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双创”人才培养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2022-03-17 18:18黄雪莹刘倩倩廖惠兰
河池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双创思政课程

黄雪莹,刘倩倩,廖惠兰

(广西财经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3)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1]。201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即“双创”)这一概念,其政策意义在于通过“双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双创”人才有知识、有干劲、有想法,投身农村建设可以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带来创新创业活力。但目前高校的“双创”人才培养方式与乡村振兴实际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除了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存在水土不服、经验不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当代大学生在思想方面对于奉献青春投身乡村振兴的价值观还未定型。因此,如何通过大学期间的思政教育,将“双创”人才培养成为热爱农村农民、有理想情怀的“三农”人才是当前一项重要的时代课题。

一、思政教育和“双创”教育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和现实基础

(一)乡村振兴急需大批有正能量的青年“双创”人才回归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进入第二个百年征程,乡村振兴成为“三农”工作的重心,面对我国农村当前50 979万人口的超大体量[2]以及农业基础不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等比较突出的问题,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和难度都将不亚于脱贫攻坚,需要全方位多元化的人才来支撑,特别是需要一批又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爱农村、爱农民的青年“双创”人才投身进来,破解农村人才匮乏、人口老龄化的困境,激发乡村持续健康发展的活力。因此,高校“双创”人才的培养要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培养学生要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主动引导学生面向乡村就业,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将个人奋斗与国家理想紧密结合起来,脚踏实地,学以致用,为乡村振兴提供源头活水。

(二)乡村振兴为新时期高校“双创”人才干事创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农村发展千载难逢的机遇,也为青年“双创”人才施展才华抱负提供了广阔天地,特别是为农村籍的本土大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返乡创业良机。一是“三农”领域创业创新需求旺盛,通过数字技术、生物技术赋能的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使得农业各个细分领域出现了源源不断的创业机会。二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对于“双创”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近两年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国家和各地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青年人才返乡创业的政策,解决他们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资金、资源、技能等方面的问题,营造了良好的创业氛围,鼓励高校毕业生投身乡村振兴。

二、乡村振兴对思政教育和“双创”教育融合的新要求

(一)新时期我国乡村文化的新特点

一是农村产业发展现代化程度不高,“内卷化”比较严重。虽然农业在脱贫攻坚期间得到了长足发展,但距离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目标还有较大距离,突出表现为产业发展不均衡、三次产业融合不够紧密、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品牌化程度不高、产品附加值较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等问题,导致同质化竞争比较普遍,形成了产业发展“内卷化”现象[3]。二是农村生活方式逐渐发生改变,城市文化元素和理念对农村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将众多的城市文化元素和城市市民的生活理念带回农村,青年农民群体在生活方式、文化认同、家庭观念等方面深受城市文化影响,与城市市民趋于一致。三是农村社会文化思潮多元化,农民的价值观日益复杂。农村是民族、民俗传统文化传承的主阵地之一,但随着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农村的文化建设出现力量空挡,随之而来的是思想道德建设出现“空心化”状态,城市文化中的糟粕也随着城乡文化的融合来到了农村,享乐主义、拜金主义、铺张攀比之风等在农村蔓延,使新时期农村基层治理受到了严峻的考验[4]。

(二)乡村振兴对思政教育和“双创”教育融合的新要求

当前,推动乡村振兴任务艰巨,使命光荣,需要大批优秀人才投身其中。高校是乡村振兴青年“双创”人才培养的高地,面对乡村振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必须推动思政教育和“双创”教育融合发展,才能为乡村培养出源源不断的高层次优秀人才。一是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思政教育侧重于“德”,“双创”教育侧重于“才”。唯有“厚德”才能“载物”,高校要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其为国奋斗的家国情怀,使其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服务乡村、服务国家战略。二是要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人才,科班训练的知识体系能否助力乡村振兴,最终要靠真刀真枪的实践成效来检验。高校要引导学生加强“双创”意识、思维、知识和实操技能的培养,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双创”实践活动,强化训练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行为习惯,养成和团队协作与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他们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素质[5]。三是要培养能吃苦耐劳、心理承受能力强的人才。乡村振兴是一项磨炼意志、锤炼作风的工作,现阶段许多欠发达、偏远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还不够完善,甚至比较艰苦,高校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艰苦环境的适应能力,形成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心理抗压能力,使他们在遇到困难挫折时可以从容冷静应对,锲而不舍地投入乡村建设。

