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策略应用

2022-03-17 17:39安徽省阜阳市城郊中学孙成海
天津教育 2022年27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教师教学

■安徽省阜阳市城郊中学 孙成海

合作学习是新课改下一种至关重要的学习活动组织策略。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合作学习策略具有极为突出的优势。

“合作”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理念,在教育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在新时期的社会发展背景下,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提高,而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也日益成为学生的必备素质。因此,高中生物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改变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的现状,提倡学生的主动参与以及乐于探究。基于这一要求,合作学习策略的重要性进一步突显出来。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由于部分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合作学习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准确把握合作学习的组织方法。同时,要了解学生实际的认知特点。在此基础上要设计更具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这样一来,有利于更好地保障教学活动的质量,从而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笔者搜集整理了相关的文献资料,并着眼于教学实践展开了研究。而本文将结合研究中产生的认识,具体阐述高中生物合作学习的特点以及具体的组织策略。

一、高中生物合作学习特点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合作学习策略具有极为鲜明的特征。具体来讲,高中生物合作学习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学评价综合性。在合作学习模式的评价中,无论是评价的理念还是形式都和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区别。而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传统评价过于关注学生的成绩,这种评价方式存在的最大缺陷,就是容易导致学生的片面发展。而在合作学习中,评价模式则体现出了综合性的特征,不仅会判断高中生的认知情况,更是会从学生的人际交往、小组讨论行为进行过程性评价,这就有利于促使高中生实现持续学习,使其能不断优化学习策略、合作行为,便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沟通、合作与学习习惯。

第二,师生交流互动性。传统的生物课程主要采用的是一种单向的授课模式,其最大的特点是“教师教,学生听”,而仅有的交流也是比较简单的。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这样的教学模式是比较封闭的。这不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活跃性。而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则打破了单向授课的模式,更加提倡课堂的互动。在整体目标的引导下,交流互动能拓展学生的合作深度,引导学生更好地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实现高中生物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即便离开校园,高中生也能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参与学习活动,树立终身学习意识,而这就符合核心素养教育目标的要求,能促使高中生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师生关系平等性。在合作学习的组织过程中,师生的课堂角色发生了改变。具体来讲,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变成了教学过程中的“调控者”,也成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伙伴”。而从学生的视角来看,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变成了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这种角色转变意味着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和谐、平等的。这种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参与深度。这样一来,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探究能力。同时,课堂角色转变,也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在常规的生物教学中,教师只需按时将生物知识传授给学生即可,重点引导学生总结解题策略、巩固知识意义,但是在合作学习活动中,高中生物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展现自身的学习力,更要保证各小组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探究讨论、质疑反驳,而教师在此过程中发挥着宏观引领、指导作用,不能压制学生的主体行为,更不能强硬地将个人思维强加给学生,所以教师需要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与学生一同追求学习进步,以便切实优化学习效益。如此,教师也将从知识的传播者、讲解者,变成一名会教书、懂教育的人民教师,实现教学相长。

第四,学习活动自主性。在合作学习的组织过程中,教师通常需要退居“二线”,而学生则成了课堂的主体。需要指出的是,学习自主性并不意味着独立性的学习,而是指从整体上发挥出学生的自主性。大量的教学实践研究证明,只有充分发挥出学生的自主性,才能有效促进合作学习目标的实现。

二、高中生物合作学习组织策略

(一)优化学生编组

毋庸置疑,合作学习的开展以小组为单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首要环节就是合理进行分组。只有保障学生编组的合理性,才能有效促进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因此,在高中生物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该避免分组过程的无序性,而是需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把握科学的分组原则。通常来讲,小组的划分要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这样一来,不但可以使小组成员实现优势互补,而且有利于保证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从而使学生实现共同进步。

在学生分组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学习能力。要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和学习能力暂时比较薄弱的学生进行合理的搭配,以此来达到组内和小组之间的平衡。第二,性别差异。男生和女生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而不同的思维方式都有各自的优势。所以在合作学习中,男生和女生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问题的思考,从而实现问题解决思路的多元化。因此,要尽量保证小组内男女生数量的均衡。第三,学生性格差异。在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的性格要具有互补性。为此,教师可以依据DISC性格检测对学生进行分类,并将其作为划分学习小组的参考标准。第四,调控小组人数。通常来讲,小组人数控制在4~6 人是比较合理的。如果小组人数过多,则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表意见,而人数偏少则会限制学生之间思想的碰撞。第五,动态调整学生编组。学习是一种动态的过程,而学生也是不断的发展变化的状态。所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需要及时对学生的分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总之,在高中生物合作学习组织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恰当的编组是极为必要的。

通过科学分组,高中生就能在小组内明白自己的定位。待分组成员确定之后,教师便要指导各小组去划分组内职责,尽量让责任落实到学生个人身上,使高中生能在小组内实现共同学习、进步。如此,则可减弱学生合作积极性不高、惰性思维意识,有利于激发出学生的团队意识,使其能顺利实现学习进步。

