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冬业
(玉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广西玉林537000)
“媒介融合”的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的伊契尔·索勒·普尔(Ithiel De SolaPool)教授提出,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趋势,主要指的是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在当前阶段,广义上的媒介融合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是信息传输通道的多元化下的新作业模式,也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其特点包括媒体间的合作性、媒体与受众的强互动性及信息技术的支撑。①MBA 智库百科:《媒介融合》,https://wiki.mbalib.com/wiki/%E5%AA%92%E4%BB%8B%E8%9E%8D%E5%90%88,2019-11-25。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介融合呈加速趋势,且对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在此背景下,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的地方高校育人体系也应进行创新以适应媒介融合发展趋势。尤其是对地方高校新闻传媒人才培养来说,更应该以媒介融合为创新方向,以新文科发展理念为指导,积极建设传媒实验室,在教育过程中体现与媒介融合趋势的契合,并通过传媒实验室的有效发展变革培养融合型新闻传媒人才,在积极落实各项信息技术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提升实验室人才培育效果。在当前阶段,部分地方高校已设立了媒介融合专业,重点创建了媒介融合型传媒实验室,力求通过新型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培养出符合媒介融合需求的时代新人,以使人才既具备丰富的新闻传媒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一定的实践技能,能在媒介融合时代背景下独立开展新闻传媒相关工作。②吕恺:《媒介融合下传媒实验室建设的现状与探索》,《传播力研究》2020年第19期,第85—86页。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地方高校建设传媒实验室仍面临不少困难,如实验室定位不准、专业管理人才不足、部校共建尚未深入及信息资料库缺失等,影响传媒实验室的有效使用,也无法展现其与媒介融合时代背景的契合性,以此为支撑培养融合型新闻传媒人才的效果也难以提升。所以,地方高校需要积极探索媒介融合下传媒实验室建设的可行性,解除当前阶段实验室建设发展的困境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路径,扎实推进媒介融合下传媒实验室建设。
与中央部属高校不同的是,地方高校培养新闻传媒人才多以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为指向,依靠地方财政的资金支撑,着力为地方培养高素质人才。针对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特色,更需以地方经济发展现状及需求为依据调整教育模式。加上媒介融合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对地方经济发展和新闻传媒事业带来较大影响,地方高校更需要以新文科建设理念为指导,结合媒介融合时代背景,通过优化建设传媒实验室的方式培育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新闻传媒人才,拓展地方高校人才培养途径,促进地方新闻传媒人才综合实力的提升。
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发展所需人才,既是地方高校的办学宗旨,也是其教育落实的重要目标。尤其对新闻传媒专业教育来说,更应以时代发展变化为依据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和创新。媒介融合不仅对社会生产生活产生深远影响,而且对新闻传媒人才提出了新要求。新时代新闻传媒人才只有既具备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应的实践锻炼技能,又适应媒介融合发展趋势、具备媒介融合理念和实践技能才能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在接受教育后具备独立开展新闻传媒相关工作的能力,适应媒介融合环境。地方高校在媒介融合下培育融合型新闻传媒人才,需要依靠传媒实验室,更需要以媒介融合为导向对实验室建设和开展教育活动进行优化。①嵇海山:《媒介融合时代摄影棚实验室建设的探索》,《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第116—119、124页。