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育英实验小学 张 榕
当前我国正处于教育改革的重要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认真对教材的编写结构进行梳理,找出习作单元与一般阅读教学单元之间的差异,帮助学生构建单元组意识,在精讲例文、表达分析的过程中渗透说明文写作技巧分析,让学生在有意识的学习、内化知识过程中实现语文能力的提升。教师在构建课堂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说明文特征、结构、表达方式的整理,让学生能在读中学、在读中写,最终实现语言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为未来发展打下基础。
说明文的标题一般分为下述两种:1.疑问式。如《如何有效避免中暑》《怎样做好家务》《蚂蚁为什么搬家》等,此类标题直接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确定说明方向;2.直述式。如《大自然的现象——风》《地震》《海洋生物》等,此类标题具有直观、醒目的特点,读者在阅读之初能明确主要说明对象,找到阅读重心,对文章“一目了然”。
说明文的语言特征分主观、客观两种类型,而小学时期客观文体更加常见,其说明内容不会随着读者的主观意图而改变,以更加准确的语言来解释某一现象、介绍某一故事,作者不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来表达观点或抒发情感。其中解释性文章属于最客观的一类文体,只说明各类客观的意义,不将主观观点融入其中。
一般来说,说明文是知识传递的一种形式,在小学写作教学的几大文体里具有理性程度高、文字简单凝练的特点,说明文的写作目的一般为传递信息、表达事物,在事物表达上说明文与记叙文之间存在的最大差异是作者不会注重对细节的描写,不带有主观感情色彩,也没有着重传递意向、情感、意蕴,而是以客观的语言去进行总结、概括,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直接获取多元有效信息,同时说明文的内容知识性、真实性都较强,传递出科学、严谨的态度,更适合读者学习。
说明文在结构组成上可细化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开头,直接点明说明文的主要介绍对象以及核心研究问题,起到“开门见山”的作用,让读者可以在清晰思路下完成后续阅读;第二部分为主体,根据不同需求来按照一定顺序对说明对象进行详细介绍,可将顺序总结为时间、空间、逻辑、并列等几个方面,对不同描述顺序的选择能让说明文更加清晰,也能由表及里地阐明事理;第三部分为结尾,结尾处可以对主体部分进行简要总结,也可以根据主题的不同展望未来,从而收束主题,完成高质量创作。
说明文写作最重要的一点是抓住所描写主体的本质特征与自然规律,以此为基础对该说明对象进行深入探索,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说明文的可读性。创作过程中可以从说明对象本身的特点展开描述,同时也可以从说明对象与其呈现出对称、相似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来专注说明主体对象的特征,如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太阳》一课,文章从太阳距离远、体积大、温度高三个角度出发完成了具体介绍,以此帮助读者了解太阳的重要性,也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奥秘的探索兴趣。
结构的清晰度是影响说明文质量的关键性因素,正如上文所述,说明文一般分为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读者能通过最简单的方式了解更多有效信息,不会为他们增加阅读难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说明文结构的梳理工作更偏向于整理文章的结构安排方法,了解到作者是以怎样的顺序描述客观事物,依然以《太阳》一文为例,开头部分以太阳的古老传说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按照并列的顺序依次介绍太阳与人们的距离、太阳的体积、太阳的温度,共同说明太阳与我们的密切关系,最终结合生活的客观因素总结“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主题,完成说明文写作。
在进行说明文写作训练的过程中学生首先一定要明白其文体的定义:向读者介绍、解释事物、事理,因此创作的语言必须呈现出客观、准确的特点,整体文章应该言简意赅、不拖泥带水,对主体对象的本质、特征、基本规律都进行详细的介绍,不添加过多个人主观色彩,也不能融入太多情感因素,最终呈现出简洁凝练的文章,提高创作的整体质量。
说明文写作的目的是让读者能在阅读过程中充分了解该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因此学生在进行写作训练的过程中也必须考虑到阅读者的感受,实现自身与读者之间的双体互动,因此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应尽可能满足上文中提到的抓特征、重表达、理结构三点要求,并且在语言、结构方面进行生活化调整,以此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在进行科普性说明的同时也要采取生动、形象的介绍手法,既能保证文章的严谨性,又能强化整体说明效果。《太阳》一课中作者在开头处就引入了生动的神话故事,全篇的语言也十分“接地气”、生动活泼,对太阳的描写更加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因此教学效果也能明显增强。
一般情况下说明文都呈现出枯燥、乏味的特点,教师要借助写作单元教学帮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正确写作方法首先就一定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激发,保证他们能深入研究说明文的结构构建方法、语言表达特点,从而实现有效学习,还能产生自主创作的意识,为后续任务的布置打下良好基础。
在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借助《太阳》《松鼠》《鲸》《风向袋的制作》的说明内容进行情境创设,如讲解《太阳》一文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等动画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产生对“太阳”本体的深度探究兴趣,进而能更好地配合教师来完成后续教学任务,在积极参与结构分析、内容解析活动的过程中了解说明文特征、掌握写作方法。
