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

2022-03-17 16:26:55重庆市南开中学李英杰
天津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目标素养

■重庆市南开中学 李英杰

大单元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思维、帮助学生完成深度学习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大单元的理念受到了愈加广泛的关注。基于此,本文将对初中语文中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进行简析,并从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四个角度出发,探索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中融合核心素养的具体策略,以此提升初中语文学科教学的有效性。在以素质教育理念为导向的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的单篇式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初中生的实际需求。而对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进行研究和分析,是为了改善语文教学的现状,使学生能在大单元教学模式中提升语言、思维等能力和素养,以此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接下来将对初中语文中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以及核心素养背景下其应用策略展开分析。

一、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大单元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落实核心素养的理念,还能促进初中生的深度学习,帮助他们建构知识体系。第一,在大单元教学模式中,教师会根据不同的教学主题引进多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依据不同单元的内容展开对比分析,所以他们不仅能积累大量的语言素材,还能在运用类比学习方法的同时提升思维能力,从而达到在语文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目的;第二,在比较和整合不同篇章和小单元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学生会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角度思考问题,这对扩宽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们会向着深度学习的目标靠拢,并在同主题的教学中从整体角度把控语文教材,进而建构起立体化和多维化的知识体系。

二、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中融合核心素养的具体策略

为了体现大单元教学的价值和作用,实现在语文教学中融合核心素养的目标,教师可以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维度出发,对当前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以此构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大单元教学模式。

(一)确定核心知识教学目标,在大单元教学中促进思维发展

确定核心目标才能使大单元教学顺利开展。教师需对教科书内容、教学大纲、核心素养具体教学要求等内容进行深入探索,并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制定针对性高、可行性强的教学目标,以确立核心知识,围绕核心内容设计阶段性教学目标,使基础知识教学、阅读写作能力提升教学、思维拓展教学更具目的性。课堂上,教师围绕几点核心教学目标展开思维性教学,使学生在课上形成探索新知的学习意识,促进其综合思维的形成与发展。

例如,在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阿长与〈山海经〉》《老王》《卖油翁》的大单元教学中,教师从以下角度确立核心目标:①基础知识教学目标:使学生主动阅读以上文章内容,并梳理其主要介绍的内容和写作方法,使其了解回忆性叙事散文的特点。②思维能力提升教学目标:教师先对以上文章内容进行深度剖析,围绕关键词、句、段提出问题:“鲁迅举出阿长‘喜欢切切察察’‘夏天的睡态’,讲‘长毛’故事等事例表达了什么?”“‘我’对‘老王’的看法是怎样的?”以此类问题使学生从整体看待大单元中文章的区别与联系,使其体会到回忆性叙事散文中语言寄托作者的情感。③综合素养提升教学目标:此目标以“把握回忆性叙事散文写作方法”“创新写作方法”“树立写作风格”为主,重点让学生感悟此类散文写法与风格的多样性,并将具体写作方法借鉴到作文中,实现对大单元知识的吸收与内化。

教学目标将会从很大程度上决定课堂教学的方向、效率以及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所引入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是整堂课教学的导向,也是整堂课教学的重要规划。教师在实践教学展开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从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三个角度共同着手,构建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从更加综合全面的角度对学生展开培养,以此为中心确定相应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让教学有序展开。

(二)构建读写结合教学机制,在大单元教学中落实语言素养

读写结合教学机制是培养学生语言敏感度、扩充学生语言储备的有效途径,如果教师能在大单元教学中引进读写结合教学机制,那么核心素养中的语言素养则能落实在语文课堂中。所以,为了提升初中生的语言能力,在语文课堂中落实语言素养,教师可以结合大单元教学的特征,构建读写结合教学机制,让学生在阅读大单元语文文本的过程中广泛积累素材,并在同主题的写作教学中应用语言储备知识。由此,语文课堂中能围绕大单元模式构建起一个“积累——应用”相对应的教学模式,这对落实语言素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散文大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应对部编版教材的内容进行整体分析和规划,要求学生明确教材中包含的散文篇目,如《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紫藤萝瀑布》《藤野先生》《散步》等,让学生了解其在教材中的具体位置,在此之后,引导学生以“感受散文中优美的情境,在散文阅读中学习和积累精美的散文词汇、体会散文作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展开学习和探究。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学生能在阅读多单元和多篇目文本的过程中积累大量的散文词汇。随后,教师根据散文文本的特征,引导学生以“通过描写自然环境中的事物,抒发本人的情感”为主题开启写作活动,让学生在写作训练中应用语言知识储备。由此,大单元教学中形成了一个“积累语言——应用语言”的教学循环,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教育方向在于阅读和写作,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构成语文核心素养的两大重要支柱,而这两项能力的培养在现阶段的初中教学中往往是分开培养的,这不仅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教育效果和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效果也相对较低。教师要认识到阅读和写作两项能力是息息相关的,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实践教学展开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阅读和写作底层逻辑利用,让语文教学的实践教学效率和影响进一步提升,进而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以阅读促写作,以写作提阅读,实现读写结合。