传媒实验室是地方高校培养新闻传媒人才的重要基地,由于新闻传媒专业的实践性,只有通过传媒实验室,地方高校落实人才培养才能获得有效支撑,并在适应媒介融合趋势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复合型技能的培养,既帮助学生掌握多种媒介技能,又为学生提供技能锻炼场所和系统指导,促使学生成长为符合媒介融合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真正完成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新闻传媒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这是新闻传媒人才培养需满足的需求,对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地方高校而言,更是保持办学特色、实现育人目标的需要。结合媒介融合对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转变,地方高校需进一步拓展传媒实践教学的途径,为学生提供学习新闻传媒实践技能的机会。在媒介融合下优化建设传媒实验室可有效契合拓展实践教学的需要,为新闻传媒人才提供实践锻炼的有效载体,也为教育者提供指导帮助新闻传媒人才开展实践锻炼的场所,在实验室内实现师生合作探究,满足新闻传媒人才在校学习期间即可接触媒介融合时代背景的需要,助力学生成长为符合媒介融合要求的时代新人。例如,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即在立足本校办学实际与社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成立现代传媒实验教学中心,该中心不仅作为专业实践教学的平台支撑存在,而且是该校科研创新的基地、沟通学校与传媒企业的桥梁、服务社会的窗口,在培养新闻传媒人才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指引着学院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向着开放、创新的方向发展。②孟改正:《高等院校传媒实验室的功能定位与建设发展——以宝鸡文理学院现代传媒实验教学中心为例》,《新闻知识》2018年第4期,第76—79页。借助传媒实验室,地方高校可密切与当地新闻传媒企业及地方党委宣传部门的联系,为大学生提供校外实践途径,帮助大学生在校期间即可通过传媒实验室了解社会需求和市场变化,深入了解媒介融合下社会发展实际,进而在帮助大学生积累新闻传媒理论知识、掌握实践技能的基础上明确个人成长成才方向,在实践锻炼中实现个人综合实力的提升,更好地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储备经验、锻炼能力。
媒介融合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地方高校只有对教育模式、人才培养等进行创新调整,才能适应时代变化和媒介融合要求。尤其是新闻传媒专业最先受到媒介融合的冲击和影响。新文科发展背景下,传媒实验室建设引起重视并逐步普及,但由于部分地方高校的办学特点,地方高校传媒实验室建设仍处于落后局面,无法有效契合媒介融合快速发展变化的时代需求。地方高校需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立足地方经济发展和本校办学实际,结合地方党委宣传部门的支持,加快建设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传媒实验室,为新闻传媒人才提供与社会沟通的桥梁支撑,也为其提供开展实践锻炼的支撑,助力地方高校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时代新人。①叶娟、邱智伟、胡兵:《媒介融合时代多元化传媒实验室建设探索》,《现代教育技术》2012年第10期,第82—84+89页。此外,由于部校共建的提出与落实、信息技术的支撑,当前高校传媒实验室建设已初具规模,代表性实验室不断涌现,为培育融合型新闻传媒人才提供场所。基于此,地方院校应深入分析媒介融合时代需求,充分了解传媒实验室建设实际,明确自身建设传媒实验室的可行性,不断优化传媒实验室,为培养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复合型新闻传媒人才奠定基础。
媒介融合下地方高校传媒实验室建设是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新闻传媒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承担着连接高校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但在当前阶段,地方高校建设传媒实验室还面临困境,不利于传媒实验室建设的有序推进。
