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

2022-03-17 15:20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解放街小学白海洋
天津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整本书课外阅读习惯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解放街小学 白海洋

(吴淑媛)

阅读是孕育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沃土。为了更好地发挥阅读在促进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方面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做好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有效衔接,即要注重阅读方法、阅读内容和阅读习惯的有效衔接。

从概念上讲,课内阅读是相对于课外阅读而言的,但事实上二者之间是彼此相通、互相融合的。从有效衔接课内外阅读的角度看,课内阅读就好比是学生走进阅读世界的一扇门,唯有通过课内阅读这扇门,学生才能走进更为广阔的课外阅读世界,才能在更为广阔的阅读世界中吸收、成长,才能在乐此不疲的阅读中发展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进而提升课内阅读学习效果。

如今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星星之火已经在教育这片热土上呈现一种燎原之势。在核心素养下,为了更好地发挥阅读在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方面的作用,教师必须想方设法从阅读方法、阅读内容和阅读习惯三个方面,做好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

一、衔接阅读方法,使阅读方法内化为一种能力

有效的阅读方法是学生在阅读之路上披荆斩棘的法宝,是学生在阅读世界中放飞自我的翅膀。为了引领学生更为熟练、更为灵活地掌握各种阅读方法,教师必须做好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让学生在更为广阔的课外阅读世界中进一步掌握各种阅读方法,并最终将这些阅读方法内化为自己的一种阅读能力。在课内,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理解、掌握各种阅读方法的机会;在课外,教师应为学生创造运用、实践各种阅读方法的机会。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线索是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文本思想情感的方法。本单元课内阅读的篇目包括《白鹭》《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鸟》。比如,在指导学生阅读《白鹭》这篇课文时,教师要求学生圈点勾画课文中讴歌白鹭平凡朴素美的词句以及委婉地赞美平凡、质朴劳苦大众的词句。通过自主阅读,学生勾画了“精巧的诗”“色素的配合”“流线型的身段结构”等词句。以这些词句为切入点,学生不仅能至真至切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还能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一些表情达意的方法。在指导学生体会《落花生》这篇课文的思想情感时,学生勾画了“吃花生、议花生”的句段。以这些句段为媒介,学生可以体会到作者对花生的讴歌,以及作者对像花生一样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人的赞美之情。因为有了前两课的学习、铺垫,所以在学习《桂花雨》《珍珠鸟》这两篇课文时,大部分学生基本上已经数量掌握了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文章思想情感的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尽管教师没有过多指导,学生也能驾轻就熟地运用这种阅读方法深度阅读课文内容。

当学生立足课内阅读初步掌握了某一种阅读方法后,教师可以围绕该阅读方法,精挑细选一些相关的文章,并将这些文章作为学生课外阅读的篇目。比如,在完成本单元的阅读任务后,教师从网络上搜集了一些与这几篇课文难度相近的文章,并将其打印成阅读小册子,投放到班级图书角中。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运用本单元学习的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文章思想情感这一阅读方法,自主或合作阅读这些篇目。如此一来,通过让学生阅读这些课外篇目,就可以引领学生进一步掌握这些阅读方法,并逐渐将这些阅读方法内化为一种阅读能力。

二、衔接阅读内容,使阅读内容衔接为一条道路

课外阅读的内容很多、范围很广,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引,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可能会迷失阅读的方向。因此,为了更好地衔接课内外阅读的内容,教师必须围绕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索,着眼于灿若星辰的文学世界,从中仔细搜索、精挑细选一些美文佳作或经典名著。之后,将这些美文佳作或经典名著作为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以这些课外阅读素材为桥梁,教师才能引领学生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在一起。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例,该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自然的奥秘和科技的精彩”,语文要素是“读思结合”。围绕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教师可以搜索一些与“自然奥秘和科技精彩”相关的文章,并要求学生在阅读这些文章的过程中,适时适度地运用“读思结合”的阅读方法。教师搜索的这些文章,主要选自于《昆虫记》《大自然的日历》等。首先,教师从这些书籍中挑选了一些文章,并将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在呈现这些文章时,不仅包括文字,还包括图片,也包括音乐等。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中融入了栩栩如生的图片、宛转悠扬的音乐,所以学生阅读这些文章的兴趣更加浓厚。尤为重要的是,教师在这些多媒体课件中融入了一些旨在引领学生读写结合的练习题目。学生在全神贯注阅读的基础上,通过完成这些读写结合的练习题目,不仅促进了学生的深度阅读,还让学生更为熟练地掌握了读写结合的阅读方法。

事实上,教师精挑细选的这些文章只是一种“引子”,只是一扇“窗口”。以这些文章为“引子”,教师可以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以这些文章为“窗口”,教师可以让学生管窥整本书的精彩。当学生产生领略到整本书的精彩后,他们阅读整本书的兴趣就会更加浓厚。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让学生阅读整本书。在指导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于“阅读卡”,合情合景、恰如其分地指导学生运用读写结合方法。比如,让学生一边阅读整本书,一边写读书笔记;或让学生在阅读完整本书后,围绕整本书中的某一处细节,或围绕整本书写一些读后感等。如此一来,教师就可以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地衔接起来,将整个阅读内容衔接为一条发展自身语文核心素养的道路。

教师在衔接阅读内容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情,即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不同学情,分层、适量向学生推荐一些阅读内容。唯有如此,教师才能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更好地衔接阅读内容,更进一步地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衔接阅读习惯,使阅读习惯塑造成一种品质