正如叶圣陶所说,“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渗透适当的说明方法,鼓励学生将某一事物介绍清楚,习作单元内的说明文语言风格多样,无论是哪一种风格都必须描述准确、清晰、有条理,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课文主题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让学生能将所看、所听与课文内的语言文字相对应,从而深刻体会文章的结构特征,并在后期自主创作时对所学学以致用,实现综合素质的发展。
1.析要点:说明文内容
教师在借助习作单元内说明文的讲解来阐述写作方法时必须明确一点,学生只有在真正掌握核心要点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有效创作,为此教师需通过对例文的要点分析来简述内容、确定方法。授课期间教师可以不断针对“课文写什么”主题在课内与学生进行问答互动,一方面增加师生有效交际、保证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开动学生思维,让他们自主思考、多元探索、合作分析,在学习、表达的过程中自然实现创作能力的提升。例如,讲述《松鼠》一课时,教师首先带领学生进行整体阅读,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笔下的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再循序渐进深层提问:“为什么松鼠讨人喜欢?”“作者怎样描写松鼠的漂亮?”“又是从哪几个方面出发阐述松鼠的驯良?”“文中哪些句子又写到了松鼠的乖巧?”层层递进完成内容探索,最后集中讨论“漂亮、驯良、乖巧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以此来总结本文的写作逻辑顺序:从外形到习性,由内至外介绍松鼠。如此一来,在教师不断的提问中学生能深刻体会到文艺性说明文的特点,在后续实践中也能学会使用生动描述的方式,提升文章质量。
2.析表达:说明文写法
教育新形势下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给予他们探究的权利,从而实现有效教学,在单元习作教学中教师集中培养学生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重点关注“课文怎么说”这一问题,在侧重于对语言形式分析的教学中增强学生组织与表达能力,并引导他们使用正确方法完成实践任务。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习作教学单元中的说明文都较为生动、简单,适合教师对其进行细化分析,学生在学习简单的文章后可了解基本说明方法,例如,《松鼠》这一篇科学小品类说明文,即文艺性说明文,其文章呈现出的语言特点生动、活泼,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全文也都将想象与事实巧妙融合,既保证了说明的准确性、科学性,又能借助有趣、多彩、灵动的文字吸引读者的关注,是针对未成年读者的一种高明说明文书写方法。而示例的《风向袋的制作》一文则运用了有条理的方法对风向袋的制作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会被详细、具体的制作步骤吸引,他们会在文字的引导下产生实践操作的欲望,进而分析每一个制作步骤的重点,同时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也能学会此类说明文的介绍过程,实现实践创作能力的提升。
3.重比较:说明文梳理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习作教学单元内的说明文表达方式、创作风格都有所差别,教师需要将这些文章进行横纵向的对比,让学生能进一步与说明文接触,也能对其文体特征产生更深入了解。对比方法分为以下两种:
(1)单元内横向梳理
《太阳》《松鼠》《鲸》都是围绕具体事物展开的说明,《风向袋的制作》与前三者有所不同,它将制作过程视为主体,全文也都是制作的具体说明,没有对主体的过多修饰,同时《太阳》相较于《松鼠》语言更加简单平实,直接阐述太阳的特征和太阳与人类之间的关系,《鲸》则是将每一个细节都具体化,如在进行外在介绍时分成了体积、进食、捕食、睡觉等几点,每一个点都足够详细,在描述鲸生长特征时进行细化分析,以此加深学生对鲸的认知。横向的梳理能快速帮助学生了解说明文的多元化特点,学生在实践训练中也能结合自己所描述对象的特点来选取适宜的方法,从而提高表达的准确性与有效性。
(2)单元外拓展延伸
教师在开展习作单元教学时应该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从课外选取更多简单易懂的文章与课内文章进行对比,并且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到学生的手中,让他们在自主阅读后能对说明文之间的差异进行总结阐述,尽可能开阔学生的眼界,在此基础上他们会发现说明文的创作方法还有很多种,不仅可以转换人称,还可以借助实验、活动等来进行实例化的客观介绍,这样一来所有人都能在训练中选择最适宜的方式来创作,提高写作兴趣,实现综合素质的发展。
单元习作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全方位学习后进行科学、有效的实践训练,在第一时间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从而在不断探索、应用中实现表达能力的提升,为他们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为此教师在授课期间应该不断为学生布置实践任务,如在讲述《太阳》一文后,鼓励学生用相似的创作手法来对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物进行介绍,在学习《松鼠》后学习作者的语言风格,选择其他小动物进行仿写,在多元化的练写环节中,学生不仅能积攒大量的创作素材,还能巩固课内习得的写作方法,并且养成良好的创作习惯,使说明文记录生活化,实现整体创作水平的提升。
在说明文创作中,学生不仅要掌握对适宜方法的选择,还应该在清晰认知说明对象的前提下来对全文情感、思想进行升华,如《太阳》中结尾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就没有我们这个可爱的世界。”是对文章思想内核的升华,在介绍太阳的同时说明其余人类间的密切关系,可以将这句话视为文章的“灵魂”,作者在陈述客观事实基础上表达客观感情,从而提高文章质量。教师应鼓励学生学习这一情感表达方法,在枯燥说明文中注入情感,打造优质文章。
综上所述,语文是小学时期的重点学科,学生能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深化对生活事物的了解,同时也能积攒更多知识经验,进而在后续学习中发挥出自身无限潜能,而在教授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过程中,教授可以自然渗透对说明文写作策略的介绍内容,通过创设情境、分析例文、扶放结合、核心升华、成果展示等多元方式来完成对课堂的构建,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说明文创作方法,并让他们在实践中实现写作能力的提升,达成理想化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