三、思政教育和“双创”教育融合的现实困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提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6],《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指出: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这些都为高校“双创”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思政教育和“双创”教育融合是大势所趋,但当前二者之间的融合程度不深、互动性不强、教育教学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在高校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价值观引领存在差距

高校思政教育的目的是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双创”教育的目的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自主全面发展的能力和素质。二者融合是为了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思想为引领,充分运用自身已经建立的知识体系,培养敏锐的市场意识、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考虑问题的辩证思维以及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行,真正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而为乡村振兴输送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然而,目前高校的“双创”教育在实际操作中更多关注的是经验和技巧,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塑造。在价值观引领方面,“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度不高,受绩效考评、就业率考核以及各类比赛评比的影响,在“双创”教学实践中不可避免地带有功利主义思想的因素,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项目实践时,跟风选题、过度包装、文案缺乏系统思维,甚至项目脱离社会实际等现象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缺少了对实现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的思考,最终将导致“双创”教育流于形式,浮在表面,完成不了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时代新人的使命。

(二)教学体系不够完善

“双创”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合虽然有一定的实践基础,但总体来看,二者在教学体系中的互动性还不是很强,相互影响的作用还不够显著。一方面是高校教师在“双创”课程的思政建设上没有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部分老师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缺少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内生动力,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在指导项目实践中,以经济效益论英雄、重培养精英等功利化倾向不同程度地存在,而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逆商和塑造品行等方面做得不够;另一方面是融合性课程建设比较滞后,与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结合不够紧密,对于“双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主题体现得不够充分,培养学生价值观、涵养家国情怀的内容严重不足,跨领域、跨学科整合资源开发课程的难度大,导致融合性课程体系建设进度缓慢。

(三)综合性实践平台较为缺乏

高校“双创”实践平台是检验“双创”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合成效的重要载体。尽管目前已经建成了一批具备“双创”实践教学功能的综合性平台,然而仅能满足少数专业“双创”实践教学需要,只能为部分学生的“双创”项目提供服务。对于大部分专业和学生来说,综合性的“双创”实践平台还比较缺乏。以乡村振兴的“双创”项目为例,除农科院校外,目前大部分高校尚未建立起面向农村,能够实现项目价值的综合性实践平台,更多的是以调研、参与体验等为主的实习平台,对体现“双创”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合效果的作用不是很明显,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和升级。

四、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

新时代乡土中国的建设急需爱农村、爱农民、懂技术、懂运营的新型人才。高校应通过培养符合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高质量人才以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以思政教育和“双创”教育融合发展为抓手,在党建团建、立德树人、科技转化、教学改革、创新创业、劳动教育、校地合作等方面促进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一)优化育人氛围,以党建团建为引领提高师生思政素养

一是坚持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建立校级—院级—专业—学生“四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坚持和完善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二级学院采取党委书记“政治+专业”“双带头人”培育模式,教师支部建在学科专业之上,行政管理支部建在部门之上,学生支部建设综合考虑专业和年级,四管齐下,全面提升党建规范化水平和思政素质。二是明党史、感党恩,开展系列党史学习活动。让师生共同讲党史、悟思想、明初心、立吾志,引导学生将党史蕴含的思想与社会使命联结起来,将个人命运和乡村振兴紧密相连,促进当代大学生坚定“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理想信念。老师带领学生深入乡村深入革命遗迹胜地,现场学习党史,开展党史宣讲活动,引导广大基层干部群众践行初心使命,用知识回馈乡村,引导学生立志回乡创业,报效祖国,用所学知识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三是塑造良好的校园思政环境,沿“党建统领,思想引领,文化筑梦,实践圆梦”的方向,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立志建设乡村的高质量人才梯队。通过校园环境党建元素营造、媒体平台打造推送等途径,优化校园思政环境。