当前,虽有部分地方高校已意识到传媒实验室在培养新闻传媒人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与当地宣传部门合作、与当地传媒企业的合作中逐步落实传媒实验室建设,但由于多方因素的影响,传媒实验室建设仍存在定位不准、缺乏前瞻性及顶层设计不完善等问题,影响实验室人才培养作用的发挥。一方面,部分地方高校建设传媒实验室,多以单一类型的实验室建设为主,建设过程及建设目标与媒介融合时代背景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仅能满足新闻传媒专业基础教学实验需求,处于初级阶段的传媒实验室无法支撑培养复合型传媒人才的需求,也不符合地方传媒行业发展背景要求。尤其对于西部地方高校而言,受资金、技术等条件等条件限制,建设传媒实验室更易面临定位不准、前瞻性不足等问题。②石金:《新媒体时代下西部高校传媒实验室的建设发展探析》,《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第3期,第116—118页。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建设传媒实验室存在顶层设计不完善问题,导致其推进过程遭受阻力,可能引发盲目投入、资源浪费等问题,既影响实验室建设进程的推进,又不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③闫文静、昝再利:《高校传媒类开放性实验室建设初探——以宝鸡文理学院现代传媒实验教学中心为例》,《新西部》2017年第33期,第27—28页。
地方高校传媒实验室建设多以新闻传媒专业教师为主体,对实验室教师工作的考核多以其科研成果及课时量为主要标准,导致传媒实验室不仅无法实现媒介融合视角下的优化发展,而且无法落实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场所主要任务。例如,宝鸡文理学院的现代传媒实验教学中心便以教师的科研成果和课时量为实验室教师的考核标准,导致教师多关注自身研究,无法有效利用传媒实验室设备和环境积极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指导和帮助。同时,由于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实验室的内容和形式更为多样,缺乏实验室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教师无法帮助学生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其自身也缺乏与时俱进的操作能力,阻碍实验室发挥其效用,无法培养出复合型新闻传媒人才。④覃力立:《“互联网+”环境下传媒实验教学结构性变革——论全媒体实验室“教学云”平台的建设与管理》,《新闻爱好者》2016年第1期,第81—83页。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部分地方高校实验室专业人才的培训与引进积极性不高,导致传媒实验室工作队伍结构不完善,缺乏必要的专业性;另一方面是因为部分地方高校对实验室人员的考核标准不够合理,考核方式不科学,导致传媒实验室无法满足媒介融合时代需求,也无法真正承担起培养新闻传媒人才的职责。
上文已经提到,当前地方高校建设传媒实验室多以基础型实验室为主,实验室不仅缺乏融合性,无法适应媒介融合时代背景,而且无法培养出具有较强实践技能的新闻传媒应用型人才。而部校共建推进缓慢便是地方高校传媒实验室建设受阻的重要原因之一。2013年,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地方党委宣传部门与高等学校共建新闻学院的意见》,部分知名高校积极响应号召参与部校共建,共同建设管理传媒实验室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长期发展,地方院校积极推进部校共建,借助政策和资金技术支撑以建设传媒实验室的形式落实部校共建。但值得注意的是,部校共建尚未实现深入推进,以部校共建为基点衍生的媒校共建更是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地方高校建设传媒实验室缺乏系统指导和有效帮助,无法真正落实媒介融合理念,无法在新闻传媒专业教学中深化产学研融合。
地方高校建设传媒实验室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尚未健全数字化资源库,地方高校开展实验教学缺乏系统的信息资源支撑,教学经验未经系统挖掘与整理,不利于传媒实验室在数据资源角度实现深度融合,进而影响传媒实验室相关功能的充分发挥,无法适应媒介融合时代背景。一方面,部分地方高校对建设数据信息资源库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必要的资金、技术投入,导致传媒实验室缺乏必要的图文影像资料和教学案例经验,教学资源受到一定限制。另一方面,部分地方高校传媒实验室获取信息资源的途径未得到充分拓展,部分传媒企业在公开其案例信息、新闻数据时缺乏积极性,导致高校数据资源发展较为缓慢且缺乏融合性,成为传媒实验室在媒介融合下优化发展的阻碍因素。