培养学生的各种良好习惯,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与担当。同样,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阅读习惯,诸如,定时阅读、定量阅读以及定向阅读的习惯。

(一)定时阅读的习惯

为了让学生更为熟练、更为灵活、更为自如地运用各种阅读方法,教师必须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一些课外阅读的机会,引领、鼓励、启迪学生逐渐养成一种定时阅读的良好习惯。在培养学生定时阅读的习惯时,教师应建议、指导学生制订一种科学、合理的阅读计划,阅读计划应包括具体的阅读时间点,以及阅读的时长等。例如,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课内阅读目标,结合课内阅读内容,精心挑选一些课外阅读篇目,并要求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定时阅读这些篇目。当然,这里所说的定时阅读,主要是指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前,完成相关的阅读任务,并根据阅读实际,及时完成阅读任务单。定时阅读的习惯,还包括教师要鼓励、引领学生每天都必须抽出一定的时间阅读。比如,在常规阅读课中,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自主阅读一些课外书籍;在课后服务期间,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自主或与同学一起卓有成效地完成相关阅读任务。

从短期来看,学生每天的定时阅读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方面的作用并不明显,但从长远来看,每天定时阅读的习惯,无论是在夯实学生语言基础,还是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或在丰富学生文化知识方面等,都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定量阅读的习惯

阅读,和一日三餐一样,必须定量。阅读量不足,会导致学生在阅读素养方面“营养不良”,阅读量过大,会在无形之中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定量阅读有助于学生均衡吸收“营养”,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素养。关于学生的阅读量,教师也不应“一刀切”,而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阅读能力,制定个性化的阅读量。

比如,教师可以根据课内阅读的实际需要,每天推荐学生阅读一定量的课外内容。在设计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时,教师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消化量”,选择与设计一些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阅读任务,既不能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也要能适度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以及夯实学生的语言知识。另外,教师还应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合理分层。在此基础上,分层设计、布置一些阅读任务等。教师也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一些经典书目,比如,在学习神话故事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天阅读一到两篇神话故事。为了调动学生在课外阅读书籍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每天上课前,邀请一些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教师还可以围绕前一天的阅读任务,设计一些阅读练习。通过让学生完成这些阅读练习,既可以检测学生的阅读效果,也可以指导学生更为有效阅读。在核心素养下,以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为契机,教师可以逐渐培养学生形成一种定量阅读的习惯。从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定量阅读的习惯,就好比是一眼甘泉,能持续滋养学生,让学生从定量阅读中不断汲取精神养料。

(三)定向阅读的习惯

聚焦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个单元,就会发现每个单元之间的每篇文章都是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索为纽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学生在学习完某一个单元的时候,他们难免会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推荐阅读,以该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为方向,指引学生阅读相关的一些文章。比如,在阅读寓言故事时,学生肯定会对各种有趣的寓言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肯定会产生进一步阅读语言故事的想法。于是,阅读寓言故事自然也就成了学生的一种阅读方向。在阅读红色故事时,学生必定会被故事中所蕴含的红色基因、红色精神所感染,并由此而产生进一步阅读红色故事的想法。如此,红色故事又会成为学生的一种阅读方向。在学习四大名著节选篇目时,在教师的启迪、点拨与指导下,学生会产生进一步阅读四大名著的兴趣。这时,阅读四大名著也会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一种方向。相比于完全放任式的课外阅读而言,定向阅读能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更加紧密地衔接在一起。

事实上,从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分析,教材中的教读课文也好,自读课文也罢,都只是在为学生指明一种阅读方向。循着这一阅读方向,学生可以走进更为多姿多彩的阅读世界,可以更为有效地发展自身语文核心素养。

四、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利用是让课堂更加丰富的关键,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设计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而且信息技术也能够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来对课内外阅读资料进行整合,让课内外阅读教育得到有效衔接,从而提高课内外阅读的衔接效果。例如,在《七律·长征》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关于长征的纪录片,让学生直观长征的艰辛历程,回忆那个艰苦卓绝的革命年代,体会老一辈革命家们英勇无畏的精神,激发学生的远大爱国志向,让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才能让学生认识到《七律·长征》一诗中所蕴含的精神,进而让学生展开讨论、分享感悟。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搜索一些其他的毛主席诗词,让学生感受到毛主席诗词的波澜壮阔和时代变革,从而开阔学生的眼界。

此外,教师还可以融合情境教育,例如,在《三顾茅庐》的教学中,教师播放电视剧中的相关片段,以直观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再从时代背景入手,引出刘备谦虚的品德以及诸葛亮深谋远虑、忠君爱国的思想,以此加深学生的代入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章中的精髓和表达的精神,让学生在更好的文化氛围中学习,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在文章中吸取更好的处世哲学以及思想价值观念,达到在学习中改变自己,树立良好价值观和道德观的目的。

教师还可以进行阅读教学的拓展,毕竟教材中的阅读资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对阅读的拓展,同样在《三顾茅庐》中,教师可以用短视频的方式来叙述诸葛亮传奇的一生,进而激发学生对《三国演义》的兴趣,教师也要鼓励学生阅读名著全本,进而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分享,让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得到有效提升。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教师既要引领学生扎实做好阅读方法方面的衔接,也要指导学生做好阅读内容方面的衔接,还要鼓励学生做好阅读习惯方面的衔接。通过阅读方法、阅读内容与阅读习惯的有效衔接,小学生能真正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兴致勃勃、乐此不疲地走进一个精彩、充实、广阔的阅读世界。

猜你喜欢
整本书课外阅读习惯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上课好习惯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