(二)坚持立德树人,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调整学科设置布局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加强新农科建设,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是面向新时代和乡村振兴发展的迫切需求,持续优化高校学科体系。根据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要求,高校应加强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这表明高校学科设置要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同时地方高校也要考虑本地区发展规划及战略发展方向,尤其是西南、西北等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偏远地区较之中心地区,更要根据地情和校情优先发展优势特色学科及国家、地方急需学科。二是面向当前区域经济和乡村发展中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着眼乡村振兴战略发展需求和长远需要,布局交叉学科及多学科交叉汇聚的学科建设新方向,顺应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强调科技创新服务新时代乡村建设,强化人才培养的学科基础。三是缩短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和调整周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锋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建议,高校设置学科只要具备基本条件,可参照本科专业设置实行备案或审批制,备案或审批工作每年集中进行一次,基本学科五年调整一次;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需求,可设置特设学科,并允许每年动态调整[7]。

(三)注重科技转化,以科技创新为牵引构筑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

一是以赛促创,促进科技转化。建议地方教育部门和科技、农业部门联合举办高校乡村振兴创客赛事,通过校地对接,让高校大学生有更多“接地气”的实践机会,能够从乡村实际需要出发找到创新创业的切入点,切实解决乡村实际困难,实现科技向生产力的转化。用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平台,尤其是抓好“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在培育参赛项目过程中,以思政教育为统领,以专业教育为基础,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等级,引领更多在校大学生立志投身基层创新创业实践,在创新创业中锻炼商业思维,增强实践运营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二是产学研融合,促成科教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以乡村振兴为主题,以各类行业协会、学会、教指委、龙头企业等为主体,从生态、文化、社会、产业等主题出发,定期举办研讨沙龙、咨询、主题论坛等系列对接活动,推动学界业界共同发力,促进产学研融合,逐步形成长效机制,加快成熟科技成果向产业优势转化,引导科学研究面向解决乡村实际问题。三是重视“双创”教育顶层设计。在“数字乡村”建设引领下,将大数据、物联网、数字化运营、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知识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为科技转化做好知识储备。四是建设“双创”孵化平台,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保障。鼓励高校建设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采取“双创教学、实践训练、全程指导、资源匹配、科技转化、运营服务、项目展示”七位一体的“双创”教育模式,按主题或产业规划创新实验室,统筹并联结孵化器、科技园、创业园、众创空间等校外基地,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提供全程服务。对于乡村振兴相关科技项目转化,在入园政策、资金和场地等方面增加支持力度,重点指导和支持创业意愿强、已有初步创新成果的创业项目,进一步提高创业成功率。

(四)创新培养模式,以教学改革为抓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深化高校教育改革,无论是在本科教育阶段还是硕博教育阶段,高校都要把握教书与育人并重、科研与实践贯通的原则,从新时代乡村振兴需求出发,统筹人才培养,优先培养乡村发展急需的科技、管理、社会工作等方面人才。一是坚持分类培养、梯度推进,完善“专业+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及本硕博一体化贯通培养体系,将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引入人才培养方案。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可实行导师制,采取小班授课,突出思维锻炼和创新能力培养,对于各类型学生中拔尖的,有志于本硕博贯通的,可及早安排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活动。二是校企联合培养,探索“3+1”培养模式。采取订单式培养模式,与企业联合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创新公费农科生培养模式,为他们“量身定制”专门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培养新型基层农技人才[8]。三是通过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申报和“互联网+”大赛延伸“双创”课堂。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如案例分析、商业计划书写作、路演等环节,改善“双创”课程教学效果。四是探索自成长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比如,广西财经学院经过10余年实践探索的地方财经高校高素质“双创”应用型人才特色培养模式,也称“新财子模式”,就较为典型且颇具代表性。其采取第二课堂院中院模式,开展独具特色的“自组织”管理,将碎片化实践活动提炼成“缺口知识体系”和“E-PKM学习方法”赋能“新财子”,从“好书悦读”“E-learning”“黑马集训”“红旗连拓展”等丰富的线下活动发展到稳定的线上输出,形成特色鲜明的“唤醒—赋能—自成长”人才培养模式,为“双创”教育提供了借鉴参考。