为有效突破传媒实验室建设面临的困境,地方高校应深入分析困境出现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探究媒介融合下建设传媒实验室的有效路径。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建设传媒实验室,支撑地方高校培养复合型新闻传媒人才,实验室保持准确的定位、坚持媒介融合理念和指导并以传媒实验室建设标准为依据,是地方高校传媒实验室建设的首要条件。也只有从此方向入手,才能保持高校传媒实验室建设的前瞻性,促进实验室建设符合媒介融合时代背景要求,为培养融合型新闻传媒人才提供有效支撑。首先,地方院校应精准定位传媒实验室的建设方向,保持实验室建设定位的前瞻性。地方高校应以当地传媒行业发展、传媒人才需求及本校办学实际为主要依据,创新媒介融合下人才培养模式,明确传媒实验室发展定位,以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学习实际对实验室建设进行优化和调整,确保传媒实验室既符合时代发展需求又贴近新闻传媒专业学生学情实际,在人才培养中发挥实际效用。其次,地方高校建设传媒实验室应深刻结合媒介融合发展理念,以媒介融合引领实验室建设的主要方向,以媒介融合需求助力实验室建设进一步贴合时代发展背景。在建设传媒实验室的起步阶段,地方高校应在保持正确方向的基础上坚持媒介融合理念的指导,既充分结合媒介融合时代对人才需求的转变,又将媒介融合理论和相关技术融入实验室顶层设计,确保传媒实验室真正发挥培育融合型新闻传媒人才的作用。地方高校作为建设传媒实验室的重要主体,还需关注与地方宣传部门、媒体行业等的密切联系,在建设阶段即充分展现实验室的融合性。最后,地方高校应逐步完善传媒实验室建设的顶层设计,在明确实验室发展定位、坚持媒介融合理念的基础上,对建设实验室的标准化流程、标准化设备、建成使用管理规范等进行有效统筹,为相关技术人员开展建设工作提供有效指导和可靠依据,确保实验室建设符合标准。例如,南京艺术学院的省级实验室传媒艺术跨学科综合训练中心即是在精准定位互联网环境下传媒艺术教育现状、分析教育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坚持多媒介融合、跨学科整合等理念的指导,选择系统化、模块化的教学内容,并借助训练中心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基于准确定位、合理安排建成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传媒实验室。①孙为:《“互联网+”环境下传媒艺术教育模式探索——以南京艺术学院省级实验室“传媒艺术跨学科综合训练中心”为例》,《传媒》2017年第3期,第79—81页。
地方高校建设传媒实验室对专业人才提出较高要求。只有建设者、管理者认同并具备媒介融合理念,在实验室建设及使用过程中充分落实媒介融合,同时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确保传媒实验室建设和使用的合理规范,才能提升实验室的使用效率,真正发挥其培育复合型新闻传媒人才的作用,带领地方高校适应媒介融合时代背景。①孔燚:《传媒院校开放共享实验室的研究与实践》,《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年第9期,第194—196页。针对当前地方高校多安排新闻传媒专业教师担任传媒实验室建设者及管理者的现状,首先,地方高校应转变传媒实验室建设及管理理念,重视实验室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构建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符合媒介融合下传媒实验室建设及管理需求的工作队伍。地方高校应在思想观念层面重视传媒实验室,明确专业人才对实验室建设及管理的重要性,积极引进专业人才,既发挥专业人才指导新闻传媒实验教学的作用,又确保实验室建设的正确方向,确保实验室建设及使用坚持科学化方向。其次,地方高校应着力保证实验室建设及管理人员的合理化结构,通过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组建一支优秀的实验技术团队。为此,地方高校应立足本校办学实际及当地传媒行业发展,加强对本校传媒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培训,可采用校内培训、校外交流及派驻传媒企业等培训形式帮助实验室技术人员接受系统培训和锻炼,进一步提升技术人员的综合素养,深化其媒介融合理念,落实媒介融合。同时,地方高校应注重人才引进,关注人才的实践技能、管理理念,既保障实验室技术人员的专业性,又促进实验室工作队伍人员组成的合理化。②石道成:《媒介融合下传媒实验室建设的现状与探索》,《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年第2期,第205—206页。最后,地方高校应优化实验室人员考核机制,进一步提升实验室建设实效。高校可借助代表性传媒实验室建设及使用经验,结合本校办学实际和地方传媒行业发展现状,设置合理的考核机制,对专业素养较高、有效完成实验室工作任务的人员进行表扬,并将其纳入校园评奖评优体系,对专业素养不足且无法顺利完成实验室工作安排的人员进行批评与必要惩戒。通过合理奖惩激发实验室人员提升自身专业素养、重视实验室工作的积极性,进而为实验室提升使用和管理效率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提供正向引导。③孙良斌:《钉钉在传媒类开放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与探索》,《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年第6期,第243—247页。
