信息化时代后,又成为各类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场所。目前,我国所有的高校图书馆都实现了纸质版与电子版双轨藏书制。藏书量大,藏书门类齐全,多学科藏书体系发达是高校图书馆的三大特征。高校图书馆运用的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系统,可以在海量文献信息中快速检索的知识并对其进行专业化的处理。
“双创”的主体虽然是个人,但是他们的创新创业行为均属于社会大生产的一部分。换言之,当个体需要创业或是在某个领域创新的话,其调查、研发、应用、推广等一系列活动就都需要相关个体或部门的配合与协作了。高校图书馆对内可以帮助不同专业(学科)之间知识与人才的共享,对外又可以和国内甚至是国际高校的图书馆发生链接,这种资源的延展性是非高校图书馆很难企及的。
随着科技信息的发达与产业革命的深入,高校图书馆的职能已经从传统的提供文献、辅助教学转变成为针对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模式。 读者不仅可以获得文献资料,还可以和文献资料的生产者发生联系。这是其他查阅渠道所不能提供的服务。在“双创”模式下,高校图书馆的中介功能已经弱化,其转化和深入的功能更为重要,也转变成为更直接的社会服务活动,为创新创业人群提供精准服务。
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已经从校内服务转向了校内外双向服务,但是在社会化的深度与广度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双创”模式扩大了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外延,但就整体推进层面的观察,尚未引起决策层足够的重视。高校图书馆为公众提供的服务是被动的,往往只是提供一个开放的场所和若干检索系统。校内师生因为熟稔既定的图书资源,检索利用均比较方便,而社会公众的检索如果没有相应的辅助,则会出现很多障碍。所以社会人群与高校图书馆之间无形的障碍应该如何消除;仅仅依靠文献借阅、举办讲座这些单一的方式,能不能让图书馆顺利提高自身的社会化程度,为创新创业者提供广阔的平台,是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与“双创”模式对接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
高校图书馆面对的是不同文化水平、不同认知程度的受众,虽然具有专业的人才和完整的服务体系,但是优质的服务不等于适恰的服务,工作人员能否拓宽思路、集思广益地做到精准服务,考验的是高校图书馆整体服务理念的变革。其次,高校图书馆与社会上一些机构已经建成的合作平台主要是为校内学生服务,很容易出现重学轻产的倾向,且校内资源能否均衡地分配给创新创业者,真正为合作的社会组织提供帮助,降低创新创业成本,让更多社会组织愿意与高校合作,对于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持续化优化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数字图书馆以异军突起的态势抢占了线下图书馆的用户,促使图书馆不能再只是扮演简单的知识提供者的角色,还应该深度挖掘文献资料背后所承载的社会属性与使用成本,主动地搭建各级各类平台,为创新创业者提供实践平台。国内的高校图书馆普遍依托于高校的官网服务线上受众,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而且线上图书馆仍以文献的检索查阅为主,在智能互动、公共调研、发起公共活动等领域尚处空白,不利于图书馆“知己知彼”,精准找到提高服务质量的“法门”。
高校最擅长的是学科服务,它们在科研服务、学术评价服务和用户信息素养教育方面形成了一个贯通的体系。在“双创”背景下,高校的图书馆应该基于这个贯通的体系,构建前瞻性的学科服务体系,为科学技术、产业革新等要素辅助“双创”预留出足够的空间。具体来说,首先,及时关注世界前沿学科的信息,通过资源整理随时补充和扩展馆内的文献数量和文献种类,为创业创新者提供坚实的智力保障;其次,自觉地融入到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中,通过和世界上其他高校大学图书馆的合作、空间构建与经验互学,自觉地承担起引导创业创新跨越式发展的使命。再有,根据本校政、产、学、研的实际特点与所在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确定图书馆对外服务的方式。考虑到同一地区不同条件的创新创业者的不同需求,建设特色化信息资源。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图书馆与陕西省信息产业厅和建设厅共同建立的人才基地,吸引了社会上一大批有相关创新创业需求的人群,不仅将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推送了出去,还为图书馆特色化服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中科协确立的“双创”服务平台上获得了一席之地。
高校图书馆无论服务的是校内的学生还是校外的社会群体,其本质都是以“人”为轴心展开的实践活动。在前瞻性与社会性铺垫成功后,要想真正地服务“双创”,则需要采取一些方法提升高校图书馆的亲和力。首先,图书馆应该坚持以读者为本的服务原则,切实维护和保障所有读者使用图书馆文献信息的权利,根据不同群体的根本利益,递送精准的服务。如对于大学生创业群体而言,他们需要的是思路上的指导,在服务上以引导和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为主;对社会创新创业群体而言,在他们使用图书馆时,应该注重对其专业背景和优势的了解,帮助他们建立一个专属的数据库。除此之外,在图书馆周边服务的提供上,也要根据群体的特征制定不同的方案。如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社交软件、App;社会群体需要的联络学会、研究会的平台等,均要齐头并进地建设与推送,把对读者需求的了解和满足贯彻到服务的每一个环节中去,最终得到若干套针对性高、灵活性高的服务方案,随时进行搭配组合,精准服务人们的创新创业需求。
国内高校图书馆判断读者的需求,主要依靠读者借阅的图书,但是这样得到的结果往往是不准确的。一是因为读者对图书馆的藏书情况不了解,二是读者对最新发布的文献资料不了解,图书馆有必要开通(创设)独立的公共账号或官网,让读者通过平台快速了解馆内图书情况,与自己的需求精准对接后,向平台发出借阅要求。图书馆则可以为读者提供送书上门的服务。其次,图书馆应该重视借阅图书的反馈服务。借助平台搜集人们阅读图书的评价,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到文献图书的整体评价,也为日后开展阅读推荐和阅读指导提供了依据。再有,高校图书馆有必要开设一个独立的咨询系统,让馆内的专业人才为创新创业者提供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将自己的需求和相关的理论知识桥接起来,并在法律、资金等保障性知识上给予一些专业的意见,不仅要实现“人书匹配”,还要让服务纳入到系统化管理中,与其面向的社会服务的总体能力和水平相适应,使创新创业者在有相应需求的时候,能够主动积极地选择高校图书馆资源,这才是资源价值最大化的表现。
“双创”模式加速了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改革,让高校图书馆的智慧保障优势、资源整合优势与个性服务优势均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同时也为高校图书馆在社会化需求、精准化对接和便捷化服务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高校图书馆服务必须具备前瞻的能力,构建稳定的系统,丰富服务的内容,注重个性化服务与多元化服务的兼备,真正与“双创”的本质取得一致,确保服务价值在人才培育方面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