(五)完善课程设置,以能力提升为目标构建“双创”教学新体系

一是强化实践育人特色。依托优势学科,以国家或地方战略方向、重点发展产业为依据,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成系列开发创新创业课程,按照创业流程有针对性地提供专项培训,提供资金、场所扶持,为学生创业实践训练提供全方位服务。二是将思政元素融入“双创”教育体系。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提升课程思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常态化学习提升“双创”课程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从根本上扭转“重视思政教育会淡化专业性弱化教学效果”的片面认知,使广大“双创”课程教师及“双创”指导老师树立通过课程思政促进“双创”课程的意识,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于一体。深化教师对课程思政内容和案例的开发设计,以“乐教”的心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提升课程研发水平,主动、系统地学习社会经济动态、法律法规等知识,培养学生德法兼修的素养。三是结合教师专业方向挖掘思政内容。充分利用在线课程网络平台,以“乡村案例”和乡土中国发展演进为切入点,理解当前乡村的发展巨变与党的领导密切相关,培养和构建政治认同。四是在常态化训练中优选创新创业“种子”项目,形成项目培育链条。组织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进一步完善“国家、省、校、院(系)”四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体系,推动高校智力资源与企业发展需求精准对接,师生协同解决企业发展中所面临的技术、管理等困难与问题,形成一批选题有意义、技术有突破、模式有创新、商业有前景的创新创业“种子”项目[9]。

(六)开展劳动教育,促进劳动教育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以提高“双创”综合能力、锻炼“双创”实践技能、更新创新创业理念、激发创新创业热情等四个维度为目标,通过设计阶梯教育目标、呼应“双创”课程设置、改进劳动教育方式、完善实践育人机制等路径来推进劳动教育融入高校“双创”教育[10-11]。一是提高“双创”综合能力,设计阶梯教育目标。劳动教育是企业家培养的基石,开展劳动教育也是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水平的重要途径。创新创业活动作为一种创造性劳动,体现了高校劳动教育的创新性和高阶性。在立德树人教育目标体系中,从劳动价值观塑造、创新精神形成、专业理论提升、创新能力培养等维度,阶梯式设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体系,引导和鼓励大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培养敬业精神、合作精神、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在此基础上依次进阶,形成创业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培养和创业能力培养的综合目标,切实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二是锻炼“双创”实践技能,呼应“双创”课程设置。在创新创业教育启蒙阶段,可开展“通识型”劳动教育课程,如“劳动通论”等,将“明创业之理”和“明劳动之理”结合起来,为大学生企业家精神的培养打好基础;在“嵌入型”创新创业教育阶段,可结合各专业特点考虑开设“劳动职业道德教育”“形势与就业”等课程;对于“专业型”创新创业教育可开设“劳动法律法规教育”“创业风险及规避”等课程;对于“职业型”创新创业教育可开设“企业运营”“经济法”等课程,助推学生更好地结合专业学习识别创业机会、预测创业风险、强化创业管理[12]。三是改进劳动教育方式,更新创新创业理念。通过搭建劳动平台来支持学生参与社区治理,鼓励学生参与文教、卫生、科学、技术研究的应用,引导学生主动参加关爱和照顾弱势群体的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劳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积极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创业就业,鼓励学生参与面向数字经济、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双创”活动,在社会实践中提高综合能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支持高校的专业教师到校外企事业单位参与管理实践,提高业务实操水平,邀请各行业各领域科研人员、成功创业者作为行业导师以讲座形式参与课程建设。四是完善实践育人机制,激发创新创业热情。通过暑期大学生“三下乡”和基层实习实践、“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等活动,不断完善实践育人机制;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支持和帮扶平台,并引导学生从被动的就业观向主动的创业观转变,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培育创新创业项目,参与各类国内国际赛事,为创业团体提供培养岗位意识与岗位综合能力的机会;通过暑期“双创”夏令营开展实操培训,并引导大学生树立到基层去、到西部去的志向。

(七)加强校地合作,深化交流共建,促进教学实践紧密对接

一是改革科技评价机制,促进高水平科技创新。摒弃急功近利的评价体系,树立质量、绩效为核心的科技评价体系,以对国家、地方和企业的实际贡献为考量依据,全面准确反映科技成果创新水平、转化应用实效,为科技创新服务乡村振兴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二是构建服务乡村发展的智库平台,带领学生开展下乡调研、驻村实践活动,为项目咨询提供人才支撑,同时可将乡村实践项目开发成教学案例融入课堂教学、实操训练环节,编写实操手册,为“双创”教学提供指南。三是在乡村广泛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促进高校与地市、县(市、区)和对口企业建立科技共建合作关系。建立现代农业试验基地、新农村发展服务基地,将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和“双创”课程实践结合起来,以期在实践训练中应用知识,从实地调研中寻找创业机会。

猜你喜欢
双创思政课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