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春燕
(嘉应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东 梅州 514015)
无灌输道德教育,最初是由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家杜威提出的,注重道德教育的“间接性”和“渗透性”。无灌输道德教育是道德灌输的一种有益补充,实施课程思政的一种重要手段。高校英语精读课作为高校英语专业的骨干课程,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道德灌输的同时把无灌输道德教育运用于英语精读课教学十分必要,就教师个体而言,必须转变育人观念、挖掘德育素材、探索教学方法。
无灌输道德教育运用于高校英语精读教学,不仅符合课程特性和学生特点,而且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2018 年颁布的《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是全国外语类本科专业准入、建设和评价的依据。文中指出:“外语类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和专业知识与能力,掌握相关专业知识,适应我国对外交流、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各类涉外行业、外语教育与学术研究所需要的各外语语种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专业人才。”[1]这种培养目标和要求就决定了在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的特殊性:就课程而言包括:基础英语(精读)、高级英语(精读)、报刊选读、视听、口语、英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理论、语言学概论、主要英语国家文学史及文学作品选读。就学习要求而言包括:英语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同时进行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良好的技巧训练。就教材内容而言多为英美国家的作品。仅以《现代大学英语》[2]第四册为例:14 篇A 课文,除了两篇为匿名作者外,其余12 篇文章中8 篇属于英美作家的作品,占比近70%。其文中蕴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可避免地带有英美国家的特点。学生长期面对西方政治制度、价值观念、文化传统、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影响,英语专业学生也有其鲜明的特点:
一是思想开放,价值多元。英语专业学生至少受汉语母语、专业外语、第二外语三种语言学习的影响,多国语言和多种文化的学习,使他们的视野更开阔、思想更开放;学生借助经典著作、网络信息、影视作品等中英文两种媒介形式进行学习,使他们思维更为活跃,更易接受新鲜事物。同时也受专业课程、语言环境和西方文化的浸染,特别是受政治立场、价值观念、文化传统的影响,存在政治意识缺位、自由主义泛滥、价值体系混乱等问题。二是敢于质疑,易于逆反。英语专业学生多为小班授课,利于课堂互动与口语练习。课堂互动多、参与性强,相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为自信活跃、善于表达,加之受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影响,有较强的质疑意识和批判精神。另外从学生成长环境来说,要么是成长于城市的独生子女,物质生活条件优越,情感和生活上又过度依赖;要么是成长于农村的留守儿童,物质生活条件艰苦,隔代抚养、缺乏陪伴,亲情缺失,易于逆反。同时该专业女生居多,情感敏感细腻,对于观念的接受更具自主和独立。三是突出自我,行为多样。当前大学生独生子女居多,家庭的过分溺爱使其自我意识尤为强烈,突出自我,个性张扬。加之频繁接触外来文化,习惯中外对比,主见独特,但往往思想观点易失偏颇,行为方式别于大众。集体观念淡漠、社会责任感缺乏。
无灌输道德教育是对传统道德灌输的反思与批判提出的,与道德灌输相对立的道德教育理念,主张道德教育以实践性、开放性、发展性为主要特征的道德教育理念,无灌输道德教育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人选择,不强迫接受。消除学生在心理上的隔阂与排斥,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和影响。这一特点和优势就是注重道德教育的“间接性”和“渗透性”,不仅克服了传统道德灌输的强制性、封闭性弊端,而且弥补了道德灌输教条化及忽视受教育者主体性等缺陷。无灌输道德教育这一优势正好适合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特性和学生特点。因此,无灌输道德教育运用于高校英语精读教学,就是在高校思政课程等正面灌输的前提下,吸收和借鉴无灌输道德教育的积极因素,发挥无灌输道德教育的优势,探索在 高校英语精读教学中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我们党历来重视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政治引领,着眼长远,立足中国社会现实需要,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本科高校大学生开设的思政课程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五门课程,思政课几乎大学本科四年不断线。就课程内容而言,学生在中学已经有所接触,学生也因此认为已经了解、掌握,对课程不重视、上课不认真,加之大班上课,组织教学难度大、师生互动少、甚至填鸭式满堂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思政课必须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而其他专业课也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在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2018-2022)研制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提出: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人文与科学素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学科基本素养”[3]。表明了英语精读课作为英语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同样承担着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任。该课程作为英语教育专业必修课,贯穿大学三年,开课时间长、课时比重大,对学生影响深远。作为英语专业课客观上已经“淡化”了课程的意识形态性,把无灌输道德教育运用于其中,尤其是无灌输道德教育其特有的“间接性”和“渗透性”,相对于显性、正面的道德灌输而言,隐性、间接的无灌输道德教育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之效,凸现其正面道德灌输所没有的独特优势。有利于实现公共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高度统一,以便形成合力,助推立德树人。
把无灌输道德教育运用于高校英语精读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宏观上涉及体制机制、专业建设、教师协同等方方面面;微观上涉及教师、教材、教法等等,就教师个体而言,必须转变育人观念、挖掘德育素材、探索教学方法。