鉴于新闻传媒专业的强实践性及地方高校特殊的办学目标,在媒介融合下建设传媒实验室,需进一步深化产学研融合,在持续推进部校共建、媒校共建的过程中优化融合型传媒实验室,展现地方高校培养新闻传媒人才与媒介融合的契合,提升传媒实验室建设实效。一方面,地方高校应积极深化产学研融合,在思想观念层面重视新闻传媒专业的实践性,并将其落实到传媒实验室建设过程。地方高校应立足本校办学实际和办学目标引领,在充分理解并认同媒介融合发展理念的基础上深化产学研融合。同时,地方高校应重视新闻传媒专业教学的实践性特征,明确建设传媒实验室应多关注当地及国家新闻传媒行业的发展现状,在指导理念层面重视产学研融合,将产学研融合落实到传媒实验室建设过程中,确保实验室能有效支撑新闻传媒专业实践教学,拓展实践教学场域,为大学生了解新闻传媒行业现状提供机会。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应积极响应国家宣传部与教育部的部校共建指导,并进一步推进由部校共建至媒校共建的转变,为高校建设传媒实验室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提升新闻传媒人才培养实效,也为宣传部门及新闻媒体企业储备人才。在部校共建、媒校共建的过程中,地方高校应密切与地方宣传部门、媒体企业等的合作,展现双方共同建设传媒实验室的积极性,在互相交流与密切合作中探寻传媒实验室建设的有效策略,借鉴优秀经验、立足当地实际,确保实验室能够发挥效用。例如,浙江传媒学院便与当虹科技联合建立了“智能视频技术与云应用实验室”,立足浙江传媒学院现有的媒体融合云平台,在产学研融合基础上落实“实践及实战”的实验教学理念,促使实验室的优化调整有效契合媒介融合时代,并取得了一定的实验教学成果,为培养地方新闻传媒专业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④杨玉波:《智能视频引领融合媒体实践实战共育广电传媒英才——当虹科技和浙江传媒学院联合建立“智能视频技术与云应用实验室”》,《广播电视信息》2017年第8期,第106—108页。
媒介融合下,地方高校建设传媒实验室更应强调信息资源的融合。针对当前部分地方高校数字化信息资源库建设不完善的困境,地方高校应在与当地宣传部门及媒体企业的协作中大力推进信息资源库建设,不断丰富传媒实验室信息资源组成,为开展新闻传媒实验教学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来源和经验依据,从实验资源角度奠定传媒实验室建设的坚实基础。一方面,地方高校应加大资金、技术投入,重视数字化资源库对于传媒实验室建设的作用。高校应发挥其主体性作用,在依据顶层设计推进实验室建设的过程中,应对各类图文信息、影像案例及教学经验等进行收集和整理,并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争取配套设施支撑,落实数字化传媒实验室资源库建设,为新闻传媒专业师生提供更全面的实验资料来源。①叶炜:《新文科背景下传媒院校网络视听内容生产的实验室探索》,《传媒观察》2021年第11期,第77—82页。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应意识到将地方宣传部门及传媒企业相关信息资源融入传媒实验室资源库的重要性,并加大对资源库的开发利用,充分发挥资源库在传媒实验教学中的作用。在此过程中,高校应深化产学研融合,调动地方宣传部门及相关企业参与实验室资源库建设的积极性,同时助力校外企业意识到建设资源库对其培养储备人才的重要影响,扩大资源库信息数据来源、加深资源库信息融合,为培养新闻传媒人才提供资源支撑。地方高校可学习中国人民大学传媒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新闻传播学案例库的经验,同时学习该中心的新闻博物馆建设经验,找到自身传媒实验室建设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优化,为自身新闻传媒素材的丰富和积累奠定坚实基础。②徐雅琴:《媒介融合下传媒实验室建设的现状与探索》,《实验科学与技术》2016年第2期,第189—191页。
媒介融合发展为地方高校建设传媒实验室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基于此,地方高校建设传媒实验室既是其培养新型新闻传媒人才的需要,又是拓展实践教学途径、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需要,也只有以媒介融合为导向建设传媒实验室,地方高校新闻传媒人才才能具有较强的融合型特点,并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真正为地方新闻传媒事业发展做出贡献。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地方高校建设传媒实验室仍存在一系列困境,不利于实验室建设的高效推进,也影响着新闻传媒人才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所以,地方高校应深入分析媒介融合要求对本校建设传媒实验室的影响,紧抓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从优化顶层设计、提升实验室使用管理效率、部校共建、丰富信息资源等角度入手,有针对性地突破媒介融合背景下建设传媒实验室存在的困境,切实提升传媒实验室培养地方应用型新闻传媒人才的实效,更好地服务地方新闻传媒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