(三)巧用思维导图教学工具,在大单元教学中落实思维素养

现阶段的教育研究都更加强调学生学科思维的培养,想要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好基础和保障,学科思维的养成就显得十分必要。这不仅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现阶段学生实践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境,对学生的未来学习也可以起到较大的帮助和影响,而思维导图的引入则可以为学生的学科思维培养提供更多的帮助和影响。思维导图不仅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工具,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载体,如果教师能在大单元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那么思维素养的理念则有可能落实在初中语文的课堂中。所以,为了落实思维素养,教师应在大单元教学中巧妙地应用思维导图教学工具,让学生利用导图明确各单元和各文本之间存在的关系,促使他们在绘图和释图的过程中发展逻辑思维,而在使用导图的过程中,学生也能进一步深化大单元教学的主题。例如,在以亲情为主题的大单元教学中,为了落实思维素养,使学生在对比阅读和融合阅读中明确不同篇章表现亲情的具体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分析《散步》《背影》《回忆我的母亲》等不同小单元中的文章,让他们将“亲情”作为导图的中心,将篇章表现亲情的具体方式作为导图的枝干。而在绘制导图时,学生会逐渐明确不同文本在表现方式和写作特征方面的区别,这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阅读能力起到了推动作用,而导图的应用也使大单元教学中落实了思维素养。

(四)开设课堂鉴赏教学板块,在大单元教学中落实审美素养

1.创设阅读审美教学情境,激发阅读审美鉴赏意识

情境化教学是现阶段实践教学展开过程中常用的教育手段,初中阶段的学生在知识储备和社会阅历上都存在着较大的欠缺,导致学生在与文本建立共情的过程中会面临着较多的困境和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有效的创设情境则显得十分必要。情境的创设能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让学生与文章作者进行超时空对话,使其观作者所观,感作者所感,以贴近真实的情景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与感悟,从而提升学生阅读鉴赏能力。教师要以学生的实际感知能力为基础,通过引入丰富文献资料、播放多媒体图片、播放微课视频、讲解故事、情境演绎等多种方式再现地域、时代场景,为学生搭建综合思考的学习平台,使学生在情境中实现知识迁移与审美迁移,养成良好的审美鉴赏素养。例如,在古代散文、古文游记的大单元教学中,为了让学生领略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让学生欣赏柳宗元笔下《小石潭记》中小石潭清幽寂静的美丽景色,教师可以在课上创设情境,播放《航拍中国》纪录片片段,使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感受自然景色的美,引发其对心中“桃花源”的联想。当学生沉浸在美好景色中时,教师适时进行引导:“你最喜欢《小石潭记》《桃花源记》中描述的哪些景色?”“‘闻水声,如鸣佩环’是怎样的境界?”“‘凄神寒骨’的凉石让你感受到了什么?”由情入景,由景感情,在情境中实现螺旋式的审美教学,使学生鉴赏文中美景的同时,感受作者的感情。

2.开设专题审美教学板块,提升语文审美创造能力

鉴赏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素养、激发其审美兴趣的重要方式,而在大单元教学中开设审美教学板块,则是落实审美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为了促进审美素养在大单元教学中的渗透和落实,教师可以开设课堂鉴赏教学板块,引导学生在鉴赏多样文本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促使他们在审美情境和形象化事物的刺激和感化下进一步产生创造审美元素的欲望。由此,学生不仅发展了审美鉴赏素养,也提升了审美创造能力。例如,在现代诗歌的大单元教学中,为了渗透和落实审美素养,教师可以将部编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沁园春·雪》《我爱这土地》《乡愁》《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等作为大单元教学的内容,在课堂中开设专门的审美鉴赏板块,要求学生展开深入分析和解读,探索不同文本表现美感的形式,并在阅读和鉴赏的过程中产生抒发审美感受的欲望,进而创作出具有丰厚审美素养的现代诗歌作品。

(五)开展主题文化教育活动,在大单元教学中落实文化素养

1.组织文化教育活动,提升思想道德素养

文化教育活动是落实文化素养的主要途径,所以在初中语文的大单元教学中,为了落实文化素养,教师可以开展文化教育活动,结合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广泛搜集拓展资源,促使他们在课内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中深化文化素养。由此,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想道德修养也能不断提高。例如,在古诗词大单元的教学中,为了在课堂中落实文化素养,教师可以开展“畅游古诗词海洋,弘扬传统文化”的教育活动,要求学生阅读和分析课内古诗词文本,并在此基础上,引进同主题、同作者或同时代的课外古诗词文本,促使他们在阅读古诗词文本的过程中积累历史文化典故、提升文化素养,将诗词文本中蕴涵的思维品质或优秀道德修养转化为个人的素质,由此,核心素养就能在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中扎根。

2.组织文化体验活动,推动传统文化传承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含历史、人文、生活、饮食、民俗等多种文化内容。组织文化体验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实践演绎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意蕴,从而增强其情感认知,促使其自觉理解与传承传统文化。体验活动重在参与,教师需以调动全体学生参与为目标,依据不同的大单元教学项目组织辩论活动、表演活动、采访活动、绘画活动、诗词朗诵活动、口头作文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感受、理解、学习古人的思想精髓。例如,在部编版初中语文“说”这一古代议论文体的大单元学习中,教师结合《马说》《师说》《爱莲说》等文言文组织表演活动,由班内师生共同还原作者在写此篇文章时的时代背景、个人情况,在实践体验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古代文人直言敢谏、针砭时弊、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广阔情怀,继承并弘扬古代文化的深刻思想。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大单元教学活动,对落实核心素养起到了促进作用,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合理地整合教学资源,以主题化和专题式的教学形式呈现大单元教学内容,以此培养初中生的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素养,将理论与实践教学密切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积累基本知识的同时,也能掌握基本技能、提升基本能力,进而完成大单元教学的目标。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目标素养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4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6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0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我们的目标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