要把无灌输道德教育融入高校英语精读课教学之中,关键需要建成一支具有思想道德素质好和外语专业水平高的教师队伍。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然而专业课教师“只教不育”的问题较为突出和普遍,认为教书应该的,育人是附加的。把思想道德教育与专业教育割裂开来,甚至认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职责。英语专业课教师受自身教育背景、学科专业等因素的影响,也存在忽视政治理论学习,道德素质参差不齐、价值观念多元的问题。因此,要保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必须健全和完善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转变专业课教师的育人观念。高校教师只有以德立身、以德施教,将优良品格融入课堂,以高尚师德感染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因此,必须坚持师德第一标准,把师德作为教师资格认定、选聘录用、考核评价、职称评聘、评优评先、定期注册的首要内容,同时把师德师风建设要求贯穿教师发展和管理全过程。通过拓展师德教育载体,创新师德教育方式,加大对师德失范问题查处力度,将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能力双重考察落到实处,全面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转变教书育人观念,提升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价值认同。使言教与身教、教书与育人有机统一起来,以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和“三全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4]。2020 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也指出:“要切实把教育教学作为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5]《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上)》[6]也明确界定了外语专业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属性,其学科基础包括外国语言学、外国文学、翻译学、国别与区域研究、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这一学科属性决定了外语教育其本质是人文教育。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历史发展、社会变迁、科技创新、经济发展、文明更替、文化交流以及意识形态等方方面面,都是通过语言呈现、表达、记载、传播,也会在文学作品中留下或多或少,或浓或淡的痕迹。如此丰富的人文内涵本身就是道德教育的资源宝库,为德育的渗透提供了鲜活、自然、丰富的素材。因此,高校英语精读课作为英语专业的骨干课程,科任教师必须从教学内容入手,深入研究教材,充分挖掘育人素材,提炼德育元素、延伸德育内容、植入德育基因的方式,滋养学生的人格、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品格、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
一是提炼德育元素,英语专业精读课程学习内容涉及国外大学生活、交友、旅游、科技、理财、职场等。每一单元的主题都可以提炼出德育元素。如《现代大学英语》[2]第3 册第一单元Your College Years 介绍国外大学生步入大学认识自我、独立生活、着装交友、自我管理、建立信仰等方面的话题,教师除引导学生学习专业技能外,抓住机会向学生介绍国内的成功人士、本校知名校友的成长经历,化解学生面临的困惑和难题。二是延伸德育内容,就是根据教材内容的德育生长点,对德育内容作适当延伸。如《现代大学英语》[2]第3 册第八单元In My Day 讲述老年人与年轻人、长辈与晚辈的代沟,双方都无法理解对方,但每代人都是从年轻到年老、晚辈成长辈,循环往复,代沟难越。如何化解矛盾、跨越代沟?以此内容为德育生长点,由此延伸至中国优秀传统道德中的“尊老爱幼”就能逾越代沟,由此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三是植入德育基因:结合教材内容有机植入德育基因。如讲授《现代大学英语》[2]第3 册第十一单元“Why Historians Disagree”时,引导学生思索和考察历史学家意见分歧背后的思想根源,是因为历史观的差别。以此植入唯物史观,并以2021 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0 周年为契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是落实这一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无灌输道德教育运用于高校英语精读教学就是课程思政的具体体现,就是要将道德教育、价值观引领寓于英语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之中。无灌输道德教育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就是注重道德教育的“间接性”和“渗透性”,如何在高校英语精读教学使思想道德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我们必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也运用这一理念的关键。必须坚持无灌输道德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发展性原则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去探索教学方法。实践性原则,就是道德教育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获得达到道德成熟,即通过主体自觉自愿参与,实现真正的道德发展,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开放性原则,就是把道德教育内容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向学生开放,接受学生的检验与选择;发展性原则,指学生的道德发展有其连续的自身的发展规律,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必须遵循学生道德发展规律,服从学生的批判性思维[7]。也就是在坚持上述无灌输道德教育原则的基础上,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探索教学方法和手段。比如,运用融入法:就是把道德教育是蕴含于英语教学的育人方法,把道德教育融入英语知识传授、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提升之中,融合语言形式与德育内涵的教学方法。如盐入水,融于细微,有味无形,将核心价值、家国情怀等寓于教学、浸润于课堂,使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三位一体,同根共长。又如,运用比较法:英语习得的背后是与我国完全不相同的外国文化、历史传统和和价值观念。在教学中通过对中外历史文化、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的对比,拓宽国际视野,认识文化差异,在比较中把握我国的文化魅力、制度优势和核心价值,厚植爱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尊重其他文明,特别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并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发扬光大。如讲授《现代大学英语》[2]第四册第四单元课文“Lions and Tigers and Bears”是关于纽约中央公园的一篇游记,课文介绍其建造历史、建筑景观及风格。课后让学生搜集资料,用英文介绍家乡的地标性建筑,并在课堂上展示呈现。既深化学生对家乡了解,又激发学生爱乡情怀。其中有学生展示并解读其家乡梅州苏区的红色地标性建筑(客家民居)及精准扶贫后的家乡巨变,其幸福与自豪溢于言表,感染每一个同学,不仅使学生对客家民居的坐落选址、结构功能和文化内涵有深刻的了解,而且也为客家先民的聪明才智而惊叹,更被房屋主人古大存的革命精神所震撼,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再如,运用体验法:就是通过课内外实践教学、亲身体验、自主感受。充分利用实践课堂,在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中提升学生道德水平。诸如通过英语介绍时政新闻、讲述红色故事,歌唱革命歌曲,翻译人文景观、参加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一方面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专业知识得以学以致用;另一方面既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明辨真假、识别善恶、区分美丑,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实践水平,又能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综上所述,英语精读课作为高校英语专业主干课程,无灌输道德教育运用其中是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的题中之义。实践无止境,理论在发展,在英语专业精读教学中实施无灌输道德教育,需要每一位科任教师转变育人观念,深入挖掘教材的育人素材,坚持无灌输道德教育的原则,积极探索适合课程特性和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自觉、自主、自为地接受道德教育及行为规范,培养出既有“国际视野”,又有“中国情怀”的英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