(二)精选合作内容

尽管合作学习策略具有极为突出的优势,但其教育的发挥通常具有一定的条件限制。而其中极为关键的一点,就是需要以恰当的教学内容作为载体。在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还需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与空间,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而借助适宜的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的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参与学习活动。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中,首先要保障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符。如果内容过于简单,则不具有合作学习的价值。如果内容难度过大,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则容易引发学生的抵触心理。其次,要明确教学内容的重点。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会对重难点内容进行反复讲解,而这种灌输的方式效果并不明显。而在合作学习中,则可以使学生在互动交流中突破重难点知识,这样更容易促进学生的理解。以“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相关知识为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中,笔者首先呈现了情境化的内容。这些内容主要是白化病、镰刀型贫血等遗传疾病的资料。这些趣味性的知识内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接着,笔者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教材知识进行了合作探究,讨论了基因突变方面的问题,比如,镰刀型贫血的致病机理,基因突变的诱发因素、特点以及意义,基因重组的方式以及意义等。通过不断的交流讨论,学生可以初步理解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哪个更能产生新的基因,哪个更能遗传给后代等相关知识。在这样的合作过程中,尽管知识内容比较多,但由于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相关的概念,所以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同时,这种具有一定难度的内容,可以使学生在完成学习活动之后产生成功的学习体验,从长远来看,这种成功的学习体验会对学生后续的学习活动产生积极影响,便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合作学习理念,使其能切身感受合作学习的好处,同时也能欣赏同学、学习同学身上的良好品质与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促使学生以更主动的姿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三)加强教师指导

尽管合作学习强调发挥出学生的能动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袖手旁观”。相反,教师作为合作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引导者,需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而教师指导的有效性,往往会对合作学习效果产生直接影响。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教师的指导可以给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一定的帮助。这样一来,不但可以发挥出学生的能动性,而且能帮助学生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一般来说,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在合作学习中,盲目地开展交流讨论会使学生的合作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介绍,阐述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以此来使学生明确学习的主要目的。同时,还要适当指出相关知识内容的学习方法。第二,合理设计探究问题。在高中生物课程中,设计一些开拓思维、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动机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同时,也可以使学生的合作交流过程更加有的放矢。以“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为例,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1.如何证明膜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与脂质?它们是怎样分布的?2.为什么很多学者都认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它是否已经完美无缺了?依据这些问题,学生就可以结合教材的探究历程或者相关的资料进行讨论。这样一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的交流讨论过程的无序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指出的是,提出问题并不是一定要让学生讨论出正确的结果,而是要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当学生出现错误时,要将错误之处视为促进学生思维发散的重要资源。第三,检验学生合作学习效果。完成合作学习活动之后,教师需要及时对学生的合作效果进行检验,并进一步加以指导,从而再次促进学生合作技能的发展。以“酶的特性”为例,在此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酶的“高效性”,并学习了实验设计的三个原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对高效性实验的设计方案进行了回顾,并结合现实生活启发学生初步认识了酶的“专一性”。接着组织学生利用所学的实验原则合作设计了实验,以此来对酶的专一性进行了验证。通过这一过程,不仅检验了学生对此前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而且对学生的再次合作进行了指导。由此可见,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检验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

(四)优化合作氛围

课堂环境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在良好的环境中,有利于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在高中生物合作学习组织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这样一来,可以进一步增强课堂的活力,调动学生的思维,从而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

为了对合作氛围进行优化,通常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明确合作分工。除了合理分组之外,还需要引导学生对组内的分工加以明确。只有在明确自身任务与责任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的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一旦学生分工不明确,就会在合作中出现推卸责任的情况,必然会影响小组成员的关系以及小组的学习氛围。一般来说,在学习小组中,需要设置组长、提问者、记录员、总结者、发言者等不同角色。同时,要鼓励小组成员及时调整角色,以使学生获得比较均衡的发展机会。第二,增强合作技能与竞争意识。合作学习除了合作之外,还应该体现出一定的竞争,这同样十分符合现阶段的人才培养要求。在小组之间,可以及时展示各自的学习成果,并针对差异之处及时阐述自己的想法。在这种竞争性的讨论中,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并扩大学生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合作效果。第三,优化教学评价方式。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需要指出的是,评价不能仅仅针对学生的合作结果,而是需要融于学生的合作过程。这样一来,可以更加完整地观察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从而促进学生理解能力、探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发展。由此可见,教师的综合性评价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是极为重要的。

综上,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合作学习模式的优势已经充分突显出来。因此,教师应该不断探索合作学习和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效融合方法。同时,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还需要突出生物课程的特点。这有利于设计更具针对性的合作学习组织策略。此外,还需要及时对教学策略加以改进,从而保障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