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通源小学 赵雪美
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早在2014年,我国教育部就颁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加强青少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德育课作为一门培育学生理想人格、提升学生政治素养、增强学生道德品质的科目,中华传统文化理应占据重要位置。然而,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对广大教育工作者而言,是一项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从教师视角出发,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理论基础与现实状况,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路径创新,以更好地对小学生形成道德观念的引导,并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1.传统优秀文化
从广义上看,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史中流传下来一切优质、稳定并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包括传统音乐、古诗词、书法、国画等。这些文化具有共同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及精神状态,并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不断发展变迁,并与外来文化相交融,在中华民族的每个发展历史阶段,都能大放异彩,对社会起到推动作用。儒家经典对学生精神文化的熏陶,以及中国近代的迅猛发展,都是很好的证明案例。同时,传统优秀文化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具有人文性,不同于西方文化对上帝、神性的尊崇,中化优秀传统文化注重人与人的关系和个人道德素养,孔子所说的“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就是较好的例子。二是自我革新性,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传承至今的文明,其文化具有高度的革新能力,既能与游牧文化、佛教文化等兼容并蓄,还能不断从时代发展中汲取影响,以求更持续的发展。
2.小学德育
“道德”起源于春秋占战国之前的古代社会,如荀子说“道德纯备,智惠甚明”,他认为“道德”是人们面对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关系时体现出来的道德境界和道德品质,以及选择的原则与规范。而德育就是道德教育,帮助人们提升道德素养,并将其内化于心。在德育目标上,它体现一定的政治性,培育的是我党所需要的品德;在德育活动上,它需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满足其道德发展需要;在德育策略上,它需要将一定的社会要求转化为学生道德行为。小学德育不同于中学、大学,主要体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强调途径的多样性,为了“寓教于乐”,要充分利用好课外、校外活动、少先队活动、班会、校会、晨会、周会等各种形式;二是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小学生道德认知处于成型期,需要通过一定的观察、模仿,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这就需要利用环境创设、模范引导、文化熏陶激发学生的内生驱动力;三是强调实践性,小学德育重在“育人”,需要将小学生带到一定的情境中,让其实践道德行为,感受努力得来的美好价值。
3.“融入”的概念
“融入”指的是精神层级的融合和接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即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精神内核融入小学德育教育体系,使二者在内容上融为一体、在逻辑上相互交织、在价值上共同作用,使学生掌握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获得传统文化思想精髓的情感体验。在这一过程中,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不会改变德育的理念、德育的基本形式、德育的根本属性。教师作为“融入”的发起者,需注意目标、内容、方法的调整;学生作为“融入”的受众,需做好学习和反馈,提升德育的有效性。
1.社会文化建构主义理论
个体的学习与其所在的历史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是联系在一起的,个体在学习中会从中主动汲取知识,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德育也是这样一个过程,无论传统音乐、古诗词、书法、国画均可以为小学德育提供物质和精神环境,并在与小学生学习的互动中实现知识的传递和思想道德的教育。学习必须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环境,而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德育,就是对这一物质和文化环境进行选择的过程,从而影响了学习的内容,升华了学习的效果。学者皮亚杰在社会文化建构主义还提出“同化”与“顺应”两个概念,前者在于外部环境的互动中,儿童通过吸收整合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既有知识,使自身知识体系得到发展;后者即儿童通过自身认知结构的改变认识和接受优秀传统文化,这一过程中,主动性是“动力源”也是“催化剂”。
2.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基于唯物主义的文化观,主张个体发展与实践的结合,而文化作为人在实践中的造物,随着人的出现而出现,是人的本质属性。对小学生而言,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从其诞生之初就开始对人产生了影响,并随着人的成长而日渐深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会对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小学德育要发挥出积极影响,对小学生提出更高的道德品质要求,使其满足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作为小学德育的动力源泉,应该受到进一步的重视与挖掘。传统音乐、古诗词、书法、国画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道德追求、文化内容,教师在德育教学中越是强调文化价值属性,越是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实践与创新,就越能发挥其影响力,使学生的智力水平和道德素养得到同步提升。
为进一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现状,笔者立足本校实际,从对传统文化融入德育的重视度、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教学内容三个维度进行了考查:
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发展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也是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启蒙期,因此,在本校,对传统文化融入德育的重视度较强。首先,各级领导与相关教育工作者有着足够的重视,推行了一批积极有益的政策,在教师资源、环境建设等方面都予以了很大的支持与帮助。其次,德育教师对传统文化融入的态度也都十分积极,不仅积极贯彻课程教科书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还专门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课程,从《大学》《老子》《论语》《三字经》等历史文化经典中择取知识、扩充理念,让每一个学生都手捧历史文化的经典,实现教化的普及化、深入化。此外,学生对传统文化融入德育的学习意愿较高,在笔者的调查中,希望学校开设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学生所占比重高达93%,可见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较浓厚。
在本校,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普遍较强。首先,传统文化知识较为丰富,正如前文所述,本校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很高,在笔者问到“什么是传统文化?”这一问题时,大多数学生都能回到唐诗宋词、历史故事、传统音乐、书法国画等内容,有的学生还能当场背诵《大学》《老子》《论语》《三字经》等历史文化经典中的名句,说明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度较高。其次,学生能较好地接受、吸收传统文化融入德育的内涵,如一些学生除了能对《大学》《老子》《论语》《三字经》的名句引经据典,还能看到其中蕴涵的“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等道德精神与追求,并将其作为自身的格言与追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史中流传下来的,具有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特点。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需要以丰富的教学内容为依托。纵观本校的相关教学内容,就具有丰富多彩的特点,无论是作为必修课程教科书的人教版教材《道德与法治》,还是校本教材《传统优秀文化》,都有着大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并实现了真正的“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为了进一步提升本文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效果,笔者认为,应合理利用教材内容,重视德育文化环境创设,提升教师文化素养三个维度做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在教学内容上具有丰富性、多样性。然而,这种丰富多样也会影响到教学的效率,可能分散小学生的注意力,因此需要合理利用教材资源,增强对小学生的引导。这就要求教师认清主体,以课程教科书中的相关内容为主,以其他教育教学资源为辅。以作为必修课程教科书的人教版教材《道德与法治》为例,教材中融合了很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教师要利用好这些内容结合小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以及学校学生道德要求进行一定的拓展和延伸。如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可以引入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并讲述他们的爱国过程,引领学生体悟蕴藏其间的爱国主义精神。
同时,要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校本教材。每个地域因其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形成了不同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是学生所熟知,也十分热爱的。因此,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内容开发中,可以积极利用此类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并增进其对家乡文化、风土人情的理解。如笔者所在的江苏南通,既有风光旖旎的狼五山、流光溢彩的古濠河、祈福崇文的南通三塔等山水风光,也有江海文明的起源——青墩遗址、中国人办的第一座博物馆——南通博物苑、作证古城沧桑的谯楼和钟楼等历史遗址,还有凤凰的精灵余东古镇、近代工业摇篮唐闸镇、百年古市海复镇等古镇老街,将这些进行梳理、整合,融入校本教材,不仅能为弘扬南通文化树立典范,也能让学生体验南通地域特色,汲取本土文化的精华,形成对南通的认同感、归属感,进而拓展到对祖国及其文化的热爱。
社会文化建构主义理论提出环境对个体学习的重要影响。“孟母三迁”的故事也说明了环境的重要性。因此,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德育文化环境创设。教师可以开展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如《论语》的背诵比赛,让学生背诵《论语》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等,从中体悟《论语》中蕴涵的“博学”“笃志”“近思”“仁爱”,还可以加强班级的环境创设,如利用黑板报、文化角等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孝行故事、勤俭故事,让学生在办报、办“角”的过程中,亲身体验这些故事的魅力,引起情感的共鸣,从而加深对孝道、勤俭的认同感。
同时,要丰富学校精神文化建设。一方面,要将学校价值观及理念并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组织和利用好各类传统文化活动,如带领学生“逛一逛”江海文明的起源——青墩遗址、中国人办的第一座博物馆——南通博物苑,或走一走凤凰的精灵余东古镇、近代工业摇篮唐闸镇,在旅游中向其传递正确的文化价值观;还可以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将《论语》《大学》《史记》等史学经典与校训、制度建设等结合,给小学生以启迪。另一方面,要发挥好榜样的示范作用,要注意对先进的学生、班级及其事迹进行奖励和宣传,营造一种体现学校价值观的文化场域,如对一些主动传递家乡文化的学生志愿者,在周一升国旗时由校长亲自表彰并颁发奖励,促使学生在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内感受高尚的道德熏陶,不断提升文化素养。
当前的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普遍较强,且能通过各类移动端、电脑端拓展相关知识,这就对教师文化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主要思想融入自身的德育知识体系中,能将传统文化讲清楚,如要想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基本经典,就要掌握清楚这些基本经典,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以及端正的态度。其次,教师要主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在重视教师综合能力的同时,注重文化素养的提高,除了要对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了然于胸,还要对本地区的传统优秀文化有一定的掌握,从而更好地结合学生经验和认知,利用传统文化影响其道德品质。此外,可以在教师的选聘、考核环节增加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的考核,培养教师丰富自己的职业内涵,将传统文化和学科教学相结合,注重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随着中国进入社会转型期,必须重视对年轻一代的德育工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道德追求、文化内容,是当今小学德育的重要源泉。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如何培养小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增进文化自信?本文提出应从合理利用教材内容,重视德育文化环境创设,提升教师文化素养三个维度做起,发挥文化育人的价值,提升小学生整体的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